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趙凱
來源丨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ID:lanjingcj)
花大價錢找一線明星代言時,很多企業都廣告能希望儘可能多地保留明星的鏡頭和臺詞,畢竟,有誰願意花了大價錢請代言人卻不用足他(她)的價值呢?
但最近,短視頻廣告領域卻出現了相反趨勢,日前,某網際網路金融品牌推出一條創意短視頻廣告,「萬人迷」胡歌上鏡的總共臺詞還不超過6秒,導演就喊收工。
公眾號廣告饕餮(ID:adtaotie)認為,這種幾秒鐘的短視頻廣告,迫使創意者把最核心的內容集中展示出來,在最短的時間裡呈現給用戶。
(這則廣告裡,胡歌的臺詞不超過6秒鐘,圖片來源:廣告饕餮)
近年來,廣告獲取消費者注意力這件事變得越來越困難。通過數據分析,品牌方、廣告機構們能夠了解到消費者的一些偏好。而其中一個重要的事實信息就是,那些年輕的消費者對於超短視頻的接受度普遍比較高。
基於這一事實,福克斯傳媒集團(Fox Networks Group)於近日做出了一個決定:在今年8月13日的《青少年直選大獎》節目(這一節目的主要觀眾是年輕人)播出期間首次推出六秒超短視頻廣告。
最先試水這一全新廣告單元的廣告主有金霸王和瑪氏,而這些六秒超短廣告視頻不僅會在電視上實時播出,消費者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在線觀看。同時,作為改善跨平臺用戶體驗的一部分,福克斯表示將減少電視節目中插播廣告的數量。
據了解,今年六月份,福克斯在坎城創意節上就表示過要實行六秒視頻廣告計劃。較短的電視廣告並非史無前例,不過,歷史上這些較短形式的電視廣告通常用於促銷。
據福克斯稱,六秒超短視頻廣告最初起源於YouTube。隨後,這些超短視頻並逐漸在YouTube、Snapchat等數字平臺上流行。超短視頻通常能極快的吸引年輕人越來越分散的注意力,而年輕人也更願意在小屏行動裝置上觀看這些視頻。
一些主流的超短視頻播放平臺曾數次強調適應於行動裝置的超短視頻的優勢,而社交巨頭Facebook最近也曾表示這樣的視頻形式比傳統的15秒、30秒廣告更能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就國內的情況來說,微信推出的朋友圈小視頻(目前不超過10秒)受到許多微信用戶的喜愛,而微博上各種短視頻也常常獲得不錯的播放量。
儘管在網絡社交平臺,超短視頻廣告似乎有著很好的商業前景,但應用到廣播電視領域是否能取得同樣的效果還有待實踐的檢驗。畢竟,電視的受眾更習慣於耐著性子看完較長的廣告,而電視受眾與社交媒體的受眾顯然不可能完全重合。
同時,視頻廣告由30秒、15秒變為6秒,就意味著廣告商需要在更短的時間內表達相同量的品牌、產品或服務信息,那麼也就需要更為「令人窒息」的營銷創意。此外,六秒超短電視廣告對視頻的製作、剪輯等要求將會更高。
據界面新聞報導,最近,在新加坡舉辦的Spikes Asia創意大獎期間,谷歌旗下的YouTube就贊助了一項特殊的賽事——為新加坡旅遊局製作宣傳廣告,而且只能使用新的視頻廣告格式Bumper ads。
Bumper ads是谷歌在今年4月推出的、時長6秒的全新視頻廣告格式。它通過AdWords銷售,按廣告展示量計費(CPM)。YouTube的比賽有一個有趣的名字——「YouTube創意黑客」,參加的團隊在事先並不知曉創意簡報(brief)。他們需要在7小時內,根據素材製作出3支6秒廣告。
評委把第一名的成績給了Deutsch團隊,它由文案Andrew Kong和藝術總監Curtis Petraglia組成。短視頻集中展示了富有新加坡特色的遊玩項目:空中滑索、海灣旁的公園,以及遊魚Spa。
(微博視頻截圖,來源:麥迪遜邦)
「創意黑客是非常有趣的活動,它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讓我們相信自己的勇氣,把廣告的創意核心濃縮在最短的時間裡。」藝術總監Will Gardner說。
這種6秒鐘的短視頻廣告,迫使創意者把最核心的內容集中展示出來,在最短的時間裡呈現給用戶。同時,它也很適合做連載內容。
這種短小精悍的廣告,通常讓人來不及眨眼就結束了,沒時間按下「跳過」按鈕。所以,谷歌相信,Bumper ads適用於行動裝置,能有效提升廣告的覆蓋範圍和展示頻率。
雖然消費者常常淹沒於信息海洋之中,但那些製作精良、內容優質的視頻總是能獲得廣泛地關注並受到廣泛傳播。所以,不論是傳統時長的視頻廣告亦或是這種超短的視頻廣告,最要緊的還是提高內容製作的能力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