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之所以對愛情充滿幻想,是因為長久以來各類作品中對美好愛情的演繹。圓圓滿滿的故事也好,遺憾悽美的愛情也罷,大都在讚揚愛情帶給人們的精神支撐。
然而,近幾年的影視作品越來越敢於揭示愛情中最血淋淋的真相。錢鍾書先生曾將婚姻比作「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然而如今的現實卻是,連想進去的人也不多了。
《三十而已》讓年輕人集體「恐婚」之後,《白色月光》火熱開播,再一次觸碰「出軌」題材,甚至把婚姻故事拍成了懸疑劇,觀眾大呼:「又是恐婚的一天!」
雖然說的是愛情,但這其實是一部都市情感懸疑劇,由五百監製,劉紫微執導,宋佳、喻恩泰、劉敏濤、黃覺領銜主演。
劇中,宋佳飾演的張一是一名出色的女性建築設計師,職場風生水起,事業穩步上升。喻恩泰飾演的是她的丈夫張鑫,兩人有了女兒後他甘願當全職丈夫,成為妻子的「賢內助」。一家人的生活看似幸福和睦,然而卻藏滿了秘密和謊言。
即使張鑫願意犧牲自己的事業來全力支持張一,即使他是女兒心中最完美的爸爸,也依舊不妨礙他出軌。當張一偶然發現丈夫手機裡「有問題」的信息,所有的信任開始分崩離析。
張一開始變得疑神疑鬼,福爾摩斯般的「第六感」立馬就出現了。緊接著,她突然收到酒店發來的開房記錄。
在和丈夫視頻的過程中,留意到他背後瞬間閃過的女人身影。
翻看丈夫的購物小票,居然發現了避孕用品。
種種跡象都將表面看起來絕對是完美老公的張鑫指向了出軌的渣男。但張一卻沒能像顧佳手撕綠茶一樣,灑脫的和丈夫攤牌,瀟灑離婚。張一離婚的訴求是想要房子和孩子。但由於長期忙於工作,孩子和自己並不親近,反而和張鑫關係更好。而房子在之前幫張鑫創業時被拿去做財產抵押,如果創業公司破產,房子會被收走。所以,最壞的結果就是她淨身出戶。
當女人成為家庭的頂梁柱,為整個家盡心盡力,然而在遭遇丈夫出軌後,還有可能落得一無所有的下場,簡直扎心!
小三究竟是誰?張一最終會淨身出戶嗎?接下來還有怎樣的反轉?這些謎團成了這部劇一直吸引著觀眾的最大看點。前期劇情布下的婚姻裡的崩潰和絕望,在後面能否轉化成張一的自我重建和浴火重生,令大家拭目以待。
《白色月光》這個名字來自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裡的話:「也許每一個男子都有過這樣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然而現實,亦然已然。
關於婚姻。「出軌」和「小三」已成為婚姻中永恆的話題。隨著婚姻的時間越久,每個女性都會自然而然的成為福爾摩斯。人為什麼要出軌?新鮮的肉體or情感的失衡?空虛難耐or追求刺激?不在少數的男人覺得能出軌是在自信的展示全新的自己,光彩吸引著翩翩飛舞的蝴蝶們。男人為什麼這麼自信?因為這個社會對男性的期待和道德要求足夠的低,對女性卻越來越殘酷。
所以,女性成為妻子母親前,首先得是她自己。即使面對殘酷的真相,可以冷靜理智的重新審視新生的一切。沒有完美的婚姻,也絕少有一帆風順的人生,但每個人依然一直都有選擇的權利。
關於生活。「離什麼婚,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過吧。」你選擇的不是雞也不是狗,而是共同成長互相關愛的人。生活最殘酷的不是累了一天下班回家還要照顧孩子洗衣做飯,而是你無法瀟灑的離開那個把你傷害的體無完膚的人而繼續受折磨。為了孩子的成長湊合過,為了完整的婚姻不能任性,為了自己……繼續破碎自我?
在《白色月光》中張一辯解到:「我現在做的任何事情,不能只考慮我自己,因為我還是一個妻子,是一個媽媽。」如今越來越多的獨立女性,既有本事享受婚姻的幸福,又能勇敢的承擔生活中突如其來的變數。該來的總會來,該走的也會走。
關於每一個女人。開始有更多女性更能對「恐婚」、「自由」、「享受」這三個標籤產生共鳴。畢竟,如今的女性已經完全在城市快節奏中進步著。她們更多的背負了職場與婚姻的壓力,並無法擺脫傳統觀念對她們的羈絆與束縛。性別、年齡、學歷、結婚、離婚、生育、職場,赤裸殘酷著。
但每個人要相信,愛情是永恆的,生活是美好的,自己是昂首成長乘風破浪的。無論多難,都不要放棄你「搏鬥」的氣勢。
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愛情也沒有孰對孰錯,生活依舊要繼續,當然,經歷風雨的你,一定會更加光彩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