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整理書架的時候,在角落裡發現了一本沒有拆過的書——《學習力》,看到書名,我才想起來,這本書是我去年買的,買回來的時候剛好經歷了搬家,所以可能在搬完家後,整理書籍的時候落在角落了,一直也沒有想起來。這麼久了都還沒有看,感覺有點對不起當初買書時的那個自己,於是我快速地閱讀了一下這本書。
《學習力》的作者是Angie,Angie是一個時間管理專家,也是深圳趁早讀書會副會長,同時還是新精英認證生涯規劃師,可以說,她是2016年知識付費浪潮的受益者,而《學習力》這本書是分享了她從大學一直到職場成長的故事和方法,她的起點是一個普通人,所以她分享的成長方法,大多數普通人都能借鑑並去實踐,成為另一個Angie。

在這本書的第一部分,Angie分享了她從20-30歲的故事,在這十年的時間裡,Angie持續行動並去成長,在生活、學習和職場中遊刃有餘,讓人羨慕不已,在Angie這20-30歲十年間的故事裡,我發現她是因為在一開始做對了一件事情,才有了後面的故事,而這件事就是設立人生角色目標。
Angie人生的第一次轉折,是上大學,她在2004年的時候以600分考上了一所二本學校,這樣的成績在她的母校高中裡是中下的,但是在身邊人看來,這樣的成績她是高攀了,她人生第一次知道,原來自己在別人看來就是這樣的層次。

這樣的認知讓她感到沮喪,她覺得自己可以擁有更好的,所以她暗自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她上了大學後,給自己設定了4個目標,分別是考四六級、每年拿獎學金、戀愛和社會實踐,大學的所有努力,她都花在了這幾個目標上,努力帶來收穫,最後4個目標都完成了。
當考上了一所不滿意的學校,Angie的做法是,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價值,捋清楚自己目前的角色,找到自己作為一名大學生的目標是學習和積累社會經驗,為進入社會做鋪墊,於是她設立了與角色有關的目標,並努力去完成了。

人的一生會有很多角色,每個角色其實都有對應的角色目標,比如學生的主要目標就是學習,職場人的目標就是做好當下所處角色的事情,我們做好了每個角色應該做的事情,目標自然就完成了。所以Angie作為一名大學生來說,她是很成功的,因為作為大學生的角色,她已經成功地完成了學業與實踐的目標。
那麼,如何去設立人生角色目標呢?Angie設立角色目標的方法,有三個維度:
1、從人生的角色來考慮:
思考現階段人生角色當中,必須要實現的事情是什麼?比如說Angie當時是大學生,拿獎學金和考四、六級是她最想要做的事情,也是絕大多數優秀學生的標準。

思考現階段人生角色當中,為下一階段做鋪墊的事情是什麼?比如一個員工,如果他想要升職,進入新的階段,他就需要讓自己擁有升職的資格,要去提升能力,達到職位所匹配的層次。
思考現階段人生角色當中,能增加人生活法多樣性的行為是什麼?拿Angie來說,大學不談戀愛,可能會是她未來後悔的事情,如果在大學裡談戀愛,能體驗到除了學生角色外的更多可能性。
2、從目標的數量來看
根據自己目前角色可能需要的時間,合理去制定目標的個數,根據選擇的駁論,多不一定是好。設立的目標多,但是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這樣反而不能完成目標,所以設立目標的個數要符合當下的情況,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3、從目標的可實現性來看
角色目標的,其實是跟人的價值觀有關,你認為作為這個角色,怎樣才是做得好,這是一個價值觀的體現,如果你的目標設立跟價值觀貼近,實現的可能性會比較大,所以從目標的可實現性要不斷地去發現自己的價值觀,為自己設立目標提供幫助。
另外,目標的實現,是需要反饋的,有反饋才能知道完成目標的一個進度,所以設立目標的時候,需要找到一個能反饋目標進度的東西,來幫助確認進度。
美國企業家博恩·崔西說:「要達成偉大的成就,最重要的秘訣在於確定你的目標,然後開始幹,採取行動,朝著目標前進。」,人生這條路上,沒有目標的話,就會迷路,有目標才會有方向,才能往前走,但是在設立目標這件事,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目標並去完成的。

很多陷入過迷茫中的人,都很清楚,有時候迷茫不是因為不知道設立目標,而是不知道從何下手,如果你處於20-30歲,建議你做好目標的設立,而且不要去想著設立宏遠的目標,而是參考Angie的設立人生角色目標的方法,去找到自己當下最應該做的事情,努力去做好,這會讓你30歲以後的人生,過得更好,擁有更多的選擇權,相信我,做好這件事,你會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