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4個鄉村榮獲 「重慶市美麗宜居鄉村」稱號

2020-12-25 中國網


中國網12月23日訊 近日,筆者從彭水縣農業農村委獲悉,第二批重慶市美麗宜居鄉村名單公布,經過前期申報和層層評選,重慶市級專家評審,擬認定580個村為重慶市第二批美麗宜居鄉村,彭水高谷鎮龐溪村、潤溪鄉櫻桃井村、紹慶街道過江村、巖東鄉河壩村上榜,榮獲「重慶市美麗宜居鄉村」稱號。

據了解,這些村在垃圾分類、農村改廁、村莊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或公共服務等方面表現出色。近年來,彭水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同時,彭水縣堅持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抓緊抓實,著力解決農村環境「髒亂差」的問題,以路淨、廁淨、溝淨、水淨,庭院美、村莊美、環境美為工作目標,不斷整合優化各類資源,強化各項舉措落實,細化目標任務,有效的推動了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紮實有效開展。(張藝瀟)


相關焦點

  • 韶關湞江區黃竹村榮獲「國家森林鄉村」稱號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第一批和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認定名單,韶關市共48個村上榜,湞江區黃竹村成為第一批榮獲「國家森林鄉村」稱號的鄉村。為推進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國家林草局組織開展了國家森林鄉村創建工作,評價內容主要包括鄉村自然生態風貌保護、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森林綠地建設、森林質量效益、鄉村綠化管護、鄉村生態文化六個方面。黃竹村委位於湞江區犁市鎮東北,由16個村小組組成,現有人口2789人,共607戶。
  • 四會羅源鎮鐵坑村榮獲2020年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稱號
    12月19日晚,由廣東省委農村工作辦公室、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尋找鄉村振興排頭兵——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系列評選發布會在佛山市三水區舉行。肇慶市四會羅源鎮鐵坑村榮獲「廣東十大美麗鄉村」稱號,是肇慶市唯一入選的村落。
  • 「美麗的檢閱」——全縣鄉村振興暨美麗鄉村建設拉練活動述評
    參加全縣鄉村振興暨美麗鄉村建設拉練活動的與會代表,沐浴著秋日暖陽,開啟了一場特殊的「美麗之旅」。一路看,一路聽,一路評,一路議。一個個產業項目讓人目不暇接,一個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讓人倍感振奮,各地競相發展、謀求突破的舉措令人熱血沸騰。  城關鎮王山村依託緊鄰縣城、自然景觀多、鄉土氣息濃等獨特優勢,圍繞村莊景區化思路,把美麗鄉村與基層黨建、群眾意願、村情實際相結合,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條鄉村面貌提升明顯、鄉村產業持續發展、群眾參與度不斷攀升的美麗鄉村建設之路。
  • 廣西10個美麗鄉村有望獲國家級稱號
    原標題: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公示名單出爐廣西10個美麗鄉村有望獲國家級稱號近日,農業農村部在官網發布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公示名單,廣西共有10個鄉村入選,其中包括南寧青秀區南陽鎮施厚村,其曾獲得
  • 茅箭區全域治理全域轉型擦亮鄉村振興美麗底色
    「十三五」期間,茅箭區以建設全市鄉村振興先行區為目標,堅定不移推進全域景區建設,持續改善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做強做優以鄉村旅遊為龍頭的美麗經濟,打造出一大批「生態美、村莊美、生活美」的宜居宜業宜遊美麗村莊,為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打下了堅實支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三義:鞏固脫貧成果 建設美麗鄉村
    脫貧攻堅以來,在駐鄉工作隊和鄉黨委政府共同努力下,三義鄉6個行政村因地制宜發展了一批特色產業,每個村成功配套有1-2個主導特色產業,其中羊肚菌、中藥材、烤菸和黑豬、珍珠雞等種植養殖產業蓬勃發展。經過產業結構調整,全鄉貧困群眾年收入戶均增收3至5萬元,6個村集體經濟收益均達到10萬元以上。發展特色產業,為群眾增收致富不斷找思路,為集體經濟壯大不斷謀發展,盤活了集體經濟,夯實了產業發展之路,奠定了鄉村振興基礎。
  • 環境整治繪就圃江美麗鄉村新畫卷產業興旺注入鄉村振興發展新動能
    市鎮投入600多萬元推進石軍村美麗宜居村工程,重點打造成為紅色革命文化村、綠色生態新農村。作為黃圃鎮美麗宜居村,石軍村結合「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清理該圍堤段36家散小廠房和房屋,逐步恢復「一河兩岸」濱水景觀風貌帶,得到村民點讚。今年3月,石軍村在該處建成了佔地面積約9900平方米的細崗渡頭文化溼地公園,綠道上種植了紅花羊蹄甲、鳳凰木等本土鄉土樹種。
  • 廬陽區3個村榮獲安徽省美麗鄉村示範村
    近日,《中共安徽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公布2020年第二批美麗鄉村示範村和重點示範村名單的通知》皖農工辦〔2021〕1號,合肥廬陽區三十崗鄉三十崗村、汪堰村、柴衝村3個村被認定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
  • 看演出還能逛夜市 第九屆重慶市鄉村文藝會演雲陽片區賽熱鬧慘了
    當晚首先進行的是第九屆重慶市鄉村文藝會演第二片區的比賽,來自萬州、黔江、彭水、石柱等區縣的選手們為現場5000多位雲陽父老鄉親獻上了一場精彩的演出。  本次活動由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重慶市群眾藝術館承辦,旨在營造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喜迎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濃厚氛圍,進一步豐富鄉村精神文化生活,推動重慶鄉村文化繁榮興盛。
  • 安徽省百家鄉村旅遊示範村:安慶篇
    該村先後榮獲「中國鄉村旅遊示範村」「安徽省鄉村旅遊示範村」和「安徽省特色景觀旅遊名村」光榮稱號,2018年茶莊村入選「安徽省首批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並被評為「市級文明村」,2019年已獲批「全國首批鄉村旅遊重點村」及「國際養生小鎮」。
  • 濰坊高密農業農村局: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群眾訴求線索處置調度會
    舉報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7日訊11月16日,濰坊高密市統籌規劃優化布局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工作專班在高密市農業農村局
  • 重慶梁平:建管並重齊發力 美麗鄉村更宜居
    雙桂村、北池社區、獵神村分別被評為全國文明村、民主法治示範社區、鄉村治理示範村;川西村是全國農村改革試驗示範村、重慶市建立健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試點村、市級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範村;龍灘村先後獲重慶市首批特色景觀旅遊名村、重慶市2016年度綠色村莊、農業部美麗鄉村示範村……
  • 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揭曉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曾南希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系列評選活動在廣東省佛山市揭曉。廣州從化區溫泉鎮南平村、珠海高新區唐家灣鎮會同村、梅州大埔縣西河鎮漳北村等10個村落獲得「廣東十大美麗鄉村」稱號。佛山市三水區百裡芳華之西江十裡畫廊美麗鄉村精品線路、韶關武江區龍歸—江灣鄉村精品線路等20條鄉村旅遊線路獲評為「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
  • 嗨,這裡是英德黃花美麗鄉村——鄧屋圍·歡迎您!
    美麗宜居鄉村 黃花鄧屋圍 鄧屋圍,位於廣東省英德市黃花鎮東面,距離鎮中心僅1.2公裡,歸屬明逕居委會管轄,全村人口總數三百多人
  • 鄉村旅遊共受益 美麗鄉村促發展
    康縣依託環境優勢,立足當地特色,在全域範圍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積極開發鄉村旅遊,走出了一條鄉村旅遊發展致富之路。康縣長壩鎮司法所花橋村包村幹部 史萬龍:花橋村通過近十年的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遊發展,村莊變得越來越美,人們的收入也變得越來越高。現在的群眾可以說是穿得精神了,素質也整體提高了,都是說文明話、做文明人,對遊客也是熱情接待。而且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助推精準脫貧,穩定帶動了咱們花橋村40戶貧困戶,達到了穩定脫貧。
  • 新增3個「國家森林鄉村」,你去過嗎?
    全村百年以上樹齡的古樹有200餘株,分布著4個古樹群落。1998年郭洞古建築群被武義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浙江省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2003年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並被命名為「中國綠色村莊」、「中國民俗文化村」,評定為國家3A級風景旅遊區。履坦鎮壇頭村擁有千畝典型的河灘溼地景觀和面積達50畝的美麗的馬尾松松林景觀。
  • 聚焦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 看彭水如何巧破「窮局」
    彭水縣城(李洪衛 攝)今年2月22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宣布彭水縣實現脫貧「摘帽」,也標誌著該縣推動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截至到今年10月,彭水縣115個貧困村全部銷號,2.8萬多戶貧困戶和11多萬名貧困人口脫貧。中央和重慶市委高度關注彭水縣脫貧攻堅工作彭水位於武陵山連片特困地區,是重慶唯一以苗族為主和全國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是典型的民族貧困地區。
  • 全面提升美麗鄉村風貌
    今年以來,市委農辦、市農業農村局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五化」提升專項行動方案工作部署,突出抓好「五個美麗」行動,按照乾淨整潔村、美麗宜居村、特色精品村3個梯次創建標準升級打造美麗鄉村,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化」,為重振中山虎威、實現高質量崛起營造生態宜居的村莊環境。
  • 建設宜居宜遊美麗鄉村!黃偉明到獅嶺村檢查人居環境及鄉村振興工作
    黃偉明到獅嶺村檢查人居環境及鄉村振興工作 11月22日,獅山鎮鎮長黃偉明帶隊到獅嶺村開展人居環境衛生督導,並了解鄉村振興工作落實情況,給出建議。黃偉明要求相關部門加快項目建設,減少安全隱患及對村民的幹擾,保護好村中古建築及古榕樹,借鄉村振興契機建設宜居宜遊的美麗鄉村。
  • 牽手「一帶一路」 共建美麗鄉村
    劉煥鑫:推動美麗鄉村高質量發展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致辭中指出:推動美麗鄉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在思路上,要突出「三個共」,建設「五個鄉村」。  「三個共」:一是共享美麗資源。發展基於良好生態條件的鄉村產業,應以生態本底為產業背書,使消費者願意付出更高價格,把生態價值內化於產業之中;二是共商美麗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