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娛樂獨角獸」(ID:yuledujiaoshou),作者:Mia,36氪經授權發布。
「投資網絡電影唄。投資回報率1:1,跟著頭部走,不虧,而且他們現在宣發都很強,別看人家做的五毛一塊的生意,但是上線幾天就回本。」前日,一位從業者對一個試圖跨界投資影視的新手朋友建議道,「投資影視劇,過幾天你就知道為啥坑多了。」
一個又一個數字正在刷新網絡電影紀錄,網絡電影在迎來春節檔爆發之後再度迎來五一檔爆發:《大蛇2》分帳票房破3000萬,《降龍大師之捉妖榜》《民間奇異志》位居骨朵日榜TOP3,五一上線的《倩女幽魂:人間情》6天點擊破1.4億,4天分帳近1800萬,據出品方吾道南來表示該片成本2000餘萬後又追加,宣發費用1500萬,總成本近4000萬。
受疫情影響,電影院長期關閉,網絡電影正在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窗口期,而投資規模似乎也有所上升,一點點朝院線電影標準的「正規軍」靠攏。一直喊著「精品化轉型」口號的網絡電影迎來轉折點了嗎?
隨著世界範圍內大規模的「院轉網」,縮短甚至消滅窗口期,電影線上化的合理性不再是一個問題了。上映當天同步轉網的《魔發精靈2:世界之旅》上線三周收入近億美元,環球分成近8000萬,已經超越第一部的票房分成。繼《囧媽》《肥龍過江》《大贏家》之後,國內第四部院線電影宣布轉網:韓庚主演的《我們永不言棄》。院線電影與網絡電影之間的壁壘正在被逐漸打破,鄙視鏈、行業規則在真金白銀面前不復重要。不過,寥寥幾部「院轉網」的影片,不足以滿足國內觀眾的觀影需求。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數據,五一五天小長假裡國內遊客達到1.15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約53.5%;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約36.7%。不足四成的收入恢復比例,意味著大部分民眾仍然選擇了「宅」或是市內遊。
貓眼數據顯示, 2019年五一檔(5月1日-5月4日)四天合計綜合票房突破15億元,其中《復聯4》貢獻80.79%,觀影人次超過3435.67萬。4月16日,中國疾控中心表示影劇院等娛樂性休閒場所暫不開業,從官方要求來看影院復工遙遙無期,意味著這部分被壓抑的娛樂需求只能流向線上。
春節以來,全網電影日均有效播放較2019年提升32%,全網會員內容日均有效播放較2019年增長74%。雲合數據顯示,2020年1月三家平臺共上線64部網絡電影,創下了2019年7月以來上線數量的最高紀錄,1月和2月共有超12部電影分帳票房破千萬,相當於去年上半年總成績,2020年開年至今共有200多部網絡電影登陸,春節期間有效播放量達到8.53億次,是去年同期的兩倍。
院線五一檔失蹤,集齊天時地利,網絡電影的「五一檔」由此誕生:4月30日至5月4日,前後有十餘部網絡電影定檔上映。優酷有《民間奇異志》等,愛奇藝有《降龍大師之捉妖榜》等,騰訊有《倩女幽魂:人間情》《西行紀之再見悟空》等片上線。上述幾部影片也成「五一檔」最大贏家。從類型上來看,仍然以奇幻類型的「捉妖類」、動作冒險、盜墓等最能吸引眼球的網絡電影傳統主流類型為主。
網絡電影仍然是借勢知名IP的主戰場,例如《倩女幽魂:人間道》取得了87原版的授權並請來了原版編劇阮繼志,號稱「網絡電影工業標準的新標杆」「院線水準」,《牧野詭事之秦嶺龍窟》根據《鬼吹燈之牧野詭事》改編,但某種程度上,也不得不同時承受原著粉/原片粉差評的反噬:在濃厚的原著情結下,許多原著粉還沒看過就發起了「一星運動」。在演員選擇上,許多網絡電影選擇邀請有情懷濾鏡、報價又不會太高,有性價比的大片熟臉配角演員,例如《民間奇異志》邀請了「包租公包租婆組合」元華、元秋。
同電商、直播、線上教育等行業一樣,迎來窗口期之後,網絡電影投資正變得日益火熱,淘夢、新片場、奇樹有魚等頭部公司或成為最大受益者。網絡電影行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注水」現象。有知情人表示:「投資百萬號稱投資幾百萬,投資幾百萬號稱投資千萬,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說去年此時的影視寒冬導致資方更傾向於選擇船小好掉頭的網絡電影,橫店劇組轉變為以網絡電影為主,那麼今年「雲觀影」剛好為網絡電影帶來了難得的消化機會。
近年來的政策都指向了為網絡電影去除泡沫,去蕪存菁的方向:去年2月,廣電總局下發《關於網絡視聽節目信息備案系統升級的通知》,要求由視頻平臺統一備案轉變為片方自主備案。
長視頻平臺方也在積極推動著網絡電影重塑規則,消費升級:去年10月,中國電影家協會網絡電影工作委員會聯合優愛騰,倡議將「網絡大電影」更名為「網絡電影」,可見行業精品化轉型的迫切性。愛奇藝發布的《2019網絡電影行業報告》顯示,2018年投資成本在300萬以上的網絡電影僅有19%,2019年投資成本在300萬以上的影片數量達到了48%,成本達到1000萬的有18部。2019全年上線789部網絡電影,上線量同比下降49%,但累積正片播放量增長超24%,43部分帳票房破千萬,佔比5.4%:看起來數量減少但質量上升,其體量和單片盈利能力都在往上走。
網絡電影業內還有一種聲音是,主創者希望院線電影的進入能夠引發鯰魚效應,抬高門檻。「既然大家都被稱為『網絡電影』了,在同一個維度競爭,那麼希望可以擠掉一些泡沫和爛片,產出更好的內容,去掉網絡電影身上『Low』的標籤。」一名導演說道。
在市場需求和自身轉型升級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網絡電影開始嘗試更大規模的投資體量和宣發。新的內容趨勢正在網絡電影市場出現:限古令也影響到了網絡電影,古裝玄幻、捉妖等過往常見題材類型有所減少,主旋律、現實主義題材等以往不太可能出現在網絡電影中的題材類型開始逐步增多。去年愛奇藝為建國 70周年獻禮,《大地震》《我的喜馬拉雅》《毛驢上樹》《我的爺爺叫建國》等四部作品入選與人民日報合作的「正能量精品網絡電影劇場」,今年春節檔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的扶貧主題系列網絡電影《我來自北京》三部曲上線。
新的宣發趨勢也正在出現:《倩女幽魂:人間道》邀請流量歌手阿雲嘎獻唱主題曲,微博MV點擊量已經突破523萬次,《大蛇2》在快手、抖音、西瓜視頻等平臺全面鋪開營銷,並開展網吧線下營銷活動,提前30天開始宣發。短視頻平臺日漸成為網絡電影宣發主戰場,高質量、高數量的物料表明——網絡電影宣發正在對標院線電影宣發。
優愛騰等平臺方始終是網絡電影市場中制定規則、擁有話語權的核心玩家。相比在網絡電影賽道佔據優勢的愛奇藝,今年騰訊加重了對這一領域的布局:3月5日,騰訊視頻對網絡電影合作模式進行了全新升級。按照升級之後的合作規則,網絡電影將被分為S+、S、A、B、C五個等級,其中S+級別分帳單價高達4元,C級為非獨家,單價僅1元。
與流量表現上的火熱相對的悖論是,網絡電影幾乎很少有豆瓣評分在及格線上的作品。上述幾部影片中,《民間奇異志》豆瓣評分4.4分,《倩女幽魂:人間情》豆瓣評分4.9分,只有《降龍大師之捉妖榜》難能可貴地突破了6.7分。這當中固然存在著圈層錯位、話語權缺失等「沉默的螺旋」式問題:網絡電影主流受眾大多數並非豆瓣用戶,審美取向不盡一致。但網絡電影仍未迎來一部類似《白夜追兇》《無證之罪》之於網劇行業的裡程碑意義作品。
豆瓣標記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網絡電影未能出圈的問題:上述影片大多數標記想看、看過人數均為幾百人,繼《道士出山》之後出演《降龍大師之捉妖榜》的「網絡電影一哥」 彭禺厶基本只有業內知曉。
問題出在哪裡?上文提到的導演一語中的:「業內還是網際網路思維不是內容思維。明明是跑400米的世界冠軍,為啥在廚房跑就不行?IP,有量的導演,有量的演員。我算法沒錯啊,為啥不能賺錢?」十幾天短平快的拍攝周期是網絡電影的常態,與耗費數年時間打磨的院線電影無法相提並論。其編劇、演員、後期等與院線電影也「完全不是一個班子」。要打造網絡電影精品,不僅需要從投資規模和制定規則上轉變,或許也需要從思路上根本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