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園林探秘暢春園逸虎食人

2020-12-22 北京海澱

據清人錢泳所撰筆記《履園叢話》記載: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五月二十七日晚,北京城雷電轟鳴,大雨傾盆。次日清晨,西北郊的暢春園傳來駭人聽聞的消息,園內虎圈中有一隻猛虎於晚間從籠檻內逃出,與三個相約到前湖賞荷花的太監狹路相逢,形勢危殆,兩個太監急中生智,縱身跳入湖中,倖免於難,而另外一個則不幸死於虎口。

逸虎食人之後,竄出園外,消息傳開,舉城震驚。暢春園所處的區域,為清代著名的三山五園,除了暢春園之外,還有圓明園、萬壽山頤和園、玉泉山靜明園以及香山靜宜園等皇帝經常居住的離宮御苑,這裡也是皇親國戚以及侍從,還有值班的朝臣往來和聚居的集中地。換言之,此地奔走來往的多是舉足輕重的朝臣或顯貴,故而老虎再次傷人,甚至傷及貴人的危險係數極高。況且,該處毗鄰西山,峰巒疊嶂,林深葉茂,一旦縱虎入山,圍捕困難不說,後患無窮。

逸虎逃竄,嘉慶皇帝急命侍衛追捕。五天後,經偵查獲悉逸虎蹤跡,又隨即下令三額駙(科爾沁扎薩克郡王,娶嘉慶皇帝第三女和碩莊敬公主)率眾殺虎。詩人張恆潤以《殺虎行》記述此事,詩中有云:

風沙滿目午日晴,觀者如堵鹹無聲。遙見虎死近相視,風搖毛尾猶心驚。壯士酒肆曾論兵,男兒自負那敢輕。大言常遭世俗笑,今日兒女皆知名。當時翰林院編修吳慈鶴也寫詩留念:黑河猛將行如風,長槍大槊何豪雄。虎知當死伏不動,翻身一箭穿其胸。兩位詩人儘量真實地再現了逸虎傷人並最終被捕殺事件的始末,尤其極力描述侍衛們圍捕惡虎的英勇壯烈場景,字裡行間洋溢著對嘉慶皇帝的讚譽和王朝統治形勢的自信。

而到辛亥革命以後,近人郭則沄梳理順治至宣統十朝人所寫詩文,尤重以詩詠史、以詩系事的作品,輯錄成《十朝詩乘》,吳慈鶴這首詩也被收入,題為《暢春園逸虎食人》。其時清王朝已經崩潰瓦解,郭則沄的看法恰好與吳慈鶴相反,他認為此突發事件非佳兆也,只是預示著某種危機即將來臨。確實,在逸虎食人的當年七月,嘉慶帝舉辦木蘭秋獮,不幸猝死於避暑山莊,似乎驗證了那些「後見之明」。

這一惡性事件,不由讓人追問暢春園內何以豢養猛虎的問題。據史料記載,暢春園的附園西北門內建有永寧寺,寺西為虎城,是清代皇帝養虎之處。康熙皇帝興建暢春園,是要在紫禁城之外尋找一處水土清佳之地,作為怡情養性,避喧聽政之所,故而對此地的生態環境尤為注重。康熙朝時期,暢春園一帶地肥水美,錦鱗遊泳,禽鳥翔集,是難得的自然勝地。

其實,帝制時代在宮苑之中豢養虎豹等猛獸的傳統,由來已久。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時,曾於玄武門外建虎圈,令禁軍訓練捕虎。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西苑、南海子成為明宮廷豢養禽獸的主要場所。

康熙帝建虎城,豢養猛虎,既是宮廷傳統的一種延續,也帶有君主的個性色彩。康熙帝是歷史上出了名孔武有力的皇帝,行圍打獵,尤其是親手獵虎是他津津樂道的美事。康熙帝的寵臣高士奇在《扈從東巡日錄》裡曾記載,康熙帝曾一日親射三虎,而當時皇太子年僅九歲,「引弓躍馬,馳驟山谷間,矢無虛發,見一虎,射之立斃」,父子相傳的高強射虎本領令人咋舌。

庶吉士汪灝曾隨康熙帝參加木蘭秋獮,《隨鑾紀恩》一書詳細記載了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的夏天,他親眼目睹的康熙帝獵虎風採。當日,聽到負責偵查的侍衛來報,河對岸山上有虎,康熙帝立刻命停御舟登岸,與皇太子兩個各持巨槍,立於河岸之上,二十八位勇士持槍護立於四周。對岸山谷中傳來虎嘯的聲音,康熙帝命河對岸勇士按照部署獵虎,五名勇士遂遵旨前行,不一會兒功夫,立殺一虎。

不久,康熙帝命眾人圍觀所殺的猛虎,重三百七十斤,「黃毛黑斑,猙獰更甚」。康熙帝還告知隨從人員,「虎每食一人,其耳必有一缺」。眾人前觀,此虎耳有數缺,竟已食數人矣。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獵虎經驗豐富的老皇帝玄燁曾對近前侍衛談及圍獵的收穫,他侃侃道來,如數家珍:「朕自幼至今,凡用鳥槍弓矢獲虎一百三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猞猁猻十、麋鹿十四、狼九十六、野豬一百三十二,哨獲之鹿凡數百。其餘圍場內隨便射獲諸獸不勝記矣。朕曾於一日內射兔三百一十八。若庸常人,畢世亦不能及此一日之數也。」

康熙帝熱衷獵虎,故命人在常住的暢春園附近建虎城以豢養小虎,待長成後放入園囿供狩獵之用,日後暢春園突發逸虎食人事件,也就不難理解了。

因為康熙帝養虎,喜愛獵虎,由此演繹、杜撰出來一些有關的傳說。據傳,潭柘寺第二代主持法師止安和尚,曾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赴暢春園覲見康熙帝,適逢虎圈老虎發威,眾人皆不敢靠近,唯獨止安從容不迫,進前叱之,「汝由性暴故墜虎身,今猶不改,性必終迷。汝伏,吾為汝三皈,可得解脫耳」。老虎竟為之馴服,「帖然曳尾而去」。猛虎亦為高僧所折服,足見佛法無邊,這種故事自然是藉助暢春園中的虎圈衍生而來。

而黃三太(泰)殺虎救主的故事,更是廣為流傳。據說,康熙帝往暢春園觀賞吊睛白額虎,因侍衛不慎,老虎越出鐵籠,致死者多人。康熙帝命武臣出擒,結果也被老虎所傷,於是傳旨,能殺虎者賞千金,封萬戶侯。扶危濟困的綠林豪傑黃三太(泰)正好潛藏在暢春園,伺機偷竊御前寶物,於是挺身而出,殺死猛虎。康熙帝大悅,賞穿黃馬褂,並賜九掛龍。殺虎救主,足顯草莽風採,這一故事也是在暢春園虎圈的基礎上生發出來的,經過風行市井的小說、戲劇如《彭公案》、《九龍杯》不斷渲染,越發活靈活現,引人入勝。

上述故事有真有假,而暢春園建有虎城,則已為清代檔案所證實。據《清宮熱河檔案》記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三月初七日,內務府總管大臣向乾隆帝奏報暢春園虎城所領肉斤數目。按照慣例,凡是慶豐司(內務府所屬,掌牛羊畜牧事務)內倒斃的牛羊,都送往暢春園虎城作為飼養老虎的餌料,剩餘部分按價折算,交回內務府廣儲司銀庫。

這一則檔案告訴我們,虎城久已建立,並在飼養管理方面有章可循。據檔案可知,當時虎城內有大虎兩隻,每日各飼肉五斤;中等虎一隻,每日飼肉四斤;虎崽兒兩隻,每日各飼肉二斤。奏報中稱,當年買賣牛羊肉每斤價銀三分八釐,也就是說,乾隆三十七年時,虎城內大小五隻虎每日飼養用銀為六兩有餘,據此推算,一年的養虎費用約在兩千兩左右,這筆不菲的開銷,大概只有皇帝能夠輕鬆承擔了。

虎城內老虎的數目顯然不是固定的。到嘉慶朝,老虎的數量有顯著變化。據嘉慶朝內務府總管大臣奏報,嘉慶四年(1799年)交暢春園虎城羊一百四十七隻,嘉慶十六年交虎城羊七百二十九隻,嘉慶二十四年交虎城羊六百十四隻。虎城內每年所用倒斃牛羊的數量,應該與老虎的數目成正比。

乾隆三十七年的數字告訴我們,五隻虎每年大概要飼肉六千餘斤。按照一隻羊宰殺後大概淨肉20公斤算,嘉慶四年時虎城內的老虎少於5隻,而嘉慶十六年和嘉慶二十四年時老虎數量,應是乾隆三十七年的三到四倍,大概有十幾二十隻。也就是說,發生逸虎食人事件的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正好是虎城內老虎比較多的一年。虎多難管,趁劇烈天氣變化之時逃逸竄出,似乎情有可原。

然而,逸虎傷人固然與老虎數量太多有關係,卻非主要原因。人員廢弛,管理不善才是該惡性事件的源頭。一度作為皇家政治副中心的暢春園,在康熙帝身後,地位在不斷下降。

雍正時期,皇帝多居圓明園處理政事,暢春園主要是紀念先皇的祭祀場所。至乾隆朝,暢春園專闢為太后頤養天年之所。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皇帝弘曆的生母崇慶皇太后去世,而近二十年後才繼位的嘉慶皇帝,他的母親早在乾隆年間就去世了。因此,作為太后奉養園庭的暢春園,到嘉慶朝實際上失去了功用,近乎閒置。

因此,嘉慶朝時暢春園內建築已日見殘破,管理維護人員也多被抽調到其他苑囿,守衛人數日益縮減。嘉慶十年(1805年),暢春園內春暉堂曾發生盜竊案,盜賊援牆闖入,事後查證丟失玉人、玉牛、銅瓶、銅爐等器物多件,說明宮苑的管理此時已是漏洞百出。十五年後的逸虎食人,只不過是昔日曾極盡恩榮的暢春園繼續衰敗、積重難返的惡果而已。     

相關焦點

  • 五礦萬科如園 隱喻800餘年的皇家園林文化
    五礦萬科如園 隱喻800餘年的皇家園林文化 房天下   2012-06-19 11:06
  • 我市三立·逸豐國際實景園林示範區正式開放
    我市三立·逸豐國際實景園林示範區正式開放 2020-09-07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園林紫禁城」離「國家歷史文化傳承典範」有多遠
    ,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不足,聯動、融合發展不夠,三山五園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尚未充分、有效發揮出來  香山、玉泉山、萬壽山,靜宜園、靜明園、頤和園、圓明園、暢春園……  在北京城的西北郊,有這樣一片區域,東西連綿20多裡,面積68.5平方公裡,山巒起伏,園林林立——這就是3年多前黨中央、國務院批覆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中,和老城並列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兩大重點區域之一的三山五園地區
  • 頤和園開門拍綜藝,在皇家園林玩一場「奪寶奇兵」是什麼體驗
    節目中,作為頤和園蘇州街特邀總幹事的張國立將帶領一眾朝氣蓬勃的年輕藝人,闖關解碼皇家園林中的「頤」式感。張國立曾參與過多檔文化類節目,他坦言,錄製節目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作為學習者,他在這個過程中感到特別快樂,希望自己能夠發揮頤和園遊園導讀的功能,成為文化傳承的使者。
  • 頤和園——皇家園林
    攝影   張曉蓮配文   李明新延時   閆旭東攝製命題   張曉蓮   李紅梅   行   走天上人間諸景備         ——當頤和園遇到張曉蓮頤和園這座中國古典園林文化的豐碑園丁張曉蓮入乎頤和園其內廿年,傾盡心力,深得園林奧秘;退休後,攝影家張曉蓮,五年時光,風雨無阻,四季如一,故能觀之、賞之、表現之,自成高格,自有高致。中國古典園林之美,在於本於自然,高於自然;在於建築美與自然美的融糅;在於詩畫的情趣;在於意境的含蘊。
  • 頤和園,一座美麗的皇家別苑,現在的皇家園林博物館
    頤和園,一座美麗的皇家別苑,現在的皇家園林博物館。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的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和圓明園相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模板,借鑑江南園林的設計方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現在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鹹豐在位的時候,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後來又被重建,重建後的清漪園就改叫了頤和園,作為皇家夏天的消暑的。
  • 故宮、頤和園、圓明園、天壇、北海公園,這些皇家建築有什麼區別
    後來經過金、元、明、清帝王們的不斷完善,成為風景優美的皇家御園。 所以他們看中了京城西郊這塊風水寶地,在三山(萬壽山、香山、玉泉山)中興建了五座皇家園林,以供皇帝happy,清朝皇帝經常在這裡的時間,比在紫禁城的時間還長。
  • 賈珺:《中國皇家園林》這本書寫的是啥?
    這些大大小小的帝王除了擁有輝煌壯麗的宮室臺殿之外,往往還熱衷於修築美輪美奐的園林——我們把這類最高統治者享有的園林統稱為「皇家園林」。傅熹年先生繪唐代大明宮含元殿復原圖皇家園林又稱苑、囿、宮苑或御苑,是中國園林史上最重要的園林類型之一,也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宮殿建築群,很多時候直接以「宮」為名。
  • 大唐芙蓉園:展示盛唐風貌的皇家園林文化主題公園
    原創圖文七言絕句《大唐芙蓉園》樓軒亭榭湖光秀,如畫園林夢盛唐。杏苑尋花馬蹄疾,曲江流飲墨芳香。(平水下平聲七陽韻)文/小巖大唐芙蓉園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南曲江開發區,是在原唐芙蓉園遺址以北,無遺蹟留存,根據文獻資料記載,仿照唐代皇家園林重新建造。大唐芙蓉園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
  • 頤和園測繪筆記——解讀皇家園林的前世今生
    作為北方皇家園林的代表,頤和園的建園史可以追溯到乾隆中期的清漪園。由於受到1860年英法聯軍的破壞,慈禧太后於1888年重修清漪園並改名為頤和園。在重修中,有的建築改變名稱,有的建築改變用途,有的建築位置有所移動……鼎盛時期的清漪園,與現在的頤和園相比,曾經有著更加壯觀的面貌和不同的設計理念。
  • 16日寶宇•天峰億萬級皇家水景園林耀世綻放
    8月16日,寶宇·天峰的億級皇家園林盛大啟幕,中國最具規模的城央園林盛景由此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作為龍江豪宅領袖,寶宇·天峰不僅佔據城市絕佳地段,更享有10萬平方米中國最大尺度億萬級皇家園林,壯闊盛景堪比北京頤和園。極致壯觀的美景、一系列高端圈層活動,不僅是對城央領袖級豪宅層峰生活的最好詮釋,還是對層峰生活由「物」至「情」「情景交融」的完美體現。
  • 藏在皇家園林裡的比薩店,到底散發著什麼迷人魅力?
    曾經的皇家園林,亭臺樓閣相連,燈影迴廊映入湖水,處處一片盛唐的壯美…… 紅屋頂MIX皇家園林而這樣的皇家園林,竟然也玩起了跨界聯合——必勝客將最新店鋪開在其中。 這樣一家開在皇家園林公園裡的必勝客,將古代皇家園林和現代時尚設計巧妙碰撞,帶來了全新的多感體驗。
  • 珠海有個仿建的皇家園林,人稱圓明新園,簡直一模一樣!
    說到皇家園林,圓明園一定是佔據重要地位的那個。這個舉世聞名,曾經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的園林是我國園林之最。但無情戰爭的衝刷,讓這座輝煌的皇家園林毀於一旦,但也讓中國人民銘記恥辱的歷史,更加尊重愛護我們的國家。
  • 中國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位於北方卻以西湖為藍本,吸引眾多遊客
    如今的北京也發展成為了一座優秀的旅遊城市,各種古典建築與園林深深獲得遊客們的青睞。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座皇家園林,就位於北京,而且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一說起中國最大規模的皇家園林,大多數的北京人基本上都會猜到,這就是著名的頤和園。
  • 被載入吉尼斯紀錄的惡虎:流竄2國吃436人,擊斃後才發現食人原因
    但同樣帶著虎字的陸上老虎可就沒有那麼可愛了。在尼泊爾出現的一隻叫做查姆帕瓦特的老虎,更是在幾年之內流竄於尼泊爾和印度兩國,到被擊斃之前,生生吃掉了共計436人,因為殺人數量之多,它也被記錄進了金氏世界紀錄中。查姆帕瓦特是一隻標準的孟加拉虎。
  • 作為國內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南京玄武湖與杭州西湖相比無異
    南京玄武湖的知名度不亞於西湖,其原因與其所在的歷史有關,玄武湖所在的位置可以說風水極佳,東靠紫金山,西靠明城牆,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人文歷史,六朝為皇家園林湖,明末清初為我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明末為黃冊庫,均為皇家禁地,也是目前僅存的江南皇家園林,有「金陵明珠」之稱。
  • 周日,皇家園林婚博會等你來牽手
    2018年3月18日皇家園林酒店《精靈國度》2018婚博會來了!今年結婚奔幸福的人都看看吧一定有讓你意外的驚喜!2018年3月18日13:00營口皇家園林酒店聯手盛世豪門新派婚禮會館為您帶來震撼視覺盛宴十幾家參展商,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 食人虎,流竄兩國吃掉436人,獵人將其擊斃後才發現食人原因
    前言惡虎食人一直被家長當做哄騙小孩兒聽話的必勝法寶,雖說人們很少看見老虎吃人的新聞,但依舊不妨礙人們談虎色變的恐懼心態。畢竟號稱中國鬼怪神話的第一書《聊齋志異》就講述了老虎吃人的故事。孟加拉虎也被人們稱為印度虎,主要分布在印度和孟加拉國,擅長伏擊,一頓可以吃掉12到40斤肉。02上世紀初,尼泊爾的一個村莊陸陸續續發生了老虎襲人事件,當地百姓驚恐不已。老虎聰明,從不找身體強壯的男子下手,專挑老弱婦孺,尤其是那些獨居在家的女性和老人。
  • 《讓我們蕩起雙槳》唱的竟是北京這座公園,舊時的皇家園林
    北海公園歷史悠久,是中國現存歷史上建園最早、保存最完整、文化沉積最深厚的古典皇家園林之一。水域面積極大,約佔六百市畝,比陸地面積還要大。最早這裡作為遼、金、元建離宮。後世逐漸出名後被皇家選中,當成了皇帝御用的花園。也因此才變成了皇家園林。現在已經是哦我國的4A級旅遊景區了,受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保護,作為公園開放到現在,已經有將近九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