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校長推薦:
羅馬的覆滅是從人不再尊重軍人開始,到軍人不願保衛國家結束
電影《戰狼2》開頭的時候有一段衝擊力很強的畫面,電影中,冷鋒等人送烈士骨灰回家的時候,竟發現烈士的家被強拆了,三個特種兵出手制止了流氓的強拆,但是冷鋒竟被流氓拿槍指著頭,在冷鋒制服流氓後,警察出現,並用槍指著冷鋒,而流氓這時候底氣十足了,後流氓威脅要對烈士家屬下手被冷鋒打死.
有人說這是吳京膽大的地方,因為他用電影表現了一個實際現實中存在的問題:當烈士隨著歲月的消逝而變得漸行漸遠時,這個浮躁的社會能否給這些為了祖國而犧牲的英靈一點存身的空間?
近日,一位退役軍官回到故鄉四川雅安,卻見到了一幕讓他心驚乃至心痛的場景。當他來到名山區烈士陵園祭掃烈士陵墓時,卻發現葬有70多位剿匪犧牲的解放軍烈士遺體的烈士陵園竟遭周邊商業樓盤擠佔,甚至連一個像樣的大門都沒有。而且進入烈士陵園道路已被完全侵佔、烈士史料陳列館地基被挖掘機挖空已成為危險建築,烈士陵園管理所辦公室牆體裂縫、烈士陵園圍牆傾斜.
電影之中的情節出現在了現實之中,但是遺憾的是,現實之中沒有冷鋒,也沒有特種兵制止這種行為,有的只有逐漸破敗的烈士陵園,有的只有在商業化飛速發展的今天,連一點存身之地都沒有的烈士陵園。
據退役軍官強先生回憶:他小的時候,每到清明和重要節日,西南側的正門就會敞開,當地駐軍、學生和社會各界群眾從這裡排隊進來為烈士掃墓,祭掃完畢,再從東門的石臺階離開。如今,西南側正門早已被一棟三開間的三層居民樓緊緊堵死,導致正門不得不封閉。
而根據調查,這種現象已經存在若干年了。早在2009年,名山縣就有群眾向雅安市市長信箱反映稱,「烈士陵園現正在被建設的商品房錦繡世家破壞。如烈士陵園標誌性紀念建築物——大門馬上倒塌、進入烈士陵園道路已被完全侵佔斜等等。」
雖然當時的政府也要求了「錦秀世家」開發商和施工單位限期整改,但是實際上數年的時間過去了,有效的整改非但沒有實施,反倒是烈士陵園已經變得搖搖欲墜,在周圍商業發展的襯託下,顯得尤為弱小。
我們無法去知曉這數年的時間究竟是發生了什麼,才使得名山區烈士陵園受到如此擠壓而幾乎沒有任何的保護,但是作為一個葬有70多位剿匪犧牲的解放軍烈士遺體的四川省烈士紀念建築重點保護單位」和省級烈士陵園。很顯然,不該受到這樣的待遇。
當我們看到烈士堂前石碑上「為人民翻身事業而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的鄧小平親筆題詞時,我們其實能夠感受到,國家對於這些烈士的安置還是十分重視的。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為國犧牲的烈士,連一個好的安息之地都難以保存呢?
原因只有一個:錢!
在一些開發商和相關的人員看來,這是一塊「風水寶地」。在名山區烈士陵園的這個地方,是一個能夠賺錢的好地方,也是能夠提升地區經濟的一塊項目區。這是一塊大蛋糕,而且開發這個地方不會有什麼阻力,因為死人不會出來和活人討價還價。
當一些人的眼中被金錢充斥之後,那麼烈士陵園這塊大蛋糕自然就會被人盯上。而最重要的是,當地的政府沒有盡到對烈士陵園的保護的責任,甚至在問題發生之後仍然裝聾做啞,放任開發商對烈士陵園進行破壞。
對於這些,我只想問一句:錢,真的能讓人將自己的民族精神都拋棄的一乾二淨嗎?
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名山區烈士陵園這樣的現象絕對不是個例!2007年,媒體報導洛陽烈士陵園被商業開發所入侵,第一保護區的烈士墓已被拆除,原先存在的1800多座烈士陵墓,僅剩下兩個保護區的250座烈士墳墓,其中一半烈士墓正在遭到野蠻毀滅。
2014年,又有媒體報導出河南多處烈士陵園 給商業地產開發讓道;貴州省遵義市紅軍烈士陵園的個別地方則為了商業利益大搞商業開發,借「烈士」生財,引起公憤;安徽濉溪縣雙堆集鎮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不僅成為當地村民逢集趕會的場所,還被當地鎮政府擅自以小城鎮建設名義將臨街的一面牆推倒進行商業開發,侵佔陵園的土地;安徽省肥東縣梁園鎮抗日陣亡將士陵園則成為了「爛尾工程」,本來該陵園由合肥市政府和肥東縣政府共撥款40萬元建立,但工程自2001年開工建設以來,縣政府只撥款5萬元就沒有了下文,導致陵園建設無後續資金,結果被開墾成了莊稼地.
商業化侵佔烈士陵園的現象,絕對不是一個地區的個例,而是全國的一個普遍的現象。一些人總是認為,人死如燈滅,既然這些烈士已經死了,那麼就沒有必要再將這麼好的地段留給他們做墳墓了,還不如為活人增添一點金錢利益!
這些話簡直就是放屁!對於這樣的言論,我只能說:「沒有這些烈士,能有你們這些狼心狗肺的東西過上今天的生活?還開放賺錢?連和平的國家都沒有,你們賺個什麼錢?」
真的很讓人氣憤!這些烈士為了後人的和平與幸福,將自己的生命都付出了,卻得不到一點應有的尊重。一座座烈士陵園的拆毀,一個個烈士英魂的消散,讓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場所,更是那股支持著中華民族賴以存在的民族精神。先國而後家,犧牲小我而成就大我,是這些烈士義無反顧衝上前線的原因。中華民族之所以會一脈傳承的綿延數千年,就是因為這股始終難以磨滅的奉獻精神。
但是現在,隨著商業化的發展,這種精神在金錢利益面前似乎變得越來越薄弱,如同風中殘燭一樣,岌岌可危。
這些牆插拆的不是一座座「烈士陵園」,而是拆掉了中華民族奉獻精神的棲身之所!
其實,世界上各大國家,幾乎都對烈士的身後之事極為的重視。以美國為例,美國共有100多個國家公墓,其中以陸軍部直轄的阿靈頓國家公墓(包含無名戰士公墓)最為著名。每年的陣亡將士紀念日,每個墓碑的旁邊都會插上一面星條旗,完成這個任務需要插旗40多萬面。
在退伍軍人事務部的網站,任何人都可以定位到1999年以後下葬的烈士的墓地。甚至在專屬的網站上可以輕易查詢到精確到個位數的美軍陣亡人數,且按月實時更新。網站數據顯示,在2003-2011年的伊拉克戰爭中,共有4484名美軍士兵陣亡。該網站甚至詳細記錄了各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上陣亡的士兵數目。
相比美國,國內一些人、部分地方政府的做法顯得讓人有些心寒。
2月27日,一段「男子在海興小山慘案紀念碑直播唱歌跳舞」的視頻在網絡熱傳,畫面中男子左搖右擺,引起大量群眾圍觀。這充分說明了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人們已經失去了對軍人和烈士基本的尊重。
如果名山區烈士陵園這件事情沒有被強先生披露出來,那麼最後這個烈士陵園究竟會走向什麼地步?這一點不用我說,只怕大家也能明白。
我們都不想發生這樣的事情,但是我們也都清楚,這都是社會真實的現狀。在憤怒與悲哀之餘,我們只希望這個社會能夠給這些烈士一點空間。
走上前線進行拼搏,那是軍人的責任。但是當軍人為國獻身之後,如何給烈士留有尊嚴,那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對於烈士陵園的那些墳墓,可能至死他們都沒有留下姓名,但是他們卻是我們全中國所有人的英雄與先人。我希望我們給他們的是一點鮮花,而不是一片廢墟!
本文是金不換為《蔣校長精選》獨家撰稿,版權所有!
如需轉載或有意投稿請聯繫微信:tiexuevivian
差一點 ↑ 我們就擦肩而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