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水貂感染新冠病毒的機理被破解,疫苗的研發進程又快一步

2020-12-25 三體使者

今年5月,荷蘭一家水貂養殖場裡的一位工作人員被測出感染新冠病毒。經過病源排查,發現「幕後元兇」竟然是水貂。這種情況與此前專家所認定的傳播鏈條相反,顛覆了以往的認知,這也被列為全球首例因水貂傳播而致人感染新冠的案例。

該事件被媒體報導後,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荷蘭政府也及時採取措施,對事故場所進行了深度消毒,並要求養殖場所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做好防護工作。

儘管如此,一些國家為了以防萬一,杜絕水貂傳染病毒,不惜對之進行大範圍的撲殺,丹麥便是如此。有消息稱,截至目前為之,丹麥已經捕殺水貂數目超過1700萬隻。哪怕這行為遭受到民間組織的強烈譴責,但是丹麥政府似乎沒有停止的意思。

2020年是極為特殊的一年,對於新冠病毒,相信很多人都聞之色變。如今,就連水貂也遭受其害,這非常容易致使人心惶惶,假如不儘快破除這個問題,相信將會有更多自然界生物遭受其害。

接下來我們便一起來關注這一事件。

水貂向人傳播的機理被破解

12月8日,一篇標題為「Replication, pathogenicity, and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n minks」(新冠病毒在水貂中的複製、致病及傳播能力研究)被刊登,主要內容是闡述水貂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的機理。這一研究成果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所完成的。

文章內容明確提及,研究人員利用新冠病毒株塗抹在水貂的鼻腔上,發現病毒可在其鼻腔和肺臟上複製傳播,並在上下呼吸道上引發病理損傷。這一點與人體機理極為吻合。因而研究組的人員一直認為水貂是最能模擬人體感染新冠病毒的動物模型。

另外,研究人員將亞單位疫苗給水貂注射後,發現哪怕將新冠病毒塗抹在其身上,它的肺腑都不會再發生明顯的病變,也檢測不到病毒的抗原。這就說明,免疫動物是不能再把病毒傳播給其他生物了。

這是一件非常值得慶幸的事情,為日後新冠病毒的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同時也在以實際案例告訴其他國家,只要及時採取合理的防護措施和消毒措施,水貂傳播病毒是可以控制的,所以也沒必要對之進行血腥屠殺。

如何保護動物免受新冠病毒感染

在現代社會,很多年輕人都會養一兩隻動物用作陪伴。在這段疫情期間,如何保護動物免受新冠病毒的感染,不僅是對動物生命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而且鑑於以上情況,一旦發現某些動物感染病毒,容易被人類人道毀滅,這是一件何其殘忍的事情。

為此,專家建議,假如在疫情期間動物沒有出過門,沒有與陌生人有密切的接觸,那麼還是相對安全的。一旦發現動物有生病的跡象,要及時帶它們去就醫,聽從醫生的安排。有條件的話,還能給動物們配備專門的防護設備,千萬不要將之遺棄甚至是捕殺,這是極其錯誤的做法。

目前疫情尚未結束,絕對不可放鬆警惕,出門要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戴上口罩。根據媒體消息,病毒疫苗研發進展順利,相信不用多久,便可上市使用,阻斷疫情的傳播。在戰爭還沒有勝利之前,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同時也不能隨便屠殺大自然生物,不然的話容易破壞生態平衡!

相關焦點

  • .| 中國疫苗研發過程如何?目前對病毒有哪些新認識?如何看待疫苗...
    近日,多款新冠疫苗陸續獲批並開始在多國大規模接種。中國攻堅克難,以嚴謹規範態度進行疫苗研發……目前全球疫苗有哪些不同類型?中國的疫苗研發經歷了怎樣的過程?科學家對新冠肺炎病毒有了哪些新的認識?人們應如何看待疫苗的效果?
  • 美國創建首個新冠病毒3D原子圖 有助研發疫苗
    美國創建首個新冠病毒3D原子圖 有助研發疫苗 2020-02-21 10:18:35 來源:大公報  |  作者:佚名 |3D原子圖法新社【新冠病毒原子圖】綜合法新社、《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奧斯汀得州大學和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研究人員19日在《科學》期刊發表重磅報告,首次公開新冠肺炎病毒表面棘蛋白的高清3D原子圖,棘蛋白是吸附和感染人體細胞的蛋白質構造,這朝加速研發疫苗跨出重要一步。
  • 美國發現首隻野生動物感染新冠病毒 系野生水貂
    (原標題:美國發現首隻野生動物感染新冠病毒 系野生水貂)
  • 快如閃電!新冠疫苗的研發速度是如何實現的?
    快速開發新冠疫苗的技術有望改變疫苗科學的未來。 2020年初,當科學家剛開始研發新冠病毒(SARS-CoV-2)疫苗時,他們並沒有保證很快就能成功。此前,研發速度最快的疫苗是上世紀60年代的腮腺炎疫苗——從病毒採樣到疫苗獲批一共耗時四年。
  • 國外12人確診感染變異新冠病毒!此地宣布全面捕殺這種動物
    國外12人確診感染變異新冠病毒!當地時間11月6日,丹麥廣播電視臺(DR)報導,世界衛生組織6日早些時候舉行新聞發布會時,談到丹麥水貂新冠肺炎病毒突變,該變異病毒被稱為「cluster 5」。據世界衛生組織說,目前,說這種變異病毒將影響即將到來的新冠肺炎疫苗還為時過早。「我想我們無法得出結論,這種變異病毒是否會影響疫苗。」
  • 欣見新冠疫苗研發不輸國外的真底氣
    在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累計超過400萬人的今天,疫苗作為抵禦病毒全球大流行的終極武器,被人們寄予厚望。全球新冠疫苗研發進展如何?安全性有保障嗎?何時能投入使用?權威專家認為,中國新冠疫苗研發進展目前總體處於國際先進行列,且不會慢於國外。
  • 新冠病毒變異,傳染性增強70%,疫苗還有效嗎?
    隨著成千上萬的人被感染,結束這場毀滅性大流行的疫苗集體競賽每天都至關重要。今天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新冠疫苗研發進展如何?分為哪幾個技術路線?有哪些主要玩家?到底哪種疫苗最好?新冠疫苗的保護時長有多久?新冠病毒出現變異,疫苗還有效嗎?我們離全球重啟還有多遠?以及新冠疫苗對資本市場的短期和長期影響等大家關心的主要問題。
  • 為人類戰疫打造最有力的武器——全球合力加速研發新冠疫苗( / 1 )
    美國梅奧診所疫苗研究部主任、《疫苗》周刊主編格雷戈裡·波倫如此形容當前的新冠疫苗研發。「當我們遇到這些新病毒時,特別是冠狀病毒,長期的防控希望在於疫苗。」波倫在3月召開的一場新冠疫苗研討會上說。作為一種新型病毒傳染病,新冠疫情還沒有特效藥,疫苗才是人類應對傳染病的終極武器。
  • 美媒:丹麥數百隻感染水貂或已逃走,可能繼續傳播新冠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導,丹麥毛皮養殖場每年有數千隻水貂逃離,並且5%的水貂感染了新冠病毒,這意味著野外可能會有數百隻水貂攜帶新冠病毒。科學家警告說,患病的水貂可能會形成新的無法控制的途徑,成為將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的一種途徑。
  • 新冠疫苗研發,爭分奪秒的科技之戰
    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了離漢通道管制,我國的新冠肺炎防控也進入了常態化的趨勢。為最終戰勝新冠肺炎,我國疫苗的研發爭分奪秒。截至目前,已取得一些階段性成果。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具體取得了哪些進展?不同技術路線的作用原理分別具有哪些特點?本次科普將為大家全面解答。
  • 四問搞懂:丹麥變異新冠病毒「貂傳人」究竟多嚴重
    據世衛組織消息,6月至今丹麥已發現214人感染與貂養殖場有關的新冠病毒,其中12名患者感染了一種「獨特的」變異新冠病毒,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可能在養殖水貂體內發生變異,又回傳給人類。10月76個水貂養殖場被感染,150多名水貂養殖場人員確診。11月4日首相發布全國「殺貂令」。丹麥已有207個水貂養殖場感染。為什麼貂變異新冠病毒特別值得警惕?
  • 感染新冠女子涉賣淫被捕!
    當日,她感到喉嚨痛,與另外6名新進入中心的被羈留人員一起被安排隔離,並抽取深喉唾液樣本進行病毒測試。10月31日晚上,她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源頭未明。丹麥總理弗雷德裡克森11月4日指出,新冠病毒已經在水貂中發生了變異,而這種變異的病毒已經傳染給了人類。由於這種變異病毒不像普通新冠病毒那樣可以受到抗體抑制,因此可能會導致即將上市的疫苗無法發揮作用。當地時間11月4日,丹麥政府表示將捕殺該國所有水貂,數量高達1500萬到1700萬隻。
  • 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和專家 介紹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及接種情況...
    本報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申少鐵)2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近期,我國開始對部分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生鮮市場、交通運輸、醫療疾控等工作的重點人群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我國布局了5條技術路線,同步推進疫苗研發工作。
  • 攻克新冠病毒的重要一步:破解蛋白質的秘密!
    為什麼研究蛋白質對抗擊新冠疫情很重要?我們知道,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質外殼組成,新冠病毒COVID-19也不例外。如果有個「照妖鏡」,能夠全方位展現病毒的結構,找到它們防禦系統中的薄弱環節,進而阻礙、擊破其作用過程,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
  • 加快新冠疫苗和藥物研發,抗疫要依靠國際合作
    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舉辦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上,鍾南山、張文宏等中國知名學者,以及61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近140位全球頂尖科學家「雲」端相聚,共同討論了如何加快抗疫進程等話題。 應對疫情,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哈維·阿爾特與國內眾多科學家的共識是:加快新冠疫苗和藥物研發,依靠國際合作。
  • 新冠疫苗預計四月中旬臨床試驗:意味著什麼?
    下一步,市科委進一步表示,一方面「聚焦當前」,進一步強化協作攻關,加快推進藥物、疫苗等重點任務研發進程。另一方面將「著眼長遠」,統籌各方優勢科技力量,開展平臺能力建設,完善應對重大和新發突發傳染病的科技協同攻關體系,著力提升預防和應對能力。在藥物及疫苗研發方面,上海堅持「老藥新用」與「新藥和疫苗研發」並舉。
  • 中國新冠滅活疫苗阿聯獲批上市,抗新冠病毒感染有效率達86%
    科技日報記者 瞿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衛生和預防部當日宣布,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在該國進行註冊。這一決定是應此前國藥中國生物提出的申請而做出的回應。阿聯通訊社稱,阿聯衛生和預防部與阿布達比衛生部還已經對國藥中國生物提交的三期臨床試驗數據進行了覆核。
  • 新冠疫苗研發國際合作衝刺 康泰生物接棒「牛津疫苗」 復星醫藥或...
    日前,中國企業康泰生物(300601.SZ)被製藥巨頭阿斯利康(AZN.US)授權,推進後者與牛津大學研發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AZD1222在中國內地的臨床開發、生產和商業化。消息放出後的8月7日,康泰生物開盤漲停,該企業年內因「新冠疫苗概念」已暴漲超140%。
  • 最危險的臨床試驗:直接注射新冠病毒 測試疫苗效果
    一個基本形成的共識是,初步控制疫情可以靠國家的嚴格隔離和做好個人的衛生工作,但從長遠來看,人類依然迫切需要依靠新冠疫苗。只有疫苗,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群體免疫」,從而遏制病毒擴散。然而,疫苗研發往往是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下圖通常情況下的疫苗研發進展。
  • 追問新冠病毒變異
    ◆ 目前變異病毒不至於影響疫苗效果,但後續情況如何,還需要進一步的臨床試驗研究◆ 日前沒有一種變體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或能逃脫診斷,也未影響疫苗效力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扈永順 實習生 關鬱凡英國首相詹森19日宣布,一種變異新冠病毒正在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地區蔓延,傳播速度比原先發現的病毒快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