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30年|厚植民生根基!福清擘畫高品質幸福生活

2020-12-23 騰訊網

壹福清

官方新聞平臺,每天推送福清最權威信息。

天大地大,民生為大。

30年砥礪奮進,30年櫛風沐雨,30年披荊斬棘,30年春華秋實,福清著力補齊民生短板,通過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加快建設「健康福清」,實現社會保障全覆蓋等厚植民生「幸福」根基,努力實現人民生活「高品質」。

「有學上」轉道「上好學」

鳳凰山麓,福清一中。上課鈴響,倪雅琴老師像往常一樣走進熟悉的高二年14班,開始給學生們上歷史課。她拿起白板筆,轉向身後的智慧黑板開始板書。這是學校前幾年添置的智慧黑板,不僅方便板書,還有記憶功能,將教師從傳統的「粉筆+黑板+幻燈片」的教學方式中解放出來。

圖/福清一中官網

從福清一中學子到福清一中教師,倪雅琴見證了福清30年教育改革的變遷。從教學手段,到辦學條件,再到教師隊伍,福清一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福清一中的變化,是福清辦學條件改善的一個縮影。

圖/福清一中官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為了讓每個孩子都享受到優質教育、實現「上好學」的願望,福清找準教育「短板」,精準發力,促進各類教育資源朝優質、均衡、有特色的方向發展,創新學校辦學模式——「名校+分校」「名校+新建校」。

近年來,福清投入大量資金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並創新學校建設模式——名校辦分校,啟動二中新校區、僑中第二校區、實驗小學第二校區、濱江小學第二校區、特殊教育學校新校區等學校建設項目,合理分布優質教育資源配置,緩解供需矛盾。加大政府統籌調控力度,推進住宅小區配建一批學校辦學工作,確保解決周邊學生上學問題。通過實施義務教育小片區管理、學校聯盟、強校弱校捆綁共建、校長教師交流互派等方式,拉近城鄉教育教學差距,實現教育均衡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僅近3年來,福清就投入約10億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47所、幼兒園18所,建設校舍40多萬平方米,新增學位近2萬個。

同時,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實施集團化辦學,推動建成以福清一中、福清三中、濱江小學、福清實驗小學、城關小學等優質校為龍頭的5個中小學教育集團;普惠學額覆蓋率達88.3%,實現從學生「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跨越式發展。

數據背後是福清教育發展的生動變化,一棟棟美麗的校舍拔地而起、一座座美麗的校園相繼落成,越來越強的師資力量、越來越優質的教育資源不斷湧入福清教育領域。

尤其是今年8月底,福清一中音西校區、福清實驗小學虎溪校區等6所新建學校集中交付使用,大大緩解音西街道、龍江街道、宏路街道等片區生源密集、布局不均、學位不足等教育短板問題。

30年來,福清教育事業伴隨著城市發展的步伐闊步向前,孩子從「有學上」轉道「上好學」,教育惠及到了福清每個家庭。

「網際網路+醫療」解決「看病難」

今年11月,福清市醫院被國家衛生健康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授予「綜合防治卒中中心」單位,成為福州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30年來,福清的醫療衛生在醫療設備、醫生技術、醫療政策等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退休醫生楊爾隆從醫50餘年,見證著福清縣醫院到福清市醫院的巨大變遷。

楊爾隆清晰地記得,上個世紀90年代初,福清城區僅有一臺120救護車往返街巷搶救生命。

2018年底,福清啟動「空中120」,正式打通航空醫療救援通道,隨時待命的救援直升機填補了福清市航空醫療救援的空白,開啟了生命危重人員的空中救命線,為「黃金1小時」的生命救援提供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健康是每個人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前提。2015年3月,經過近4年的緊張建設,國內規模最大的縣級婦幼保健院——福清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全面建成投用。2016年12月,投資3.6億元的福清醫院新院完成搬遷工作,並於次日實現門診對外開放。兩家新院的相繼建成和投用,以及「空地立體」的緊急醫療救援新模式,給福清百萬兒女送來一份「健康大禮包」。

圖/陳健

從早期群眾看病的老三樣「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到如今的「B超、CT、核磁共振」;從條件簡陋的鄉村診所到設備先進的現代化醫院、衛生院……如今,人們在福清各個醫院看病,均可提前通過手機或在自助服務機上完成掛號、建檔、交費。身穿紅色馬甲的志願者們穿梭在醫院大廳,及時妥善地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同時,通過「掌上醫院」平臺,醫護人員可以遠程查看住院病人實時診療情況,並直接將相關信息實時傳輸到醫院信息系統應用綜合平臺進行分析、處理和儲存,最大限度地改善群眾就醫體驗,讓群眾享受到「網際網路+醫療」之便捷。

圖/福清市第三醫院

隨著我市衛健事業「補短板」項目快速推進,公立醫療機構基礎設施水平不斷提升。今年,以福清市醫院、福清市第三醫院作為牽頭醫院,福清整合24家基層醫療機構,組建了2個醫共體,著力破解區域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基層人才短缺等瓶頸問題,優化醫療資源配置。今年,我市就啟動了13個補短板項目,總投資達7億多元。同時,我市還將繼續推進福清市醫院二期、福清市疾控中心、福清市中醫院住院大樓項目建設,推進硬體提升。

30年來,福清醫療衛生工作全面深化,醫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醫療執業環境不斷優化,為全市人民鋪就了一條健康之路。

「廣覆蓋」替代「低水平」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城鎮到農村,從職工到全民……福清社會保障工作不斷開拓創新,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社保制度完成城鄉全覆蓋,社保待遇和城鄉社會救助水平大幅提升,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今年9月底,陳福生突發左腦血管爆裂被送進醫院治療。經過2個多月的治療,江陰鎮的陳福生已經能倚靠著助行器緩緩行走。讓陳福生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醫療費用報銷了一大半。

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都是黨和政府工作的重點,撤縣建市30年,福清百姓享受越來越多的社會保障。2006年,福清實行新農合試點,農民醫療保障從無到有。2007年10月,福清啟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把游離在城鎮職工和農民之外的居民納入醫保範圍,覆蓋面逐年擴大,此後又出臺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新農合門診優惠救治、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等惠民政策,降低了大病起付標準,提高了報銷額度,有效解決了「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如今,福清參合率已達100%,實現了應保盡保。

圖/福清市醫院

2011年7月,我市被列入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國家試點縣。這一年,福清約有13萬符合參保條件的60周歲以上老人領到55元的基礎養老金。2013年12月,福清實施更惠民的「居民保」新規後,全市16萬參保居民每人每月可多領到30元養老金。

社會保障一小步,幸福生活一大步。今年10月,由《小康》雜誌社聯合多個國家權威部門和專業機構推出,客觀反映中國縣域社會保障狀況的「2020中國社會保障百佳縣市」榜單出爐,福清市躋身榜單第7位。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福清市城鄉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9.32%,基本實現應保盡保目標。同時,社會保險待遇水平不斷提高,城居保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165元。

相關焦點

  • 福清這個小學用編程作品致敬福清建市30周年!
    這三十年,福清人民生活幸福蝶變。 來自福清市霞樓小學的兩位同學 王奈希、林熠東 在與父母共同觀看 致敬福清建市30周年 《奮進三十年,福清新跨越》系列短片後 決定利用所學的編程知識
  • 福清:經濟發展高質量 幸福小康入畫來
    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 通訊員 融宣 圖片除署名外由福清市融媒體中心提供看經濟——2020年,福清位列全國縣域綜合實力第18位、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第15位、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第20位;看民生——作為全省首批試點之一,福清創新「統管自建」模式,全面開展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看生態——福清啟動龍江流域水系綜合治理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鎮江:提升「民生溫度」 答好「民生考卷」
    打造民生幸福新場景,以高點定位擘畫「硬朗形象」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起點。畫好民生幸福「同心圓」,要著力辦好民生實事,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堅守初心和使命,滿懷情感和責任,打通民生建設與社會治理的堵點、痛點與盲點,持續提升城市品質,讓民生工程不僅有「顏值」,更有「氣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歸屬感、幸福感、獲得感。
  • 福清:三十而立寫華章
    30年來,伴隨著工業起飛,福清同樣邁出了農業現代化、三產加速度的腳步。中國工業百強縣(市)、國家現代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縣)、國家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一面面沉甸甸的獎牌,彰顯福清30年來產業躍升的高度。
  • 政前方|擘畫新藍圖 奮進新青島
    半島全媒體記者 崔璞擘畫新藍圖,奮進新青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有為、創新競進。從「十三五」到「十四五」,這條時間軸串連起來的是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蹄疾步穩、奮力前行的足跡,這幅畫卷記錄的是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的新篇章。
  • 奮進三十年、跨越新發展 福清市舉行撤縣建市30周年主題展暨座談會
    福州市政協主席何靜彥,福州市委常委秘書長張忠,福清市委書記劉卓群等相關領導出席活動,共同追憶福清30年激情燃燒的崢嶸歲月,感受福清今日矚目的輝煌成就。 1990年12月26日。歷史長河中的一瞬,對於福清而言,註定是載入史冊、令人振奮的一天。這一天,經國務院批准,福清撤縣建市。這是福清發展史上具裡程碑意義的重要一刻。自此,福清的歷史,翻開了展新的一頁。
  • 福建日報頭版關注福清這件事兒!
    12月26日,福建日報頭版以《撤縣建市30年來,福清經濟總量增長了80多倍,在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中排名第15位、全省第2位——福清:三十而立寫華章》為標題,報導30年來,福清做強產業支撐、做優城市品質、做大「民生蛋糕」,為省會福州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貢獻福清力量。
  • 福建福清建市30周年 下好生態文明建設這盤棋
    生態興,則文明興,撤縣建市30年來,福清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並將這幅生態畫畫得越來越動人:建市之前,福清城區僅有一個街心公園,如今40座大型綜合性公園、主題公園在城市裡星羅棋布;街頭轉角、巷陌空地造了25個「口袋公園」;建設了411個美麗鄉村(含新農村);2020年,森林覆蓋率42.1%,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4.75平方米,是1990
  • 福清龍田鎮:民生答卷寫滿幸福感
    「十三五」收官之際,盤點福清市龍田鎮的成績單,民生方面的成果無疑是亮眼的篇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這是龍田鎮鐫刻在民生答卷上的響亮宣言,如今化作一個又一個催人奮進的生動圖景。一大早,龍田鎮居民老吳陪著老伴,徜徉在龍錦路廉政主題「口袋公園」。「這裡本來是活禽交易市場,現在政府建起公園,環境美多了,我每天都來這裡散步。」
  • 擘畫發展藍圖 吹響奮進號角
    揚帆遠航又一程,砥礪奮進再出發。剛剛閉幕的縣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忠縣縣委關於制定忠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忠縣發展擘畫宏偉藍圖,一幅發展更高質量、民生更有溫度、社會更具活力的壯美圖景躍然紙上。
  • 【地評線】鋪陳民生底色,凝聚奮進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認為,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採取行動,付出艱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今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
  • 福清撤縣建市30周年主題展開幕
    福州新聞網12月2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12月26日正值福清撤縣建市30周年。當天上午,福清市舉辦了以「奮進三十年、福清新跨越」為主題的撤縣建市30周年展,通過近千張圖片以及多媒體技術,讓參觀者重溫福清30年的發展巨變。
  • 代表、委員參觀福清撤縣建市30周年主題展
    一幅幅圖片、一個個實物、一段段視頻......深深吸引了參觀者們的目光,大家對福清撤縣建市30年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到欣慰和振奮。「這些不平凡的數據背後,是福清30年來奮力拼搏的成果,」人大代表何明秀告訴記者,通過觀看視頻、光影、圖片等方式重溫了福清執著求索和艱苦創業的發展歷程,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驕傲。作為人大代表,在福清建設中將會繼續發揮自己的餘熱,履行好代表職責,繼續為美好福清建設貢獻一份力。
  • 福清撤縣建市三十周年:勇立潮頭創奇蹟 三十而立再出發
    由此,身處「海上福州」前沿陣地的福清,以開拓者、實幹家的矯健身姿勇立潮頭,拉開了改革開放、經濟騰飛的序幕。三十年砥礪前行,數百萬「福清哥」敢闖敢幹、接續奮進,為建設家鄉凝聚了排山倒海的發展潛能。三十年揚帆奮進,千億級「產業航母」接連落地、勢頭強勁,為推動經濟建設高質量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 毛宏芳調研市區「一環四路」等項目時要求:厚植民生情懷 精心打磨...
    毛宏芳要求,要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厚植民生情懷,精心打磨,高質量推進「一環四路」等項目工程建設,整體提升嘉興城市人居環境和品質,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需要。毛宏芳來到市區環城路先行段,看到環城路先行段景觀大幅提升,毛宏芳表示,要在精細化上下功夫,對每一幢房屋、每一塊草坪精雕細琢,爭取做得更好,讓百姓收穫更多獲得感。
  • 擘畫美好藍圖 奮進時代徵程
    擘畫美好藍圖 奮進時代徵程--市委四屆十一次會議側記時代車輪滾滾向前,「十四五」新徵程即將開啟。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市委四屆十一次全會召開。錨定到2035年遠景目標,集思廣益研究謀劃「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12月17日至18日兩天來,與會人員濟濟一堂,回顧成績、分析形勢、務實謀劃……會場內外一個個生動側影,勾勒出全會厚重輪廓。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第四場新聞發布會舉行繪就幸福生活新圖景
    穩就業助創業厚植民生之本  「十三五」期間,我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著力惠民生、促發展、構和諧,統籌推進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事人才等各項工作。  5年來,全市新增城鎮就業每年都保持在6萬人左右,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1.75萬人,超額完成既定目標。
  • 昂首奮進新徵程 同心擘畫新宏圖——北京振遠護衛中心團委舉辦黨的...
    昂首奮進新徵程 同心擘畫新宏圖——北京振遠護衛中心團委舉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 2020-12-16 2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以文化自信厚植中國之治的根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只有堅定文化自信,文化才能愈發光彩奪目,才能厚植「中國之治」的根基,有利於找到中國社會的「最大公約數」,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現代化水平。堅定文化自信要突出「同」,增強文化認同,為「中國之治」提供堅實助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
  • 文化民生編織平安街道百姓幸福生活
    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發展藍圖,規劃實踐路徑,在高度評價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的同時,提出了「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的目標要求,強調要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