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平洋2》OR《環大西洋2》, 看出什麼區別了嗎?

2021-02-07 全球最電影



開門見山的說,從先行預告片來看,《環太平洋2》可能難以到達《環太平洋》的高度,甚至可以說其特效水平和一些常識性問題還停留在《環太平洋》技術水平之前。說到這裡列位看官肯定不服,且聽小編娓娓道來。



在此之前,我們可以稍微了解一下:《環太平洋》的特效主要由ILM(工業光魔)負責,工業光魔是由Lucas在1975年成立,初始目的是製作星球大戰系列的特效,現在基本上已經是世界上最為頂尖的特效公司之一,說是之一其實也就是因為Weta(維塔數碼)的存在了。



目前影視特效界就是這樣一個雙雄爭霸的局面。變形金剛系列、鋼鐵俠系列、印第安納系列、加勒比海盜系列、漫威早期的復聯美隊系列、侏羅紀公園系列、忍者神龜系列等著名電影都是他們的傑作,星球大戰裡程碑式的特效、侏羅紀公園的生物體、瓊斯的章魚臉等都在特效史上享有盛譽。



而《環太平洋2》的特效負責卻是幾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工作室,小編真的沒有聽說過。那麼特效層面的差強人意就在所難免了。什麼?你還是不信?記得《環太平洋》裡飽受讚譽的水上打鬥嗎?就是中俄機甲陣亡的那一場。



在《環太平洋2》的先行預告片裡,一點水上打鬥的場景我都沒有看到。要知道,在影視特效領域,什麼是最難處理的?那就是流體。《環太平洋》處理的非常好,甚至可以說是完美,而《環太平洋2》對於流體的避而不談就顯得沒什麼底氣了。閒話少敘,小編將結合預告片好好談一談《環太平洋2》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先說特效,首先是燈光的問題,夜間特效比白天難度高出好幾個等級,《環太平洋》中夜間打鬥還伴隨著大量城市霓虹燈,甚至還有不同風向所帶來的很雜亂的雨點,要知道雨點也可以反光的。這種大場景中高強度的密集型光源是渲染的噩夢,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死黑和大量噪點,為了消除噪點各個採樣都需要開到高的離譜的程度,帶來的是渲染時長的激增。所以也是人們常說的「建模3分鐘,渲染一兩年。」



一部電影的預告片,沒有理由把自己辛辛苦苦渲染出來的最為高質量的鏡頭藏著掖著等觀眾們進了電影院才放出來。所以我們可以比較肯定的是當前的《環太平洋2》預告片可以說是本片主創人員較為滿意的鏡頭的糅雜,可是這預告片問題也確實不少。




這個火箭。第一,明顯帶不了足以支撐一個機甲的燃料,你如果說這是個科幻電影不要講究這些,萬一有什麼便攜性新能源呢?那好。第二,再看看這個背包的位置,有沒有覺得很奇怪?如果大家還記得高中物理的相關課程,就會記得在太空梭起飛時主燃料罐是有兩個側推進器承載的,到了高空之後由於此時空氣稀薄阻力相對較小,所以推進器分離。同時太空梭位於主燃料罐下方,整個機體是斜的。而在宣傳片中,飛行時背包位於相對在上的位置,而機體是一種近乎垂直的方式。這在現實中會是怎麼樣的結果呢?  


    

難以置信我們的《環太平洋2》主創人員居然不記得重力作用線和外力作用線需要重合才能平衡的道理。比如Jaeger會在空中瘋狂翻跟頭。



其實小編一直強烈懷疑《環太平洋2》畫分鏡頭腳本的人是遊戲CG產業出身。這也是一個讓《環太平洋2》更像次世代遊戲的原因。預告片中的大多數鏡頭都選擇了與jaeger或齊平、或微仰的方式,焦距相當長,成像大但視角小,景深層次有所欠缺。顯的jaeger沒有巨大感,說白了就像靜幀PPT。對比《環太平洋》可以發現:《環太平洋》中鏡頭高度可能也不是純粹的仰拍,但其焦距較短,透視變化相當明顯,通常位於人所在的位置,如樓頂或屋裡,運動方式甚至模擬了手持,很有衝擊力。



對於一臺七十幾米的巨型機器,合理的造型應該像一座山,或者腿極其粗壯腳巨大無比,因為這種高度下,風一吹就倒。早在《環太平洋》熱映時,Daniel Wilson,機器人學博士就表示以現有的技術根本無法在地球上造出這種東西來,即便能造出來。也會是龜速行進,別提打鬥了。



在機器學領域,當身高變成原來的兩倍時,重量會變成原來的八倍,所以散熱等消耗也會變成原來的八倍(參考:進擊的巨人中巨人為什麼冒氣)這是一個無法跨越的問題,通常被叫做the nefarious square cube law(平方立方定理)。當功率達到一定額度時,產熱不再線性增加,而以三次方形式增加。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家用機CPU主頻始終被鉗制在了4GHz左右,如果在當前技術水平下不考慮散熱問題我們做個20GHz的主頻都不在話下。所以這樣一臺機甲,身形是不可能如此纖細、動作也不會如預告片一樣迅捷的。



科幻片的精髓在於 : "它有天馬行空的想像,但也有符合現實的部分"。而童話則是不加限制的想像。一般認為在構築一個故事時,70%基於現狀30%自我構想是最合理的尺度,放到科幻片中就是"70%基於已知世界的規律30%進行藝術構思"。這也是大部分科幻電影的思路,可以看出《環太平洋》雖然有諸多不合理處,但總體並非完全不可行,jaeger可以被製造,只是會遠不如電影中優雅靈活而已。



但是到了《環太平洋2》,給人的感覺就是只有30%是現實,剩下的都是嚴重脫離現實的空想,藝術高於現實但他從來沒有與現實分離。如果不需要牛頓了,那科幻電影最基本的秩序也就不再存在了。   



全球最電影

微信號 : quanqiuzuidianying

新浪微博:@全球最電影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是《環太平洋》而不是《環大西洋》?——教科書背後的故事52
    1.為什麼說怪獸要在環太平洋地區登陸?2.環太平洋和環大西洋有什麼區別?3.環太平洋為什麼有火山地震帶?
  • 《環大西洋2》你上當了嗎?
    但說起一部電影來,大家應該都知道,就是2013年那部機甲大戰小怪獸的《環太平洋》。正巧,《環太平洋》的續作《環太平洋·雷霆再起》也要在這個時間段上映,雖然早已不是託羅導演。 《環太平洋》是導演陀螺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製作,製作成本1.9億美金,可惜一炮啞火,在北美地區僅進帳1億美金,金主大為光火,揚言要封殺陀螺。
  • 笑死,《環大西洋2》資源來了!
    而這周上映的《環太平洋:雷霆再起》,這部《環大西洋2》全方位山寨《環太平洋2》,同時又在全方位都是超低配置。前面提到的《古墓侵略者》《環大西洋2》都是來自同一家電影公司:Asylum。2013年第一部《環太平洋》上映時,他們就出過一部山寨。《環大西洋》&《環太平洋》
  • 看完《環太平洋2》,你還想看《環太平洋3》嗎?
    時隔多年,在萬眾矚目的期待中,《環太平洋2》被重新搬上大屏幕,原以為能夠再次掀起一股機甲浪潮,然而隨之迎來的卻是影迷失望的噓聲,前後如此巨大的反差,原因究竟在什麼地方呢?《環太平洋2》劇情延續了《環太平洋1》,雖然主角不一樣,但本質是差不多的,都是人類操縱機甲應對外星怪獸。
  • 《環太平洋2》口碑撲街,《環太平洋3》還會有嗎?
    《環太平洋2》口碑撲街,沒有滿足大家所期待的。
  •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環太平洋2
    《環太平洋2》捨棄近景,大部分由遠景鏡頭構成,摒棄了略顯沉悶和黑暗的特效,增加了許多在白天城市中的機甲大戰,光線充足打戲看得透徹,機甲和機甲,機甲和怪獸,明快的風格和顏色,冰天雪地逆風進攻,雪崩中在冰面纏鬥,拳拳到鐵摔跤割鐵,3隻怪獸合體變成巨型怪獸,怪獸兇殘怒吼撕碎機甲,帶來爆破砸爛的快感,和全新的酷炫視覺震撼。
  • 環太平洋2今日上映好看嗎 環太平洋2豆瓣評分多少有彩蛋嗎?
    電影環太平洋2即將上映,這部電影是講什麼內容呢?電影好不好看呢?在豆瓣上的評分是多少分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詳情資訊介紹吧!環太平洋上映日期:2018-03-23(美國),2018-03-23(中國大陸)環太平洋2好不好看 豆瓣評分多少分據悉,通過已經觀看過該片的觀眾,小編了解到該片的片尾並沒有任何彩蛋的出現,所以可以放心的等到最後一幕結束時離開電影院了。
  • 《環太平洋2》票房一路高歌猛進,票房破4億,山寨版也來蹭熱度了
    《環太平洋2》票房一路高歌猛進,3天破4億,山寨版也來蹭熱度了。很明顯,我們的吃瓜群眾們這幾天都,看了好萊塢的大片了,畢竟有著景甜和張晉的加盟,有著超級特效的好萊塢大片,多少還是非常有意思的。但是山寨這個問題卻是一直存在的。說起這個,又不得不提起之前的暑期檔大電影《戰狼2》。
  • 【快訊】環太平洋2
    導演: 吉爾莫·德爾·託羅編劇: 吉爾莫·德爾·託羅 / 特拉維斯·比徹姆 / 扎克·佩恩主演: 查理·漢納姆 / 菊地凜子
  • 《環太平洋2》搞砸了怪景甜?我死都不會同意!
    豆瓣5.8分,低於系列評分高峰《環太平洋1》的7.6,高於系列評分最低《環大西洋》的2.9——什麼,《環大西洋》是山寨片?那本片就只有墊底了。對於這部全面垮掉的電影,我能有什麼好說的?問題是,能怪景甜嗎?拿《環太平洋2》和陀螺導演的《環太平洋》比,這不是欺負它嗎?這就是傳說中被第一部全方位幹掉的電影,在電影的任何一個層面,它都輸給了自己的前任。首先是故事。為什麼先說故事呢?
  • 《環太平洋2》:又一部「景甜電影」
    無論是從市場策略上看,還是從電影質量上看,《環太平洋:雷霆再起》(Pacific Rim: Uprising)都很像《變形金剛》系列的第六部作品。不過,和《變形金剛》系列不同,觀眾對於電影應該沒有報什麼期望。畢竟有《長城》和《金剛:骷髏島》兩部作品作為前車之鑑,看到「景甜」加「怪獸」的這個組合,電影能不能好看觀眾心裡應該有數。何況這部電影裡不止一個「景甜」。
  • 難道,就沒人被景甜的《環太平洋2》震撼到了嗎?
    看完《環太平洋:雷霆再起》,被震撼到了。
  • 《環太平洋2》.沒拍成《環喜洋洋》可以了,某電影宇宙的建成
    但很遺憾,《環太平洋2》裡沒有安排賊鷗手撕無人機,而是讓宇宙影后學《王牌特工》,用電腦駭進去爆頭。作為一個看過一些機甲、特攝作品的老人家,對於這部粗糙的《環太平洋2》還算知足。決戰時的四臺機甲,從外形設計上是能看出功能特點的不同,誰是戰士,誰是刺客,誰是坦克誰是肉。但真打起來,就是大家一起輪,看不出團戰的分工配合。譬如軍刀雅典娜的雙劍砍起來,跟復仇流浪者的大劍沒有做出效果差異,良家婦女踢的力道,和泰坦救贖者的資本主義鐵錘也沒啥區別。
  • 「景甜電影宇宙」之《環太平洋2》
    於本周五剛剛上映的《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以下簡稱《環太平洋2》)首日進帳1.4億,躍居2018年好萊塢大片開畫冠軍,同時以45%左右的佔比登頂排映榜,成為今年開畫規模最大的影片。但無論是從市場策略上看,還是從電影質量上看,《環太平洋2》都很像《變形金剛》系列的第六部作品。不過,和《變形金剛》系列不同,觀眾對於電影應該沒有報什麼期望。
  • 不推薦《環大西洋》山寨版《環太平洋》,山寨版 山寨版
    山寨之王The Asylum公司出品的山寨版《環太平洋》2013年上映,目前總點擊 1次的《環大西洋》是由導演賈瑞德·科恩執導,格雷厄姆·格林,大衛·喬卡奇,安東尼·特雷奇·克裡斯,傑姬·摩爾,妮可·亞歷山德拉
  • [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
    影片定檔3月23日將在中國、北美同步上映的《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Pacific
  • 電影吐槽 | 《環太平洋2》搞砸了怪景甜?我死都不會同意!
    不羅嗦,先出結論,這部電影要怪,只能怪本屆奧斯卡最佳電影——《水形物語》。為什麼這麼說呢?據說第一部拍完後,票房也是不上不下,各方面都很糾結要不要拍續集。關鍵時刻,中國人民和陀螺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拯救了這個系列。
  • 對比第一部的機甲,就知道為什麼《環太平洋2》輸了
    環太平洋哪部最好看?機甲說了算!看完環太平洋2的我感覺到濃濃的失落,於是去三刷了環太平洋第一部。很多環太的影迷都表示看完環2,全是滿滿的槽點,劇情交代不清晰,機甲失去了第一部的巨大和笨重感,雖然身型動作變得更加靈活,但也少了第一集極力營造的機甲獵人的真實感。
  • 《環太平洋2》全面升級 機甲再度燃魂
    從近景鏡頭可以看出,怪獸的體型遠高於機甲,就算遇上攻擊和毀滅也能夠迅速癒合重組,擁有空前的破壞力,在血色的煙霧中來勢洶洶。影片的特效場面維持著之前驚豔的風格,造型拉風的80米巨型機甲與80米高的海底怪獸對決,有更多頂尖的CG技術投入影片,《環太平洋2》無疑也將繼續主打商業特效這一招牌,《星球大戰》、《侏羅紀公園》、《變形金剛》等視效團隊也會為影片提供技術支持。
  • 環太平洋2:這一次,我們不得不提景甜
    雖然沒有陀螺導演親力親為的加持,但出於對五年前橫空出世的《環太平洋》由衷的熱愛,我還是忍不住第一時間去電影院刷了《環太平洋2》的午夜場首映。然而,看完之後我只想說,我有多喜歡當年那部《環太平洋》,就有多討厭如今這部《環太平洋2》;甚至誤以為看的是《環大西洋2》!拋棄掉「蒸汽朋克」的工業美學後,《環2》就真的只能淪為「變形金剛」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