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心中,王傑和陳昇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位歌手。
殊不知,風格如此迥異的兩個人,在華語樂壇最燦爛輝煌的年代,卻曾以對手的姿勢展開對壘,正面交鋒捉對廝殺,促成華語唱片銷量史上,實力懸殊最大的一場戰役。
最終結果:王傑唱片銷量以百萬張計,攬獲當年十大暢銷唱片冠軍,陳昇唱片銷量甚至不及對手的零頭!
王傑是歌壇上的浪子,陳昇則以嬉皮客自居。雖然兩人都出道於臺灣歌壇,但王傑發跡在飛碟唱片,是八九十年代的歌壇王者,陳昇則以滾石唱片為大本營,是比肩教父李宗盛的製作人。
瑜亮情結中國人自古有之,應了「關公戰秦瓊」的那句老話,凡是都希望比出個高下短長,最好的例子就是三國武將排名,除了公認的人中呂布,剩下的名次比了千百年也沒有定論。
放之樂壇,也是一樣的道理,大家都希望旗鼓相當的歌手們能比出個子醜寅卯。
最著名的莫過於「譚張爭霸」。
譚詠麟和張國榮兩大極具超凡魅力的香港殿堂巨星,在樂壇展開的競逐貫穿80年代中後期,其激烈和精彩程度,也遠勝90年代四大天王在音樂獎項上的競爭,為世所罕見。
同時代的還有梅豔芳與陳慧嫻的「千夕之爭」。
兩大天后同曲不同詞的至尊金曲《千千闕歌》和《夕陽之歌》,一首離情別緒,一首詠嘆人生,幾乎在同一時段問世,而又同時傳遍大街小巷,呈現巔峰對決,最終陳慧嫻遠走異國,梅豔芳宣布退出樂壇頒獎禮。
兩人讓出天后霸主地位後,又有葉倩文、林憶蓮爭奪至尊天后寶座。。。
這班天王天后門,在媒體與歌迷們喋喋不休的爭論中,在唱片公司的炒作與包裝中,被時代裹挾著推向風口浪尖。
他們或許身不由己,但與對手旗鼓相當,退一萬步來講,起碼實力懸殊沒那麼大,尚且值得一戰。再回望王傑與陳昇的較量,這顯然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對弈。
但站在更高的視角來講,王傑代表飛碟唱片,陳昇代表滾石唱片。兩家唱片公司皆為臺灣本土樂壇勢力的超級航母。多年來,龍爭虎鬥平分秋色。
世所公認的「臺灣百佳專輯」排名中,第一名羅大佑的《之乎者也》出自滾石,排第二的蘇芮《搭錯車電影原聲大碟》出自飛碟。
這同時也是兩家唱片公司奠定基業的作品。羅大佑VS蘇芮,在人文教父和人文唱將之間,董小姐也會把票投給羅公!明顯滾石稍勝一籌。但在王傑手上,卻讓滾石栽了大跟頭!
再往深裡頭說,滾石與飛碟之間,既是兄弟又是世仇,相愛相殺的背後,還有一張解不開的關係網。這就要追溯到滾石和飛碟兩家唱片公司的起源。
1976年,段氏兄弟段鍾沂和段鍾潭,聯合吳楚楚、彭國華等人創辦《滾石》雜誌,這也是滾石唱片的前身,以介紹西洋搖滾因為為主。
1980年,雜誌社改弦易幟,更名為「滾石有聲出版社」,開始踏足唱片行業,即為滾石唱片。
1982年,滾石的兩大創始元老吳楚楚和彭國華出走,自立門戶成立飛碟唱片。
滾石發行的第一張專輯,吳楚楚作為歌手出鏡
當年大佬們以理念不和宣告分手,但彼此之間肯定有嫌隙,具體原因不詳,同出一脈的兩家唱片公司,就此結下梁子。飛碟之名,便是為了影射滾石——「地有滾石,天有飛碟」。
看到這裡,諸位應該明白滾石與飛碟的關係了吧,放在當年來說,簡直勢如水火!
王傑在出道之前,曾經跑到滾石唱片李宗盛辦公室裡,毛遂自薦的這段樂壇公案,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
王傑童星出身、成長在香港,懷揣著歌星夢去到臺灣之後,做過油漆工、溜冰教練、計程車司機、特技演員。因為仰慕滾石唱片的人文氣息,便跑到滾石金牌製作人李宗盛那裡去試唱。
結果李宗盛把他掃地出門,拒絕他的原因是:沒有顫音的歌手已經火了一個齊秦,其他人很難超越,唱歌太直白的人,可能將來不會紅。
這話李教父只說對了一半,齊秦是難以超越,但王傑最終還是紅了,而且是爆紅。
李宗盛還用相同的理由,打發走了前來面試的張雨生和邰正宵,這些人才最終都跑到了滾石的死對頭飛碟陣營,日後成了飛碟壓制滾石的法寶。由此可見,伯樂也有打馬虎眼的時候,教父也不例外!
被滾石拒絕之後,王傑經人引薦,拜在另一位重量級的金牌製作人李壽全門下,進入飛碟唱片,初試啼聲的首張專輯《一場遊戲一場夢》一鳴驚人。
這原本是張無心插柳的唱片,當時李壽全給了王傑一批被別人挑選之後剩下的歌曲來唱,沒想到王傑竟然一炮而紅,紅到一發不可收拾,是當年最炙手可熱的明日之星。
飛碟唱片自然把王傑當成搖錢樹,緊接著為王傑推出的第二張專輯《忘了你忘了我》,集結飛碟所有優勢資源,一股腦砸在王傑身上。
專輯兩周內銷量達到8白金(40萬張),並成為臺灣1988年「十大暢銷唱片」的冠軍,影響力波及到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王傑一時風頭無倆,應了專輯封面上的文案「昨日的浪子,明日的傳奇」!
他極具辨識度的嗓音和獨樹一幟的唱腔,流露出來的悲涼與滄桑,契合了時代的感傷,他桀驁不馴的浪子形象,輕而易舉的成了當時彷徨與憂傷的臺灣年輕人的偶像。
捧紅王傑的同時,也為飛碟唱片打開了炮製偶像歌手的大門。此前,飛碟一直在人文領域與滾石較勁,此後,飛碟接連打造出張雨生、姜育恆、小虎隊、林志穎等時代偶像。
滾石與飛碟同為臺灣唱片業界的兩座山頭,始終維持著勢均力敵的態勢,在唱片銷量上雖然各有輸贏,但都無傷大雅,可是飛碟突然捧出王傑這個「大殺器」,無異於打破了生態平衡。
當初拒絕王傑的李宗盛驚掉下巴的同時,整個滾石都陷入恐慌。高層們如坐針氈,臨時抱佛腳,抓壯丁抓到陳昇。把一直都專注於幕後的陳昇推到臺前,冠以「創作才子」的名號與王傑打對抗賽。
汽修專業的陳昇,同樣揣著一顆音樂夢。他在空軍樂隊退役後報考綜一唱片公司,前兩次都被刷下來,隔了半年再度招考,陳昇把原名「陳志升」中間的志字去掉,並且捏造大專學歷,就此打入唱片行業。
他曾經擔任劉家昌的助理,劉家昌與左宏元、翁清溪、駱明道並尊為臺灣流行音樂四大家,是六七十年代的華語樂壇宗師巨擘。陳昇走幕後路線,帶出弟子劉若英和金城武,還參與製作齊秦那張驚世駭俗的《狼》專輯。
滾石押寶在陳昇身上,寄希望他能扳回一城。殊不知,造化弄人,其實陳昇早前曾想投身到飛碟帳下,可是飛碟的大boss吳楚楚告訴陳昇,他們已經有了一個殺手鐧王傑,對他閉門謝客。
陰差陽錯,陳昇和王傑調換了位置,各自代表著當初想要效力的陣營,最終在戰場上拔刀相向。
骨灰級的文藝大叔陳昇,原本就不屬於賣座歌手的行列,結局可想而知,他的首張唱片《擁擠的樂園》,銷量甚至不及王傑的零頭。
在綜藝節目上憶及這段尷尬的過往,陳昇卻灑脫的很,大方承認王傑100萬張VS自己的1萬張銷量慘敗。並且調侃李宗盛寫歌安慰他。陳淑樺的《夢醒時分》大家都會唱,有一段歌詞就是寫給他的
你說你嘗盡了生活的苦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你說你感到萬分沮喪甚至開始懷疑人生(陳昇)
遭此敗績,滾石動用旗下歌手齊豫的關係,疏通另一位人氣創作歌手、青年才俊齊秦,彼時正值齊秦與唱片公司鬧分歧,於是索性加盟滾石。
彼時,滾石唱片的天王陣營還未成氣候。
素有天王殺手之稱的周華健還在唱廣告歌
又醜又溫柔的趙傳,當然沒辦法當成創作偶像栽培
走臺客搖滾路線的伍佰還沒有冒頭,冒頭也走不成偶像
最後一位世紀天王任賢齊,當年還苦苦掙扎在被裁員的邊緣
八九十年代交替之際,在偶像明星的打造上,飛碟唱片佔儘先機,甚至形成碾壓之勢。幸虧齊秦空降滾石,強勢挽尊,這才給滾石唱片保住了點顏面,算是穩住陣腳。
與此同時,臺灣流行樂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著王傑和齊秦雙雄並峙的爭霸格局。
被李宗盛看好的「嗓子鑲著金邊」的齊秦,才是不被他看好的王傑的真正對手,兩人都以不羈浪子的形象示人,又同樣有著驚人的創作才華與唱歌天賦。
齊秦與王傑,究竟誰更強,這是另一個話題,董小姐會專門撰文討論。
那麼問題來了,兩人之間,你站誰的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