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森催眠工作坊(2015,5,7-10)
艾瑞克森基金會會長,艾瑞克森嫡傳弟子傑佛瑞.薩德全程帶領。小班授課,私人訂製,只限16人。電話:18600019643
由艾瑞克森基金會主辦的世界心理大會匯集了全世界心理學界的大牛,很多的流派都是受艾瑞克森催眠的啟發而來。這種私人訂製的研討會形式也成為艾瑞克森晚年最喜歡的工作方式。他認為這是快速高效的幫助他人的最佳形式。
艾瑞克森催眠一向以快速神奇著稱,許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他可以僅用一次甚至幾句話便可將病人治癒。其實這樣的案例多不勝數。
治療乾癬症
一位年輕女子向我表示:「好幾個月來我一直努力設法鼓足勇氣來見你。你應該注意到,即使現在是炎熱的夏季,我卻依然穿著高領與長袖的衣服。昨夜,我見到家中地毯上全是皮膚屑,今早則眼見皮膚屑掉了滿床。我心想:我必須去見精神科醫生了。瞧我這副全身都是乾癬的模樣,事情不會變得更糟了。」
我說道:「你於是認定自己患了乾癬症。」
她繼續描述症狀:「我憎恨自己赤身裸體的模樣。我的身體、四肢與頸部全部覆蓋著斑斑駁駁的乾癬,我甚至可以隨時抖落一身的皮膚屑。」
我表示:「讓我瞧瞧你的乾癬情況。我不至於吃了你,你也不會就此死去。」
於是她向我展現她的苦惱的根由。我檢查得非常仔細,然後告訴她:「你的乾癬大約只有你想像中的三分之一而已。」
她有些生氣地說:「因為你是醫生,我才來向你求助。如今你卻告訴我乾癬大約不及我想像中的三分之一。我可以親眼看見自己的身體情況,你卻如此粉飾太平,將乾癬數量降到三分之一。」
我回答:「沒錯,你有許多情緒,你的情緒不少,乾癬卻不多。你是個活生生的人,當然有許多情緒:乾癬很少,情緒卻很多。在你的四肢與身體上滿是情緒的痕跡,而你始終將它們稱之為『乾癬』。你的乾癬的確不可能像你想像中的那麼多,頂多只有你認為的三分之一而已。」
她二話不說便問我:「我該付你多少錢?我會寫張支票給你,而我再也不會來見你了。」
兩星期後,她卻來電錶示:「我可以再與你晤談一次嗎?」
我回答:「當然可以。」
她前來坦承:「我要向你致歉,我想再繼續接受你的治療。」
我表示:「你無須向我道歉。我做了正確的診斷,不必接受任何道歉。」
她同意我的觀點:「我想你是對的,我不該向你道歉。我應該對你所做的正確診斷感到高興才是。我不再受乾癬所苦了,請看我的手臂,如今只有零星幾塊乾癬而已。我身上的狀況也類似。我足足生了你兩個星期的氣。」
艾瑞克森和傑佛瑞常常出其不意的將這塊巨石拋給來訪者,但接到這個石頭的人都知道其實它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重。這個體驗性的隱喻促進了很多來訪者的領悟。
當埃瑞克森對文中這位年輕女子說「你的乾癬很少,情緒卻很多」時,他將乾癬與情緒作了聯繫,並藉此暗示個案情緒愈多時,乾癬便愈少;而乾癬愈多,情緒就愈少。他使她有機會將強烈的情緒投射到他身上。當她對他足足氣了兩個星期時,她的乾癬明顯地大為減少。她確實情緒多而乾癬少。
埃瑞克森精於利用挑戰個案、困擾個案,或是激起個案不悅的情緒等方式,協助個案尋獲行為的新標準。如此重新建構的程序,往往與當事人的心智結構與信仰和諧一致。在「汽笛豆」的故事中,他設法確認個案自我認定的信仰虔誠。面對「肉桂臉」故事當中的小女孩時,他採取了適合處理兒童問題的有趣態度。而當治療乾癬個案時,他則以挑戰的方式對應個案敵對的態度與競爭傾向。這位深受乾癬困擾的個案,終於意識到她內在的憤怒情緒。她體會到埃瑞克森是對的,她果真有許多情緒。在潛意識層面中,她於是聯想到埃瑞克森所作的另一項宣告也可能是對的——她的乾癬可能只有想像中的三分之一。她的身體立即有所反應——絕大部分的紅疹就此消失。
至於當「肉桂臉」聽到自己被稱為「肉桂臉」,而非真的被指控為小偷時,她輕鬆地笑了。從此之後,每當她想到自己的雀斑時都會忍不住地微笑,原本的憎恨與憤怒,轉而被愉快的感受所取代。正像埃瑞克森的解釋:「整件事逐漸變得極為有趣。」如此有趣的情境,即使當她離開埃瑞克森之後依舊存在。
「汽笛豆」的故事中,個案的處境被重新加以建構,由失控的窘境轉化成理應讚美感謝的情境——她竟擁有如此美妙的掌控能力,能夠在排出氣體的同時,充分保留直腸內的液體與固體物質。她甚至被慫恿刻意練習如此絕妙的掌控能力,以及赤身裸體地在公寓中載歌載舞歡慶上天的神奇造化。當然,就膚淺的層面來說,由於埃瑞克森充分允許她盡情放屁,這種做法從此解除她原先的自責(認定放屁是項可怕的罪行)。埃瑞克森也相當尊重她的禁忌——他建議她私下練習,而非在大庭廣眾前公開放屁。
此文結尾處,埃瑞克森附帶提及了一樁有關個案的補充說明。當事人對身體的接納態度,已逐漸延續到對個人其他生理功能的全盤接納。短短一年後,她竟可以在與埃瑞克森談話的同時露出乳房哺育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