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Fuki
去年9月,由映美打造的怪獸電影《大蛇》橫空出世,憑藉超過5000萬元的分帳票房一舉打破網絡電影的行業天花板,直接將前一年的分帳冠軍收益翻了一番。這部電影的出現,打破了很多人對網絡電影低成本、低收益的固有認知,也將野蠻生長多年的網絡電影,帶向了一個新拐點。
很多人曾以為網大能夠一鼓作氣,就這樣一往直前地衝出影視寒冬,然而在2019年,網大所面臨的困境遠比我們想像中更為複雜。市場持續低迷,備案系統升級導致的低過審率、低上線率又一次重擊了網絡電影。相較去年同期,以優愛騰為代表的頭部平臺上線網大數量出現了大幅度下滑,高分帳票房電影數量稀少,再無去年持續突破票房新高的盛景。
儘管市場大環境萎靡不振,總有少數人依舊活得蒸蒸日上,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最近處在風口浪尖之上的怪獸網大。自去年《大蛇》走紅後,優酷瞄準了怪獸題材這一網大新興題材市場,在今年繼續發力。從暑期檔上線的《水怪》《巨鱷》,再到9月11日上線的《大蛇》原班人馬打造的新片《大雪怪》,三部怪獸題材網大接連上映,分帳票房均成功突破千萬,優酷構建的網絡電影怪獸世界已然悄然成型。
這幾部國產怪獸網大的成功,與優酷平臺有力、完備的宣發機制不無關係。今年6月,阿里大文娛優酷網絡電影中心總經理蘆洋發布了繼2018年阿里影業「錦橙計劃」後的又一個合制計劃「錦繡計劃」,計劃與包括淘夢、奇樹有魚、新片場、眾樂樂、項氏兄弟、兔子洞在內的六家頭部網大公司完成首批合作。而優酷將作為平臺方為片方提供資金、數據、營銷上的全方位支持,同時深度綁定阿里經濟體。
《水怪》的餓了麼聯合「小龍蝦」活動,《巨鱷》《大雪怪》的大量線下、線上推廣,幫助這幾部作品未映先紅,在宣發方面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同時,來自頭部網大公司、團隊的精準把控為這幾部作品的內容層面保駕護航,用有限的預算將怪獸電影的奇觀性本土化,均得到了觀眾們的良好反饋。
若回到去年的今天,恐怕大部分人都想像不到怪獸電影將成為2019年的網大年度「黑馬」,古裝題材因政策退潮後,脫穎而出的竟會是這樣一個舶來品。
那麼現在再回過頭來看曾經的設想,我們不禁提出疑惑:網大市場究竟需要什麼樣的作品?
首先我們要肯定,追求「精品化」永遠是網絡電影市場不變的大發展方向,但以目前的市場環境乃至受眾群體屬性來看,至少這個「精品化」的概念不會等同於院線電影。相較類型多樣的院線電影,網絡電影的定位一直更為明確,強大的商業屬性和重視覺、重感官賦予了網絡電影特殊的市場定位。多年前的野蠻生長期也好,雙備案規定施行後的史上最嚴2019也好,網大行業在逐漸轉型變得正規化的同時,其受眾群體對產品的需求卻是一直未曾轉變。
最明顯的一點莫過於,縱覽今年分帳金額、播放量名列前茅的網大作品,幾乎所有都是傳統氣質的網大題材類型。改變的是頭部片方在製作層面的高度,而觀眾們的需求,是一以貫之的。這也就決定了怪獸題材網大能夠在這個時間點,成為了為數不多逆流而上的新興題材。
《大雪怪》導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特別強調了「市場需求」這一點。與投資更大、周期更長的院線電影相比,網絡電影的小體量和短周期決定了它擁有更大的創作自由,但與之相對的,由於投放平臺和受眾群體的局限性,網絡電影也更依託於觀眾群體。一定程度上說,滿足了觀眾多大需求,一部網大就能夠達到什麼高度。網大就像是中國的B級片市場,它牢牢掌控著這部分觀眾群體,既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很難被改變的。
網絡電影的「精品化」,更應是建立在滿足觀眾需求基礎上的一次「深化改革」,在不改變定位的前提下更多題材類型或是內容本土化的嘗試。就像結合了科幻與災難題材的《大雪怪》、古裝與奇幻題材的《水怪》以及冒險題材的《大蛇》《巨鱷》,曾經在美日風靡卻在中國院線接連碰壁的怪獸題材來到網大市場後被賦予了新的生機,這才是網絡電影獨一無二的優勢。而未來的網絡電影,也有必要去繼續尋找它獨一無二的生長空間,「精品化」是它的目標,但院線,不是它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