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五一檔」!網絡電影告別土窮糙走向精品化

2020-12-23 海報新聞

「網絡電影票房女王」徐冬冬

「網絡電影一哥」彭禺厶

《九指神丐》也是彭禺厶2020年的作品

羊城晚報記者 李麗

當越來越多的院線電影瞄準線上發行的新模式,人們或許忘記了這個所謂的「新領域」其實並非空白。在2020年這個影院缺席的五一檔,便有不少網絡電影對原本屬於院線片的觀眾虎視眈眈:由1987版《倩女幽魂》授權並由原編劇阮繼志親自操刀的《倩女幽魂:人間情》將在5月1日上線騰訊視頻,該片按院線片標準製作,號稱要「打造網絡電影行業標杆」;由「網絡電影一哥」彭禺厶主演的古裝玄幻電影《降龍大師之捉妖榜》則定於4月30日在愛奇藝播出,同樣以「高品質爆款作品」為目標。

根據《2019年網絡電影行業報告》,截至2019年11月,愛奇藝平臺共有《鬼吹燈之巫峽棺山》等24部網絡電影票房突破千萬元,優酷則有《水怪》等10部網絡電影突破千萬元。隨著網絡視頻平臺用戶規模不斷擴大且付費意願逐年提高,再加上5G時代即將帶來的更大消費動力,曾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網絡電影,其現狀和未來已越來越不可被小覷。

從「網大」到「網絡電影」,變的不止是名字

2019年對網絡電影來說頗具裡程碑意義。其中一個原因便是,曾經的「網大」在這一年被正式更名為「網絡電影」,這標誌著網絡電影首次得到官方的認可與重視。

2019年10月23日,首屆中國網絡電影周在成都安仁古鎮開幕,30多位行業專家和300多家片方濟濟一堂。正是在這次由中國文聯指導的活動中,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三大視頻平臺發布網絡電影倡議,正式將「網絡大電影」更名為「網絡電影」。

在過去,業內大多習慣將「網絡大電影」簡稱為「網大」,曾經的愛奇藝影業總裁李巖松在國際電影產業發展研討會上對「網大」的定義則代表了大多數人對這類網生內容的看法:「投資五十萬到三四百萬之間,時長超過六十分鐘,沒有特別大的造景,製作和拍攝周期相對也短,核心是故事。」簡單說來,在一段不短的時間裡,「網大」代表的都是電影裡小成本甚至粗製濫造的那一批——因為沒實力跟院線電影競爭,才不得不轉戰發行到成本更低的線上平臺。

院線片生存不易,網絡電影卻在以小博大

對網絡電影偏見的改變,或許早在其被正名前便已悄然發生。2014年,愛奇藝首次提出「網大」區別於微電影,前者將「用付費點播模式進行分帳」。商業模式的確立,讓網絡電影在2015年出現了首次「大爆發」。一個經典的例子發生在當年4月,一部名為《道士出山》的網絡電影在幾無宣傳的情況下,2天回本,10天票房突破300萬元,最終票房近5000萬元。而該片團隊在僅投資28萬元的情況下,從平臺分帳1500萬元。相比半數以上院線電影虧本的殘酷現實,網絡電影驚人的投資回報率首度得到業內外的廣泛注意。「2013年找不到投資,2014年到處找投資,2015年投資到處找我。」一位網大從業者曾如此感嘆。

但資本的聞風而至,也令網絡電影在這一年遭遇了更大的亂象。約200部和《道士出山》同題材的網絡影片在這一年上線,讓「山寨」和「粗製濫造」一度成為網絡電影的代名詞。而網絡電影先「試看6分鐘」而後再讓觀眾選擇是否付費的規則,則一度讓這種投機取巧之風達到巔峰——不少製作者將幾乎所有能拿得出手的場面和特效都放在頭6分鐘,再輔以懸念甚至情色、暴力等擦邊球,引導觀眾在好奇心的趨勢下付費。

觀眾付費意願的增長,促進作品提升品質

亂象只是暫時的。近年來主管部門多次出手管控,如今網絡電影已跟院線承擔同樣的備案義務。而資本的傾斜——從最早的30萬元拍一部「網大」,到如今的動輒投資3000萬元——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才進入這個行業。

剛開始從事網絡電影製作的多為電影的「門外漢」,如不少人從廣告行業「跨界」而來,這些人對視覺的把控恰好能適應網絡電影的「6分鐘規則」,但長此以往也形成了網絡電影「形式大於內容」的弊端。但如今,據業內人士估計,已有九成的網絡電影創作者是專業科班出身。在從業者與平臺的共同努力下,網絡電影正在為丟掉「草根」和「山寨」的帽子而努力。

「不斷提升自我修養和精神格局,升級作品格調和品質。創造出傳世的佳作,吸納優秀的年輕影人,滿足不斷進步的市場和觀眾。」這是中國電影家協會網絡電影工作委員會在去年12月為《2019年網絡電影行業報告》所寫的序言中的一句。而這份報告中不少數據都足夠令網絡電影從業人員振奮,如網絡視頻用戶對內容的付費意願持續提升,其中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的會員規模去年先後破億,其中會員對電影內容的正片播放同比增長81%……這些都是網絡電影提升品質的基礎。與此同時,包括網劇在內的多元化網絡視頻內容的豐富,以及院線片的「分一杯羹」,也在客觀上促使網絡電影的內容進步。過去僅用「片名+海報+前6分鐘」吸引觀眾的粗暴模式,已不再適合當下。

打破次元壁,網絡電影演員走進院線片

因為網絡電影「重視覺,輕內容」的歷史,其觀眾至今仍以男性為主。但在2019年的相關數據中,女性觀眾正以高於男性觀眾的增長速度搶過遙控器主導權,逐漸向院線片領域「買電影票,女人說了算」的現象靠攏。

同樣打破院線電影和網絡電影次元壁的還有雙方的演員。如號稱網絡電影界「票房女王」的徐冬冬,其在2016年憑《餘罪》中的「大嫂」一角成名,而今年年初,她已有三部主演網絡電影房分帳破千萬元,分別是《追龍番外篇之十億探長》《狄仁傑之深海龍宮》《大天蓬》。截至目前,徐冬冬主演的網絡電影票房已經超過1.5億元,成為網絡電影業內首位分帳票房破億元的女演員。因為在網絡電影領域的成績,她也有機會走進院線片,參演《澳門風雲3》《西虹市首富》《追龍》等作品。

但並非每個成功的網絡電影演員都執著於這種「提升」,如因《道士出山》成名的彭禺厶便選擇紮根在本領域,從演員做到導演和製片人,他製作的《陰陽老師》《茅山道士》《超能太監》和《超自然事件》多以系列的形式推出並擁有不錯票房,今年上半年更是接連有《九指神丐》和《降龍大師之捉妖榜》等主演作品問世。而他本人也在一次接受採訪時透露過自己對於網絡電影領域的責任感與野心:「作為一名電影製作人,製作高質量的產品是一種態度、一種義務,甚至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現在觀眾的藝術欣賞能力越來越高。只有不斷提高自己,我們才能不辜負觀眾的期望。」

相關焦點

  • 網絡電影告別土窮糙 走向精品化
    當越來越多的院線電影瞄準線上發行的新模式,人們或許忘記了這個所謂的「新領域」其實並非空白。在2020年這個影院缺席的五一檔,便有不少網絡電影對原本屬於院線片的觀眾虎視眈眈:由1987版《倩女幽魂》授權並由原編劇阮繼志親自操刀的《倩女幽魂:人間情》將在5月1日上線騰訊視頻,該片按院線片標準製作,號稱要「打造網絡電影行業標杆」;由「網絡電影一哥」彭禺厶主演的古裝玄幻電影《降龍大師之捉妖榜》則定於4月30日在愛奇藝播出,同樣以「高品質爆款作品」為目標。
  • 減量提質只是開端,騰訊視頻如何發力網絡電影精品化?
    文 | 古月 2020年是電影與網際網路平臺連接更為緊密的一年。從數量上看,今年三大網絡視聽平臺共上線網絡電影700多部,與去年數量基本持平;從話題上看,更多網絡電影的出圈、更多高質作品的出現,呈現出網絡電影在經歷減量提質階段後朝著精品化邁進的大趨勢。
  • 「新投資熱門」網絡電影五一檔大爆發,豆瓣評分何時能及格?
    屬於網絡電影的五一檔 隨著世界範圍內大規模的「院轉網」,縮短甚至消滅窗口期,電影線上化的合理性不再是一個問題了。上映當天同步轉網的《魔發精靈2:世界之旅》上線三周收入近億美元,環球分成近8000萬,已經超越第一部的票房分成。繼《囧媽》《肥龍過江》《大贏家》之後,國內第四部院線電影宣布轉網:韓庚主演的《我們永不言棄》。
  • 「新投資熱門」網絡電影五一檔大爆發,評分何時能及格?
    隨著世界範圍內大規模的「院轉網」,縮短甚至消滅窗口期,電影線上化的合理性不再是一個問題了。上映當天同步轉網的《魔發精靈2:世界之旅》上線三周收入近億美元,環球分成近8000萬,已經超越第一部的票房分成。繼《囧媽》《肥龍過江》《大贏家》之後,國內第四部院線電影宣布轉網:韓庚主演的《我們永不言棄》。
  • 網絡電影「背道而馳」的精品化變遷!
    《水怪》的餓了麼聯合「小龍蝦」活動,《巨鱷》《大雪怪》的大量線下、線上推廣,幫助這幾部作品未映先紅,在宣發方面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同時,來自頭部網大公司、團隊的精準把控為這幾部作品的內容層面保駕護航,用有限的預算將怪獸電影的奇觀性本土化,均得到了觀眾們的良好反饋。
  • 挑戰新題材+粉絲經濟 《一路向南》闖出網絡電影精品化路子
    近日,網絡電影《一路向南》霸屏了各視頻網站及社交媒體,其創新化的「精品」之路已引起了行業的熱議。《一路向南》到底是如何將創新化和精品化結合的呢?內容、製作水平提升之後,網絡電影的創新化、精品化又該如何進階呢?
  • 《倩女幽魂》撬動了網絡電影票房邊際效應?
    1987年上映的《倩女幽魂》,成了無數影迷心中的經典香港電影。33年後,根據此IP改編的網絡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五一檔上線,引起不少討論甚至是爭論。值得一提的是,該片製作與宣傳成本均達到2000萬,堪稱網絡電影市場中的頂配。 從最初的幾萬、幾十萬成本到如今的上千萬投入,網絡電影的造價呈遞增之勢。與此同時,頭部網絡電影的身價亦是不斷刷新紀錄。這背後,網絡電影的投資多少比較穩妥?除了分帳票房,衍生品、海外版權能否為網絡電影提供盈利新大陸?《倩女幽魂:人間情》破圈了嗎?
  • 吳京新片「門票」限售1萬張 五一檔院線影片線上發力
    比如,《婚姻故事》只售賣線上觀影券3000張,而吳京參演的新片《一百零八》和另一部國產片《春潮》則分別限量出售「電影票」1萬張,票價為12元,愛奇藝會員可以優惠價6元購買。「限量售票模式,恰到好處地保護了今後影片在線下公映時影院的收益。畢竟應對疫情工作之外,還要維護院線電影窗口期的規則,加強對院線電影網絡播出和網絡電影發展的通盤規劃。」
  • 精品化、頭部效應凸顯,網絡電影如何探路更高增長?
    7年間,網絡電影不斷進化,在行業規模、投資體量、內容創新、製作水平上持續飛躍,如今已成為中國電影一個非常有活力的增量市場。  尤其2020年,網絡電影製作水平、營銷力度等各個維度更是不斷提升,網絡電影新生態正在構建中。而這一年騰訊視頻網絡電影也在積極拓寬品類邊界和用戶圈層,票房紀錄頻被打破,製作、播出並儲備了大量精品佳作,持續提高網絡電影的精品內容標準。
  • 2020年網絡電影盤點:內容精品化升級、女性向影片實現新突破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網絡電影實現了一定的加速蛻變。 不難發現,在這樣一段發展過程中,繼續提質減量的網絡電影較為直觀的市場表現在於,吸引了更多的用戶進行付費觀看。而隨著外在加成力逐漸退去,整個行業已經開始嘗試挖掘更多的內在增長空間,即在「精品化」上開始更加追求內容本身的實質性提升。
  • 2020國產網絡電影樣本:15天就拍完的《解憂理髮店》
    網飛出品的電影,近年已成電影市場重要供貨商,不僅可以去「歐洲三大」競賽,且頻頻登上奧斯卡等主流殿堂,網飛電影把網大的標準提升了不少。在中國,2014年愛奇藝首次提出網大概念(區別於微電影)。2019年10月,電影行業正式將網大更名為「網絡電影」,以此為主要通過網際網路發行的電影的統一稱謂。
  • 「線上五一檔」扎堆了10多部、北影節也「在線展映」——疫情下...
    明天就是五一假期了,這個五天小長假,因為全國電影院尚未復工,不再有人提及「五一檔」這三個字。昨天,北京國際電影節在其官微公布了5月1日-5日的「春季在線影展」片單,32部電影質量頗佳,其中不乏奧斯卡獲獎影片《婚姻故事》等。同時,記者注意到,幾大網絡平臺也瞄準了空擋,推出十多部網絡新電影,扎堆「線上五一檔」。
  • 尹鴻評《功夫宗師霍元甲》:網絡電影走向IP化、精品化、主流化
    文:尹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隨著網絡視頻文化的發展,網絡視頻內容的產量越來越高;隨著觀看網絡視頻的受眾規模越來越大,人們對網絡視聽內容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簡單、粗暴、直接,甚至低俗化、媚俗化、庸俗化地去爭取點擊、提高流量,已經不再是網絡視聽的主流。提高品質、創作精品,形成頭部內容,可以說是監管機構、視頻網站、創作機構和網絡用戶的共同願望。
  • 網絡電影首個「五一檔」:IP改編題材成主打,頭部影片品質大升級
    院線電影因為疫情無奈按下「暫停鍵」,但是網絡電影卻因「宅家模式」而受益,抓住了「五一黃金檔」的機遇。網絡電影「五一檔」從4月30日到5月5日期間就有十餘部網絡電影與觀眾見面,其中由1987版《倩女幽魂》授權並由原編劇阮繼志親自操刀的《倩女幽魂:人間情》在5月1日上線騰訊視頻。影片上線首日,點擊量就突破了2000萬次,正片上線56小時就拿下播放量破億的優異成績。
  • 騰訊視頻「網絡電影春節檔」 繁榮首發 大片雲集服務升級
    正如騰訊視頻副總裁、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韓志傑所言,線上春節檔離不開製作升級、持續上新和服務升級。作為重要的參與方,騰訊視頻以完善用戶體驗、資源賦能營銷、服務支持升級多種舉措助力網絡電影春節檔首發繁榮。在中國電影家協會網絡電影工作委員會聯席會長吳曼芳看來,網絡電影春節檔有助於優質網絡影視作品供給,能夠與院線電影形成合力,共同做大、做強中國電影市場,引領線上新型消費,成為文化產業內循環的重要助力。
  • 網絡電影火併五一檔,到底能不能打?
    名字更替,折射的是領域悄然發生的成長和轉變,在這個五一檔中或可管窺。 網絡電影搶灘「五一檔」 在電影圈中,「五一黃金檔」向來是必爭之地,往年各路電影機構在4月初就會紛紛搶檔期、做宣發,推線下路演。而對於今年的「五一」小長假來說,影院格外冷清,但線上卻十分火熱。
  • 網絡電影 宅出首個 「五一檔」
    這個成績單雖然與院線電影相比還顯「落後」,但是,對於口碑一直在低位徘徊的網絡電影來說已經是很大的進步,在題材拓展、製作水平、演員表演等方面都顯示了網絡電影的潛力。,網絡電影是專門針對網絡視頻用戶開發、通過視頻網站網絡院線為主要播映平臺,並以付費點播和視頻網站收成分帳為主要盈利模式的新電影,題材以玄幻、武俠、懸疑、奇情居多,與院線電影形成互補。
  • 從2020《奇門遁甲》看網絡電影精品化的「正確打開方式」
    「網娛觀察」通過「直擊」拍攝現場,探究項目幕後發現,這部2020版《奇門遁甲》是一次從籌備策劃,到製作執行上的IP增值嘗試,踐行著網絡電影精品化的「正確打開方式」。而2020版《奇門遁甲》「幻燃一新」的製作背後,又會給行業帶來什麼樣的全新啟示呢?《奇門遁甲》經典IP的電影改編,時間橫跨38年。
  • 網絡電影火併五一檔,到底能不能打?
    名字更替,折射的是領域悄然發生的成長和轉變,在這個五一檔中或可管窺。在電影圈中,「五一黃金檔」向來是必爭之地,往年各路電影機構在4月初就會紛紛搶檔期、做宣發,推線下路演。而對於今年的「五一」小長假來說,影院格外冷清,但線上卻十分火熱。
  • 網絡大電影也玩線下營銷,是燒錢還是賺錢?
    回顧今年的網絡大電影市場,最突出的變化就是「千萬級常態化」,據統計今年點擊量破千萬的網大有超過100部,分帳超過千萬的也有數十部之多,此外還有不少優質影片打出千萬級製片的口號。伴隨「千萬級」生長的是網大宣發的不斷精進,精品宣發、特色宣發、長線宣發等概念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