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恐襲發生5年後再現爭議漫畫,法國《查理周刊》在想什麼?

2020-12-28 新民晚報

5年前,一幅漫畫引發了一場驚動世界的恐襲。

那一年,接二連三的恐襲讓人們心神不寧。

5年之後的9月2日,巴黎特別重罪法庭開庭,十三男一女由於為《查理周刊》恐襲的武裝分子提供幫助而成為被告;身負重傷的倖存者菲利普·蘭松還在艱難地嘗試走出那場恐襲的陰影;而當年因為恐襲「告別」先知題材漫畫的《查理周刊》如今卻決定重新刊發那些讓它惹禍上身的漫畫……

真的「一切都被寬恕了」嗎?

2015年1月,民眾走上街頭悼念在《查理周刊》辦公室遇襲身亡的漫畫家和編輯。

讓一切都過去吧

2015年或許是法國現代史最糟糕的章節之一。

1月7日,一對在法國出生的阿爾及利亞裔兄弟在諷刺漫畫雜誌《查理周刊》的辦公室裡瘋狂掃射,11名漫畫家和編輯喪生。屋外,一名槍手還槍殺了一名警察。在逃亡的路上,恐怖分子劫持了一家猶太超市,4名人質遇害。

在那場殺戮之後,法國又發生了一系列零零星星的各種既遂或未遂的恐怖襲擊。11月13日,「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在正在舉行法德足球友誼賽的法蘭西大球場附近製造自殺式炸彈襲擊,在巴黎的巴塔克蘭音樂廳向人群開火。那個恐怖的夜晚,至少有130人在多起襲擊中喪生後,法國進入了長達一年的緊急狀態。

《查理周刊》恐襲案開庭

本周起直至接下來的兩個月中,法國人將重新審視開啟糟糕的2015年的那場《查理周刊》恐襲案。主犯已經被擊斃,而針對向恐怖分子提供資金、武器或車輛,年齡在29至68歲的14名從犯,法庭將聽取150名證人的證詞,並全程錄像。這些從犯或將面臨最高20年的監禁。

「從集體記憶的角度看,人們需要一場審判,以確認這一系列事情都結束了,過去了。」社會學家傑羅姆·特魯克說道。

難以癒合的傷痛

然而,一切都會過去嗎?

瑪麗斯的丈夫留下的即時貼

瑪麗斯的家裡,牆上、架子上都是她與丈夫的合照,還有丈夫在各處留下的即時貼,上面寫著「晚安,我的愛人。G.」「愛你,瑪麗斯,你是我唯一的愛人。G.」……

在這個到處都是丈夫身影的屋子裡,瑪麗斯已經獨居了整整5年。在2015年1月的那場浩劫中,相伴47載的丈夫、漫畫家喬治斯·沃林克斯不幸遇害。「我的人生就此顛覆了。我患上了癌症,每晚做噩夢。在夢裡,我常常變成我的丈夫,面對著衝鋒鎗,重複著他生命中的一刻。」

瑪麗斯是2日開始的庭審中的原告之一。她希望庭審能讓她更多了解恐怖分子的想法,得到更多的答案。

但,即便是知道了一切,又能怎樣?

《查理周刊》恐襲五周年之際,雜誌總部外描繪恐襲遇難者形象的壁畫。

現年50歲的評論家兼小說家菲利普·蘭松是不幸的。2015年1月7日,蘭松本該去法國《解放報》的辦公室寫評論文章,然後在2月去古巴,當年秋天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書,和住在紐約的女友團聚。但他卻將自行車停在了《查理周刊》的樓下……和在《查理周刊》辦公室裡的編輯、漫畫家們一樣,蘭松根本來不及躲藏。他至少被三發子彈擊中,跌倒在地板上。

蘭松也是幸運的。當他掙扎著睜開眼睛,他發現自己躺在還熱乎著的血泊中,意識到自己的下巴似乎被一發子彈扯裂。

然而,倖存者蘭松發現,讓生活重新回歸正軌實在不易。他在兩家醫院裡度過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而在最近的3年裡,他接受了17次手術,從右腿上取出骨頭重造下巴,頸部的皮膚也必須接受拉伸術,以覆蓋傷口,恢復容貌。

菲利普·蘭松

蘭松漸漸接受了自己新的容貌,但他再也吃不了固體食物,苦笑著將反覆滲出組織液的傷口稱作「炸肉排」。他生活在持續的焦慮中,擔心恐怖分子會回來,總感覺他們在病房的窗戶外、走廊裡……

回歸的最佳時期?

對於遇難者的家屬和倖存者而言,平靜的幸福生活再難回來了。然而,究竟該以一種怎樣的姿態面對未來?

「我們絕不會認輸,永遠不會倒下,我們仍然記得五年前那個沉重的事件。」《查理周刊》的主編勞倫特·裡斯·蘇利索在最新一期雜誌中寫道。

開庭當天的《查理周刊》印有備受爭議的先知漫畫

本周三開庭當天,印有先知漫畫的《查理周刊》時隔五年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似乎,在《查理周刊》看來,啟動審判是讓先知漫畫回歸的最佳時期,而今年《查理周刊》也將迎來創刊50周年紀念。

「自2015年1月以來,經常有人要求我們印刷有關先知的其他漫畫。」《查理周刊》在這一期的一篇社論寫道,「我們一直拒絕這樣做,不是因為我們被禁止這樣做(法律允許我們這樣做),而是因為這樣做需要有充分的理由,一個有意義並且會引起辯論的理由。」

此舉的確引起了辯論。

「這種蓄意冒犯十多億穆斯林感情的行為,不能作為行使新聞自由或言論自由的理由。」巴基斯坦外交部發言人表達了強烈的反對。此外,還有多個穆斯林國家對《查理周刊》此舉提出了強烈抗議。

但法國伊斯蘭教委員會主席穆罕默德·穆薩維認為諷刺漫畫沒有錯。他表示,人們不應該僅僅關注這些先知漫畫的重新刊登,「每個人都有漫畫自由,沒有任何理由可以為暴力辯護」。

當年因為身在倫敦而躲過一劫的《查理周刊》總編輯傑拉德·畢亞德認為,是網際網路放大了人們的怒火。「諷刺漫畫不該是用來取悅人們的。它們應該是至關重要的,發人深省的。」畢亞德說,「可是如今當人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這些批評性的內容時,他們會立即將其個人化,以一種極為猛烈的方式回應和威脅作者。」

儘管8月31日發布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有59%的法國人認為《查理周刊》以言論自由的名義出版漫畫是正確的,然而這個世界從來沒有絕對的自由,即便是諷刺漫畫也應該有諷刺的底線。

暫且不論先知漫畫是否冒犯了伊斯蘭世界,《查理周刊》的許多諷刺漫畫在讀者看來一點都不好笑。

當2015年下半年俄羅斯客機在西奈半島墜毀後,《查理周刊》做起了文章,三度嘲諷。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怒斥:「還有誰是查理?」

當2016年義大利發生的大地震奪去了數百人生命後,《查理周刊》用「千層面」來嘲諷義大利屍體成堆引發眾怒。

當2017年西班牙巴塞隆納發生恐襲後,《查理周刊》出版的一幅漫畫又煽動起人們反穆斯林的情緒。

……

《查理周刊》恐襲發生一周後,周刊刊登了一幅先知舉著「我是查理」標語的漫畫。

究竟是言論自由,還是偏見和玩世不恭?

正如法國總統馬克龍所說,言論自由還意味著對他人的尊重,與言論自由同時存在的,是不發表仇恨言論的責任。

(文中圖片GJ)

撰稿深海三文魚

責編 杜雨敖

相關焦點

  • 《查理周刊》恐襲案 五年後成了「鬼魂審判」
    5年後的9月,巴黎特別重罪法庭開庭審理這起恐襲案。由於3名行兇者已在案發後的追捕中被打死,14名為恐襲提供幫助的人成為被告。開庭前一天,《查理周刊》再次刊發諷刺穆罕默德的漫畫,並稱要將嘲諷進行到底:「我們絕不會認輸,我們仍記得5年前那個沉痛的事件。」
  • 記者觀察:法國巴黎恐襲五周年 恐襲陰雲仍在
    五年前的11月13日,巴黎在一天內遭遇了6起恐襲,共造成至少130人死亡,300多人受傷。五年過去了,最近的這兩個月裡,法國再次發生3起恐襲。專家認為,近期的這幾起恐襲與五年前的巴黎恐襲存在關聯,法國仍然面臨著恐怖主義的威脅。 2015年法國系列恐襲的起因開始於2015年1月份的《查理周刊》襲擊案。
  • 《查理周刊》:一本改變法國歷史的漫畫雜誌!
    至此法國系列恐襲事件已致17人遇害。獲獎記錄2015年1月,美國洛杉磯的「丹尼爾·珀爾新聞勇氣正直獎」主辦機構宣布,2015年該獎項將頒給《查理周刊》,以表彰在巴黎恐襲中為自由而犧牲的死者,同時表達捍衛言論自由的訊息。
  • 法國2015年1月《查理周刊》系列恐襲案16日宣判
    當地時間16日,巴黎特別重罪法庭就涉嫌參與2015年1月《查理周刊》系列恐襲案的14名被告做出一審判決。在11名出庭被告中,主要犯罪嫌疑人阿里·裡薩·波拉被判處有期徒刑30年。檢方此前指控他在系列襲擊案的後勤和資金支持中扮演重要角色,要求對其處以終身監禁。法庭16日宣判後,阿里·裡薩·波拉的律師表示將會提出上訴。
  • 巴黎恐襲5年後,法國恐襲風險指數調至最高級別
    【歐洲時報11月13日賈言編譯】自2015年11月13日巴黎發生襲擊以來,法國遭受恐怖威脅的風險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然而最近幾個月,法國本土接連發生恐襲,政府將恐襲風險等級調至最高水平。10月30日,警察在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附近的特羅卡德羅廣場巡邏。(圖片來源:新華社)五年間,法國本土已經發生了20次恐襲,此外還有19次恐襲未遂,61次被挫敗。除此之外,自夏季假期結束以來,多重因素疊加導致政府在重新評估後「從9月份便開始」調高恐怖威脅風險等級。
  • 讓法國陷入麻煩的《查理周刊》,究竟是怎樣一份雜誌?
    遇害的法國教師薩繆爾·帕蒂(法新社)【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姚蒙 潘亮】5年前,法國諷刺漫畫雜誌《查理周刊》因刊登數幅伊斯蘭教先知漫畫遭到恐襲,造成12人死亡,震驚世界;近日該雜誌再次引發關注、《查理周刊》之後又在雜誌封面刊登嘲諷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漫畫。不止一次使法國陷入麻煩的《查理周刊》究竟是怎樣一份雜誌?《環球時報》記者進行了一番探究。《查理周刊》創刊於1970年,其前身是《Harakiri》(日文「切腹」之意),《Harakiri》因對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去世進行嘲諷而遭到封禁。《查理周刊》以漫畫、特別是政治漫畫出名。
  • 法國追查巴黎恐襲事件
    法國追查巴黎恐襲事件杜鵑法國警方17日繼續調查前一天發生在首都巴黎西北郊的一起持刀殺人事件,已經拘押9人。16日17時左右,位於巴黎西北郊的孔夫朗-聖奧諾裡訥市街頭發生持刀襲擊事件,當地中學歷史教師薩米埃爾·帕蒂遇害。襲擊者隨後在不遠處因拒捕而被警方開槍擊斃。法國媒體報導,襲擊者是18歲的俄羅斯車臣裔男子。路透社報導,帕蒂本月早些時候在課堂上展示涉及宗教的漫畫,激怒了一些信教家長。
  • 歐洲時報記者曾連續現場追蹤報導,時隔5年,查理周刊恐襲案終開審
    警察背後是受恐襲的《查理周刊》原址 黃冠傑 攝 據法國《世界報》報導,巴黎特別重罪法庭9月2日開庭審理《查理周刊》恐襲案及相關的兩樁恐襲案
  • 我在巴黎丨疫情和恐襲雙重威脅下,法國準備好了嗎?
    時間剛到午後,我陷在沙發裡正思考著要不要去睡個午覺,突然面前的電視新聞節目上打出了一行突發新聞:「《查理周刊》舊編輯部前發生襲擊。」巴黎又遭到襲擊了。此時距離2015年的《查理周刊》襲擊已經過去了5年時間。在這5年裡,恐襲案的14名嫌疑人中有11人被逮捕,3人依舊在逃。在逃的3人中有2人據信已經在敘利亞死亡。
  • 法國《查理周刊》系列恐襲案宣判:11名出庭被告被判4至30年監禁
    【環球時報記者 姚蒙】2015年法國《查理周刊》系列恐怖襲擊案引起全法國與國際社會的震驚。3名主要行兇者都已被警方擊斃,但他們的同夥仍將受到法律制裁。今年9月2日,巴黎重罪法庭在司法調查結束、大量證據齊全後開始庭審。
  • 疫情疊加恐襲潮 歐洲今年不太平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槍手走上街頭隨機開槍射殺民眾;距離巴黎40公裡的孔弗朗斯小鎮,暴徒在光天化日下砍下教師的頭顱;法國南部海邊城市尼斯,恐怖分子闖入教堂,揮刀無情連殺三人;英吉利海峽對岸,英國也上調恐襲威脅等級,意味著發生恐怖襲擊的可能性極高。  這難免勾起了歐洲人心底那不安的回憶。我們不禁要問,疫情尚未結束,歐洲恐襲潮是否又將捲土重來?
  • 法國遇害教師展示的宗教漫畫來自《查理周刊》
    【文/觀察者網 徐蕾】5年過去,《查理周刊》槍擊案的陰霾仍未從法國的上空散去,分裂、仇恨與暴力在這個國家甚至整個歐洲,持續蔓延。 當地時間10月16日,巴黎一名中學歷史教師塞繆爾·帕蒂(Samuel Paty)在學校附近被「斬首」,他此前曾在課上展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
  • 原來,"死亡"漫畫又來自《查理周刊》
    原創 徐蕾 觀察者網5年過去,《查理周刊》槍擊案的陰霾仍未從法國的上空散去,分裂、仇恨與暴力在這個國家甚至整個歐洲,持續蔓延。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師被「斬首」不到一個月前,一名來自巴基斯坦的男子用切肉刀襲擊並打傷了兩名正在抽菸的人,而地點就是《查理周刊》2015年遇襲的辦公室外。《查理周刊》是法國一家諷刺漫畫雜誌,曾創作過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這在穆斯林眼中是不可接受的事情。2015年1月,武裝分子襲擊該周刊辦公室,造成12人死亡,另有多人受傷。
  • 「斬首」再燃法國人怒火!遇害教師展示的宗教漫畫來自《查理周刊》
    一些人則舉著「我是塞繆爾(遇害教師名字)」、「我是一名教師」的標語牌,這與2015年《查理周刊》槍擊案發生後,示威者高呼「我是查理」相呼應。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師被「斬首」不到一個月前,一名來自巴基斯坦的男子用切肉刀襲擊並打傷了兩名正在抽菸的人,而地點就是《查理周刊》2015年遇襲的辦公室外。《查理周刊》是法國一家諷刺漫畫雜誌,曾創作過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這在穆斯林眼中是不可接受的事情。2015年1月,武裝分子襲擊該周刊辦公室,造成12人死亡,另有多人受傷。
  • 查理周刊:就是這些漫畫導致了那場屠殺!
    他生前接受採訪時說:雜誌社不是為了激怒他人,而是為了維護自由發言的權利。雜誌經常開女權主義、核能和國土安全的玩笑,但穆斯林問題總能引起公眾關注。◥ 2012年9月19日,法國《查理周刊》主編沙博尼耶手持印有暗諷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漫畫的雜誌/法新社法國當地時間2015年1月7日上午11點半,兩名手持衝鋒鎗的男子闖入位於巴黎11區Nicolas-Appert路的《查理周刊》總部,在襲擊中,襲擊者高喊:「真主萬歲!」「我們為偉大的先知復仇了!」警車及時抵達案發現場,嫌犯逃竄過程中與警方激烈對射。
  • 法國恐襲事件時間線:浪漫之都的危情三日
    中新網1月10日電 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法國《查理周刊》恐襲事件,當地時間9日傍晚以多名嫌犯被擊斃而告一段落。自7日雜誌社遭襲,到8日槍殺女警,再到9日雜貨店劫持人質,兩夥有關聯的恐怖分子連續製造襲擊劫持事件,讓「浪漫之都」經歷了「危情三日」。
  • 巴黎「查理周刊」舊址恐怖襲擊,2重2輕傷!3個區學校及6站地鐵...
    《查理周刊》舊址發生恐襲 在所有人都被疫情分散了注意力的時候,巴黎真正經歷了一場襲擊。 儘管目前尚不知道襲擊的原因,但五年之後這場再次與《查理周刊》掛上聯繫的恐襲,背後很可能是環環相扣的。
  • 《查理周刊》諷刺土耳其總統 土召見法國臨時代辦
    《查理周刊》諷刺土領導人漫畫惹抗議 土耳其外交部召見法國大使館臨時代辦  當地時間10月28日,土耳其外交部召見法國駐土耳其大使館臨時代辦,譴責《查理周刊》發布針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諷刺漫畫。
  • 《查理周刊》為什麼會惹來殺身之禍!
    為什麼恐怖分子對準該雜誌的漫畫家?漫畫的標題是《觸不可及2》,講訴的是一名富有的白人男子因為從脖子以下全部癱瘓,招聘了一名黑人全職看護的故事。這期封面引發了穆斯林和猶太族的憤怒。 2012年,一部名為《穆斯林的無知》的電影在youtube上流傳而激怒穆斯林,《查理周刊》在這一時期刊發了一系列漫畫,其中一幅顯示,穆罕默德光著身子跪在地上,屁股上畫著一顆五角星,漫畫的標語是
  • 維也納六處遭恐襲槍擊,華人一死一傷,槍手身份曝光!
    News 恐襲事件的背後 上周,法國也遭遇了恐怖襲擊事件。伊斯蘭教完全禁止將安拉(上帝)和先知偶像化,一切對其形象的刻畫在伊斯蘭教中都會被認為是褻瀆,更不用說諷刺漫畫。查理周刊發表的漫畫被指侮辱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穆德,成為其遭恐怖襲擊的導火索。同樣的悲劇在五年後重演。謀殺發生之前,帕蒂曾在課堂上展示上述諷刺漫畫來討論言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