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工作跑出「加速度」,共建共享提升「一座城」。從獲得亞運會承辦權的那一刻起,作為亞運會「主陣地」的蕭山就一直在準備,用最好的狀態迎接四海賓朋,展現中國風採。
省人大代表、蕭山第三中等職業學校校長朱亞利一直關心著蕭山城市建設,特別是亞運為蕭山帶來的城市能級提升。「要抓住『擁江發展』的機遇,明確將蕭山建成『長三角一體化重要城市』和『國際大都市核心區』的目標定位,在城市規劃上既要主動銜接國家戰略,又要保留蕭山本土特色;既要盤活存量用地,又要預留發展空間。」
尤其是在亞運場館建設上,如何用優質的工程管理建設好亞運,用完善的基礎設施保障好亞運,用靠前的策劃籌備利用好亞運,用成熟的城市資源拓展好亞運,更加需要深入思考、提前謀劃。
恰巧,朱亞利就碰到了這樣的「亞運課題」。她所在的第三職高,與臨浦體育館僅一路之隔。作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分賽區,臨浦體育館將承辦柔道、柔術和克柔術三項重要賽事。「重大體育賽事到家門口舉辦是好事,不管對於當地的經濟發展還是城市建設來說,都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由於緊鄰臨浦體育館,第三職高可以為亞運配套作志願者服務中心和賽後南片公共服務中心。朱亞利接到通知後,忙前跑後,不僅多次調研對接,還專門向區人大常委會匯報,爭取上級支持,緊抓南片發展機遇。
「經過多次論證後,我們建議將第三職高老舊的圖書館進行拆建,新建文創綜合樓,賽時作為熱身場地和志願者服務中心,賽後能結合臨浦體育館功能舉辦文創類會展,既是學校文創類專業的實訓基地,又能作為蕭山南片主要的青少年創客體驗中心,也完善了第三職高本來就捉襟見肘的教學空間。」朱亞利表示,這樣一來,不管是賽時還是賽後,都能充分地利用空間,還能改善學校環境,提升小城市品位,起到了一舉多得的效果。
此外,朱亞利還建議,要做好亞運經濟的文章,加快亞運場館設施運營轉化研究,統籌謀劃全區體育、會展、旅遊、數字等相關產業布局,讓體育經濟、會展經濟、旅遊經濟、數字經濟等現代產業集聚因亞運而興。
根據蕭山網與蕭山日報社和蕭山廣電局的合作協議,蕭山網擁有蕭山日報、蕭山電視臺、蕭山人民廣播電臺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的網上獨家發布權,版權均屬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