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最密集的朝代,兩百多年傳12帝,有一半是明君

2020-12-24 騰訊網

中國封建社會從秦始皇建立秦朝開始一直到新中國的成立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時間。而這兩千多年的時間裡,更是經歷了幾十個大大小小,統治時間不一的王朝。中國有句老話,

叫「富不過三代」

。而這句話在很多王朝的興衰史上來看似乎也有那麼一點道理。很多王朝統治中國的時間很短,其實歸根來看,並不是因為這句讖語的應驗,而是沒有一個好的繼承人。開創王朝需要有勇有謀的人,而經營王朝同樣需要有謀有略的人,這樣一個王朝才能連綿不絕的延續下去。

而在中國的歷史上有這樣的一個王朝,這個王朝統治的時間有200多年,這兩百多年間一共傳了12位皇帝,而這12位皇帝中有一半的皇帝是明君,

而我們我們之所以被稱為漢族,也是因為這個朝代的緣故。

可見這個王朝在統治的時候影響力有多大。而這個王朝就是漢朝。

漢朝從建立開始經歷了漢太祖劉邦,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漢昭帝劉弗陵,漢宣帝劉詢為主的十二任皇帝。這十二位皇帝中出了一半明君皇帝名傳千古。

1. 漢太祖劉邦

劉邦是著名的草根皇帝,出身於平民百姓。但是劉邦的成名以及建功立業卻絲毫沒有僥倖的因素。人們常說時勢造英雄,劉邦在秦末的亂世能夠殺出一條血路,與其自身的知人善任有著很大的關係。

漢太祖劉邦是漢朝的開過皇帝更是深知打下江山的不易,也正是如此,他才知道想要守住自己的產業更是難上加難。只有自己的繼任者數十年如一日的如自己一般勤勉不輟才能實現西漢的復興。而這也是劉邦對於自己的子孫後世的教育方針,

2. 漢惠帝劉盈

漢惠帝劉盈的一生其實是充滿著悲劇色彩,他有著和劉邦一樣的抱負,卻有著和劉邦截然相反的命運。他在位的時間很短。漢太祖劉邦死後,作為一個經歷了戰爭的繼任者,他一直知道劉邦的要求是什麼。可是劉邦死後,呂后醉心於權利,不給劉盈實際掌權的機會。即便如此,漢惠帝還是竭儘自己所能推行含太祖劉邦的政策,為西漢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3. 文景之治

漢惠帝劉盈死後,西漢朝政在呂后的保持之下便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皇帝。呂后死後,漢文帝劉恆繼位,他和自己的兒子漢景帝劉啟一生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西漢至此才開始真正的不如繁榮的道路。社會安穩,輕徭薄賦,重農抑商,經濟穩定發展,西漢在這兩位皇帝的統治下穩步前進。

4. 漢武帝劉徹

劉徹可以說是一個幸福的皇帝。他出生時,西漢社會已經穩定,他的先祖將穩定繁榮後的江山交到劉徹手上。劉徹本可以瀟瀟灑灑的當一個守業皇帝。但是這顯然與漢武帝的抱負不和,也不符合皇族對子孫的教育。漢武帝在位期間,吸取歷代皇帝治理國家的優缺點,實行推恩令,穩定經濟秩序,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攻打匈奴,

開闢絲綢治理

。西漢在漢武帝的統治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昌盛。

5. 漢宣帝劉詢

劉詢的繼位帶有一定的戲劇性。在民間生活的劉詢從不缺少對百姓的同情和理解,身體留著皇室血脈的劉詢也不缺少治理國家必不可少的雄才大略,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更讓劉詢具備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自我覺悟。

劉詢繼位以後韜光養晦,勵精圖治,終於又製造了西漢發展史上的另一個高潮「

孝宣中興」。

總結

漢朝可以說是歷史上非常特別的王朝從沒有一個王朝在200多年的歷史中會如此密集的出現明君。這與當時動蕩的社會環境是離不開的。不安的社會環境和親身經歷過戰爭的經歷讓西漢的皇帝時刻謹記秦朝滅亡的原因和戰爭的殘酷。同時也離不開是皇帝對子嗣的教育和培養,要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有身為賢君的父親長輩作為榜樣,那對子孫的影響十分巨大。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便是上一任皇帝對下一任的皇帝知人善任。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漢宣帝劉詢不顧群臣意見一意孤行將皇位傳給了漢元帝劉奭,無異於親手敲響了西漢的喪鐘。

總之,西漢王朝的作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強大昌盛的王朝,與這些賢明皇帝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正是他們的恭謹勤政,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西漢盛世。

相關焦點

  • 古代上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連續六代皇帝都是明君,被後人所稱讚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這裡面有著許許多多的朝代,在上學的時候甚至我們都有一個口訣去背誦那些朝代——『夏商周秦兩漢.....』但是每個朝代都有結束的時候,每次都是因為皇帝昏庸無道,有的大肆勞民傷財,及其享樂,最後導致民憤怨起,朝代顛覆,這才又開啟下一個朝代。
  • 清朝都是明君?看看同時期的歐美國家,是我們對明君要求太低了
    認為清朝沒有昏君的觀點還是挺多的,為什麼會有人這麼說呢?大多數是有以下三個觀點:第一、清朝皇帝好學;第二,清朝皇帝自律性強;第三清朝出現過很長的盛世。康熙很聰明,也很好學,他對西方的數學、天文、地理、醫學等都有很強的好奇心,他自己也曾專心致志的研究過,甚至還親自解剖過一隻熊。如此好學之人,放在如今絕對是學霸了。清朝皇帝很自律,平均壽命都比其他朝代要長,這與他們的生活習慣有一定關係。比如他們繼承之前祖先的習慣,喜歡鍛鍊,沒事騎馬狩獵。飲食上也沒有整天大吃大喝,從清朝皇帝的畫像來看,基本上沒有太胖的。
  • 明朝為何出了那麼多明君?從朱棣到朱佑樘,除了朱祁鎮都是明君
    明朝皇帝看似不正經的比較多,其實出色的皇帝還是非常多的。朱元璋的子孫後代裡,出色的有很多。明朝有兩個祖,一個是太祖朱元璋,一個則是成祖朱棣。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後世皇帝認為,明朝的開國之君是朱元璋,但是朱棣以後的北京政權,那是朱棣開發出來的,所以說朱棣也是明朝的創業祖先。
  • 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之朝代,連續7代明君,打得四方外族不敢進犯
    從夏商周到明清的幾千年裡,朝代就像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你方唱罷我登場,許多君王因為生前的功績而名留青史,至今受到後人讚嘆。但在封建時代,掌握至高無上權力後就容易犯渾,所以一般朝代明君也就少數幾個,其餘不是碌碌無為就是昏庸、荒淫、殘暴。
  • 秦始皇是明君還是暴君?為何後人對他的看法褒貶不一呢?
    秦始皇焚書坑儒,焚的是沒有實用性的書籍,皇室是有保留各類書籍的,而且那個時代大部分知識都是口耳相傳留給下一代的,真正有用的知識都被人記在了腦中,焚的書對於學術思想的傳承基本沒什麼影響。 所謂歷史那從來都是勝利者書寫的,人家都說了不要單純去看史記,那些文學作品,因為那個的主觀意識太強,不可避免,畢竟不管哪個朝代的史官都要活命
  • 他是古代最賢德的太子,主動讓位給弟弟,把弟弟輔佐成一代明君
    「最是無情帝王家」並不是浪得虛名的,在幾年的朝代更替中,兄弟殘殺的故事屢屢上演,就算是一代女帝武則天,也曾犧牲了女兒的性命,他是古代最賢德的太子,拱手將大好江山讓給弟弟,把弟弟輔佐成一代明君。
  • 朱常洛:生因意外,死也荒唐,卻是明朝最後一位明君,最後的救星
    明光宗朱常洛是明朝16帝中,最特殊的一位。他在位時間很短,只有一個月,以至於很多人都會忽略掉明朝還有過這麼一位皇帝。但當人們討論野史雜聞的時候,他的存在感又極高,因為明末三大疑案的其中兩件,主人公都是朱常洛。總而言之,他是一個飽受摧殘的太子爺,也是明朝最後一位明君,最後的救星。
  • 西漢七代都是明君,一個時代的雄才,這7位皇帝,你認識哪些
    共經歷210年,在這二百多年的歷史中,西漢自高祖劉邦以來連續七代都是明君,這在我國歷史上是非常少有的。其中歷來被人們所稱道的千古明君就有漢高祖劉邦、漢惠帝劉盈、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漢昭帝劉弗陵和漢宣帝劉洵。他們在西漢歷史上乃至在我國古代歷史上都是光耀千古的人物。
  • 怎麼站著把明君給當了
    武則天:我說你兒子,沒說你,有意見嗎?李世民:……乾隆:後排吃瓜。雍正:……除了吃瓜你能不能幹點正事?乾隆:???乾隆:我十全老人!我文治武功,我……群成員乾隆被管理員雍正禁言。雍正:要我說,當明君就該殺伐果斷,廣開言路你聽聽也就算了,君臣有別,臣工若不盡心,砍了就是。
  • 兩千年最有資格稱明君的五大帝王?看完你就知道了,不服不行!
    能不能成為明君,不是看他殺了多少人,開拓了多少疆土,而是建立了什麼影響後世的制度,對老百姓如何。中國封建時代兩千多年, 皇帝 不少,在當代的粉絲也不少。只是,名君未必是明君,暴君倒經常被當作明君。
  • 明朝被黑的最慘的一個皇帝,好好的一個明君,卻被黑成昏君!
    於是現在一提到明朝皇帝,很多人第一反應這是一個昏君暴君集大成的朝代,,然而,事實真的如此麼?明憲宗朱見深開始的時候本為太子,土木之變後其父朱祁鎮被瓦剌擄去,叔父朱祁鈺即帝位。到景泰三年,朱祁鈺將朱見深廢為沂王,改立朱見濟為太子。景泰八年,英宗因奪門之變而復闢,朱見深再次被立為太子,最後成功登基成為皇帝,號憲宗。
  •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明君是誰?四大昏君又是誰?
    編輯整理:盛唐輝煌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上,一共誕生了494位皇帝,其中有73人並未真正在位或是死後被追封為皇帝。這樣算起來的話,古代真正當過皇帝的人大概也只有400多位。在這400多位皇帝中,有哪些是明君又有哪些是昏君呢?今天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的四大明君和四大昏君,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 史上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連續六代皇帝都是明君,被後人所稱讚
    回顧中國數千年的封建王朝,每一個王朝的更替都有屬於它的獨一無二的緣由,究其原因無非是皇帝的暴政或者外來敵患的侵略等等。在新中國成立之日起,我們的國家領導人以史為鑑,更加注重政治工作,那麼今天就讓我們翻開歷史長卷,去領略歷史上那些為天下百姓的一代明君吧。
  • 漢武帝是明君,但是百姓生活並不幸福,如何評價當時的社會
    如今提起漢武帝,我們首先想到的詞彙可能是千古一帝,歷史上最著名的君王之一,雖然稱不上千古一帝,但是畢竟他在位的時候的確是有功績的,至少在對匈奴的戰鬥上,漢武帝跟匈奴打的難捨難分,其實這也是為民族穩定做出了一定的貢獻,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個問題,漢武帝時候的百姓生活到底是怎樣的,真的就幸福嗎
  • 朱棣被譽為明君,為何卻重用大批奸臣,任由他們迫害百官?
    然而朱棣有一項政策卻飽受後世的詬病,這就是他在位期間,任用一大批奸臣,任用他們迫害百官,欺壓良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根據《明史》的記載,朱棣在位期間,先後大概任用了八位比較著名的奸臣,他們分別是陳瑛、紀綱、馬麟、丁珏、秦政學、趙緯、李芳,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皆以傾險聞」。那麼這些人都做過哪些壞事呢?咱們從中挑選兩個著名的人物來一一講述。
  • 明武宗:史上最具流氓氣質的一代明君!
    縱觀整個明朝,你會發現它是一個非常奇特的朝代。奇特的皇帝,奇特的臣子以及他們奇特的相處方式。
  • 明君情感:耍點手段挽回男朋友,挽回死心男友的方式
    明君情感發現想要挽回愛情,這個時候必須要付出,有很多人在分手之後還想要挽回對方。這次需要一些手段了,那耍點手段挽回男朋友,都有哪些方法了?有很多人覺得用眼淚追回對方是最有效的辦法,其實當兩個人正處於矛盾期間這個時候,其實你現在流淚也不會得到對方的回應,所以這個時候女生要給對方一些時間,讓對方先冷靜下來,這段期間自己也找找兩個人之間存在的原因,然後再去挽回對方,所以一些技巧需要提前掌握。
  • 明君情感:有感情的婚外情好斷嗎?哪種婚外情男人不想斷
    明君情感發現婚外情是現在婚姻當中最可怕的對手,很多幸福美滿的婚姻都是因為愛情導致婚姻破裂。所以女人對於這種事情是非常警覺地,也會預防男人在外出軌。但是男人有的時候是經不住誘惑的,那麼如果有感情的婚外情好斷嗎?
  • 南梁「明君」背後的嗜血面孔
    封建王朝時代,人們總是寄希望於能夠有一位明君出現,這位明君最好又節儉又勤政,那麼人們的生活就會在這位君王的帶領下走上一條通往幸福的康莊大道。南北朝時代,梁朝還真出了這麼一位符合標準的「明君」,可老百姓們對這位君王的評價卻並不友好,這是怎麼回事呢?
  • 英年早逝,一個無為的傀儡明君 !
    不多一會兒,馬車停了,弗陵走下馬車,是五柞宮,父皇的寢宮。小弗陵有些驚懼,這不是他平時看到的父皇,朝堂之上父皇威儀莊重、英姿勃發,大臣們匍匐在地懷德畏威,在他心中是何等的偉岸,而此時父皇竟如此的孱弱,他有些不知所措。父皇指著他:「你……」,一陣劇烈咳嗽之後已無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