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源賣身可口可樂失敗後,這一國民品牌被外企收購,是好是壞?

2020-12-24 聚富財經

在2008年,我國迎來了兩個十分重大的事件,一個是舉辦北京奧運會,還有一個就是汶川大地震,所以當年的民族情緒十分高傲。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匯源作為中國存在多年的國民品牌,卻傳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無法接受的消息,那就是要「賣身」給可口可樂,這在當時引起了巨大轟動。

在2008年9月,可口可樂宣布以總價約179.2億港元,約合24億美元收購匯源果汁所有股份。而當時匯源果汁的創始人朱新禮為了能一心一意地做果汁的上遊產業,就砍掉了匯源一半的員工和大半的銷售人員,大力布局上遊產業,兩個月花了近20億,這也是為了配合可口可樂地收購。

當時很多人對這件事都表示反對,畢竟是一個十分優質的國民品牌,國人都不願意看到它被賣給外企。所幸,這筆收購被商務部依據反壟斷法給拒絕了。收購失敗後的匯源因此受到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為當時一半的員工和大半的銷售人員都已經被辭退了,這直接導致匯源的產能出現了下跌。

根據《商界》消息,截止到2014年,匯源工廠的產能使用率不足30%。之後雖然匯源果汁一直都是行業第一,但是銷售業績卻一直在下滑。連續虧損了6年。再到後來就是高管辭退,朱新禮被曝出巨額負債,最後就是匯源被取消上市了。

而就在匯源果汁賣身可口可樂失敗之後,近段時間我國的另一個國民品牌被外企收購成功了,那就是百草味。在2月23日,好想你發布公司公告:擬通過現金出售的方式,以近50億元人民幣出售百草味的母公司——杭州郝姆斯食品有限公司的100%股權給百事飲料,此後好想你將不再持有百草味股權。

百草味作為我國零食品牌「三巨頭」之一,這些年一直都發展得很好。尤其是百草味在2016年被好想你收購之後,其所貢獻的營收在四年內分別佔好想你總營收的54.54%、75.68%、78.6%和84.21%。只不過雖然其營收在增加,但是其營收增速是在持續下滑的。而近幾年好想你的紅棗產業也出現了下行趨勢,所以就賣掉了百草味,避開零食市場競爭,專心做紅棗業務。

與此同時,百事在中國正好需要一個線上的銷售優勢,因為百事在中國的主要產品就是飲料和薯片,但大都是在線下銷售。而在百事收購百草味之後,就可以利用其線上銷售渠道增加其銷量,達到線上與線下的平衡,實現渠道互補。

這樣一來,百事在中國零食行業的競爭力應該會在其收購百草味之後得到增強。當然,百事收購百草味也只是一種正常的商業行為,也不能完全說是壞消息,畢竟這對於消費者來說影響並不大。至於未來會不會對國內的其他零食品牌造成「威脅」,還得看其自身會有怎樣的發展戰略了。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又一國產飲料巨頭倒下,曾拒絕可口可樂收購,如今負債百億破產
    文:夜梟相信在許多70、80後的記憶裡,玻璃汽水都有一席之地。然而,隨著兩大可樂品牌在中國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對這些老牌汽水品牌進行了一系列收購併購,也讓這些國產汽水,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紛紛停工停產。
  • 別了,一代「國民品牌」傳奇!今天,成為最後上市日!
    朱新禮和他的「果汁帝國」可口可樂收購案失敗後遭重創公開資料顯示,朱新禮生於1952年,山東沂源人,是匯源集團的創始人。1992年,40歲的朱新禮毅然決然地丟掉「鐵飯碗」,辭職下海,創立山東淄博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1993年,第一批濃縮蘋果汁生產出來後,朱新禮隻身一人帶著樣品,去德國參加食品展。
  • 匯源沉浮錄:朱新禮的「硬幣」去哪兒了?
    魔術師用白布擦拭參與者的手,這一舉動引起網絡熱議,因為這位「農民」的身家是這兩枚硬幣的數億倍。表演用的玻璃桌上擺了一盒匯源果汁,出鏡時間長達7分鐘,這是一次代價不菲的廣告,6000萬元的價格創下了春晚植入廣告新高。整整十年後的2020年2月14日,匯源果汁發布公告進入除牌倒計時。
  • 匯源果汁被指「病急亂投醫」:欲借品牌授權喘息、運營商問題頻發
    對於授權第三方,匯源方面並未進行過多的解釋,只稱,如果有使用匯源品牌侵權行為,匯源將將採取零容忍的態度,維護企業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作為一個曾經輝煌過的品牌,目前面臨退市的境地,令人唏噓不已。在業內人士看來,匯源未能實現管理模式、組織架構的轉變,以及產品的升級,最終導致業績虧損,債務累累。
  • 果汁大王謝幕港股:匯源停牌三年終退市 家族式管理難擋時代洪流
    2008年,可口可樂向匯源果汁伸出橄欖枝,想要收購匯源果汁。朱新禮對於這次合作很開心,他認為,可口可樂做果汁,自己做果業。匯源的濃縮汁和果醬將是可口可樂全球唯一供應商。「如果收購成功,我一下子就跟著它進入到世界100多個國家去了。」但事與願違的是,這場收購遭到了商務部的終止,最終以失敗而告終,自此之後,匯源果汁一蹶不振,股價和業績齊跌。
  • ​債務纏身,正在經歷退市程序的匯源,翻身還有多大機會?
    對於授權第三方,匯源方面並未進行過多的解釋,只稱,如果有使用匯源品牌侵權行為,匯源將將採取零容忍的態度,維護企業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作為一個曾經輝煌過的品牌,目前面臨退市的境地,令人唏噓不已。在業內人士看來,匯源未能實現管理模式、組織架構的轉變,以及產品的升級,最終導致業績虧損,債務累累。雖然通過第三方運營的方式可以降低成本,但同時也拉低了匯源品牌力。
  • 可口可樂砍掉一半殭屍品牌,川普也要「哭了」?
    報導稱,可口可樂執行長詹鯤傑(James Quincey)周二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表示,該碳酸飲料巨頭將在全球範圍內淘汰其他表現不佳的小型品牌,並指出旗下幾百個品牌中超過一半是單一國家品牌,規模很小或幾乎沒有規模。詹鯤傑認為,在淘汰上述小型品牌方面,「我們不夠果斷。」可口可樂於2013年收購了ZICO,2016年推出ZICO椰子水,並在麥當勞合作售賣。
  • 唏噓:匯源摘牌,曾經的飲料之王!
    曾經的國民飲料「匯源果汁」開始進入退市程序。2月14日晚,匯源果汁發布公告稱,公司接到聯交易所發出的函件,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條,聯交所上市委員會決定取消匯源果汁的上市地位。聯交所還指出,如果匯源果汁決定不根據上市規則申請將除牌決定提呈至聯交所上市覆核委員會覆核,匯源果汁股份的最後上市日期為2020年2月28日,其股份的上市地位亦將從2020年3月2日上午9時起取消。對此,匯源果汁提醒公司股東以及投資者,可能會或可能不會提交對除牌決定進行覆核的要求;即便進行覆核,其結果也是不明確的。
  • COSTA咖啡關閉中國市場近10%門店,賣身可口可樂難自救
    對於這一「斷臂」舉動,COSTA方面回應,「受門店客流及經濟運營變化所帶來的影響」,關閉門店只是「業務優化調整的一部分」,同時表示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不會放緩繼續在中國開店的步伐。COSTA的官方回應無可厚非,畢竟疫情對線下商業的衝擊巨大。
  • 中國飲料市場品牌排名:可口可樂排第三,榜首年銷量超過100億瓶
    對於中國人來說,飲料在日常生活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中國飲料種類繁多,究竟哪一種才是最受中國人喜愛的國民飲料呢?想必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冒出的肯定是快樂肥宅水,但經過調查發現,事實並非如此。近日,《飲料品牌影響力排行榜》發布,根據排行榜可以看到,位列第一的是康師傅品牌,年銷售總量超過100億瓶,而可口可樂僅位居第三名,農夫山泉、匯源、娃哈哈等也皆榜上有名。《飲料品牌影響力排行榜》是我國相對較為權威的飲料品牌排行,以多年來一直從事飲料品牌行業的相關數據研究,通過多年改革,現已形成完整的品牌營銷裡評價體系,可信度較高。
  • 美企發明的多品牌戰略達到頂峰後,可口可樂又開始倒車回半坡了
    直到在一眾國產飲料的衝擊下,特別是可樂飲料導致肥胖問題的影響下,他們開始有點亂分寸了,推出了很多像「酷兒」之類的小眾品牌,並試圖收購現在瀕臨破產的匯源果汁。應該說對於每年增長低於3%的碳酸飲料市場,可口可樂在中國的策略採取多品牌向果汁類和其他健康飲料細分市場去拓展是正確的,當然美國的碳酸飲料市場增長率可能還要低。
  • 老牌國民汽水要IPO了,曾打敗可口可樂,一年賣出3個億
    事實上,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發展也是一波三折。可口可樂(Coca-Cola)本意是古柯葉(Coca leaf)和可樂果(Kola nut)的混合物,到了中國被翻譯成「蝌蚪啃蠟」,人們把它倒進高腳杯裡細細品味,結果氣泡散盡後只有古怪的甜味,再加上莫名其妙的中文譯名,可口可樂在中國銷量慘澹。到了 1948 年,可口可樂公司好不容易在上海站穩腳跟,第二年就隨著美國大使館撤出中國,徹底放棄了中國市場。
  • 匯源果汁摘牌倒計時 4天時間能否反轉待考
    從匯源果汁公告中可以看出,公司對於摘牌一事還是比較重視,繼續在為保留上市資格而努力中。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匯源果汁公告可見,是經過覆核仍然維持除牌決定的,匯源果汁要想保留上市資格,除非繼續向香港法院提起訴訟,否則接下來將是啟動摘牌的相關法律流程。
  • 揭開可口可樂公司的品牌決策秘訣
    所以相比之下芬達比較溫和,醒目更加有刺激性這兩個品牌主要為年輕消費者設計。而雪碧的特點是口感甘甜清爽,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是大眾化的果味汽水。可口可樂公司在創建初期,只有可樂一種產品,統一使用的「可口可樂」這個品牌,。因為此時的可口可樂公司還在成長中,消費者對其的認可度還比較低,所以這個階段使用統一品牌決策是為「可口可樂」這個品牌打造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在統一品牌下,各種產品能相互影響,擴大銷售。
  • 可樂鬥了100年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又要拼咖啡了?
    這一次排兵布陣的,是可口可樂。這也是可口可樂以51億美元收購COSTA後,在中國推出的第一款即飲咖啡,據悉,新品將於本月底正式上市。從可口可樂與COSTA的故事開始說起。2018年8月,可口可樂以51億美金的高價收購咖啡連鎖品牌COSTA的消息,轟動了整個收購圈。這次的豪擲,讓可口可樂正式搭建起全球咖啡業務平臺。可口可樂看上的並不是COSTA零售店生意,而是COSTA擁有的全球咖啡供應鏈。
  • 中國最暢銷果汁品牌,年入70億,比匯源果汁還牛,總被認為國產
    去超市購物的時候,面對飲料貨架上各種品牌,很多人內心都有一個想法——中國的飲料品種可真多啊!哪些飲料比較暢銷呢?有數據顯示,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一直佔據了國內飲料市場的一大半份額,剩餘的份額才留給了其他的品牌,而在剩下的這些品牌中,又有很多歸屬國外,真正屬於咱們國產的市場份額還是非常少的。
  • 又一國產品牌「賣身」,40億賣給外企,如今一年賺走198億!
    又一國產品牌「賣身」,40億賣給外企,如今一年賺走198億!說到品牌的發展,可以說是有一段非常艱難的歷史。早期我國的經濟實力並不是很強,所以很多品牌都是從國外引進,這些進口品牌佔據了我國大部分市場,也讓國產的品牌很難有容身之地。
  • 可口可樂幹不掉它,被百事32億美元收購 | 以色列小公司的商業模式...
    SodaStream以獨特的「剃鬚刀-刀片」商業模式和精準的營銷策略,成為可口可樂幹不掉的對手,最終以32億美元被百事收購,成為百事遏制可口可樂的殺手鐧。1767年,人類無意中搗鼓出了人工碳酸。當1783年,科技樹第一次點向食品這條線,第一款礦泉水碳酸飲料面世,就註定影響人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