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剛收官不久,但是關於婚姻與家庭、出軌與小三、事業與女強人的話題依舊迴蕩在我們心中。
而現在又有一部劇強勢來襲,一開播話題熱議度就極高——《白色月光》。
如果說《三十而已》是一部還原都市男女愛情、婚姻真實生活的劇,那《白色月光》就像一部婚姻懸疑劇,將夫妻之間的隱秘和糾葛展現得淋漓盡致。
當幸福的婚姻遭遇背叛,完整的家庭終被拆散,
「她們」不願認命,決心找出破碎的真相。
劇集開播初期,《白色月光》因為「聚焦女性困境與自我成長」的話題,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
近年來,國產劇裡也出現了不少以女性群像為主的作品:《歡樂頌》、《三十而已》...等,而《白色月光》則以懸疑的劇情突出重圍,劇集的「真實」功不可沒!
沒有什麼刀光劍影的場面,所描述的都是很細膩的心理活動。
也正是如此,《白色月光》中的人物塑造,才讓觀眾可以產生共情,進而體會角色背後女性的力量!
故事的一開始,由宋佳飾演的張一在偶然間發現自己的老公張鑫(喻恩泰飾演)疑似出軌。
△莫名的簡訊+曖昧的微博留言
在女性的第六感之下,張一逐步展開了追查。
在這個家庭裡,老婆張一主外,她是女強人,建築公司合伙人,在事業上有著超強的能力。
丈夫張鑫則在家做家務奶孩子,做一個完美的「賢內助」。
可惜世間好物不堅牢,一場婚姻,這麼多年朝夕共處的陪伴,居卻經不起幾條信息的考驗。
都說婚姻是避風港,於大多數家庭來說的確如此。
兩個人組建家庭攜手共進,用柴米油鹽的煙火氣一起對抗人生風浪,但也有許多婚姻伴隨著家暴、出軌等危機。
在前期,張一的懷疑對象有三個:
第一個懷疑對象是網友小田,張鑫手機裡曖昧簡訊的來源。
後來小田直接暴露,張鑫委屈巴巴的解釋:小田是自己做微商生意的客戶,想要補貼家用做了微商,怕被張一知道只好隱瞞。
第二個懷疑對象是是笑笑的舞蹈老師。
張一發現深夜時分家裡還有外人,警惕地問丈夫是誰,張鑫張口就來:笑笑的舞蹈老師來送彩排的服裝。
之後,張鑫又自導自演了一出自己找舞蹈老師和笑笑拍廣告,怕被張一發現才遮遮掩掩的戲,並拉上女兒一起演了出苦肉計成功騙取張一信任。
第三個懷疑對象是幼兒園的實習教師孫雯雯。
剛開始,格主也以為出軌對象是孫雯雯,出乎意料的是,孫雯雯也並非是「小三」。
△孫雯雯更多的是為了「錢」
此外張鑫還翻出舊帳,指出張一結婚前還跟前男友去喝酒,但自己選擇無條件相信她,並指責張一為什麼不能相信自己呢?
隨後,張鑫也坦白自己是被孫雯雯「詐騙」了,否認自己出.軌的事實。
張一信了,她原諒了張鑫,並給了孫雯雯一筆錢幫他善後。
她甚至後悔自己不應該不信任丈夫,跟張鑫坦白了自己曾調查他出軌的事情,張鑫一副事情都過去的樣子跟她說沒關係,是自己沒有給足安全感。
但我們都知道故事並沒有那麼簡單。
其實在前幾集中,就出現了楊雁這個角色。
她是張一的「婚姻問題指導大師」,為她傳授了很多尋找丈夫出軌對象的經驗。
第一次見面,楊雁就向張一敞開心扉:楊雁有兩段婚姻,第一段婚姻,老公家暴。離婚後帶著孩子又嫁了一個老公,本以為能收穫幸福美滿家庭,但現任老公又出軌了。
楊雁還安慰、鼓勵張一,為了幫張一「鬥小三」忙前忙後、同仇敵愾。
但是所謂當局者迷大抵就是如此,張一始終不如旁觀的閨蜜拎得清,閨蜜一語中的:陷入愛情的女人智商普遍不高。
沒錯,楊雁才是那個真正的「小三」。
她費盡心思主動接近張一,就是為了讓張一張鑫離婚,好鳩佔鵲巢,讓自己的兒子有一個完整的家。
楊雁可以說是升級版的凌玲(《我的前半生》),她信奉的錯誤的傳統觀念:女人的最大成就是經營好家庭,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作為一部懸疑劇,《白色月光》無疑是成功的,從開篇的曖昧簡訊開始,觀眾就一直在跟隨張一抽絲剝繭找真相。
而除了劇情的懸念迭起、張鑫細思極恐的「反偵察」手段,劇中對於現實生活的寫照亦格外真實。
《白色月光》是一部反套路的劇,它不是男強女弱的傳統搭配,而是女主外,男主內的懸疑題材,不僅結合了熱點,更是反映了當下市場的女性話題:女性成為妻子母親前,首先得是她自己。
即使面對殘酷的真相,女性依舊可以冷靜理智的重新審視新生的一切。沒有完美的婚姻和一帆風順的人生,但依舊有選擇重新開始的權利。
時代在發展,而現在越來越多的獨立女性,既有本事享受婚姻的幸福,又能勇敢的承擔生活中突如其來的變數。
畢竟該來的總會來,該走的留不住。
當然《白色月光》並不是教我們如何鑑別伴侶出軌,也不是教我們懷疑婚姻否定愛情。
愛情沒有對錯,只是相愛的人之間的感情會消失,愛人之前先愛自己亦很重要。
有愛人一起面對生活的艱辛固然可喜,面對不幸的婚姻也無需委屈求全。
說完劇情,格主還想額外再講講劇中的兩大女主:宋佳和劉敏濤。
縱觀這一路,宋佳並不是海清口中為了當小花才一直不結婚的女人,她是活的瀟灑肆意,自由自在的女演員。
她目標清晰:「我希望別人說,宋佳是一個好演員,一個真正的演員,這一直是我心裡的一個自我暗示」。
她所飾演的每個角色,都有一種說不出口的感染力。這種感染力,不僅僅來自於劇中人物,更是宋佳女性魅力的折射。
她或許並不是頻頻登上話題熱搜的流量明星,但她是那個演戲拼命全力生活的自在女子。
最後放上宋佳自己說的一段話:「我希望自己成為的人是:首先要接受自己,我生下來就是這樣的,就是一個比較簡單、比較直接的人;其次從職業來說,我希望自己就是憑真本事吃飯的好演員。這是我從來沒變過的堅持。」
劉敏濤呢?憑藉一首《紅色高跟鞋》成為「姐圈頂流」。
這個40+女人背後,不僅僅只有驚豔的演技,她還有驚豔的人生。
她在40歲的時候,找到了真正的自己,用她的話來說,她也終於迎來了叛逆期。
誰說女人40,人生就沒有別的可能,只有擺脫了一些消耗自己的人和事,就會有不一樣的開始,開始真正討好自己,以最舒適的方式過一生。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劉敏濤?
與其說是喜歡劉敏濤,不如說喜歡這樣敢做自己,追求自由的女性。
你要記住,年齡從來不是絕對的限制條件, 40歲不是終點,而是美好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