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外賣,不是送餐,是索命。
關於外賣的問題這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就連某平臺的外賣小哥看到做外賣的小作坊,髒的都忍不下去,在網上曝光了這家黑作坊。
河北秦皇島市的孟營新村。在1至11棟樓附近,雖然很多小房門口都有外賣小哥等候,但周邊卻看不到任何快餐店的名字或者牌匾的指示,不仔細看或者不走進去,根本發現不了這些快餐店。
隨機走進一家賣灌餅的店,只見操作間一片混亂,房頂、窗戶已經被油汙燻黑,麵餅、生蔬等食材就隨意擺放在灶臺周圍,灶臺上油汙遍布,衛生環境堪憂。
暗訪的記者根據窗臺上放置的一個模糊不清的名字在某外賣平臺搜索到了這家灌餅店。平臺上,食品安全檔案裡的營業執照顯示,這家快餐店的名字是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某然快餐店,外賣平臺登記名稱與營業執照不符。
在附近發現的另一家小店,依舊是沒有明顯的招牌,只在鐵門上貼了一張寫著「某某披薩牛排」的紙,屋裡除了灶臺外,還有一張床放在門口。記者在某外賣平臺上也搜出了同名的店鋪,食品安全檔案中營業執照上的名稱,與外賣平臺上的也不一樣。
通過走訪,記者在這一帶還發現了好幾家類似的小店,都是屋內燈光昏暗,衛生環境較差。
外賣小哥說:「都是商家,他們是連住帶做都在那,要不說太不衛生呢。」
網上太多這樣「掛羊頭賣狗肉」的商家,利用外賣平臺,賣著去店裡根本不會吃的食物。
黑心商家通過盜用他人正規營業執照的方式在外賣平臺上開店,放出各種精修過的假圖,將不能見光的小作坊,偽造成一個高B格的餐飲店。
平臺商鋪圖片看上去有多乾淨整潔,實體小作坊就有多噁心。
(平臺圖片)
(實體圖片)
實體店鋪都沒有,就更別提什麼食品安全了。
廚師秉著 「 三不戴 」 原則,不戴帽子不戴口罩不戴手套,直接上手嘗菜,覺得味道不夠重,又重新倒回鍋裡繼續翻炒。
他手上的汙垢和從嘴裡帶出來的口水,就順理成章地變成了調味料。
這還沒完,
用牙直接咬開火腿腸外包裝,在不知道切了多少沒洗過的菜和生肉的砧板上加工。
掉進髒東西的飯盒,抖兩下連洗都不洗就裝餐送出,將盛飯的飯勺放在滿是汙漬的鍋蓋上。
用髒到看不清原來顏色的抹布擦鍋。
盛放食物用的託盤就放在蹲廁邊上。
(圖片來源於海南日報)
知道這些 「 背後的故事 」,是不是就不意外,為什麼我們總能從外賣裡收穫 「 驚喜 」了?
吃出頭髮算什麼,蟑螂一家老小都在碗裡。
(圖片來源於知乎@荒野大嫖客)
還貼心的幫你科普狗牙齒長什麼樣(據說是狗牙齒)。
(圖片來源於知乎@yin s)
吃了這些不乾淨的東西,拉一次肚子還算好的。
(圖片來源於知乎@不識字書生)
長期吃下來,連醫院都要為你開個專屬病房。
(圖片來源於知乎匿名用戶)
更可怕的是,這些黑心外賣在平臺上的銷量都特別高,一天能接4、500單。
除了外賣小哥和老闆,根本沒人知道自己吃得津津有味的外賣竟然這麼髒。
用各種添加劑來掩蓋食材的不新鮮,秉著吃不死人就使勁賣的原則,他們一個小作坊能在平臺上開4、5個同類型但不同名的店。
你選來選去,最後點的還是他們家。
而且他們比同行的價格要低,優惠力度大,抓住了許多人愛貪小便宜的心理,銷量自然就高了。
畢竟不洗菜不費水的,隔夜食物能繼續用,還沒店鋪租金,這成本能高到哪兒去。
好多良心商家也因此被他們搞垮,用料講究、成本高、清潔時間長的良心商家,和這些黑心的同行相比沒有任何競爭力,一天都接不上幾單。
最終良心商家倒閉,黑心外賣則越來越多。
要是被顧客反映出問題,他們就會說是同行故意冤枉他。
(圖片來源於知乎@陸Jessica)
人啊,一旦黑了心,只要最終受益的是自己,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要人命的餐,是我們每個人戒不掉的依賴。
開篇文章中的廉價外賣速食包,全網日銷40萬份!
老闆也表示點外賣的人群有孕婦,有老人,有孩子,有上班族,但是沒有一個人吃的出來。他自己還承認不會做飯!就依靠這些速食料理包,每天可接幾百單,最高收入達3000元一天。
在視頻中顯示這家店的好評有2000多條了。但是食客們卻不知道,他們吃的食物竟然是這麼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