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
「小遊戲已經成為毀滅微信群聊體驗的第一殺手。」這是今天愛範兒的一篇報導中對小遊戲"負效應"的最嚇人定義。
雖然當下微信小遊戲依託微信社交關係鏈急速火爆是事實,但微信的群生態真的被破壞到毀滅的地步麼?
GameLook作為遊戲媒體,並不完全同意這樣的說法,更進一步來講:片面的說法才是最具負效應、誤導公眾。
同時,4月底微信在北京舉行的小遊戲開發者活動上,如何定義分享行為其實也被開發者搬出來向官方提問,最後微信給行業交了一個底。
高價值群聊百毒不侵,低價值群被刷屏很正常
通過實際檢查筆者自己的各種群的狀態,不同的微信群對小遊戲的表現截然不同,這體現了微信社交關係層級豐富的一面。
1)親戚同學群:筆者自己的親戚群、大學同學群、高中同學群,最近幾天幾乎無人分享小遊戲連結,即使這些群是發言最活躍的群。但不排除低齡用戶的同學群會出現較多分享信息。
2)熟人和專業討論群:這些群多半通過群主和群友邀請建立,有比較固定的長期話題,即使一個大群有數百人之多、每日活躍度尚可,但筆者檢查下來這些群最近幾天也是幾乎無人分享小遊戲連結。
3)路人群:相信很多人都有被莫名其妙拉入某群的經歷,這類群筆者微信上有很多,檢查一番下來,分享遊戲連結的群友相對多於以上兩類群。但仔細想想,這類群不發遊戲連結也會發各種廣告文、雞湯文、電商連結,多幾個小遊戲連結又如何?因為筆者本來就不看這種低質量群,相信很多人也是類似的心態。
4)好友點對點邀請:事實上這類邀請分享早在微信小遊戲推出前就存在許久了,尤其是《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火爆的這過去一年,如果好友知道你喜歡玩遊戲分享給你也是可以理解的,接不接受全憑個人意願。
綜上所述,在GameLook看來,一個微信群出現小遊戲分享連結的數量主要受幾個因素影響,群友年齡、群友關係性質和密切度、群是否有效管理和有長期價值的話題。
如果抱怨群內小遊戲分享連結太多,在GameLook看來,可能這是群質量低下的表現,一個用戶毫不顧忌分享小遊戲連結、基本也說明這群質量高不了,這種分享行為本質也是低價值分享。而更具價值的小遊戲分享,GameLook認為是好友間點對點邀請、以及基於遊戲興趣建立的群分享:類似房卡棋牌群。
對用戶來說具有高價值的群、有特殊意義的群,是不會被小遊戲分享連結摧毀的,人都是社會動物、用戶自己有獨立判斷、請不要當用戶是傻瓜。
微信官方答疑:現階段鼓勵創新、未來會對小遊戲分享做規範
雖然從實際的小遊戲群分享的性質來看,遠不到摧毀「有價值微信群聊」的狀態,但客觀來講,很多小遊戲開發商正在採用病毒式分享的方式急速獲取用戶,甚至個別產品已達到了過千萬的DAU、當日過百萬的收入。
微信對這種做法怎麼看呢?
在4月26日北京舉行的微信小遊戲開發者沙龍上,即有開發者把「病毒分享」這個敏感話題丟給了微信官方。
微信遊戲產品總監孫春光當日表示:「在整個微信生態中,我們是比較反對誘導分享的,像H5、以及通過二維碼的誘導分享原則意義上講是違規的,但在遊戲這個產品下來探討,遊戲是需要很多玩法上的互動和相關性,因此我們現在還不能輕易定義這樣做是好還是不好。」
微信小遊戲產品總監李卿
「分享即可獲得10萬金幣,是否違規?」這是一個典型的小遊戲病毒分享的手段。
微信小遊戲產品總監李卿當天表示:「分享得到10萬金幣,在我看來是一個商業化的設計點,開發商把這個用到了拉新用戶的設計點,在我看來這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為目前iOS微信小遊戲還沒開通支付,所以開發商會去平衡用戶體驗和收益之間的關係,是可以鼓勵大家創新的。」
在GameLook看來,微信當下對小遊戲病毒分享行為持「樂觀但謹慎」的態度,並不像非遊戲圈內的開發者議論的:小遊戲有什麼特權,而是目前微信尚處在對小遊戲培育、觀察、逐步制定規則的階段。
孫春光表示:「今後等到小遊戲體量越來越大,這種行為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我們有可能從規則上來約束這種玩法行為是怎樣的,但現在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玩法上的應用,我們態度是跑著先看、再不斷調整平衡點。如果出現分享朋友圈一定會被禁掉,分享朋友圈功能目前還沒有開,也不排除未來可以分享朋友圈。」
李卿的補充則更為具體:「用戶要防騷擾,最好就是給微信用戶一個開關來屏蔽信息,我們正在規劃。」
從微信官方表態來看,微信已對未來如何約束小遊戲分享行為有了一些基本的想法,但在微信小遊戲剛才起步一個月、尚未看清哪些分享「負效應」過強的情況下,太早對微信小遊戲加條框,既不科學、也不有利於小遊戲的成長。
在可預期的未來,小遊戲分享行為一定會被微信官方重新定義和規範,但在GameLook看來,眼下這個野蠻生長的窗口期對開發商來說是彌足珍貴的發展期,開發商可以充分試錯、充分發掘拉新的各種手段,對於有志於投身小遊戲市場的遊戲公司來說,抓緊進場、搶用戶才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