越南和中國古代的越國有沒有關係?「越」在古代到底指什麼?

2020-12-20 國史拾遺

越,現在說到這個字大家可能通常會想到「越南」,越南主體民族是「越族」(其越南官方命名為「京族」,以區分其它少數民族,這個民族在我國也有少量分布,越南北部少數民族以及我國廣西地區民眾傳統上稱京族為交人(Keo),這個名稱源自歷史上的交趾郡,不過在1958年,我國也將其命名為「京族」)。

不過,「京族」即「越族」現在基本上沒有什麼爭議的,但是大家應該知道,「越」在中國古代可不是指越南的,中國似乎長江以南到處都是「越人」,春秋戰國時期有「越國」、秦始皇南徵「百越」,至今中國廣東省的簡稱都是「粵」,這個在古代其實就通「越」。

現代「京族」(越族)

那「越南」和中國古代的「越國」、「百越」有什麼關係呢?

先說說這個問題吧,首先,「越南」和「越國」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和「百越」,那還是有關係的。

怎麼說?要明白這個,大家要先知道「越」到底是什麼意思,「越」在中國古代其實是泛稱,先秦古籍中對長江以南的漢地沿海一帶部落統稱之為「越」,文獻上也稱之為百越、諸越。

"自交趾(越南北部)至會稽(浙江)七八千裡,百越雜處,各有種姓」——《漢書·地理志》

也就是說,中國古代人是知道的,整個長江以南,一直到東南亞,有很多很多部族,他們之間可能沒什麼關係,但是,統稱為「越」,為什麼用「越」字呢?因為南方叢林多,所以這些部族有一個特點,喜歡用「戉」這種生產工具。

這些「越族」怎麼樣了呢?大家看看這些範圍吧,從現代國家的地域觀點看,中國的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諸省區和越南、寮國、泰國、緬甸等國;從歷史的地域觀念看,他們卻是連成一片的。

所以,這些「百越」分化成了不同的民族,在中國境內的,基本後來都成了漢族或者是壯、侗、傣等少數民族;而分布比較遠的,可能就成了東南亞的一些民族。

那越南人是什麼人呢?越南人比較特殊,它可以說是介於「中國南方和東南亞之間」,越南其實從秦朝開始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直接管理的領土(這裡只說越南北部,越南南部當時還是佔婆),但是這裡很遠,中原王朝沒消化乾淨,所以越南脫離了中原,越南人也沒有被完全同化為漢族。

那越南人古代叫什麼?現代越南民族的直系祖先,其實是中國古代百越民族中的駱越(雒越)部族,至於漢人和當地其它民族,就像本文開頭所說的,通常是稱呼他們為「交人」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其實是「於越」

但是「駱越」人不僅僅是現在「京族」的祖先,學術界公認,駱越人的範圍北起廣西紅水河流域,西起雲貴高原東南部,東南至越南的紅河流域。駱越文化的源頭和中心在中國,主體部分也在中國,中國境內的是壯族、侗族、黎族、布依族等民族,甚至很可能一部分漢族,也是由這個部族的一部分發展來的。

「雒越」的「駱」(雒)有水田之意,他們以農業維生,自戰國時代生活在廣西,駱越人經常與西甌人(首府是鬱林)共存於同一地區,故古籍上也將他們並稱。後被併入南越,漢朝在此置交趾、九真、日南等郡。

雒越青銅鼓(前1000年中葉)

「駱越」很偏遠,是百越中最落後的一支,在戰國末年,一部分駱越人移至越南紅河一帶,成立甌雒國;東漢後改稱「裡人」。 與他們最接近的民族是京族、芒族等南亞語系民族,也就是說,他們的後代就是越南人。

那越南人的「越族」認同是怎麼來的?其實越南古代對「越」這個字挺認同的,但這個認同的來源有些特殊,是南越國,這是秦末時期,中國在兩廣和越南北部的地方官員趙佗建立的割據政權,後來被漢武帝滅了,但是古代我們知道,國家並不完全是按照民族血統劃分你我的,所以後世接受了一整套儒學文化體系和漢字的越南人一直視這個朝代為自己的古代歷史,一直到近代,民族情緒形成,他們才承認的這個「南越國」屬於中國歷史,並矯枉過正,說是南越國政權侵略了他們祖先的地盤。

至於越南這個國號的來源,那其實也是中國給的,畢竟越南雖然獨立的,但還是中國的藩屬,越南阮朝嘉隆帝立國之始,便派使到清朝,求封為「南越國王」,清朝嘉慶帝不認同「南越」二字,改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於是開始以「越南」為國名。

至於為什麼是「越南」不是「南越」,其實這是當時越南人的一個野心,南越在歷史上已經由說法了,是南越國,這個地方包含範圍非常廣,越南請求以「南越」為國號,事實上是有相當的政治動機,不過被清廷察覺,嘉慶皇帝認為:就交趾一小塊地方,怎麼能稱南越呢?改叫越南,意思是「越地之南」。

清朝《嘉慶重修一統志》裡有所提及:南越之名,所包甚廣。考之前史,今廣東、廣西地亦在其內。阮福映即有安南,亦不過交趾故地,何得遽稱南越?該國先有越裳舊地,後有安南全壤。天朝褒賜國號,著用「越南」二字,以「越」字冠其上,仍其先世疆域;以「南」字列於下,表其新賜藩封;且在百越之南,與古南越不致混淆。所頒敕印,即以二字稱名,著於《時憲書》內,將安南改為越南。

越南從中國脫離出去的時候,範圍僅僅包括交趾一片,和南越相差很遠

當時阮氏朝廷對此一國名表示接納,並對它作出解釋:其定以「越」字冠於上,示我國承舊服而克繼前徽;以「南」字列於下,表我國拓南交而新膺眷命。名稱正大,字義吉祥,且與內地「兩粵」舊稱迥然有別。

相關焦點

  • 越南古代到底有沒有國號,為何現在直接叫「李朝」,「阮朝」呢?
    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有國號,比如漢、唐、宋、大元、大明、大清等地(元、明、清三朝都是雙字國號),而受中華文明影響,中華周邊漢文化圈的國家通常也有國號,而古代和中國聯繫最緊密的兩個地區就是朝鮮半島和越南了,這兩個地方都是中國的藩屬國。
  • 詞彙有六成以上來自漢語,越南語和漢語到底是什麼關係?
    在古代,中國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東亞地區的文化中心,儘管由於各類原因,東亞並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政權體系,但是卻形成了相對統一的泛文化認同,而這其中最緊密的文化紐帶莫過於漢字。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釋,因為越南在古代人口很多,而且長期以來並沒有得到完全的漢化,所以保留了自己的語言,漢語的傳播也是有個過程的,春秋戰國時期,南方的吳國、越國和楚國用的語言和北方「諸夏」當然不一樣;秦漢時期,即使已經徵服了兩廣和吳越,但是暫未完全被漢化的越族所使用的語言呢?
  • 古代外國到底叫中國什麼?
    古代外國到底叫中國什麼?有些朋友問,到底我們中國China的稱呼到底是哪裡來的呢?古代外國人到底如何稱呼我們的呢?在這裡,我做一個簡單的敘述。Chin=China?為什麼從秦國開始到1655年,這長達二千多年的漫漫歷史為什麼西方史料、文字都沒有將秦chin記錄下來呢,我認為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此之前,中國根本就沒有這個稱謂。關鍵之處 天竺那外族到底是如何稱呼我們中華的呢?其實這就是個問題,因為當時稱呼中國名稱真的很多,比如:Seres (與絲有關),甚至還有Taugas(桃花石)。但這些稱呼都和現在China有關係。
  • 中國古代四大醜女
    中國古代四大醜女先說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再說四大醜女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那是說的古代四大美女。「沉魚」是指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一個美女叫西施。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其實,她摸的應該是含羞草。恰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從此,「羞花」一詞專指楊玉環。四大美女真有這麼神嗎?應該不是,可千百年來,中國歷史上一直把她們作為美女的代表人物。
  • 越南說:廣西和廣東本是他們的,只不過在古代被中國侵佔了
    然而位於我國南部,緊貼廣東和廣西的越南多年來卻始終存在一種聲音,認為廣東和廣西原本屬於越南,只不過在古代被中國侵佔了。筆者特此作文,講述越南覬覦我國廣東廣西的著名事件,並與廣大讀者一同分析該現象存在的原因。
  •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留下的秘密
    中國人是通情達理的,也是溫情敦厚的,在對待古代四大美女的問題上,表現出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雍容大度的寬廣胸懷,以至使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這四大美女,流傳千古,直到如今人們仍然津津樂道這些中國古代美女的傑出代表。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留下的八大未解之謎疑惑之一:西施到底叫啥名?
  • 中國古代的女人用什麼化妝品?
    但是,值得深究的是:在古代,女人到底用的是什麼化妝品?是如何製作的呢? 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古代的化妝品:中國婦女使用妝粉至少在戰國就開始了,最古老的妝粉有兩種成分,一種是以米粉研碎製成,古粉字從米從分;另一種妝粉是將白鉛化成糊狀的面脂,俗稱 「胡粉」,因為它是化鉛而成,也有稱「鉛粉」的。兩種粉都是用來敷面,使皮膚保持光潔。
  •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結局:紅顏薄命,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結局:紅顏薄命,沒有最慘,只有更慘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大家都知道,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她們的傳奇故事也廣為人知,很多關於根據她們故事改編的電視劇電影也很多:越女劍,昭君出塞,三國演義,唐明皇……在很多影視劇和文藝作品裡,她們貌美如仙,才色雙絕,和她們愛得纏綿悱惻的男方都是當世豪傑英雄,最終,她們有的平靜歸隱,有的幸福嫁人,有的成為女俠仗劍走天涯……但,那些都是虛構的故事
  • 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中國和柬埔寨,到底存在什麼樣的地緣關係
    1979年2月中國發動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當時做出決定和實質掌權中國外交的鄧小平,戰爭持續時間很短,投入兵力大約20萬,但調動兵力達到了上百萬,傷亡27000餘人,雖然說這個代價比越南要少得多
  • 古代中國到底有沒有地圓學說?|十萬個為什麼
    欄目第一篇文章即出自江老師的新書,第一問——「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地圓學說?」聚珍書友臥虎藏龍,期待您留言討論。明天江曉原老師將在上海書展分享此書,有興趣的讀者別錯過當面交流的機會哦。詳情請見今天第二條。
  • 中國科幻小說與古代神話傳說有什麼關係?
    從《三體》網上熱議我們可以一窺中國科幻文學的誕生與古代神話體系的究竟有何關係 。一、在中國科幻文學的誕生與神話體系密不可分 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豐富多彩,其中的各路神仙更是讓人眼花繚亂。這些神話傳說是人類最早的幻想性口頭散文作品,引領了中國古代文學的先河。
  • 古代歐洲和古代中國的《農民起義》有何區別?
    在歷史愛好者圈子裡,一個常見問題是「為什麼中國有成功的農民起義,而歐洲沒有?」 不幸的是,這是一個偽命題。正如高爾基所說,世界各地的傳統社會農民都沒有什麼差別,農民起義其實也沒有太大差別。
  •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她們最後的結局如何?雖有美譽但結局悽慘
    她們的美因歷史久遠,無法復原,但是能夠美到讓古代的君主、帝王等人,甚至是國家都拜倒在其石榴裙下,想來即使沒有盛世美顏,也是超過古代大多數女性的。四大美女雖美,但是她們的最終結局卻似乎和她們的美並不掛鈎,甚至是悽慘。
  • 越南古代官職制度完全脫胎於中國,甚至還設置了明清混合的機構
    在《歷朝憲章類志》自序中開篇就寫了越南丁朝自立後制定官職不遜色於中國:唯皇越之立國也,自丁、黎、李、陳,風會漸開,一代各有一代之制。迨於有黎興建顯設,法度詳備,聲名文物之盛,不讓中華。不過閱讀越南史書,會發現越南古代官職受中國古代職官制度很大影響,參照中國官制而有所損益,越南陳朝人黎崱在其《安南志略》中就稱「(陳朝)官制刑政,稍校中州。」
  • 「三生三世」在古代,到底指多少年?
    「三生三世」在古代,到底指多少年?在網絡中,很多人解釋「三世」,開頭便會來一句:三生三世之說是佛教用語,指的是前世、今世和來世…… 這種說法還是打住吧!三世之說,自古便有,絕非佛教傳來,且概念非佛教歪曲之義。
  •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使漢宮為之生色。傳說漢元帝回到內宮,越想越懊惱。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模樣雖有點像,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原來宮女進宮後,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裡去聽候挑選。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他就畫得美一點。
  • 中國古代的帥哥到底有多帥?
    中國古代有一群出名的美女,如西施、王昭君、趙飛燕、楊玉環、大周后、小周后等等。這些美女傾國傾城,廣為人知,而歷史上除了大美女還有大帥哥,同樣受到世人追捧,擁有無數粉絲,只不過,我們對於這些帥哥的熟悉度遠不如美女們罷了。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歷史上的那些大帥哥到底帥到什麼程度呢?
  •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排行及傳說
    沒錯,他就是越國,越王的佩劍。 第八名 魚腸劍 魚腸劍,古代名劍,專諸置匕首於魚腹中,以刺殺吳王僚,故稱魚腸劍,是為勇絕之劍。 ,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是中國古代名劍,誠信高潔之劍。
  • 他們這樣回答中國古代科技「有什麼」「是什麼」和「為什麼」
    ■張柏春中國古代科技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創新精神和工匠精神,這些精神都值得當代人大力弘揚。對中國科技傳統的研究興起於20世紀,中外學者為此作出了開創性貢獻。劉仙洲: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機械工程教授劉仙洲參照現代機械工程學科框架,率先發現了文獻和文物所反映的古代機械技術。1935年清華大學刊印了他的拓荒之作——《中國機械工程史料》。
  • 古代到底有沒有輕功?
    七十五歲的顏真卿,「輕功」都如此了得,年輕時候該有多強?其實,顏真卿這「輕功」,在中國古代也並非孤證。擁有一身跑跳強大的「輕功」本領,早早就是中國古人的追求。就連長沙馬王堆漢墓裡,都出土過「疾行方」,即吃了就讓人擁有強大「輕功」的「方子」,裡面既有各種「湯藥」「丸藥」,也有許多「巫術」「咒語」。叫多少「文物粉」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