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一部中低成本的喜劇片,忽然成就了法國電影史上的奇蹟,人們都在談論同一部影片。上映五周後,在媒體和輿論一篇喝彩加油聲中,這部影片就打破《虎口脫險》保持了幾十年之久的法語電影票房記錄。生來熱愛喜劇的法國人,見面第一句話就是:《Bienvenue chez les Ch’tis/ 歡迎來北方》,今天你看了嗎?
法國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影片一直都是《虎口脫險》,一千七百萬人次的票房,也只有97年的好萊塢大片《泰塔尼克號》能夠超過它。而今年這部既沒有大牌演員,亦無複雜情節和宏大背景的生活輕喜劇,在4月8日以一千七百六十萬人次的歷史性突破,成為了史上最賣座的法語電影。
每四個法國人中,就有一個去看了這部影片,許多十幾年不看電影的人,昨天也走進了電影院。『不可思議的奇蹟!!』法國媒體為《歡迎來到北方》而驚呼,也為導演,年輕的喜劇明星丹尼·伯恩而贊慕。在影片上映之前,沒有人能預料到這種成功。丹尼·伯恩屬於那種半紅不黑的喜劇演員,有自己的舞臺獨角戲,也常在喜劇片中擔當配角。他的喜劇獨特之處,正在於自己的北方口音,每每用方言配以憨厚的造型,來博取觀眾同情的笑聲。這種手法我們並不陌生,方言味濃厚的《武林外傳》和《瘋狂的石頭(blog)》(blog),都曾拿下不俗的票房和口碑。這類喜劇,更多的依靠地域文化的差異和碰撞,在似是而非之間尋找笑料,在同一個語言體系裡相互融合
既然打破的是《虎口脫險》的記錄,那就不免把《歡迎來到北方》與之相比較,來發現一些成功的規律或是巧合。最明顯的相似之處,就是『二人轉』式的角色對話。在《虎口脫險》裡,路易·德菲奈斯與布爾維爾身份迥異,性格上一個精明一個憨厚,從開始碰撞爭吵到後來一同作戰,打造了一套經典的喜劇形式。《歡迎來到北方》裡也借鑑了這種人物設定,南方人碰到北方人,一個熱情外向一個憨厚內向,兩種不同的習俗和性情,通過方言的解構,最終也能在笑聲中和睦相處。
當然,伯恩不是布爾維爾,卡德·梅哈德更比不了德菲奈斯,《歡迎來到北方》只是在票房上超過了《虎口脫險》,卻無法撼動後者在影史上的地位。這種寄託於方言上的喜劇,畢竟有他的局限性,離開了語言和文化的土壤,其笑料很難在外國觀眾面前產生效果。觀眾如果不懂法語,就無法理解為什S 讀成 Ch 會如此好笑,把賓語les meubles放在主謂語 Il est parti avec 之前有多麼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