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環醬原創
轉載請標明出處上周末的電影院,應該都被《速度與激情8》承包了。上映三天,破內地預售最快破億紀錄;破零點場紀錄;破首日票房紀錄;破單日票房紀錄;破10億票房速成紀錄。票房超越《速7》已是定勢,究竟是什麼讓這一系列經久不衰,依然煥發張力,我想其中之一是因為不斷讓人血脈噴張的動作戲。
不管是豪車空中飛轉的戲碼
還是熱烈狂歡、詼諧鬥嘴的日常
從古巴到紐約再到巴倫支海的荒蕪冰原。無人車、坦克、魚雷、核潛艇全部上陣!
據資料顯示,在整個《速激》中,毀掉的名車包括蘭博基尼Murciélago、全球限量生產7臺的Lykan Hypersport等,毀掉車輛總數1500+,毀掉車輛總價值超過5億美元。也正是這種大製作、大投入,為我們上演了一場頂級規格的「動作A片」。
當然,除了精彩依舊的動作戲,"I dont have friends. I got family"的親情戲也依舊在上演。在《速度與激情》的電影中反覆強調family這個詞,不是朋友,而是家人。不離不棄,勇往直前。
《速8》的最後,多米尼克抱著自己的兒子和家人們聚在一起,他說,「這是我們家庭的新成員,我給他取名布萊恩。」是的,兒子叫做布萊恩,是為了紀念遠在天堂的保羅·沃克。
還記得兩年前《速7》上映,大家在聽到《See You Again》就會溼了眼眶。大家抱著懷念保羅的心態走進電影院,卻發現最後他是笑著離開的!
影片的最後日暮的山路中兩輛車緩緩地並駕齊驅,車頭拉出了長長的影子,迪塞爾與保羅相視一笑,一如往常。他們在分岔路分道揚鑣,在夕陽中,在群山環繞中,朝著各自的方向駛去,逐漸消失在路的盡頭。
鏡頭停格在「謹以此片獻給保羅·沃克」。
很多人哭了,保羅,再見了,再也不能見面了!一切猶如宿命般的,他在電影裡風馳電掣、速度與激情、大難不死,卻在現實的車禍中猝然離世。
保羅在推特上的自我簡介是:「熱愛戶外,海洋迷,車控……偶爾演戲。」
保羅出生在加州聖費爾南多谷,那裡賽車文化繁榮,保羅的父親也是車迷,爺爺曾是福特出廠車輛的試駕員。保羅是一個狂熱的車迷,《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可以說是他的本色演出。他一生擁有眾多豪車!輕量級的E36 M3,BMW公司賣了6輛運到美國,保羅一個人卻擁有7輛!
除了車控,他還痴迷於海洋。保羅畢業於海洋生物專業,視法國著名海洋學家雅各格斯特為偶像。父親曾這樣描述保羅:他的理想並不在好萊塢,他有自由的靈魂,喜歡海、喜歡眺望深淵,從中得到平靜。
他曾跑去墨西哥海岸與大白鯊呆了11天,最開心的是獨自一人在海上自由地衝浪。
保羅曾說:衝浪使我平靜,就像一種禪的體驗。浩瀚而寧靜的大海,置身其中,仿佛周遭一切都與我無關。
除此之外,他還醉心於慈善。保羅和朋友們組織了一支救援隊,這支救援隊由經驗豐富的醫生、護士、消防隊員、城市搜救專家等組成。海地智利大地震、印尼海嘯、阿拉巴馬龍捲風等大災難現場,都有他參加援助的身影。
他說: 我們在世上只活一小段時間,電影是不足夠的,我想要將我的成功帶入到更大更好的地方。
可是,他還沒有散盡他的光和熱,便匆忙赴了死神的約。那個穿著髒舊帆布鞋的藍眼睛男人,沒有像電影裡保全自己,而是離開了人世。
「速激6」中有一句臺詞:一個好的車手,是不會讓自己出事的,如果有一天他出事了,那一定是他自己的選擇。
不知道保羅的結局是否命中注定,但他的出現,確實溫暖了無數人。而我們能做的,只有慢一點忘記他。
誠如多米尼克在《速7》中最後的念白:"It's never-goodbye""You'll always be with me, and you'll always be my brother"
多米尼克的facebook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寫一段紀念Paul的話,不長不短,卻真摯感人。多米尼克甚至在腿上紋了Paul的名字。
範迪塞爾(多米尼克)接受美國節目Today Show專訪時指出,為了紀念死於車禍的好友保羅沃克,將剛來到世上不久的愛女取名為「Pauline」。而他接著透露在產房迎接女兒出生時的狀況和想法,「當我剪斷女兒的臍帶時,我腦子裡想的都是他,我就是知道感覺好像他也在產房裡,似乎已成為我的家庭、我的世界一部分。
《速8》上映了,依然熱血、依然炸裂,你看,沒有誰世界也照常運轉。因為知道時間殘忍,所以陪伴彌足珍貴。請慢一點忘記他,他是永遠不死的布萊恩!
保羅離開的時候,只有40歲。七部《速度與激情》,十五年的熱血陪伴,不是地上少了一個男神,而是天上多了一顆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