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氣溫驟降,屢屢入冬失敗的南方也開始有了冬天的樣子,氣溫持續走低諾如病毒也進入了高發期。
而諾如病毒往往又來勢兇猛,傳染性極強,家長們不容小視。
近日哈爾濱的某個重點小學就因為校內出現諾如病毒感染者而導致全校停課。
據悉該小學相繼出現了學生嘔吐、腹瀉等症狀,經確認為諾如病毒,事情一經發生學校緊急通知全校停課,具體恢復上課時間另行通知。
@新京報我們視頻
每年11月-次年3月的寒冷季節都是諾如病毒的高發期,加上諾如病毒的傳染力和散播速度快又廣。
接觸到少量的病毒顆粒就可致病。感染後輕則孩子上吐下瀉還有可能傳染給家人,重則學校全面停課。
什麼是「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Norwalk Viruses),是人類杯狀病毒科諾如病毒屬的一種病毒。是一組形態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顆粒,瞧瞧,它長成這個樣子~
@圖片來自網絡
1968年,美國諾瓦克市(Norwalk)暴發的一次急性腹瀉,科學家從這些患者糞便中分離出一種病毒。
此後,世界各地陸續從胃腸炎患者糞便中分離出多種形態與之相似但抗原性略有差異的病毒樣顆粒,均以發現地點命名,例如:
Hawaii Virus(夏威夷病毒)、Snow Mountain Virus(雪山病毒)、Mexico Virus(墨西哥病毒)和Southampton Virus(南安普頓百度)等。
2002年8月第八屆國際病毒命名委員會批准該病毒名稱為諾如病毒(Norovirus)。
目前,全世界90%非細菌性胃腸炎疫病暴發均由它引起。
在美國、荷蘭、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每年在所有的非細菌性腹瀉暴發中,50%以上是由諾如病毒引起。
在中國5歲以下腹瀉兒童中,諾如病毒檢出率為15%左右,血清抗體水平調查表明中國人群中諾如病毒的感染十分普遍。
感染諾如病毒後,會有哪些症狀
感染諾如病毒後,最常見的症狀是腹瀉和嘔吐。成人和兒童諾如病毒症狀有所區別:兒童以嘔吐為主,成人則腹瀉居多。
諾如病毒感染的潛伏期通常為24-48小時,最短12小時,最長72小時。
諾如病毒胃腸炎一般以輕症為主,最常見症狀是嘔吐和腹瀉,其次為噁心、腹痛、頭痛、發熱、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諾如病毒感染,有哪些途徑
諾如病毒存在於感染者的嘔吐和排洩物中,會通過被汙染的食物和水傳播。
以下3種易被感染的途徑尤其需要注意:
感染者在上廁所或嘔吐之後沒有洗手就接觸食物,病毒附著在食物上,共享食物和餐具的人極易感染。
嘔吐物或排洩物的飛沫通過空氣傳播附著在器具或臺面上,清潔、接觸器具和臺面後,沒有洗手的人極易感染。
飲用、接觸了被汙染的水源,或是吃了經由被汙染水源中的食物。
感染諾如病毒後,如何進行治療
諾如病毒感染屬於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無特異的抗病毒藥物。
儘管諾如病毒傳染性較強,但是仍屬於自限性疾病。
感染諾如病毒後,會出現頻繁嘔吐或腹瀉症狀,很容易導致脫水。因此,一定要注意水分的補充。
如果嘔吐、腹瀉症狀十分嚴重,或者伴有高燒等其他併發症,需要立即到醫院進行處理。
如何預防諾如病毒感染
鑑於這是一個典型的「病從口入」的傳染疾病,所以勤洗手、做好清潔消毒、注意食物衛生,對於預防諾如病毒非常重要。
勤洗手
傳染病面前,「飯前便後要洗手」真的不是一句空話。
因為諾如病毒容易爆發在冬天,很多人因為水冷就不洗手或者隨便敷衍一下,結果偷了小懶生了大病。
因此,大家一定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進行洗手,至少洗手20秒以上。
除了手心手背的揉搓,手腕、手指之間和指甲縫裡也不能放過。
保持飲食與環境衛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食品安全五要點」:
加工和處理食物,要保持食物和手的清潔、生熟分開、加工食物要徹底煮熟燒透、熟食和食材要保存在安全溫度(5℃以下,或60℃以上)、確保水和食物原材料安全等。
特別水果和蔬菜,一定要認真仔細的去清洗,防止「病從口入」。
注意消毒
諾如病毒在85℃的溫度,加熱1分鐘以上,就能被殺死。
因此,常用的水杯、碗筷和玩具,可以煮沸消毒或用消毒櫃、微波爐高溫消毒,從根源上消滅諾如病毒的傳播。
諾如病毒來襲,家長們不要恐慌,預防大於治療,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規律飲食和作息,就能「遠離」病菌的侵襲。
來源:麗家寶貝
聲明:轉載僅作分享,向原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