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都明白,可就做不到」,聽了很多道理卻還過不好這一生的成年人,時刻都像在闖關。闖過去了會迎來暫時的風平浪靜,沒闖過去,將面臨重新來過或是就此放棄,墜入深淵。
放棄的人很多,但放棄後心裡沒有絲毫悔意的很少,成年人的我們即使想要放棄也不敢乾脆地做決定,畢竟每個人的身後都站著老人和孩子,身上都背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任性地做決定並不是一個成熟的成年人該有的行為。
最近「中年危機」這個詞時不時的便會闖入我的眼球,即使刻意迴避都迴避不掉,被動的了解了很多中年人的無助和無奈。或許是媒體的刻意渲染增加了一批的焦慮,或許是我還沒到該「危機」的年紀,或許我潛意識裡已經意識到自己早晚會踏入「危機」的行列,所以開始在即將中年到來之際,想多學習、多進步,恨不得明天就來個蛻變。我已經有強烈的危機意識了,我知道如果現在我再不做些什麼,遲早會走進那條令人絕望的隧道。
魯豫在《偶遇》裡說,「無論是誰,我們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各自人生的至暗時刻,那是一條漫長、黝黑、陰冷、令人絕望的隧道。」此刻的我雖然還沒到深陷隧道之中的程度,但也在生活中苦苦掙扎著,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放鬆,就怕一鬆勁兒,真的就落入萬丈深淵了。
苦苦掙扎的我們都渴望能夠有一束光照進來,指引著我們走出黑暗。如果真有一束光,我相信一定是我自己的探尋和挖掘而燃起的希望之光。被動的等待不如主動去尋找。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真的很想回到24歲的日子。那時的我,剛剛工作,沒有家庭,沒有孩子,每天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浪費,而那時的我也真的做到了把大把的時間統統浪費掉了而毫不心疼。儘管我現在醒悟了,既惋惜有悔恨,但也都於事無補了,不看書、不學習的生活了6年,被同齡人甩出幾條街,即使我現在快馬加鞭的追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別人的水平。
30歲突然意識到該學點東西了,於是踏上了學習消防工程師的路程,儘管到現在也還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但這一經歷卻開啟了我刻意學習的大門。同時,我的無知、落後和故步自封也全部暴露出來,我的資源、能力都如此匱乏。這一認知讓我一度的自卑、認慫,陷入自我否定中不肯走出來。
一步慢,步步慢,30多歲的腦袋和20幾歲的腦袋有著天大的區別,尤其是有了家庭和孩子之後,太多的力不從心,即使想改變都無從下手。也正是因為經歷了這些生活所迫和無可奈何之後,才有了徹底的頓悟,不再局限於「道理都懂,但就做不到」的認知中,基本上有了「知行合一」的行動力。真的只有行動才會有真實感,我從不斷的行動和堅持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愉悅之情,整個人的都會跟著精神起來,對未來很確定、很期待。這便是行動帶給我的真實感受。
人生就像闖關,關關難過關關都得過,對我來說不過意味著等死。現在的我已經不再做些不切實際的夢了,只想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逐步的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基礎夯實了,才可能有萬丈高樓。現在的我,只想抓住一切可以提高自己的機會,只為了在中年到來之時,別有那麼多無奈和心酸,以後的路能夠走得輕鬆些、順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