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好奇心日報
作者:朱凱麟
作為廣告界一年一度的「大事件」,2017 年2 月份的美國超級碗、中國春晚又快到了。
繼去年樂視砸了 7199 萬人民幣買下春晚黃金時段 30 秒廣告位,2017 年春晚的金主換成了小米。
上個月落幕的央視 2017 年黃金資源廣告招標會上,支付寶、小米、蒙牛、農夫山泉等品牌拿下了春晚廣告,其中又以小米 4457 萬人民幣的中標價最高。
春晚廣告這樣的稀缺資源,原本就像藝術品拍賣一樣,又因為近年網際網路公司的「入侵」,把價格一下子炒到更高——2015 年伊利拍得的春晚賀歲套裝也就花了 1911 萬人民幣。
2016 年春晚樂視廣告
7199 萬 30 秒,相當於賈躍亭的臉每出現一秒,樂視就燒了 240 萬投資人的錢。
相比之下,超級碗的廣告費就穩定很多,而且也一如既往的貴。而且它依然是全球最貴電視廣告記錄保持者。
超級碗是每年美國橄欖球聯盟的冠軍賽,2017 年的賽間廣告一口價,30 秒 550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 3823 萬),比去年了漲了 50 萬美元。
今年年初的第 50 屆超級碗開賽後,我們曾報導過這個美國橄欖球賽事何以擁有如此的影響力,能夠改寫美國廣告業——依靠電視轉播,這場比賽擁有上億的美國觀眾,根據《福布斯》的報導,大概有 50% 的觀眾是衝著廣告去看超級碗的。
為了能在 NFL 上亮相,Nike 每年要支付 2.2 億美元,這差不多佔到其每年營銷費用的 1/15。和春晚一樣,能不能在超級碗上重金投放 30 秒廣告,則成為品牌財力和地位的象徵。
超級碗的廣告費用之所以能夠保持這樣穩定的增長,和橄欖球比賽多年來和電視媒體的磨合脫不了關係。60 分鐘的比賽被切割成 4 段,每段有 2 分鐘暫停時間,這樣的設計讓橄欖球賽高度碎片化,也讓大量廣告穿插得天獨厚,讓觀眾在緊張刺激和搞笑娛樂之間自由切換。既有像百威那樣喜歡買斷 60 秒,講一個完整故事的品牌,也有像彩虹糖、可口可樂那樣講個笑話逗你開心的廣告。
因為其相當高的收視率,要上超級碗的廣告商都不會草率,超級碗也基本上是他們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營銷事件了。而且基本上也是創意的大比拼,在 YouTube 年度廣告播放最高的 10 支廣告中,超級碗廣告經常能佔到一半左右。
截至目前,宣布明年 2 月要在超級碗上投廣告的品牌就包括了百威、保健品品牌 GNC、Kia 汽車、彩虹糖、士力架、域名註冊網站 GoDaddy、墨西哥牛油果等等。
在傳統媒體不景氣的時候,像超級碗這樣的直播節目,可以說是電視行業留下來最寶貴的一筆遺產了。而春晚,則因為中國特色成就了無可匹敵的收視率,也成為一種稀缺的廣告資源。但今年相比去年差了近 3000 萬人民幣的「標王」價格,也說明了它價值的縮水。
如果我們把目光放開一點,可以看看如今全球最知名的幾檔電視節目的廣告費都要多少錢:
(註:春晚廣告不公布均價,圖中以公開的樂視 7199 萬人民幣春晚廣告為例;同樣,中國好聲音以公開的優信二手車 2200 萬廣告為例;其它都為 30 秒廣告均價。)
在新媒體平臺尚未孕育出能夠影響全球的娛樂內容時,這些電視媒體遺留下的資源仍然有其稀缺性,這是他們還能賣這麼貴的主要原因。
而如果考慮到人均廣告成本,也就是品牌商在每個觀眾身上花的錢,你會發現最有價值的是格萊美(0.26 元/人/秒),超級碗以極其接近的數字(0.23 元/人/秒)排在第二,春晚則是這幾個裡面墊底的了(0.07 元/人/秒)。
而值得注意的是節目的觀看人次。這個在過去非常重要的收視率數據已經不那麼具備說服力。以《中國好聲音》第四季總決賽為例,1.82 億人次的觀看裡有超過 50% 都來自騰訊視頻的播放。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超級碗。用 YouTube 全球廣告營銷總監 Kate Stanford 的話說:「即使是超級碗廣告也從 40 英寸大屏,換到了 4 英寸小屏幕。」當她分析今年 YouTube 平臺播放量最高的 10 支廣告中的 5 支超級碗廣告,發現它們 80% 以上的播放量都來自手機。
擁有奧運轉播權的 NBC 電視臺今年轉播的裡約奧運開幕式的收視率同比下降了 35%,根據市場諮詢公司 Kantar Media 的一份統計,今年開幕式的廣告時長比倫敦奧運少了 19%,但觀眾對於廣告的容忍度明顯比以前更低了。NBC 發言人表示:「我們認為新的消費習慣,比如一口氣看完一部劇的『馬拉松式』習慣已經改變了觀眾對廣告的認知。」
去年的樂視已經把 7000 萬投廣告當作一個話題在社交平臺上炒作了,儘管手段並不高明也不優雅,但網際網路確實成為了解決電視廣告浪費問題的一種可能,今年的超級碗期間,就有不少品牌在 Twitter、Facebook 上同步發起營銷。
本質上,這還是能不能獲取新觀眾的問題。當年輕人對春晚和奧運本身不再如以前那般感興趣,而把關注點放在了搶紅包和「洪荒之力」,下一個十年的招標還能不能吸引到這麼多錢,是超級碗們都應該考慮的問題。
關於「好奇心日報」:
qdaily.com — 把世界變成問號。每日報導與你有關的商業新聞,無論它是科技、設計、營銷、娛樂還是生活方式。另外還有一個「生活研究所」供你吐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