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午9點,西溪賓館的宴會廳裡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IP交易會。
全國各家數字閱讀企業集聚一堂,咪咕數媒、華雲文化、萬達影視、慈文影視等行業巨頭也位列其中。趁著中國數字閱讀大會的機會,行業代表在此交流經驗,共同展望數字閱讀的未來。
過去一年數字閱讀IP領域有哪些大動作?未來,行業又會向哪個方面發展?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參加完這場交易就能對數字閱讀未來的發展趨勢有所把握。
「年輕化」是本次IP交易會中的核心。
2018年,改編自幽·靈同名漫畫的電影作品——《快把我哥帶走》上映並一舉獲得了3.75億的票房。對比動輒幾十億的票房收入的大片來說,這個數字表現平平,但對於一部小成本電影來說,可謂收益率極高。
該片製作人呂旭不願意承認《快把我哥帶走》是一部青春片,但它的確賺足了年輕人的眼淚。呂旭更願意把這部電影的成功歸結為前期對受眾的充分調研:「我們確信,18-24歲的群體將會是這部電影的主要觀影人群。在充分調研中,我們看到了——『生而渺小,但是努力滿分』、『世界欠我一個哥哥』、『成長話題』……這些年輕人內心的痛點。」
「得年輕人者得天下」,正是基於對年輕觀眾心理的把握和了解,《快把我哥帶走》才能成功地撩撥95後的心。
如果《快把我哥帶走》的案例稍顯單薄,那藝恩的合伙人高文韜帶來的數據乾貨則直觀地顯示了年輕人在數字閱讀中強大的支撐力。
目前,網絡文學的付費用戶數達到了3600萬,日均閱讀時長73分鐘,年均付費達到270元。這其中,撐起網絡文學市場半邊天的是19-24歲的95後。
在網文用戶年齡結構中,19-24歲群體佔比高達45.1%,排在第二位的是佔比40.9%的25-29歲的青年人。也就是說,在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新動力前,當下的年輕人首先成為了網絡文學市場的頂梁柱。
與此同時,生於網際網路時代的他們也有著強烈的正版意識,並對付費閱讀給予認可。換句話說,他們願意為信仰而充值,為增值服務而買單。這樣的做法,無疑也給閱讀市場帶來了多元化的收入渠道。
年輕人最愛讀什麼?高文韜帶來的這份數據榜單也給出了答案。
「從全年齡段的品類和95後時代的品類對比來看,95後會更偏愛校園、二次元、穿越、修仙、冒險、職場這五類題材。其中,男性最愛的是玄幻題材,而女性鍾愛校園題材。」
這樣的品類偏好和年輕人的自我認知相關。數據調查結果顯示,95後給自己身上貼的標籤帶有多元化的傾向。二次元、Cosplay、森女、小清新……而且,如今的95後不像他們的上一代一樣喜歡底層逆襲的故事,主角的個性化和顛覆性才是讓他們「心水」的題材。
以上這份數據調查也說明數字閱讀已經跨過1.0的PC時代、穿過2.0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來到了現在3.0的輕小說、二次元審美的時代。
如何擁抱變化,趕上年輕人的口味和腳步?在這場IP交易會上行業大咖們也做了梳理和預期。
慈文影業副總裁趙斌把「輕閱讀」放在了重要位置:「以前大家比較喜歡看幾百萬字的大長文,但是95後最喜歡看的是15-30萬字的長度,他們比較喜歡一口氣讀完一本書,更偏愛中短篇的作品。所以在接下來的創作中我們會更重視00後比較喜歡的15-30萬字的精幹文字。」
知名網絡文學小說作家白飯如霜則認為漫畫將是未來的可能:「圖像其實是最沒有隔閡的東西,它沒有任何文化壁壘。畫面擺在這裡,不管什麼膚色、什麼語言都能看得懂。有一句話說『小說是現在』,而我認為『漫畫很有可能是未來。』」
藝恩的高文韜看到的是精細化閱讀和精準推送:「書粉和影視劇粉絲的轉化是現在網文平臺和視頻平臺都在做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在視頻網站上瀏覽視頻的時候,會看到有相應的書目推薦,並且給出入口,可以直接進去閱讀。相互導流,融匯貫通就是現在的趨勢。」
咪咕公司CMO況鐵梅則認為,創作者眼下應該借勢出新,擁抱時代變化,但該有的堅守一個都不能少:「時代、生活、人性。如果你的創作能夠圍繞這三個點去深挖,市場會給你很好的回饋,而一個作品如果只有感情而沒有思想,也不會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