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配圖選自《茜茜公主》等與文章內容相關圖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在鞏俐和李斯丹妮由於所謂的「胖」和「腿粗」被無端諷刺後,關於女性身材、拒絕body shame的話題很熱。
雖然大家對自己有各種不滿意,但是,說起對身材的苛刻與狂熱,200年來可能沒有人比得上她——在她面前,金莎帶秤吃飯,就是入門款。
她有個陌生的名字叫:維特斯巴赫王朝的伊莉莎白·亞美莉·歐根妮。
還有個熟悉的名字叫:茜茜公主。
當年,這位「歐洲第一美人」擁有無數人羨慕的美貌與身材:身高172cm,體重不到50kg,腰圍只有50cm。
做個對比,奧黛麗.赫本170cm,體重50kg,茜茜公主比她還要高和瘦,而且這種瘦高不是天生的。
△再舉個例子,扮演茜茜公主的羅密·施奈德體重49kg,已經很瘦,可她比茜茜矮了10cm,身高只有162cm。
1854年,剛剛16歲的茜茜公主嫁給了奧地利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 在短短的四年時間內三次懷孕,兩個女兒出生後被強勢的婆婆索菲帶走撫養,2歲的大女兒之後又因病去世。
年輕的皇后無法掌握新生活,認為自己唯一能控制的東西只有身材與美貌,於是開始用極端的方法修飾外形。
在大女兒去世以後,她拒絕進食,因此導致了身體虛弱,情緒低落;為了調養身體,她又開始大量運動,每天騎很長時間的馬、登山、練習體操。
△茜茜公主騎馬畫像很優雅,競技騎馬圖則看起來非常矯健,她曾經是19世紀70年代多項騎術競技冠軍。
當時的審美最愛纖細的沙漏腰,茜茜在運動以外,就用緊束的方法使自己的身材保持著極端的苗條。
懷孕三次後,她不再願意與丈夫發生性關係,趁機將腰圍束至16英寸,以至於期盼她繼續懷孕的婆婆怒不可遏,連皇帝都忍不住覺得妻子在某些時候「愚蠢至極」。
當年的報紙記載,1860年代,正是茜茜對自己身體要求最嚴格的時期,她每天穿束身衣就要一個小時,有時甚至把自己縫死在衣服裡。
△成為奧地利皇后沒多久的茜茜。
她吃得也極少,只要腰圍大於50釐米就採用「禁食療法」或「飢餓療法」,長期粗糙的飲食與長時間的戶外運動使她的皮膚出現問題,狀態越變越差,而為了想像中的健康,她只好又去健身房做更多的吊環、啞鈴、舉重練習。
雖然這個邏輯,我今天也沒想通。
2017年上海博物館與匈牙利國家博物館等聯合舉辦了「茜茜公主與匈牙利」展覽,展出了一件茜茜公主大概50多歲時穿的上衣。
印象深刻的是,這件衣服擁有非常誇張的胸腰比例,難以想像,一個50多歲的女性還能整天把自己塞進如此畸形的服裝裡。
△匈牙利國家博物館藏,典型的19世紀90年代的樣式,在兒子魯道夫於1889年去世後,茜茜公主便只穿一身黑衣,這件衣服很可能是她在頻繁的旅行和散步時所穿。
甚至1891年, 茜茜54歲,她的希臘文教師還在日記中記錄:
「今早皇后殿下召我至交誼廳,交誼廳與寢室的門敞開著,韻律繩、單槓、體操環等都已經就位了。我看到她時,她正拉著吊環起身。她身穿一件長擺黑色絲質洋裝,裙擺邊上還繡著華麗的黑色鴕鳥毛,我從未看過她氣勢如此逼人,仿佛是一種介於蛇與鳥之間的生物。」
△匈牙利國家博物館藏,日記中描述的茜茜可能就像這樣吧,這幅畫是茜茜公主去世後,她的丈夫要求畫家約瑟夫·卡貝所作。
去年我到維也納參觀霍夫堡皇宮裡的茜茜公主博物館,看到皇后的專屬健身房,吊環掛在門廊下,前邊靠著單槓等健身器材。
傳說這裡是茜茜在宮中除臥室以外每天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她坐在梳妝檯前讓僕人花2-3個小時梳理頭髮,同時學習語言,剩下的時間則全耗費在吊環和單槓上。
實際上,當時的社會環境非常保守,皇后在健身器材上搖擺是一件非常不體面的事情,流言蜚語在報紙上流傳,皇帝雖然看不慣茜茜的細腰,但為了維護妻子甚至查封媒體。
但是,別看茜茜公主對自己如此苛刻,在當年,健身對於女性真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在做這篇文章之前,我們查閱了大量資料,試圖找出古代女子有趣的健身方式給大家看。然而,查找過後才發現,整體上女性健身在歷史上記錄非常少,除了上古時期母系社會崇拜強壯的女性,後來能去參加體育運動的大多都是男性。
例如在古埃及,畫在壁畫,刻成浮雕的幾乎無一例外展現的都是男性的英勇,歷史學家們發現了成百上千個男運動員的名字,女運動員卻只有幾十個。
女性能參加的不過是舞蹈、雜技和遊戲;偶爾有藝術品上雕刻著伸展苗條臂膀,裸露雙腿遊泳的少女,大多數也只和祭祀活動有關。
△Karyssa I地區第15號墓中的古埃及壁畫,正在玩拋球雜耍的女性形象,以及古代埃及正在下腰的舞女。
比如在古希臘,出現了女子運動會,傳說是為了紀念宙斯的妻子赫拉,略帶神話色彩,公元前二世紀希臘旅行家保塞尼亞斯在《希臘的描述》中記載了這次「赫拉運動會」:由少女競走比賽組成,她們長發下垂,身穿束腰外衣,胸部到右肩裸露,比賽在奧林匹克體育場進行,跑道被縮短了六分之一。
這次比賽應該很重要,但它只是女性成年或者婚前儀式的一部分,和原始時期代表生育和繁衍的女孩們跑過田野,為了使土地肥沃的宗教儀式也沒有多少區別。
△梵蒂岡博物館,運動中的亞馬遜女孩漂亮的大理石像,亞馬遜是傳說中一個驍勇善戰的希臘部落,神話中完全是女性的社會,並以女性作為出徵武士。
古代社會的女孩,無論運動還是健身,都不屬於自己支配。
古希臘所有地區,只有斯巴達男子支持女性健身,斯巴達的女性的確健美,但她們健身卻只是為了生出健康的孩子。斯巴達政治家萊克爾加斯要求姑娘們摔跤、賽跑、擲鐵餅、標槍,對姑娘們健身,還發表過一段目的非常明確的言論:
「在世界上的其它地方,日後終將成為母親的年輕少女……大多數希臘人對少女們靜靜坐著做刺繡感到非常滿意,她們所做的一切都達到了我們的要求,但我們又怎能期望在這種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婦女能生出傑出的子孫後代。」
於是斯巴達少女們健美的體型,使斯巴達人實現了優生的目標。
△古希臘陶罐紋飾上健壯的女子。
和西方一樣,中國古代女孩的運動細胞,也一直不發達,《資治通鑑》記載「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世說新語》還講了一個故事:東晉權臣桓溫平蜀之後,沒和自己的妻子南康公主打招呼,就娶了李夫人,南康公主知道這件事提刀找李夫人興師問罪,破門而入時,李氏一頭黑髮直拖地面,對公主說自己「國破家亡,今日若能見殺,乃是本懷」。李夫人楚楚可憐的樣貌打動了南康公主,兩人做了姐妹。
這就是成語「我見猶憐」的出處。
可見當年,柔弱的女人是多麼男女通吃。
△顧愷之《女史箴圖》局部,畫裡的女子都是柔弱而纖細的,這幅畫現存大英博物館。
審美偏愛李氏一樣的纖弱女子,覺得健碩提刀的南康公主沒那麼美,所以怎麼會有女孩願意變得「強壯」呢?
直到唐代,經濟發展,國家強盛,當姑娘們開始以胖為美,當有了頻繁的中外交流,女子運動豐富起來。
比如唐朝的姑娘們特別愛球類運動,她們會蹴鞠,參加不用球門的「白打場戶」,唐代康駢的《劇談錄》記載了一個球技高超的女孩子,經過長安城勝坊北街的時候,「適軍中少年蹴鞠」,女子「接而送之,直高數丈」。
△明代杜堇《仕女蹴鞠圖》局部,杜堇是民間畫師,沒有宮廷生活,考證他可能是根據南唐宮《宮中圖》臨仿,描述的是五代南唐宮廷女子的生活場景。
她們還打古代的高爾夫,一種徒步持杖打球的遊戲,叫「打步球」,寒食節的時候,宮中的女子都會來參加這種球類運動。
此外,在很多古詩中還能看到女孩子們參加不同的體育運動。
杜甫有寫過女孩射箭的詩《哀江頭》:「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笑正墜雙飛翼。」
《採蓮》裡則有會遊泳的女孩兒,她們:「莫言花重舟將沒,自解凌波不畏沉。」
《資治通鑑》還有皇帝看女孩們拔河的:「上(中宗)幸玄武,與近臣觀宮女拔河。」
看,能自由運動的女孩們,是多麼快樂呀!
△唐代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太經典啦。
只可惜,如唐朝這般能恣意參加體育運動的女子們,到後來慢慢消失了,宋朝開始,文人士大夫愛好安靜典雅;再後來,受到「三寸金蓮」的畸形審美影響,女孩們都裹了腳,還怎樣身輕如燕呢?
清代,有人盤點了《紅樓夢》裡姑娘們的「健身方式」,數來數去,竟然只有放風箏、蕩鞦韆、釣魚、下圍棋、解九連環、捶背捶腿,這六種了。
△《汪惕齋手繪紅樓夢粉本》群釵放風箏。
如今,每當我到健身房,看到男女各半的熱鬧場景,就覺得開心,能夠自由選擇運動的方式,就算讓我在古代當個公主也不換啊。
即便還有各種不如意,但今天我們的確處在一個男女相對平等的時代,運動自由帶給女孩們充沛的精力、健康的身體和自由的思想,真正把握自己的生活。
本文參考資料
邱小慧、常海林《古代西方婦女的體育》
劉懿《唐代婦女體育淺析》
豪厄爾、徐明《古代西方世界的婦女和體育運動》
高彩豔《從<紅樓夢>看古代女性養生健身》
路易斯·福克斯克羅夫特《曾經減肥也成執念》
霍夫堡皇宮,茜茜公主博物館官網
今日互動
你日常喜歡什麼運動呢?
李筱懿,新女性主義作家、媒體人,「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創始人。著有《情商是什麼》、《在時光中盛開的女子》、《先謀生,再謀愛》、《美女都是狠角色》、《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新書《氣場哪裡來》熱賣中,帶你從19個女人的傳奇故事中,看氣場中的6種類型,幫你找準自己的優勢和短板。姚晨、馮唐、陳數、吳曉波聯袂推薦。
琦琦,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籤約作者。一名找好看圖片有強迫症的90後,還是個愛研究奇奇怪怪東西的怪味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