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20歲到30歲是你最重要的十年。

2021-01-09 鹹魚的人生開掛了

老話說三歲看老,七歲看大,那是因為三歲之前是一個孩子剛剛與世接觸,對世界剛剛有點兒認識,而對周圍形成安全感的最佳時期,在這個時候所獲得的安全感,會直接影響這個孩子未來與人交往的能力。

小時候成長的經歷,我們無力改變,因為那時候你和我都是被動的接受者,父母或者親人,都是沒法去選擇的,更別說三歲時候的教育問題了。

但是有一個階段是可以讓你我重新塑造我們自的未來的,這個階段就是20歲到30歲這個階段,我剛剛過了這個階段,可是我仍覺得這不妨礙我繼續塑造自己的未來,倘若你比較幸運,年齡尚小,也可以借鑑借鑑,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

20歲到30歲是形成你習慣的最佳時期。這個時期,你最好能做到以下這幾件事。

一、保持頭腦健康

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在20世紀60-70年代,根據智力的不同功能,將智力劃分為兩種,一種是流體智力,另一種是晶體智力。

腦流體是你的先天因素,不依賴於你的文化知識背景,它在30歲會達到發展的頂峰,隨後變隨著你年齡的增長,逐年下降。

腦晶體相反,它是指你後天習得的能力,與文化知識和經驗有關,可以說只要你肯鍛鍊它,它一生都在增長中。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上了年紀的人總是愛忘記事情,就是他的腦流體在衰落,可是他卻經驗豐富,在你人生出現重大選擇的時候,會給你她的建議和經驗,這就是腦晶體的發展。

所以說,要想保持我們的大腦呈現健康增長,必須得遵循它的規律,也就是你要武裝它,鍛鍊它,要知道我們的大腦就像肌肉一樣,你用的越多,它就越健康,你要是不用了,它就會迅速退化。

在這個年齡段,每天都讀點書,我說的是真的讀書,而不是隨便刷刷朋友圈,要知道書裡面包含了作者的閱歷和精華,你會能感受到她思想的研究,當然你也可以關注我,看看我的文章(期待)

其次,你儘量要每天寫點東西,寫作是你記錄思想的唯一方式,如果你不把它們寫下來,它們就會從你的腦中溜走,當你記錄下你的思考,你會發現,你的寫作能力越高,你的思考也就越豐富。

最後,可以聽點古典音樂,最近我的一個懷孕同事總是在中午的時候,給肚子裡的寶寶放一些經典的名家音樂,孩子晚上也不踹她,一天在肚子裡都很乖,好音樂是有治癒能力的,那些經典的古典音樂,沒事多聽聽,也許它不如那些流行音樂讓你跟著搖擺,但是卻有助於開發你的大腦。

二、照顧好你的身體

我現在很害怕看到一種新聞,就是年紀輕輕得了重病,然後離開人世的這種,第一覺得太可惜了這美好的年齡段兒,另一方也是對身體的警告感到害怕。

無論你做什麼,你都離不開好的身體,因為它真的是獨一無二的,無可替換。

有一陣子我的右胸很疼,我去醫院就醫,醫院裡到處都是人,比商場裡的人不知道多多少倍,而且都是呈年輕態,我打算拍一個X光的片,你知道麼?要至少等上三天。

當我躺在那裡的時候,我就想要是沒事的話,我可不在生氣,好好鍛鍊,不要熬夜一大堆,所幸確實沒什麼大事兒。

可是我們有時候就是這樣,非要等到這一刻,才能重視起它的重要來,現在如果你看到了這篇文章,我的建議你聽一聽好麼?

每天抽出點時間,鍛鍊鍛鍊你的身體,哪怕只有半個小時,我現在每天都走路半個小時,吃完午飯後,在外面散步,十五分鐘,曬曬陽光。

吃點新鮮且健康的食物,你可以想像一下你的身體,是一棟房子,你每天把好東西帶到家裡,你會很樂意住在裡面,可是你要是把破銅爛鐵,一大堆垃圾帶回來,你想像你的家,髒亂差不說,估計還會發出難聞的味道。

遠離那些你喜愛的垃圾食品吧,對於你來說,只能滿足你的味蕾,卻無法滿足你的身體需求,搞不好,還會給你造成身體負擔。

三、關注你的人際關係

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把人的成長分為八個階段,在18-30歲這個階段,人面臨的發展危機是親密對孤獨,也就是個體能否與這個社會產生良好的人際關係,人和人之間是否能形成友好的親密的感情,是這個時期主要的面臨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這個時期,好好經營你的人際關係,比如可以記住別人的生日和紀念日,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日子,他們會記住你的好意。

原諒那些讓你傷心的人,有些人註定是過客,教會點兒什麼就離開了,可能會給你帶來傷心,可不要讓自己在沉迷於這裡面了,你活好了才重要。

還有一定要遠離那些負能量的製造者,你身遍一定有一些負能量的人,不管他是你發小還是你的親戚,你都最好遠離他。

因為你無法改變他,還很容易被他們所影響,這樣的人特別可怕,請一定要遠離他們。

四、關注你的財務狀況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有時候我在想,我要現在不工作,又不上學,也沒有固定的生活費,我的錢能夠我生活多久?

想了一會兒,就覺得後背發涼了,關於財務狀況你真的該早些做打算,比如什麼彩票啊,你就別買了,那是給福利事業做貢獻,靠這樣的有錢還是算了吧。

在一個,人一定要有錢,尤其是女人,男人和女人爭吵多半是因為錢,要是不差錢,大多數都會生活的挺幸福,貧賤夫妻百事哀。

要想辦法增加你的賺錢能力,如果你現在的支出超過收入,那接下來一兩年裡,你就要努力賺錢,讓你的收入大於你的支出。

還有一點很關鍵,這個時期多投資自己,準是不會錯的,你賺的每一分錢,都會被人賺走。

但是只有投資你大腦裡面的東西,不會被人搶走,別人也很難搶走,總之你得幹點有利可圖的事兒。

還有,別低估小錢,有機會讀讀印第安人為了一美元而出售曼哈頓的故事吧,通過恰當投資,那一美元將變得多麼有值錢。

五、學會多多溝通

我們有時候會跟身邊的人爭吵,覺得對方不理解你,或是覺得對方的理論簡直都是狗屁。

我之前聽過一期吳軍講的課,這是一位很睿智的男人,至少我喜歡這樣類型的男人,他說與人發生爭執的時候,先想著對方是對的,然後從對方的角度出發,看看這件事按照他的意思看,可不可行,看自己能收穫到到什麼。

如果想著對方是對的,依舊不能說服自己,還是覺得對方的理論是狗屁,那至少下次你會離他遠一點,不會在與他討論一些關鍵性問題,這樣的收穫對你來說,不是也是有意義的麼。

反正凡事多點耐心,練習耐心的最好方式就是和小朋友溝通,你要是能把小朋友溝通好了,那你與大多數溝通就會少了很多障礙。

六、實現你的指數型成長

這些好的習慣,你如果能內化到你的生活裡,在你十幾歲二十幾歲,你可能感受不到它帶你給的好處,可是你要知道,這些花費你時間所經營的習慣,在日後會呈現指數級增長。

我知道,即便今年我32歲了,如果我把這些好的習慣用在我的生活裡,未來的成就依舊會超過我的想像,你可以試著去做一做,願意的話,我們先花一個月的時間來試試。

下面是一副很有意思的圖,這是1967年,瑞典的街道,因為前一天瑞典將靠左側行走改成了右側出行,結果第二天街道上就出現這個混亂的場面。

你看你習慣這東西改起來多難,可一旦你形成了好的習慣,讓你有不好的習慣都難,這個過程雖痛苦,可是卻對你所裨益

相關焦點

  • 人一生中最寶貴的十年光陰,20歲到30歲,該如何更好的度過?
    人的一生從20歲到30歲,這十年的光陰裡,我們會慢慢的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婚姻,有自己的兒女,然後一直到最後死亡,而人生中所有重大的轉變幾乎就是在這十年的光陰裡一件一件完成的。20歲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我才20歲,我的時間還很多,我做什麼都不需要太著急,我可以沉住氣的去完成我的學業,我可以盡情的多交幾個男女朋友,反正我還沒有到結婚的年齡,我可以不用著急規劃我的工作計劃,人生計劃,畢竟我才20歲,年輕的很,但有心理專家曾經表示:其實20歲是一個人能對自己的感情,幸福,甚至對這個世界能做的最簡單但最具有影響力的事情之一,人生最好的頓悟時刻就是在20歲和30歲之間經歷的事情讓你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不斷認知
  • 30歲的黴黴和20歲的黴黴,十年的變化,十年的美
    是啊,黴黴熱愛音樂,喜歡自己的職業,她在舞臺上的風採,同樣也離不開「臺下十年功」。然而,最近我才霍然發現,黴黴似乎這些年變化很大,所以我收集了她兩個不同時期的變化。30歲的黴黴和20歲的黴黴,十年的變化,十年的美泰勒·斯威夫特,1989年出生在美國,是實力兼偶像派的女歌手。
  • 20歲到30歲這十年,做好這件事會讓你受益終生
    《學習力》的作者是Angie,Angie是一個時間管理專家,也是深圳趁早讀書會副會長,同時還是新精英認證生涯規劃師,可以說,她是2016年知識付費浪潮的受益者,而《學習力》這本書是分享了她從大學一直到職場成長的故事和方法,她的起點是一個普通人,所以她分享的成長方法,大多數普通人都能借鑑並去實踐,成為另一個Angie。
  • 30多歲的你,為什麼還是一事無成?
    ;30歲的我們,已經不敢有夢想,最多夢裡想想還不敢說出來,避免被人恥笑;……為什麼30歲的我們這麼卑微?;為什麼30歲的我們這麼慫,因為我們把一年經驗用了十年,還自詡我有十年工作經驗;為什麼30歲的我們這麼慫,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審視自己為啥把生活混成這個鬼樣子;……為什麼要審視自己?
  • 20歲到30歲這十年,我們急需做出的9個改變
    20歲到30歲的這十年,是每個人成年後經歷的第一個十年。這一個十年,是我們人生中最迷茫、最焦慮,也是最無助的時光。這一個十年,也是我們人生的黃金時代,我們可以愛、可以選擇,也可以放棄。你是否和我一樣一邊羨慕別人的生活,一邊自暴自棄,對生活失去信念。
  • 都說20+看《三十而已》,30+看《二十不惑》,到底為什麼?
    然而30+女性們吐槽的話剛說出口,突然發現這些姑娘們不就是&34;;同樣20+女孩們談論的十年後,也恰恰是背後的三位姐姐;20歲和30歲猛然撞在一起,才發現十年的改變情理之中,卻也意料之外。年輕時懵懂卻倔強,步入中年更圓滑也不願放棄原則,20歲覺得頂破天的煩惱在30歲時已不放在心上,30歲讓你崩潰的難題或許在十年後也只是小事而已
  • 《乘風破浪的姐姐》爆火:30歲後,女人最重要的是......
    30+的女人們最重要的是什麼相信看完節目的你一定有所感悟↓↓↓一實力是最大的底氣說到寧靜,很多人對她的印象就是直爽、霸氣。22歲,《炮打雙響》拿了聖塞巴斯蒂安影后;23歲,《陽光燦爛的日子》獲得金馬獎提名;25歲,《紅河谷》得了百花影后;27歲,《黃河絕戀》成了金雞影后;後來轉戰電視圈,有了最經典的大玉兒。
  • 送給20—30歲的禮物
    總是,生活就是killing time。 消磨一天是一天,今天過去了還有明天。但是,對於一些積極尋求意義的人,又過的很糾結。「人生是什麼?」,「那我的意義又在哪裡?」臨床心理學家梅格•傑鼓勵20多歲的人:顛覆大眾思想,20到30歲之間這十年不能浪費。在這個略帶挑釁的演講中,傑說不能因為婚姻、工作和子女是以後的事情,現在就可以漫無目的。
  • 你為什麼20歲就已經死了
    想起樸樹十年前說生如夏花般絢爛,十年後又說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可是我總覺得沒有經歷生如夏花,平凡不是我現在想要的答案。我曾經在一個帖子上看過,20幾歲我們必須做完哪些事,隨後我特別惶恐,因為我竟然那麼墨守成規,什麼也沒去嘗試過。我開始羨慕那些追逐音樂的探險者,舞臺上操控吉它的魔法師,甚至那些見到女生緊張,靠喝酒壯膽的小男生。
  • 30+更應該看《二十不惑》,20歲才該看《三十而已》
    最神奇的是,電視劇裡也設置了一個「20歲遇上30歲」的情節: 走進20歲主角大學課堂的三位30+職場女性,羨慕著小姑娘們「瓷娃娃般」沒有皺紋的皮膚,也看不懂她們手上的遊戲和電視劇。 年輕時懵懂卻倔強,步入中年更圓滑也不願放棄原則,20歲覺得頂破天的煩惱在30歲時已不放在心上,30歲讓你崩潰的難題或許在十年後也只是小事而已。
  • 從年近60歲的周星馳,看單身到20、30、40歲人的戀愛觀
    接下來,我想談談許久不曾提起的星爺,從年近60歲的周星馳,看單身到20、30、40歲人的戀愛觀,看看不同年齡段的男生會有什麼不同?想追女孩子的或者準備戀愛的女娃娃可要敲筆記啦!:「如果上天再給我機會說句我愛你,我希望是,一萬年」。
  • 你為什麼到了30歲,還不結婚?
    文:元叔插圖:來源於網絡「你為什麼三十歲了還不結婚?同齡人的孩子都打醬油了?」這是一位同事問老王的話。你為什麼到了三十歲還不結婚?這是很多大齡青年都被問過的話,在大部分人看來,這好像是一件難以理解的事情,可事實上,每個人所面臨的問題都是各不相同的。如果一個人到了三十歲還不結婚,原因無非以下幾個。
  • 20歲長的痘痘到30歲會怎樣?
    實際上,在20-30歲的人群中,一半人有痘痘和痘印。成年人的痘痘是什麼?成年人痘通常是指20歲以上的人群。通常多發於下巴,嘴周圍,面部的其它部位也會有。成年人的痘印比青春痘更容易留下。由於成年人的新陳代謝比10歲左右的時候慢,人體的自我美白能力下降,所以容易留下痘印。所以對成人痘病的治療不能只治痘痘,還要提高皮膚代謝。
  • 馬雲告訴你:20歲30歲的年紀該做什麼事情
    在20歲以前,做一個好學生我大一那年,做了幾份兼職,忙得不得了,錢沒賺到,期末測驗卻開紅燈。我姑姑,一名大學教授,她有一天十分嚴肅地對我說:「你這個年紀就應當好好念書。你要記得什麼年紀做什麼事。」那時候,我完全聽不懂,也聽不進去。覺得念書沒有用,專業不喜歡,同時擔心自己畢業後找不到工作,也擔憂與社會脫節。
  • 20歲和30歲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Yes, people settle down later than they used to, but that didn't make Alex's 20s a developmental downtime.這就是心理學家說的「頓悟時刻」。正是那個時候我意識到,30歲不是一個新的20歲。的確,和以前的人相比,現在人們更晚才安定下來,但是這不代表Alex就能長期處於20多歲的狀態。
  • 20歲和30歲最大的變化,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活在當下就是最好
    20歲的時候,你可以盡情的揮霍你的青春,你可以肆無忌憚的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今天已經是距離2020年的倒數第二天了,過了明天晚上12點,就到了2020年。這也就意味著,最早的一批90後,已經快要30歲了。今天看到一個話題上了微博熱搜:20歲和30歲最大的變化。在這個話題下,大家討論的很激烈。
  • 當《二十不惑》撞上《三十而已》:20歲和30歲的差別,你想像不到
    30歲時,除了衰老和壓力,也有了更多的資源積累,豐富的人生經驗和篤定面對人生的底氣。 我們很難說哪個年齡更好或更壞,只是不同。 那麼,從20歲到30歲,我們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呢?她猶豫再三,去了一家貼著「跳樓大甩賣」宣傳語的小店,隨便挑了一雙標價只有180塊鞋子,說:「就它吧。」 而到了三十歲,品質和私人空間顯然更為重要,總之,就是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自己最好的東西。
  • 徐崢:讓我後悔的30多歲
    但是如果你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致力於不停地解決問題,直接面對你人生當中的各種困惑,到了中年其實就好一些,他就能悟到或者說休息得更早一些。」如果把30年分成三個部分來看:1到10歲,渴望認識世界。擁有好奇心與想像力,恨不得每天都是「十萬個為什麼」,總是有很多動力去探索;11歲到20歲,充滿叛逆和衝勁。似乎總有和全世界幹一仗的氣勢。
  • 30歲的三浦春馬,還記得20歲寫的信嗎?
    到他家才發現,三浦春馬在衣櫃裡上吊了,工作人員立刻叫了救護車,在救護車到的時候,他還有著微弱的心跳。救護人員嘗試為他做心肺復甦,但最終仍回天乏術,年僅30歲的三浦春馬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警方搜查還發現,他在家裡留下了類似遺書的物品,在他的日記本上,也寫著「好想死」這樣的內容。
  • 如果30歲開始焦慮未來,20歲的你在想些什麼?
    它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紐嘉騰於1965年提出,他指出,人的一生被其所處的文化分成若干階段,仍必須按照這個規定的時間表,嚴格執行上學工作結婚生育退休,如果不執行,則會被社會拋棄,所有感到焦慮,古代人均壽命不超過30歲,碎碎女子十二三歲以後,也就是婚配男人20歲結結婚,那就是大齡父母知父母之言,不孝有三,無後偉大,那時候人的年齡交流可能比我們還大,為了不被社會異化,到了年紀,該成家成家該幹嘛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