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有這樣的一句話:
30歲以前要靠體力、智力賺錢,30歲以後要靠錢賺錢。
去年的這個時候,華為公司傳出解聘大齡程式設計師;今年的這個時候,企鵝傳出勸退35歲以上非中層的員工。
讓子彈飛中,葛優說:帶著老婆出了城,吃著火鍋還唱著歌,突然就被麻匪劫啦。現在生活可能是:娶了老婆,生了二胎,供著房貸和車貸,結果公司把你解僱了。
那麼,請回答究竟是什麼出了問題?收入結構單一,抗風險性差。
收入結構單一,所有的收入來源只是工資,沒了工作,經濟沒有其他來源,自然恐慌。收入不單單依靠於工資收入,還有一部分理財收入,有一部分錢生錢,這部分收入不會受自己沒有工資影響,還可以涵蓋自己的日常開銷。那麼所謂的困境也就並不存在,公司解聘,亦可以理解為自己提前退休。
一家上市企業的現金流量表,大體可以分為三項,籌資,投資,運營。對於我們個人財富的運作也可以參考,即用現在取得的錢(運營)和借來的錢,去進行未來的籌劃,不斷讓投資產生效益,之後可以還掉借來的錢。
只有運營,就是所謂的死工資,這樣的死工資,如果不講究投資,每月消費完,那麼風險一來,收入一斷,就會陷入困境死境。
能夠在死工資的基礎上,運用金融槓桿的話,比如房貸,就能夠買到房產,從而避免資產減值貶值。如果能夠恰當運用金融槓桿,購買具有相當區位優勢的商鋪,自用或者出租就能夠使得自己的收入結構由單一的工資性收入,變成工資性收入和房租收入,經營收入並存,這樣任何一個渠道的收入受到損失,都不會對自己的生活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以上半年疫情為例,如果疫情期間,開工不足,公司減薪,自己的收入會受到影響,但是可能房租收入還能夠繼續發力,生活不至於過於困頓。
在前者基礎上,關注美股和A股,投資一部分閒錢抄底大跌時期的優質資產白馬股,那麼在上半年獲得50%的收益也算簡單。據說早期茅臺股票的持有者,每天的生活大概就是劃划水,摸摸魚,之後拿著收益和分紅,曬著太陽。
如果我們無法擺脫貧困,有的時候,是因為缺少一個契機,一個能夠讓我們跳出貧困陷阱的翹板。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在陷阱中,那麼我們對於這個翹板可能視若無睹。知道了自己的問題,才能有找到出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