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博納影業集團出品,徐克監製,爾冬陞執導的3D浪漫武俠巨製《三少爺的劍》今天(12月1日)廣州舉辦發布會,導演爾冬陞攜演員林更新、顧曹斌、王昭三位「英雄」現身。現場爾冬陞導演亦分享演員發掘的奇妙過程,更大氣表示英雄不論出處。電影將於明天(12月2日)全國公映。
「同場加映」電影欄目有幸受邀成為電影《三少爺的劍》發布會的受邀媒體,以下為導演爾冬陞及主演林更新的採訪內容:
談及古龍經典代表作首度3D化
古龍的小說中武術動作都非常概念化,「只見劍氣不見招」,因此與監製徐克、編劇秦天南共同研究很久,如何將這些動作呈現。而全程3D拍攝更為影片製作和表演難上加難,談及此次將古龍經典代表作首度3D化,爾冬陞表示徐克教會了自己很多:「徐導是我最尊重的導演之一,沒有他就沒有《三少爺的劍》。
「這次3D拍攝對我來說是一個嘗試,。因為請教徐克的時候他在拍《龍門飛甲》,當時採用3D拍攝技術是比較先進,在現場看即時畫面已經非常不同。所以,對我來說拍《三少爺的劍》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整個3D拍攝,其實不是特別困難,主要是現場的監控,然後剪輯上要用全新的概念,要像以前的老電影,節奏稍微慢一點,因為鏡頭轉換的時候要給時間對焦。科技一直在改良中,我們也在探索,比如說現在調色的系統很不統一,光暗度會影響顏色等等。這次拍攝,我有徐克在,他是毫無保留在教我。而且在拍攝中,很多導演來觀摩,他都會一樣教。」
如何處理古裝對白問題?
「因為現在的觀眾是非常年輕的,這次創作《三少爺的劍》,我們是把古龍的小說對白風格往金庸方向做。現在香港很少年輕一輩寫古裝的,還好我們有(編劇)秦天南在,他是《十月圍城》《投名狀》的編劇,有經驗。我們想讓每一句對白儘量聽起來現代化,不能像《聶隱娘》那種,我都要看英文字幕。在古裝對白處理上,我們是沒有心得,我們只是在嘗試。」
3D 拍攝X古裝題材,技術選擇題材,還是題材選擇技術?
「如果沒有新的技術,我們不會這樣拍。最早90年代我們想把它拍成戰爭那樣,像黑澤明那種。後來出了《臥虎藏龍》,華語電影多了很多古裝片。然後你會留意到香港電影是三年一小變十年一大變,變到現在,我發現30歲以上的觀眾是很少進影院。這個變化很大,導致我們需要考慮更多的年輕觀眾。年輕觀眾對很多所謂經典沒看過,所以重拍經典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新的。但是我們這次《三少爺的劍》有點像邵氏老電影的風格,場景假一點,劇情寫實。想要觀眾融入場景裡面,所以採用3D拍攝。」
如果評價你飾演版本和林更新飾演的版本?
「你們真的高估了我的記憶力,都這麼多年的事情了。我那部拍完之後,就看過一次。不敢看。也沒什麼可參考。因為這次我導演的《三少爺的劍》是重新按照時代組合,而且我主演三少爺的時候才19歲演,懂什麼。」
人物和以往拍的不太一樣
此次在電影《三少爺的劍》中,林更新飾演主角三少爺,雖然此前也演過古裝角色,但他表示自己是第一次演「神一般的人物」,加上早年爾冬陞飾演的三少爺珠玉在前,林更新坦言壓力很大,「大家都知道,爾導就是演三少爺成名的,是一個非常經典的角色,爾導讓我超越他,搞得我一直壓力很大」。雖然時常感受到來自上一代劍神的壓力,不過林更新還是表示從爾導身上獲益匪淺,「爾導對三少爺的體悟都比較深,沒有他就沒有新的三少爺。」
都在演古裝戲?
「貌似近年來我都在演古裝/年代戲。不是我不想演時裝/現代戲,主要還是看怎樣的故事。坦白說,有不少現代的故事找我,也有角色特別好的,但我覺得自己應該演不好,就拒絕了。還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
未來想嘗試什麼角色?
「有挺多的都想嘗試。近些年我都在拍商業片,還挺想嘗試文藝片。但真正意義上的文藝片特別少,就算有人拍投資的人很少,更多的是故事片。至於很少演壞人這事情,可能我看起來比較正義吧!」
微博上的逗逼不見了?
「不是因為壓力。畢竟人逐漸在長大,就不把這個當成主要的娛樂消遣方式。現在很少看這些東西。原來還會自拍一下,現在不行了。這是和以往不一樣的。因為我現在長期處於一個工作的狀態,自己時間特別少,我也有沒有特別想要表達的情緒,乾脆就不發了。至於為什麼沒和思聰互動?有什麼好互動的,我不知道他最近又發生什麼事情。」
我和大導演徐克
「他是非常成熟的電影人,拍攝技術高。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電影是他執導的(《智取威虎山》),所以說我是建立了比較高的起點。和徐克導演在一起,他永遠與時俱進,喜歡新科技,所以合作的時候相對看得越多,進步更快,見識廣了。」
編輯/陳錦莊
攝影/黃依琳
「同場加映」電影福利
送出20張電影《三少爺的劍》電影通兌券
指定影院:東莞博納影城
時間限定:12月內有效
搶票方式:
轉發本條微信到朋友圈
說出為什麼想看《三少爺的劍》
並截圖發回本公眾號
12月2日晚在「同場加映」微信群公布名單
加入「同場加映」微信群,請在公眾號對話框回復「入群」
特別鳴謝博納影業對活動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