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文回應"55斷更節" :未採取"修改作品更新時間"等措施

2020-12-24 科技快報網

(原標題:網文作者集體發起「五五斷更節」 閱文否認嚴厲反制措施傳言)

近日,閱文集團被騰訊接管、高層集體集體退居二線、合同條款、作品免費等持續引發熱議,而在今天5月5日,閱文平臺旗下作者集體發起「五五斷更節」,今天全部停止更新,進行抗議。

同時,有網友曝料稱閱文方面對此次抗議採取了嚴厲的反制措施,包括但不限於屏蔽部分文章和作者公告、作者保存草稿自動發出、舊章節更新時間自動調整為5月5日、警告作者斷更後不再推薦等等。

5月5日消息,據媒體報導,針對網絡中關於「威脅作者斷更後不推薦」、「修改作品更新時間」等傳言,閱文集團表示:均為謠言,沒有採取任何包括修改更新時間、威脅斷更後不推薦等在內的運營措施。

此前,閱文旗下的多位網文作者公開爆料稱,閱文提供的新版合同存在大量霸王條款,嚴重侵害創作者的著作權和收益,甚至規定作者死後50年內,作品版權都歸屬於閱文。

閱文方面也接連做出回應,表示當前曝出的所謂爭議合同並非4月28日推出的新合同,也不可能推行「全部免費閱讀」的模式,並承諾將在5月6日啟動「系列作家懇談會」,就商業模式、作家生態、作家合約等進行磋商。

但是網文作者們顯然等不及了,紛紛在昨日以各種「理由」請假,今天拒絕更新文章,或者在文章中提及相關話題,藉此發起維權,保護網絡文學和網絡寫手的利益,並得到了大量寫手、網友的聲援。

相關焦點

  • 針對「55斷更節」,閱文集團採取嚴厲反制措施?最新回應來了
    每經編輯:王鑫5月5日,網文作家集體在微博、知乎等網絡平臺發起「55斷更節」,抵制閱文方面霸權合同,抗議閱文免費政策,這一做法也獲得了大量網友的聲援。有媒體指出,閱文方面對此次抗議採取了嚴厲的反制措施,包括但不限於屏蔽部分文章和作者公告、作者保存草稿自動發出、舊章節更新時間自動調整為5月5日、警告作者斷更後不再推薦等等。針對此消息,閱文集團方面在回復新浪科技時表示:均為謠言。
  • 閱文回應"操縱作者更新時間、威脅斷更"等六大爭議:均為不實
    2020-05-06 08:51:28 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5月5日消息,針對近日來的諸多爭論,剛剛閱文方面進行了回應。針對「全盤免費,創作已死」,閱文表示,鞏固深化付費閱讀是我們發展進化的根基。「全面免費」不可能,不現實,官方聲明已闢謠。
  • 閱文集團回應多則謠言:從未操縱作者更新時間
    5月5日消息,針對網絡中關於「閱文集團將全面免費」、「知名作家們紛紛斷更、爛尾」、「威脅作者斷更後不推薦」等多則傳聞,閱文集團今日晚間發布聲明,對此傳聞進行一一闢謠澄清。閱文集團表示,鞏固深化付費閱讀是我們發展進化的根基,「全面免費」不可能,不現實,官方聲明已闢謠。
  • 網絡小說作者集體斷更!閱文被指「霸王條款」,唐家三少、土豆等...
    來源:易簡財經易簡財經5月5日,有網文作家在新浪微博、知乎等網絡平臺,發起「五五斷更節」,以斷更(停止更新)的方式,抵制閱文集團推出的作者權益縮水的新合約。僅在微博上,截至5月7日12時,話題「55斷更節」的閱讀量便已達到9495.7萬次,討論量達11.2萬。且不少網文作者均將自己的頭像更換為「55斷更節」的宣傳圖片。針對上述事件,閱文集團晚間第三度發出澄清聲明,針對傳聞的「全面免費」、「佔有作者版權」、「侵吞去世作者收益」等六大「謠言」進行回應。
  • 百萬作者被「霸王合同」逼上梁山 「5.5斷更節」能改變閱文嗎?
    5月4日,關於「5.5斷更節」的號召在網上流傳開來,並將此稱之為作者對抗霸權合同的節日。這將一周以來作者與閱文的矛盾推向高潮。截至5月5日10時,微博話題「5.5斷更節」的閱讀量已達到1641.8萬次,討論量則為3.9萬。
  • 騰訊被曝「霸王條款」,閱文作者自殺式抗議,發起「五五斷更節」
    關於閱文集團2015年3月30日,盛大文學與騰訊文學合併,由此閱文集團正式成立。憑藉背後騰訊的資本實力,閱文集團整合了網絡文學從平臺、作者、讀者、銷售、改編等全方位資源。相關資料顯示,閱文集團歸屬於騰訊。它的發展壯大,歸功於吳文輝領導的"中原五帝"。
  • 新閱文的「陣痛期」
    5月6日下午,閱文發布《明辨虛實,理性發聲》的闢謠文章,對網絡上傳的「全盤免費」、「新合同推出,知名作家斷更」、「侵吞去世作家收益」、「作者沒有著作權」等相關問題一一進行回應,骨朵隨即也採訪了閱文方人員,部分核心問題獲得回應。
  • 一周出版資訊 | 網文作者發起「五五斷更節」,抗議「霸權合同」
    01網文作者發起「五五斷更節」,抗議閱文「霸權合同」閱文高層換血、「不公平合同」問題爆發不過是上周二的事,到了這周二(5月5日),作者們就共同組織了一場在社交媒體上聲勢浩大的抗議活動——「55斷更節」。
  • 龍空大神整合閱文霸權合同事件起因經過,網友發表不同意見
    5月5日,今天是卡爾·馬克思的生日,也也是作者們發起55斷更節的第一天,這一天、網絡作家們空前團結,無數作者,包括閱文、阿里、縱橫、飛盧、掌閱等網站作者自發斷更,55斷更節也登上微博熱搜,雖然有絕大部分人仍在更新,但他們並沒做錯,也並不是支持霸權合同、作者們用一天證明文人風骨,引起中國著作權協會總幹事、香港經濟日報等媒體 關注。
  • 閱文是如何應對五五斷更的?
    就好比作者自發自願舉行的五五斷更節,為什麼要把非閱文旗下的作者牽扯進來呢?據傳聞說,此戰是網絡小說生死存亡的最後一戰!是不是此話過重了?難道這話屬實?所以才有那麼多非閱文旗下的作者聲援閱文旗下的作者?這到底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好好思考。
  • 創始人出走,810萬作家斷更維權,閱文集團事件始末
    相關合同我們可以看到,閱文集團的這份合同不姓「資」,更不姓「社」,它完完全全就是一份奴隸制度!我自己寫的小說,自己還沒有版權!而這些書均來自起點中文網,也就是說,只要起點中文網授權,其他人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出版《鬼吹燈》系列同人作品。而作為原著作者的「天下霸唱」,自己卻不能再使用任何「鬼吹燈」字樣。這難道不諷刺嗎?
  • 閱文集團事件始末
    針對關於閱文「霸王合同」的一系列爭議,5月6日下午,閱文集團新任CEO程武、總裁侯曉楠、總編輯楊晨等新管理團隊與多位作家參加了首場作家懇談會,就網絡文學生態等一系列問題作出最新回應。這件事情,一開始在4月27日左右爆出來的閱文集團人事大地震,包括CEO吳文輝在內的核心創始團隊將離職,騰訊副總裁、騰訊影業執行長程武和曾任騰訊內容平臺部總經理的侯曉楠將接手閱文集團。這件事僅僅是引發了大家的猜測是否免費閱讀即將到來。
  • 從新合同到起點大學,閱文與網文作者的「破冰」之路
    他認為,在文學行業新常態之下,閱文起點大學的建立將成為閱文作家生態建設進入2.0階段的重要措施。 閱文集團總裁、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副總裁侯曉楠 今年,閱文圍繞作家生態構建在激勵措施方面不斷更新舉措,9
  • 懶人周報 | 銀保監會對中信銀行立案調查;閱文遭遇作者「斷更...
    閱文「新舊合同」和「免費」爭議:閱文稱不會全部免費;網文寫手發起「五五斷更節」  4月28日,有作者曝光了和閱文平臺籤訂的新合同,並對其中一些條款提出質疑,稱其為「霸王條款」。  作者爭議比較大的合同條款包括:  1、版權全部歸閱文,期限為到作者去世後50年;  2、作者的所有社交帳號都歸平臺;  3、如果作品被侵權,作者有義務協助維權,但最終賠償歸平臺;作者的收益是作品授權產生的淨收益的50%,以及閱文可以免費使用作品。
  • 騰訊系網文作者揭竿而起:#五五斷更節#始末
    「五五斷更節」前三天,也就是5月2日晚,@橘子吃沒了就在微博上表明了態度。 @橘子吃沒了是微博官方認證的「閱文籤約作者」,從介紹中了解到,2013年,才13歲的她正式接觸了網絡文學。「那個時候,網文的各個層次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盛大歡樂。熬夜追書求更文,也成為了我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閱文難「渡劫」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閱文集團以155億元收購新麗傳媒時,新麗傳媒做出了業績承諾:在2018~2020年期間所實現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5億元、7億元和9億元。若未達到上述業績要求,那麼閱文集團支付給新麗傳媒的對價將相應扣減。資料顯示,新麗傳媒在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均未完成與閱文集團的對賭,且在上述兩年的獲益共計減少了16.42億元。
  • 網文作者今天集體斷更抗議,資本大佬使出殺手鐧
    5月4日早間,微博、知乎、龍的天空等網絡平臺有網文作者呼籲將「5月5日定義為五五斷更節」。對網文作者來說,斷更「傷敵八百,自損一千」。在現有網文市場中,作者大多通過章節付費盈利。即讀者訂閱某部作品,並為每個章節支付費用。
  • 懶人周報|銀保監會對中信銀行立案調查;閱文遭遇作者「斷更」討伐...
    閱文「新舊合同」和「免費」爭議:閱文稱不會全部免費;網文寫手發起「五五斷更節」4月28日,有作者曝光了和閱文平臺籤訂的新合同,並對其中一些條款提出質疑,稱其為「霸王條款」。作者爭議比較大的合同條款包括:1、版權全部歸閱文,期限為到作者去世後50年;2、作者的所有社交帳號都歸平臺;3、如果作品被侵權,作者有義務協助維權,但最終賠償歸平臺;作者的收益是作品授權產生的淨收益的50%,以及閱文可以免費使用作品。
  • 閱文集團上半年巨虧背後:新麗傳媒商譽減值
    新麗傳媒2020年上半年收入及經營業績未達預期,受此影響,疊加其錄得商譽及商標權減值撥備44.1億元,閱文集團淨虧損為33.1億元。 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執行長程武表示:「2020年上半年對閱文而言充滿了挑戰,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複雜多變的宏觀環境對我們的業務產生了負面影響,且公司多年來首次錄得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