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緣起自動物的病毒偷襲?病毒如何從動物傳播至人類,警惕「人畜...

2020-12-22 每日經濟網

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地球上持續蔓延,而關於新冠病毒的緣起,科學界普遍認為,它最早來自動物。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認為:蝙蝠很有可能是本次疫情的源頭。病原體從動物「跨越物種界限」傳染給人類,這類疾病被稱為「人畜共患疾病」。

警惕「人畜共患病」

據央視新聞,1997年8月,印度尼西亞,山火蔓延。800萬公頃土地被燒焦,生活在雨林裡的動物紛紛逃命。雨林中的果蝠難以飽腹,只得遷移尋找新的棲息地。

一群果蝠飛到了與印尼隔海相望的馬來西亞,熱帶果園裡香甜的水果成了它們的食物。果子上留下了果蝠的唾液,有些殘渣掉落在附近的豬圈裡。豬將地上的果實殘渣舔舐乾淨,不久,一些豬出現了抽搐或急性高燒的症狀,之後,養豬場的工人也開始出現、神志不清和抽搐等症狀。

1997年初,許多農場工人都得了奇怪的病。至少有20個工人連續發燒,而且持續了很長時間。

當時,五名重症患者入院治療,被診斷為病毒性腦炎,其中一人死亡。一年後,1998年秋天,這一怪病再次在豬場工人中出現,半年時間有265人被確診感染,其中105人死亡,死亡率高達40%。 又過了一年,1999年,馬來西亞大學醫學院的科研人員最終分離並識別出了引發疾病的病毒,源自果蝠,並將該病毒命名為:尼帕病毒。

當時,五名重症患者入院治療,被診斷為病毒性腦炎,其中一人死亡。一年後,1998年秋天,這一怪病再次在豬場工人中出現,半年時間有265人被確診感染,其中105人死亡,死亡率高達40%。 又過了一年,1999年,馬來西亞大學醫學院的科研人員最終分離並識別出了引發疾病的病毒,源自果蝠,並將該病毒命名為:尼帕病毒。

轉眼23年過去了,如今對全球造成健康威脅的新冠病毒,與尼帕病毒也有一個共同點。

這種源自動物、跨物種傳染給人類的傳染病稱為人畜共患病。早在人類最為古老的文化搖籃之一——公元前2000多年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遺留的碑文中,就有對人畜共患病的記載。

如今已是公元後2千年,人畜共患病對人類造成的威脅沒有減少,還在不斷加劇。

2013年,西非幾內亞一個偏僻的小村莊,一名一歲半男孩在自家院後的空心樹下玩耍,回家後不久便出現發燒、嘔吐,排便發黑等症狀,兩天後,小男孩死亡。

小男孩感染的是致死率極高、傳染性極強的伊波拉病毒。這一病毒源自果蝠。由於人類過度砍伐森林,果蝠開始向人類聚集地轉移,空心樹上倒掛的蝙蝠成了致死疫情的源頭。之後,2013到2016年間,蔓延開的西非伊波拉疫情導致11000多人死亡。

2014年,被女性雜誌《Bustle》譽為「朋克音樂皇后」的美國歌手艾薇兒,患上了萊姆病。萊姆病也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病原體為一種螺旋體,來自這種不起眼的蜱蟲,被蜱蟲叮咬的脊椎動物,比如鹿和松鼠就會被傳染,並成為螺旋體的宿主。

病毒如何從動物傳播至人類

據新華社,有人認為新冠病毒可能來源於蝙蝠,但並不知道病毒第一次是如何傳播到人身上的。專家指出,這種情況並非第一次發生,也不是最後一次。聯合國在一份報告中預測,未來數年間,通過動物傳染到人的疾病數量會增加。

據智利《第三版時報》網站7月7日報導,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動物就被認為是病毒傳播至人這個過程中的關鍵因素。至少在與冠狀病毒家族有關的傳播方面,這種情況不是首次出現。

首先需要提醒的是,冠狀病毒大家族由α、β、γ和δ四個屬構成。α屬冠狀病毒易引發呼吸道疾病、人流感和動物腸胃炎;β屬冠狀病毒主要影響哺乳動物,包括引發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和新冠肺炎的病毒;γ屬冠狀病毒主要影響禽類,有時也會影響鯨類等哺乳動物;δ屬冠狀病毒主要出現在禽類和部分哺乳動物身上。

報導稱,最早的案例可追溯至1931年,當時美國出現了一種由γ屬冠狀病毒引發的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導致雞蛋質量和產量下降。

1971年,英國暴發豬流行性腹瀉,這種由α屬冠狀病毒引發的豬類疾病蔓延至歐洲和亞洲其他國家。2013年出現一種傳染性極強的毒株,在全美國引發疫情,並蔓延至整個美洲。這種病毒並不是人畜共患病病毒,不會對人類和食品安全造成任何風險。

2003年暴發的SARS病毒屬於β屬冠狀病毒,在蝙蝠身上找到了與SARS病毒類似的冠狀病毒,這表明蝙蝠是這種病毒的自然宿主。

2012年,沙烏地阿拉伯報導了MERS病例,這種疾病同樣是由一種以蝙蝠和單峰駱駝作為中間宿主的β屬冠狀病毒引發的。

聯合國報告呼籲各國加強研究和預防人畜共患疾病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國際牲畜研究所6日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呼籲,各國政府亟需採取措施阻斷病原體從動物「跨越物種界限」傳染給人類,否則將來還可能暴發更多人畜共患疾病。

這份名為《預防下一次大流行病:人畜共患疾病以及如何阻斷傳播鏈》的報告指出導致人畜共患疾病頻發的七大因素,包括人類對動物蛋白的需求增加、對野生動植物的利用和開發增多、氣候變化等。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厄·安諾生在報告中說,流行病不僅影響人們的生活,也危害各國經濟。在過去幾個月中,「我們切身感受到,疫情對最貧窮和最脆弱人群的打擊最為嚴重」。為了防止將來疫情再度暴發,必須更加謹慎地保護自然環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相關焦點

  • 新冠緣起自動物的病毒偷襲?警惕「人畜共患病」!
    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地球上持續蔓延,而關於新冠病毒的緣起,科學界普遍認為,它最早來自動物。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認為:蝙蝠很有可能是本次疫情的源頭。病原體從動物「跨越物種界限」傳染給人類,這類疾病被稱為「人畜共患疾病」。
  • @美國一些人,世衛組織:就現有證據看,新冠病毒起源於動物
    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21日表示,當前媒體和社交平臺上流傳著一些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謬論和陰謀論。世衛組織認為,就現有證據來看,這一病毒起源自動物而非實驗室人為製造。世衛組織發言人法德拉·沙伊卜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例行記者會上說,該組織目前正與兩種「大流行」鬥爭,分別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和「虛假信息大流行」。
  • 伊波拉病毒發現者警告:比新冠更致命的病毒或侵襲人類
    據《印度時報》1月5日報導,41年前發現伊波拉病毒的科學家日前發出警告稱,比新冠更致命的病毒或隨時侵襲人類,其中包括神秘的"X疾病"。而此前,英媒還重提了歐洲"神婆"萬加的預言,"2021年將是人類遭遇疾病、戰爭等許多大災難的一年。三個巨人會聯合,一條巨龍會影響人類生活。困難的時刻會到來"。
  • 新冠病毒的武器——突變與進化
    從2020年12月開始,新冠病毒的變異程度似乎更上一層臺階,在英國東南部被鑑定出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 B.1.1.7 表現出更快的傳播速度。傳染病學教授 Jeremy Farrar 在《科學》(Science)的報導中提到:「因為病毒的不斷進化,一個難以預測的階段即將到來。」
  • 專家警告:可能會出現新冠病毒和MERS病毒的嵌合病毒
    還有很多未知的問題等待解答報導稱,論文從理論上強調了新冠病毒和MERS病毒結合的可能性。實際上,過去也出現過類似案例。有研究報告顯示,在狗身上傳播的冠狀病毒可以跟在牛身上傳播的冠狀病毒嵌合。在人類身上傳播的冠狀病毒OC43和HKU1也出現過嵌合的案例。
  • 新冠病毒變異影響有多大
    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本報記者 李司坤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行動中,人類對這種致命病毒的了解越來越深入。《美國科學院院報》近日刊發的論文提出,當前新冠病毒根據不同人群的免疫能力,已經發展出三個亞型。
  • 警惕!這個地方發現傳播速度快10倍新冠病毒變異毒株
    這個地方發現傳播速度快10倍新冠病毒變異毒株 2020-08-17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問搞懂:丹麥變異新冠病毒「貂傳人」究竟多嚴重
    據世衛組織消息,6月至今丹麥已發現214人感染與貂養殖場有關的新冠病毒,其中12名患者感染了一種「獨特的」變異新冠病毒,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可能在養殖水貂體內發生變異,又回傳給人類。9月18日—10月1日丹麥血清研究所和哥本哈根大學報告認為,有證據表明「貂變異病毒」已形成人類傳播感染鏈。
  • 水貂感染新冠病毒的機理被破解,疫苗的研發進程又快一步
    今年5月,荷蘭一家水貂養殖場裡的一位工作人員被測出感染新冠病毒。經過病源排查,發現「幕後元兇」竟然是水貂。這種情況與此前專家所認定的傳播鏈條相反,顛覆了以往的認知,這也被列為全球首例因水貂傳播而致人感染新冠的案例。
  • 病毒可能與人類長期共存?關於新冠病毒的5大權威預測
    新冠肺炎疫情進展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新冠病毒會和人類共存嗎?新冠病毒與SARS相比傳染性、救治難度如何?目前有治療新冠肺炎的有效藥物嗎?對疫苗的研究有進展嗎?面對這些人們最關注的話題,《看醫界》為您帶來最新的專家看法。新冠肺炎或像流感一樣與人類共存!
  • 人類將走向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未來,寵物也是
    可惜的是儘管專家都在強調「並未發現寵物感染人」,大家也都在努力闢謠,依然有很多人因為恐慌或其他原因棄養自己的寵物。其實在中國,作為最早爆發出大規模新冠疫情並在疫情防控上做得非常優秀的國家,我們的寵主和專家們對於和人類最親暱接觸的動物——寵物,它們是否會被疫情影響始終抱持著高度關注。
  • 病毒是這樣從動物「跳」到人身上的
    有些病毒能夠直接從動物傳染給人,比如,人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攜帶漢坦病毒的老鼠而感染漢坦病毒。 中間宿主。許多病毒由自然宿主向人類的傳播過程中需要中間宿主。譬如禽流感病毒一般可以通過家禽或者家畜等傳染給人類,SARS病毒通過果子狸傳染給人類,MERS病毒通過單峰駝傳染給人類,伊波拉病毒通過大猩猩或黑猩猩傳染給人類,尼帕病毒通過豬傳染給人類,亨德拉病毒通過馬傳染給人類,馬爾堡病毒通過非洲綠猴傳染給人類等。 病毒變異傳播。
  • 5G傳播新冠病毒?火燒信號塔的英國人是愚昧,還是中了美國圈套?
    無線網絡傳播新冠病毒,只是一個段子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公認的新冠病毒傳播途徑:有症狀、症狀前和無症狀三種模式,主要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新冠源頭的爭議尚未停止,不過截止目前,僅有推測動物(蝙蝠或者穿山甲)可能是新冠傳播中間宿主,至於傳播渠道,動物直接傳播到人都沒有證據。無線電信號、網絡傳播,更是一些荒唐的段子。
  • 警惕!鍾南山提醒: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元旦眼看就快到了,春節感覺也就在眼前,結果就在本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給我們丟出了一個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的新課題,這著實讓在寒冬辛苦奮鬥的人們的回家熱情涼了一大半。「環境傳人」其實並不是新發現的新冠病毒傳播途徑,它的本質還是「物傳人」。相比新冠病毒最主要的傳播方式——「人傳人」,「物傳人」的風險較小。「物傳人」的傳播途徑是,患者排出帶有活病毒的飛沫、排洩物,汙染了周圍環境、物品,健康人觸碰到這些物表的病毒後,觸摸自己的口、鼻、眼,從而感染。
  • 貓比狗更易感新冠病毒,寵物是否需要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近日,據媒體報導,來自比利時列日市的一隻貓在其主人確診新冠肺炎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這是首例已知的貓感染病例。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傳播,一些人對它是否在寵物和人之間傳播感到擔憂。3月3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院士團隊發表在預印本平臺(未經同行評審)bioRxiv上的一項研究表示,新冠病毒在雪貂和貓中複製效率很高,而在狗、豬、雞和鴨中複製能力微弱,此外還發現新冠病毒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在貓之間傳播。
  • 新冠病毒大流行可能的結局
    新冠病毒會不會導致二次感染,是新冠病毒大流行結局的決定性因素。 另外,由於多數傳染病是人畜共患疾病,人類並非其唯一宿主,病原體即使被趕出人類社區,也可以在動物流行,並伺機再次跳躍到人類造成新的疫情甚至大流行。 鼠疫,就是這樣的例子。
  • 被人類活動損害的生態系統中,人畜共患病宿主動物增加了70%
    近日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人類對自然生態系統的破壞增加了老鼠、蝙蝠和其他藏匿疾病的動物的數量,這些人畜共患疾病可能導致新冠等大流行病。
  • 英國出現新冠病毒變體,會影響疫苗有效性嗎?
    聖誕節臨近,英國出現新冠病毒變體,感染了大量人群。很多人開始擔心,這是否會影響現有疫苗的有效性?幸運的是,疫苗有效性短期內不會受到威脅,但我們仍需要提高警惕。
  • 野生動物身上檢測出「新冠病毒」,漁貂成了被發現的第一例宿主
    新冠疫情爆發之後,美國陸陸續續在一些圈養的動物身上檢測出了新冠病毒,其中包括老虎、獅子、貓狗等等,在野生動物群體身上,卻從未發現過。受感染的漁貂新冠病毒早就被證實了能夠在人類和動物的身上傳播,2020年4月5日,人們對美國紐約市布朗克斯動物園中的一隻老虎進行新冠測試之後,發現呈陽性,因此這隻老虎也成了全球第一隻被檢測出新冠病毒的動物,之後陸陸續續又在一些動物的身上也檢測出了新冠陽性。
  • 比新冠還讓人頭疼,又一病毒席捲非洲,病毒源頭至今都是全球謎團
    根據中國經濟網的相關報導,世衛組織對在非洲出現的伊波拉病毒進行了相關的評估,認為新一輪伊波拉疫情或許是來自動物宿主。2020年出現的新冠病毒在伊波拉病毒面前根本就不算什麼,伊波拉病毒比新冠更加讓人頭疼,又一病毒再一次將領非洲,給非洲的醫療系統帶來了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