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史上最具流氓氣質的一代明君!

2021-02-13 冷凍的歷史

縱觀整個明朝,你會發現它是一個非常奇特的朝代。

奇特的皇帝,奇特的臣子以及他們奇特的相處方式。

而造成這一怪象的根源,有可能就是來自於明朝的締造者——朱元璋。

都知道,朱元璋來自於最底層的窮苦大眾,見慣了地方官員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各種壓迫,深知普通老百姓的艱辛。故而,他當上皇帝以後,制定出來的統治政策也帶有明顯的偏向性。

朱元璋愛惜老百姓,只徵收少量的農業稅;倡導官員節儉,只發放相對較低的官員薪資;官員們不甘心,就奮起反抗,努力削弱皇權;朱元璋不妥協,就武力鎮壓,一片人頭滾滾。

終明一朝,皇帝與臣子的鬥爭幾乎就沒有停止過。因此,無論是明朝的皇帝們,還是臣子們,個個都把自己的個性表現的淋漓盡致。真可謂大明王朝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明武宗朱厚照

然而,在這群極度張揚個性的人中,明武宗朱厚照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作為一個帝王,卻表現出了十足的流氓氣質,但又不失為一代明君。

《明史》中對他的評價是:

明自正統以來,國勢浸弱。毅皇手除逆瑾,躬御邊寇,奮然欲以武功自雄。然耽樂嬉遊,暱近群小,至自署官號,冠履之分蕩然矣。

什麼意思呢?大概就是說,明朝自明英宗正統年間以來,國事衰弊。武宗皇帝親手剷除了奸逆劉瑾,又親自帶兵抵禦住了蒙古小王子等邊境勢力入侵,大有一番以武自強的雄心壯志。然而,卻沉迷於嬉戲遊樂,親近小人,甚至到了給自己封官的地步,君臣之分全都被破壞得一點都不剩了。

聊聊幾句記載,你可能還不太清楚他具體幹了些什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扒一扒。

八虎之首劉瑾

正德元年,大臣以辭職威脅武宗誅殺以劉瑾為首的八大內侍,結果武宗不僅重用劉瑾等人,還順勢把大臣們辭退的辭退、貶職的貶職。

禁吏民奢靡,減蘇、杭織造歲幣,免陝西受災地區稅糧。

正德二年,指責大臣們結黨朋比,將自大學士劉健、謝遷以下等七八十號官員嚴厲訓斥,甚至按到門口打板子。

營建自己的小天地——豹房,並長期搬到豹房遊樂、居住、辦公。

正德三年、四年,整頓吏治,下令京官請假超期,或者病假超過一年的官員全部退休。 採用張彩建議,把京官的定期考核方式變為不定時考察。 派人到各邊核實屯田情況。

遇南京、湖廣、河南、鳳陽諸府鬧饑荒,大力賑濟。

正德五年,平定安化王叛亂。減免正德三年欠收的稅賦。給自己封為大慶法王,並讓有司鑄印。

六月,以謀反罪將劉瑾千刀萬剮,將提議不定時考核京官的張彩殺頭,還當街鞭屍。下詔把從正德二年開始變更的各項政令悉數恢復,釋放所有被貶黜的大臣。

正德六年至十一年,淮安、山西、山東、河南等地盜賊遍起,京師戒嚴,兵部侍郎陸完率從宣府、延綏調入的邊軍討賊。

平定以後,不顧祖制,將大同、宣府、遼東的兵將留在京營,令江彬、許泰分領京營,並賜國姓。還一口氣收了一百二十七個義子,全都賜予國姓。

八年開始在宣府設置鎮國府,營建自己的第二個小天地。

免除受災各地稅糧。賑濟四川、江西、河南、陝西等地饑荒。

正德十二年、十三年,八月份,武宗微服出行到了昌平,隨後大臣梁儲、蔣冕等追到沙河請他回宮,沒聽,又跑到居庸關,然後被巡關御史張欽把門關了給堵了回去。

隔了幾天,趁著晚上,又悄悄溜出了德勝門,過居庸關到了宣府,吸取上次教訓,這次把谷大用留下守關,不讓朝臣們出關。在陽和自稱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並且從國庫給宣府撥款一百萬兩銀子,且在順聖川小住了下來。

此時蒙古小王子又來犯邊,而且就在武宗眼皮子底下的陽和、應州。好嘛,這可是正中武宗下懷。摩拳擦掌多年就等著機會,效仿太祖、成祖立不世之武功呢。立馬親自上陣,指揮大軍,歷時五天,把小王子一頓狠揍,之後十好幾年都不敢再犯明邊。

應州大捷

勝利後又回了宣府鎮國府。大臣們本想去把皇帝請回來,但卻出不了關,只好作罷。

戰後酬功,大肆封賞達五萬餘人。還特地給自己起了個名叫朱壽,讓吏部給自己封官:「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親統六師,肅清邊境,特加封鎮國公,歲支祿米五千石。吏部如敕奉行。」

正德十四年、十五年,武宗還是在宣府鎮國府,又給自己加封太師。

諭禮部曰:「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太師鎮國公朱壽將巡兩畿、山東,祀神祈福,其具儀以聞。」

三月,群臣們諫阻武宗繼續在外巡幸,一百多號人被下獄或罰跪,甚至打板子,打死十幾個。

五月,大力安置山東、山西、陝西、河南、湖廣等地流民歸業,官府包吃包住,還發耕牛,規定此政策持續五年。

寧王叛亂,武宗想親自前去徵討,結果才走到半路,寧王就已被王陽明搞定。於是悄悄隱匿捷報,繼續南下,一路遊山玩水,直到南京。一次在江上釣魚,不慎翻船落水,被救上來後就落下了病根,終於在十五年底回到京師。

正德十六年,郊祭之時,武宗吐血,終於倒下了。臨死之前,口授遺囑安排後事,並承認自己的錯誤:

「朕疾不可為矣。其以朕意達皇太后,天下事重,與閣臣審處之。前事皆由朕誤,非汝曹所能預也。」

縱觀明武宗朱厚照的一生,雖然行事荒誕,像個小混混一樣,充滿流氓氣質。但也可以看出,至始至終他都是愛護百姓的,幾乎是凡有災荒,必定賑濟或減免稅賦。其處理朝政大事也是相當有決斷力的,尤其是在軍事上頗有點真才實學。

看他當政十六年,其行事軌跡還是很明顯的。

正德元年至正德四年,剛登基的小皇帝,無拘無束,意氣風發。對自英宗以來的朝廷存在的問題,有一定的認識,著力於整治吏治,希望通過肅清官場風氣來使朝政有所改觀。可是他太年輕,朝臣無所依靠,只能劍走偏鋒,依靠身邊太監行事,鬥爭經驗也不足,成效不大。

正德五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他在鬥爭中敗給了他的臣子們,身邊得力之人盡被清除,幾年的努力瞬間推翻。使他對他的臣子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正德六年至十一年,表面上看他愈發荒誕、極端,甚至耍無賴。他大收義子,調邊軍入京,營建宣府鎮國府等等。但實際上卻只是些無關痛癢之事,再沒有十分激烈的與大臣對著幹,而是蟄伏下來,開始蓄積實力。

所以說,明武宗的行為雖充滿流氓氣質,但也不失為一代明君。

相關焦點

  • 把日子過成愚人節的明武宗,是不靠譜的昏君,還是心有難言之隱?
    當然既然是總結,自然會有好有壞,通常來說,諡號中出現「文」、「武」、「德」、「仁」……這樣的文字,一般都是對人物的肯定,那麼朱厚照被定為武宗,是否應該也是一位有道明君呢?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  從史料記載來看朱厚照這個皇帝玩心太大,大到不務正業,大到荒誕不經,甚至讓人提心弔膽,可你要說他沒啥本事吧,在他統治時期,卻沒有出現過苛政,政治總體清明。
  • 他是古代最賢德的太子,主動讓位給弟弟,把弟弟輔佐成一代明君
    「最是無情帝王家」並不是浪得虛名的,在幾年的朝代更替中,兄弟殘殺的故事屢屢上演,就算是一代女帝武則天,也曾犧牲了女兒的性命,他是古代最賢德的太子,拱手將大好江山讓給弟弟,把弟弟輔佐成一代明君。
  • 明武宗時的豹房是不正經場所?它其實很正經,那是幹什麼用的呢?(圖)
    明世宗即位後,組織史官編纂《明武宗實錄》,故意把一些明武宗留中的奏摺交付給了修實錄的史官,這些留中的奏摺全是指責明武宗的,用意不言而喻。明世宗為什麼會這樣做呢?已故史學家李詢一針見血地指出:明世宗以藩王入承大統,標榜改革武宗朝「弊政」,其在實錄中對於武宗朝的弊政揭露得越多,越能爭取人心。
  • 明君最密集的朝代,兩百多年傳12帝,有一半是明君
    而這句話在很多王朝的興衰史上來看似乎也有那麼一點道理。很多王朝統治中國的時間很短,其實歸根來看,並不是因為這句讖語的應驗,而是沒有一個好的繼承人。開創王朝需要有勇有謀的人,而經營王朝同樣需要有謀有略的人,這樣一個王朝才能連綿不絕的延續下去。
  • 常鋮《如意芳霏》正在熱播 演繹威嚴正氣一代明君
    每周三周四晚8點,嘔心瀝血千古一帝,仁慈大氣一代明君
  • 明武宗暴死之謎:年僅三十一歲,正值壯年,為何卻突然駕崩
    作為明朝歷史上第十位皇位,後世對明武宗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的情況,有人指責他貪玩荒唐,也有人稱讚他特立獨行。關於明武宗之死,甚至有些人認為是文官集團的陰謀,那么正值壯年的明武宗,為何突然駕崩了呢?面對輿論的壓力,明武宗不得不暫時停止南巡的計劃。二、寧王之亂就在武宗擱置南巡計劃不久,南方就爆發了一場叛亂。正德十四年六月,寧王朱宸濠殺死朝廷官員,在南昌起兵造反。明武宗得到奏報後,沒有絲毫慌張,反而很高興,因為在他看來,御駕親徵正是南巡的最佳藉口。
  • 明朝為何出了那麼多明君?從朱棣到朱佑樘,除了朱祁鎮都是明君
    其實明朝有很多明君,比如說朱棣的兒子朱高熾和孫子朱瞻基,他們倆創造的盛世被稱之為仁宣之治。雖然時間不長,可是影響力不小。朱瞻基的小兒子朱祁鈺在接替哥哥朱祁鎮繼任皇位以後,8年時間裡,打造出了一個相對太平安寧的明朝,因此也算得上是明君一枚。
  • 影史最優雅的「老流氓」
    他渾身散發著鋼鐵直男的老流氓氣質,脾氣火爆髒話連篇,反抗著成人世界的規則,甚至差點把自己給作死。同時也風流成性,鼻子比警犬還靈,討女人歡心根本不需要視力。這句話同時也有心理學上的合理性,我們每個人,心底都有挑戰道德禁忌的本能。
  • 史上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連續六代皇帝都是明君,被後人所稱讚
    在新中國成立之日起,我們的國家領導人以史為鑑,更加注重政治工作,那麼今天就讓我們翻開歷史長卷,去領略歷史上那些為天下百姓的一代明君吧。 好在劉邦的後代子孫還算爭氣,將明君之道發揮的淋漓盡致,被後人所稱讚。
  • 影視漫畫《古惑仔》對比:「東星五虎」居然有五代,一代居然最弱
    這麼說吧,東星五虎的一代大家都不熟悉,基本在電影中提都沒提過,一代有虎霸王、紫老虎、白額虎、吊睛虎和矮腳虎,這一代五虎是在駱駝的父親再位的時候,所以大家不是很了解,但是他們幾個臥底洪興,為了搗毀蔣震創造的洪興。被洪興仔們發現,被殺寧死不屈。
  •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明君是誰?四大昏君又是誰?
    對於明君的定義,其實說起來並不複雜。通常來說,能被稱為明君的皇帝都有以下幾個共同點。根據上面這幾個條件來看的話,在古代的數百位皇帝中,能夠被稱為四大明君的,分別是:唐太宗李世民、清世宗胤禛、明太祖朱元璋、隋文帝楊堅。他們在位期間的所作所為,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做一代明君。
  • 地痞流氓不可怕,最怕流氓有文化!
    青幫大佬、地痞流氓、上海灘「皇帝」可以說杜月笙是20世紀那個混亂時代上海灘上最富傳奇的人物之一從一個浦東鄉下小癟三到成為上海最大黑社會青幫老大他表面始終文質彬彬所以,如果我現在說,杜月笙最會做人的流氓頭子你相信了吧?接下來我們會再來看看,
  • 一代明君段延慶|文史宴
    大司馬按:文史宴公眾號早期有一些文章,發布的時候還沒有開通原創保護
  • 《羋月傳》:一代明君嬴駟,卻只護她一生一世
    《羋月傳》劇照01一代明君,嬴駟秦王嬴駟是一代明君,他也是羋月人生旅途中影響頗深的一個男人。嬴駟與羋月之間言語投機,而且,羋月也是最懂嬴駟的女人。他欣賞羋月的聰明伶俐,和其他女人身上沒有的獨特之處,所以,他帶羋月去四方館聽論,讓她篩選策論,教會羋月治國之道。嬴駟雖然與羋月也可稱之為兒女情長,但他更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他的先王后去世,他一直惦念於心,之後迎娶羋姝雖有利益關係,但對她也是有情有義。
  • 水瓶座並非領導型人格星座,為何李世民能成為一代明君?
    所以也不難想像,不具備領導型人格的水瓶座為什麼會誕生李世民這麼一個明君,因為領導型人格並不代表能成為傑出的領導者。 這也是為什麼李世民能成為一個明君,而非暴君的一大重要原因。 然,凡事都具有兩面性,水瓶座的確客觀理性,但水瓶也是一個較狠的星座角色。畢竟客觀、理性的人,往往不具備人情味,簡言之,也就是無情。 所以也不難想像,李世民會在玄武門之變中無情地殺害自己的兄長李建成,以及齊王李元吉,還有二人所有的兒子。
  • 明武宗是不是被黑得最慘的明朝皇帝?為何正德心思全放在軍事上?
    正德皇帝也是被黑最慘的一個皇帝,一個從小生活在優越環境中的人,又崇尚武力怎麼可能暴斃?就是因為從土木堡事變後文官集團已經凌駕於皇權和武將之上了,正德想重掌朝政重用武將那就觸犯了文官集團的利益,所以遭受暗算害死!
  • 朱標:史上最有權力的太子,有能力成為一代明君,奈何天妒英才
    朱標是史上權力最大的太子?這話的確有一定的道理,而且他還是史上地位最穩固的太子。
  • 明朝就流行姐弟戀,一代明君朱見深,為何痴迷萬宮女?
    關於這位一代明君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不是他的豐功偉績,而是他的愛情故事,一段不愛美女愛熟女的「姐弟戀」。根據現代心理學的介紹,如果男性的童年缺乏母愛的話,那麼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對比自己年長的女性有一種莫名的依賴感,我們主人公朱見深的童年就是這樣的一段悲劇史。
  • 盤點4位最具帝王氣質的男明星
    其實張魯一本人的演技還是非常不錯,在其他影視劇中也有過十分精彩的表演,所以除了演技之外,演員本身的氣質也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我心中最具帝王氣質的4位男明星。 NO.1 陳道明 溫文儒雅這個詞和陳道明特別的貼合,他就是給人很儒雅的感覺,像是民國時期的貴公子,既高貴又紳士。
  •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靖王蕭景琰,終於成為一代明君
    毫無疑問,《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中的皇帝是一代明君,處事為人有能力有魄力,而這都是誰的功勞呢?毫無疑問,肯定是蕭景琰。《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也經常追憶蕭景琰,足以證明他也是一代明君。而《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中的皇帝,不就是蕭景琰的皇子嗎?料想後輩能夠經營出如此的朝堂風氣和品德,更是來源於蕭景琰的教導和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