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森催眠:治療乾癬症

2021-02-13 心閱讀俱樂部

艾瑞克森催眠工作坊(2015,5,7-10)

艾瑞克森基金會會長,艾瑞克森嫡傳弟子傑佛瑞.薩德全程帶領。小班授課,私人訂製,只限16人。電話:18600019643



由艾瑞克森基金會主辦的世界心理大會匯集了全世界心理學界的大牛,很多的流派都是受艾瑞克森催眠的啟發而來。這種私人訂製的研討會形式也成為艾瑞克森晚年最喜歡的工作方式。他認為這是快速高效的幫助他人的最佳形式。

艾瑞克森催眠一向以快速神奇著稱,許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他可以僅用一次甚至幾句話便可將病人治癒。其實這樣的案例多不勝數。

治療乾癬症

一位年輕女子向我表示:「好幾個月來我一直努力設法鼓足勇氣來見你。你應該注意到,即使現在是炎熱的夏季,我卻依然穿著高領與長袖的衣服。昨夜,我見到家中地毯上全是皮膚屑,今早則眼見皮膚屑掉了滿床。我心想:我必須去見精神科醫生了。瞧我這副全身都是乾癬的模樣,事情不會變得更糟了。」

我說道:「你於是認定自己患了乾癬症。」

她繼續描述症狀:「我憎恨自己赤身裸體的模樣。我的身體、四肢與頸部全部覆蓋著斑斑駁駁的乾癬,我甚至可以隨時抖落一身的皮膚屑。」

我表示:「讓我瞧瞧你的乾癬情況。我不至於吃了你,你也不會就此死去。」

於是她向我展現她的苦惱的根由。我檢查得非常仔細,然後告訴她:「你的乾癬大約只有你想像中的三分之一而已。」

她有些生氣地說:「因為你是醫生,我才來向你求助。如今你卻告訴我乾癬大約不及我想像中的三分之一。我可以親眼看見自己的身體情況,你卻如此粉飾太平,將乾癬數量降到三分之一。」

我回答:「沒錯,你有許多情緒,你的情緒不少,乾癬卻不多。你是個活生生的人,當然有許多情緒:乾癬很少,情緒卻很多。在你的四肢與身體上滿是情緒的痕跡,而你始終將它們稱之為『乾癬』。你的乾癬的確不可能像你想像中的那麼多,頂多只有你認為的三分之一而已。」

她二話不說便問我:「我該付你多少錢?我會寫張支票給你,而我再也不會來見你了。」

兩星期後,她卻來電錶示:「我可以再與你晤談一次嗎?」

我回答:「當然可以。」

她前來坦承:「我要向你致歉,我想再繼續接受你的治療。」

我表示:「你無須向我道歉。我做了正確的診斷,不必接受任何道歉。」

她同意我的觀點:「我想你是對的,我不該向你道歉。我應該對你所做的正確診斷感到高興才是。我不再受乾癬所苦了,請看我的手臂,如今只有零星幾塊乾癬而已。我身上的狀況也類似。我足足生了你兩個星期的氣。」


艾瑞克森和傑佛瑞常常出其不意的將這塊巨石拋給來訪者,但接到這個石頭的人都知道其實它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重。這個體驗性的隱喻促進了很多來訪者的領悟。

當埃瑞克森對文中這位年輕女子說「你的乾癬很少,情緒卻很多」時,他將乾癬與情緒作了聯繫,並藉此暗示個案情緒愈多時,乾癬便愈少;而乾癬愈多,情緒就愈少。他使她有機會將強烈的情緒投射到他身上。當她對他足足氣了兩個星期時,她的乾癬明顯地大為減少。她確實情緒多而乾癬少。

埃瑞克森精於利用挑戰個案、困擾個案,或是激起個案不悅的情緒等方式,協助個案尋獲行為的新標準。如此重新建構的程序,往往與當事人的心智結構與信仰和諧一致。在「汽笛豆」的故事中,他設法確認個案自我認定的信仰虔誠。面對「肉桂臉」故事當中的小女孩時,他採取了適合處理兒童問題的有趣態度。而當治療乾癬個案時,他則以挑戰的方式對應個案敵對的態度與競爭傾向。這位深受乾癬困擾的個案,終於意識到她內在的憤怒情緒。她體會到埃瑞克森是對的,她果真有許多情緒。在潛意識層面中,她於是聯想到埃瑞克森所作的另一項宣告也可能是對的——她的乾癬可能只有想像中的三分之一。她的身體立即有所反應——絕大部分的紅疹就此消失。

至於當「肉桂臉」聽到自己被稱為「肉桂臉」,而非真的被指控為小偷時,她輕鬆地笑了。從此之後,每當她想到自己的雀斑時都會忍不住地微笑,原本的憎恨與憤怒,轉而被愉快的感受所取代。正像埃瑞克森的解釋:「整件事逐漸變得極為有趣。」如此有趣的情境,即使當她離開埃瑞克森之後依舊存在。

「汽笛豆」的故事中,個案的處境被重新加以建構,由失控的窘境轉化成理應讚美感謝的情境——她竟擁有如此美妙的掌控能力,能夠在排出氣體的同時,充分保留直腸內的液體與固體物質。她甚至被慫恿刻意練習如此絕妙的掌控能力,以及赤身裸體地在公寓中載歌載舞歡慶上天的神奇造化。當然,就膚淺的層面來說,由於埃瑞克森充分允許她盡情放屁,這種做法從此解除她原先的自責(認定放屁是項可怕的罪行)。埃瑞克森也相當尊重她的禁忌——他建議她私下練習,而非在大庭廣眾前公開放屁。

此文結尾處,埃瑞克森附帶提及了一樁有關個案的補充說明。當事人對身體的接納態度,已逐漸延續到對個人其他生理功能的全盤接納。短短一年後,她竟可以在與埃瑞克森談話的同時露出乳房哺育幼兒。


相關焦點

  • 艾瑞克森與催眠治療
    艾瑞克森17歲開始的康復過程堪稱是一個生命的奇蹟,這個奇蹟是怎麼實現的呢?  艾瑞克森回憶說,三個醫生斷言他活不到明天,這是一個典型的暗示!假如他接受了這個暗示,真的相信自己活不到明天,那就可以說,三個醫生對他成功地實施了催眠!儘管當時的艾瑞克森還不知道什麼是催眠,但他很清楚地知道,這是三個醫生將他們的意志加在了他的身上,於是他決定挑戰這個暗示!事實證明他成功了!  接著醫生們又發出了第二個暗示——你永遠站不起來了!艾瑞克森一樣決心挑戰這個暗示,但與第一個挑戰相比,這一挑戰歷程更艱難。
  • 《艾瑞克森催眠精訓營》系統深入全面進入玄妙的艾瑞克森催眠世界
    他帶給我們太多的震撼、也帶給我們太多的禮物,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做一代宗師,但是歷史卻選擇了他,因為他做出的貢獻,就像曾奇峰老師所言,艾瑞克森之後,所有關於人類心理的領域,都留下了艾瑞克森不朽的印記,他玄幻多彩的治療手法和他多舛魔幻的神奇生命經歷,使得他如夢幻般從鳳凰城炎熱的沙漠向我們撲面而來
  • 艾瑞克森的幾個催眠小故事
    ,世界公認的催眠治療與短期策略心理治療的權威專家。艾瑞克森是舉世聞名的天才催眠師,他為催眠取得了合法的地位,讓催眠不再是「嚴肅的學術殿堂中的跳梁小丑」;他是全世界聞名的偉大醫學催眠大師,常因奇蹟般的治好了那些被認為是「毫無希望」的病人而聞名於世,同時也是公認的催眠學著作權威;而且,他被認為是顛覆傳統心理治療和傳統催眠的催眠領袖,雖然他已去世26年,但在催眠領域至今仍然沒有人能超越他。
  • 艾瑞克森氏催眠之:療愈性的隱喻故事
    開創了第三代生生不息催眠的吉利根博士,他的老師艾瑞克森的故事,更是讓我們覺得尤為珍貴。根據他的另一位著名的學生傑弗瑞·薩德博士(艾瑞克森基金會會長)所說的,艾瑞克森的每一言每一句話都是帶著啟發性的,他全然地敞開並且給予身邊人他的智慧。以下是薩德博士分享的一個關於他自己的親身經歷,由中我們可以窺探艾瑞克森的催眠是如何像涓涓細流融入生活的每一個時刻的。
  • 艾瑞克森給孫女的一個長達十幾年的催眠
    海報上的照片是艾瑞克森懷抱他最小的孫女,
  • 米爾頓•艾瑞克森:他催眠了自己,找到了生命
    這個男孩的名字叫米爾頓·艾瑞克森,他後來成為催眠治療大師,可以說是這一神秘領域的無可爭議的No.1,也被認為是短程策略心理治療的鼻祖。潛意識給了他答案艾瑞克森17歲開始的康復過程是一個生命的奇蹟,這個奇蹟是怎樣得以實現的呢?
  • 艾瑞克森《不尋常的治療》片段分享
    艾瑞克森答應了,向她指出了一些她很配合的事,比如,她以前不修邊幅,但現在穿著得體;以前她認為自己的牙齒有缺陷而並未考慮到它的價值。 不到幾個月,她送給艾瑞克森一份剪報,上面刊登了她和那個男青年的結婚啟事,一年後,她又送給艾瑞克森一張她孩子的照片。
  • 催眠大師艾瑞克森:真正的逆天改命,是喚醒天賦,順勢而為
    然而,他卻沒有被自身的境遇、條件所限制,而是憑著不斷的自我錘鍊,成為了世界級的心理治療大師,二十世紀催眠界的領袖人物。他就是米爾頓·艾瑞克森。他開創了現代催眠的先河,在心理學界的影響力可以媲美弗洛伊德。
  • 催眠治療--發現真正的自己
    催眠治療,恰恰是一種覺醒,將來訪者從某種自我催眠狀態中喚醒,幫助他們找到內在自我療愈的力量。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並沒有真正地認識自己,並不知道自己內在有多大的力量。在我成為催眠治療師之前,我也不是那麼相信。但是,在我的治療生涯中,我一次又一次地從患者那裡看到了人類內在力量的強大。
  • 艾瑞克森幫助不聽話的小男孩
    休息的過程中,艾瑞克森就順勢做了一個小小的催眠。在這個催眠裡,他只是對這個小男孩說:「你現在是個大男孩了,你已經可以照顧媽媽,所以你也可以真的負起責任,讓你的媽媽感覺到開心,感覺到快樂,你是個會負責人的大男孩。」催眠醒來後,就讓小男孩離開辦公室回家了。
  • 催眠小百科 | 催眠的歷史-三代催眠的演變
    他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催眠治療師。佛洛依德是理論大師,艾瑞克森是實踐大師。艾瑞克森醫生認為,來訪者的內在擁有足夠多的資源可以幫助他自己去療愈、轉化,並且治療注重的是結果怎麼樣,而不是採取什麼手段,過程如何。
  • 紀錄片:艾瑞克森的傳奇一生
    Erickson(1901一1980)在心理治療史上是一位獨特的影響人物。雖然沒有師承於名家,他自我錘鍊而成為二十世紀催眠界的領導人物,同時也是短期心理治療的創始人。很多人主張,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貢獻在於治療理論,艾瑞克森的貢獻在於治療實務。艾瑞克森發表在心理治療文獻的案例多過任何臨床工作者;他所發明的技術多過任何一位執業醫師,而且他還有一些發明至今仍然沒有被清楚地闡釋。
  • 前世催眠是真的嗎?
    【導師簡介】洪偉凱臺灣執照諮商心理師美國紐約州立執照諮商心理師現擔任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臺北艾瑞克森中心的創會理事師從艾瑞克森基金會會長傑弗瑞·薩德博士和世界頂級催眠大師史蒂芬·吉利根博士傳統催眠和艾瑞克森催眠有什麼不同?
  • 米爾頓·艾瑞克森催眠故事
    某位心理學家在一個大會上講到催眠如何對一個人的潛意識產生長久影響的時候,有位女學員在臺下舉手發言。「我非常同意你的說法,我想跟在場的所有人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我有幸在艾瑞克森(催眠泰鬥)在世的最後幾年去到在他家舉辦的一個為期幾天的小工作坊學習。
  • 艾瑞克森和他的紫色房間
    為了公平,我也用自己人生的1分鐘,冷靜地想了一下,我最後選出的現實人物是心理學家艾瑞克森,虛擬人物是《肖申克的救贖》當中的安迪。他們影響了我什麼?今天,就只聊聊艾瑞克森。不是心理學專業的人,一般不認識艾瑞克森,米爾頓·艾瑞克森(1901-1980),被稱為「現代催眠之父」,貢獻比肩於《夢的解析》作者弗洛伊德。
  • 催眠知多少? 電影《催眠大師》違背了哪些心理治療守則?
    《催眠大師》對心理諮詢、治療的定義,比較符合社會上流行的一些誤解,把它當作生理治療一樣,麻醉、手術、縫合、癒合,醫生做救世主(美劇裡優秀醫生總叫Shepherd),病人出個身體了事。恰好相反,心理諮詢、治療中,主體是來訪者、病患,諮詢師作用在於陪伴他探索,不得違背他的主觀意願,野蠻催眠、治療。
  • 從催眠心理學角度解讀電影《催眠大師》
    催眠深度的六個等級首先科普一下催眠的幾個深度,最廣泛接受的劃分方法是將催眠程度分為六個等級:第一級催眠深度:小肌群受到暗示被操控,如暗示被催眠對象眼皮睜不開或嘴唇張不開,被催眠者受到暗示無法睜開,被催眠者不感覺被催眠,覺得完全清醒,這階段已經可以做到減肥、戒菸等心理治療了。
  • 催眠會告訴你真相!
    建立催眠對象完整的生態反饋迴路,運用NLP的方法,在催眠對象對催眠師建立充分信任的基礎上,預設法則,用語言建模的方式激發催眠對象的潛意識層面...麥可·博蘭尼在《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一書中認識到,每個人有默會知識,通過不可言傳的領域諸如傳統、習俗、感覺經驗、個人知識等進入人類的觀念。
  • (原創)《催眠裁決》:思想就在空氣中
    操控的辦法就是,讓張兆輝飾演的前警察綁架許立生的女兒,威逼他用催眠術控制整個陪審團。 美國催眠治療大師米爾頓•艾瑞克森從來沒有用同一種方式治療過兩個來訪者,他能把催眠術運用的如此爐火純青,想必是一個自我鏡像相對很圓滿的人。但這部影片中,許立生其實內心是有漏洞的,這就是他妻子的死。他作為心理專家,卻無法治癒患抑鬱症的妻子,給他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心理陰影。
  • 80後美女催眠師,親述真實的催眠治療 | 專訪
    真正的催眠是一種臨床心理治療技巧,它並不像傳說中那麼無所不能,也並非神秘莫測。圖片來源:電影截圖Isa,一位80後女催眠師,將為我們講述真實的催眠治療。Isa之前在政府機構做文職工作,一直對「身心靈」的話題感興趣,也因此踏上了這條成為一名催眠治療師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