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8時30分,雄壯的國歌聲響起,東萊街派出所民警全體立正,向著國旗莊嚴敬禮。這樣的儀式,他們每周一舉行一次,寒來暑往,從未斷過。
建所以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安局道外分局東萊街派出所始終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不斷傳承「愛人民、講奉獻、保平安」的「東萊精神」,成為全國公安戰線的一面旗幟。
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解放,正式建立人民政權,成為全國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同年8月,東萊街派出所正式成立。
1964年,東萊街派出所被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命名「革命化、群眾化、戰鬥化」的公安派出所,1976年被公安部命名為「公安戰線永不褪色的一面紅旗」,1997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人民滿意的派出所」,1998年被中宣部、公安部、黑龍江省委作為精神文明建設重大典型推向全國。
薪火相傳,初心不改。進入新時代,東萊街派出所緊扣政治建設的新要求,全力打造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公安新形象;緊扣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積極回應百姓的新需求;緊扣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新內涵,積極探索打開群眾心結的新途徑;緊扣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新格局,在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上拿出新招法,贏得了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肯定。2019年,東萊街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為全國首批「楓橋式派出所」。
「東萊故事」燃旺信仰之火
1959年的一個寒冬之夜,萬籟俱寂,哈爾濱的積雪很厚,皮鞋踩在雪上吱吱作響。擔心驚動嫌疑人,東萊街派出所指導員尹燕珩把皮鞋脫掉,光著腳追了一條街,最終成功將嫌疑人抓獲……
這樣的「東萊故事」,東萊街派出所新警上崗的第一天,都會在一級英模尹燕珩的塑像前聽前輩講一遍。
幾十年來,這個傳統一直沒變,在東萊街派出所薪火相傳。
「只有熟悉了東萊歷史,才能汲取前進力量,做到對黨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東萊街派出所所長劉學鋼說。
進入新時代,東萊街派出所陸續推出「東萊故事會」、民警「一人一事」思想交流、民警微黨課、主題黨建教育日活動,高標準建立黨建活動室,打造紅色長廊,用融於日常、滲透於心的教育,激勵民警把忠誠融入血脈。同時,他們不斷強化從嚴治警措施,堅持管建並舉,嚴格要求民警「拒吃一頓飯,拒收一份禮」「後門不開、私情不領、送禮不要、吃請不到」,著力鍛造「律令如鐵、執紀如鋼」的隊伍。
日前,東萊街派出所以「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為契機,積極開展主題演講比賽,將初心使命融入民警血脈靈魂,不斷進行自勵、自警、自省,保持優良作風。
據了解,建所至今,東萊街派出所湧現出一級英模1名,二級英模2名,全國優秀人民警察24名,100餘名民警作為先進典型被公安部、省公安廳和市公安局推介。
「百姓之家」回應美好新期待
在東萊街派出所門前,佇立著一塊「百姓之家」的牌匾。這是轄區群眾自發製作的牌匾,也是民警心中的至高榮譽。
從50年代的「定點服務」、60年代的「四必到」、70年代的「三項便民措施」、80年代的「向群眾報告工作」、90年代的「便民服務卡」以及「一次辦成事,二次送上門」承諾,再到延(錯)時服務、「四零」服務承諾和藉助科技手段的「五微」警務……
一茬又一茬的東萊街派出所民警身體力行,不斷創新推動服務措施迭代升級。如今,「寧肯自己麻煩千遍,不讓群眾一事不便」的理念,已悄然植入每一名民警的心中。
建所以來,300餘項省部級榮譽見證了東萊街派出所民警的愛民為民情懷。在千百次的實踐中,全所民警形成了一個共識:「愛民的主題很大,愛民的事情很小,做好小事才能以小見大。」
程金梅一家是東萊地區的老住戶,90年代夫妻雙雙下崗,家庭十分困難。東萊街派出所民警王新志捐款讓她開了間食雜店,幫她渡過了難關。王新志調走之後,民警馬爽、陳亮、趙宇接續幫扶。就這樣,一晃就是二三十年。如今,程金梅的家庭條件好了,但她還是堅持要開這家食雜店,還把幫扶她的4任民警的合影照片掛在了食雜店的牆上。
三件「傳家寶」賡續傳承
「百家熟」「警民魚水情」「拒腐蝕、永不沾」是東萊街派出所的三件「傳家寶」,與「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楓橋經驗」一脈相承。
幾十年來,東萊街派出所民警用好這三件「傳家寶」,堅持將警民互動作為治理手段,從共建共治共享中獲取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不斷回應百姓的新期待和新需求。
2000年初,東萊街派出所協調相關部門組建了「社會聯動服務網絡」,著手調解因漏水、採光等問題引起的鄰裡糾紛,築起化解矛盾的第一道防線。2019年以來,東萊街派出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社區為單位建立網格,構築起「一長帶五員」的調解機制,把好矛盾風險源頭關、監測關、管控關,努力做到防範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累計調解各類矛盾糾紛565起,轄區連續20年實現矛盾糾紛100%可控。
東萊街派出所把轄區比較有威望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等群體納入調解聯盟,建立起「大調解」格局,讓「最了解」與「善調解」一起發力,常常在化解最複雜、最棘手的問題上探索出最優解法,最大限度做到就地化解矛盾、不上交矛盾,也守住了20年「少出事、絕不出大事、堅決杜絕惡性事件」的底線目標。
「紅袖標」遍布街頭巷尾
去年夏天,一個戴鴨舌帽的男子在大水晶街市場行竊,被警惕的「紅袖標巡邏隊」隊員發現,並堵在了小區內。東萊街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到現場,在小區群眾的幫助下成功將小偷抓住,連破盜竊案6起。
在東萊街派出所轄區,以商戶為主的「紅袖標巡邏隊」和以治安積極分子為主的「小紅帽巡邏隊」遍布街頭巷尾,和「老太太巡邏隊」一道,活躍在轄區樓院、集貿市場,成為守護平安的重要力量。群眾成了東萊街派出所的「千裡眼」和「順風耳」,警民聯手築起了保平安的銅牆鐵壁。
多年來,東萊街派出所民警始終堅持和發揚專群結合的老傳統,堅守入戶登記、見人知情,並以樓宇單元為單位建立了「戶戶通」微信群,在轄區行業場所建立「企企助」微信群,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創新群防群治新模式。民警藉助「腳板+科技」以及開展的「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不斷融洽警民關係,強化多元共治。截至目前,全所累計自建了行業場所微信群44個、消防管理微信群9個、轄區單元微信群160個、治安志願者微信群12個。
來源:人民公安報
作者:馮 銳 宋 晨
編輯:高曉蘭
審核:任麗傑
往期精彩,點擊查看
☆
☆
☆
原標題:《東萊街派出所:公安戰線永不褪色的一面紅旗》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