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誠摯邀請您參加第一屆「下榻藝術節」。「下榻藝術節」將於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日在南昌市江西師範大學青山湖校區新藝術樓舉辦,另設分會場於帕拉方劇場。
「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一千三百四十五年前,唐人王勃登滕王閣,序絕唱。今東湖之北,儒子之南,階前萬裡,跨越千年的四目相望。下榻之名出於南昌,榮歸徐稺。共飲的一湖水臭了許久,前些日子又抽乾了,換上新的,如今清澈見底,卻看不見打水的他。陳蕃之榻設想並未隨徐孺子西去,或許仍懸掛高閣。今人說今話,榻已不再是高高在上,「下榻藝術節」在二零二零年置下一榻,二榻,三榻,千千萬萬榻,廣邀天下人傑下榻於南昌。
第一屆「下榻藝術節」設五部份,分別為:「長天——藝術書區」、「秋水——影像閱覽室」、「落霞——藝術公教及講座」、「孤鶩——劇場演出」以及特展單元。我們希望藝術走進人群,走進社區,成為人們生活不可分割的方式。
視頻:宇航猿數動科技音頻來源
景德鎮文藝復興、七拾表演劇團、贛什麼藝術空間
藝術書展時間:全時間段
假雜誌/寧波
假雜誌圖書館是一家關注圖像作為創作媒介的藝術書機構,致力於圖像作品在紙上的呈現。於 2009 年創辦於北京,假雜誌的實踐包括雜誌、藝術書、書店、圖書館、假美術館和書展,2014 年搬至寧波。
圖片來源:假雜誌
陸上書店GeniusLoci/南昌
陸上書店創立於2017年初,是一家始於寧波的獨立人文藝術書店,除實體書店外還有專注於Letterpress印刷工藝的印刷工作室。書店主營詩歌和藝術類書籍,同時以特種紙張和印刷為立點從事圖書企劃與設計服務。目前書店的實體店鋪位於江西南昌,設計與印刷工作室位於浙江寧波。
圖片來源:陸上書店
OCAT/北京 深圳 上海 西安
OCAT(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創立於2005年,以獨立性、專業性、公益性為宗旨,以綜合推動中國當代藝術與國際當代藝術互動為目的,通過展覽、學術研究、交流、教育、出版和國際藝術工作室計劃等項目,力圖建立起立足於中國本土的當代藝術運行機制,使其成為在中國具有國際水準的民間藝術機構。
圖片來源:OCAT
潑先生/杭州
潑先生成立於2007年,致力於歧異情境之中的寫作實踐、學術思考和藝術行動。2010年發起潑先生獎,獎金一萬元,每兩年一屆。2019年推出試讀手冊,關注個人寫作以及激發個人之間的協作與研究。
圖片來源:潑先生
Same Paper/上海
Same Paper創辦於2013年,是一家來自上海的自出版工作室。工作室以攝影書為主要出版方向,並於2017年創刊了攝影雜誌《Closing Ceremony》。在紙質出版以外,Same Paper會不定期開展和攝影、自出版相關的線下活動及展覽。
圖片來源:Same Paper
水象雜誌Be Water Journal/廣州 長沙
Be Water Journal 水象(簡稱BWJ)創立於2017年。BWJ以人為連接點,關注來自全球的「文化創造者」——他們踏實地進行創作與生活,在實踐個人理想的同時,積極地對周遭的環境與生態、當下的社會議題,乃至族群文化、地域文化等進行多樣的回應與反思。
圖片來源:水象
無像工作室/上海
無像是一個關注影像藝術與優秀青年攝影師,並專注於攝影類出版物的小型獨立攝影機構。2015年創立以來,出版了各類攝影出版物22本,並且不定期舉辦影像類展覽與公共藝術教育活動,以及國際間的藝術交流。2018年,創辦無像Photo-Zine攝影樣書獎,鼓勵與資助青年藝術家用書本的形式開展影像創作。2019年為藝術家高山出版的《第八天》在巴黎榮獲ParisPhoto與光圈基金會聯合舉辦的攝影書獎項中的年度新書大獎。
圖片來源:無像工作室
愜意忙Monday OFF/上海,北京
愜意忙(Monday OFF)是由畢昕(策展人)與葉甫納(藝術家)創建的藝術出版品牌,以獨立雜誌與藝術家書為主要產品,同時以子品牌「周一症候群(Mondayitis)」組織展覽、工作坊、講座與休閒活動。愜意忙獨立雜誌是100%紙上策展的系列出版物。每一期以主題方式發布,關注都市青年休閒又焦慮、流行又日常、邊緣又大眾的話題。這本刊物以50%不可預測的視覺,40%爭取不是那麼晦澀的文字,以及10%的真假廣告構成。周一是絕望的一天,也是藝術空間休息的一天,又愜意又忙的一天,痛並快樂的一天。希望這本刊物可以笑著活下去。
圖片來源:愜意忙
閒逛者小報/杭州
閒逛者小報是一份中文小出版物。每期通過一個線索進行節選、翻譯,串聯起不同學科和不同領域的寫作以豐富中文翻譯的多樣性,並探索紙質閱讀的魅力。
圖片來源:閒逛者小報
一爿舊店ONE HALF IN/舟山
一爿舊店2015年創立於浙江舟山,是一家以藝術書店為核心,通過紙本讀物和生活細節來分享藝術文化的小型生活場所。作為書店我們引進了國內外藝術出版機構和藝術家個人的眾多作品,包括雜誌、攝影集、藝術書以及其它類型的出版物,同時通過提供優秀的生活選品來構築空間的生活場所屬性,展現藝術文化與生活細節的日常關聯,探索實現BETTER LIVING的更多可能。
圖片來源:一爿舊店
葉甫納仕滿村消息News from Shi Man
致謝藝術家12月19日6:00pm-6:30pm
葉甫納1986年 出生於雲南省昆明市
2008年 本科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2010年 碩士畢業於英國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 純藝術專業2013年至今執教於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葉甫納的作品總能反映了她對日常生活中多重現實關係的思考。她著重於用幽默的方式探討權威和多元社會文化的關係。如大眾媒體對少數民族等邊緣人物的刻板印象、「完美」的審美觀下虛構的風景。以引用,戲仿或反諷一些模式文化的方式,來分類和處理這種形態類似的典型系統,對他們進行分析和引伸。近年來她更多的對組織參與性藝術項目感興趣,在「展示癖」系列項目中,她用自己模仿一個「機構」,為參與者提供不同的創造性體驗。
何昆霖Tale of Hometown Trip
致謝藝術家12月20日
11:00am-12:00am放映+觀眾互動
何昆霖1992年生於江西南昌。生活工作於加州舊金山。作品通過多種形式討論東亞文化知識與理論的生產,近期主要研究以華語語系的視角重新關注1949年後,香港、臺灣、東南亞以及華裔離散群體的現代主義繪畫創作。
2016年獲舊金山藝術學院創作藝術碩士,2018年學習於Skowhegan繪畫與雕塑學校。他參加的主要的學術展覽和駐地有:畢米思當代藝術中心(2020),麥克道威爾文藝營(2020),Drawing Center(2019,2018),麻薩諸塞州當代藝術博物館(2018)赫德蘭藝術中心(2019-2016),舊金山華人藝術中心(2016)等,2019年獲得入選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FMOMA)舉辦的SECA獎決賽名單,2020年獲美國Pollock-Krasner基金會獎。作品被永久收藏於伯克利美術館和太平洋電影資料館(BAMPFA)以及迪賽塞特博物館。作品與寫作曾發表與紐約客、Yishu中國當代藝術雜誌、中國攝影、Artforum中國等。
程新皓致海洋To the Ocean
致謝藝術家12月20日1:30pm-3:30pm放映+觀眾互動
程新皓1985 年出生於雲南。2013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獲博士學位。現作為藝術家工作生活於雲南昆明。他的作品通常基於長期的田野調查,並均與故鄉雲南相關。通過身體在場的工作方式,程新皓使用錄像、裝置、攝影與文字等媒介,體察不同來源的邏輯、話語、知識與其背後自然、社會、歷史,及鑲嵌於其中的行動者們之間的復調連結。
藝術公教
—紙上展覽藝術書的編輯與設計工作坊12月18日&12月19日10:00am-12:00am&1:00pm-5:00pm
導師:趙謙&程音和
趙謙關注於 的 為和周邊的環境。他把信息轉換成平 圖像,繼 消解原始的意 義。2017年他的第 本書 《邊緣及邊 料》在假雜誌出版。並指導學員藝術書籍入圍德國卡塞爾樣書獎。曾獲休斯頓攝影中 年度攝影獎(2019), 圍華宇 年獎(2020),2020年並獲學術獎 赴 點當代藝術中 參加藝術家駐地項 。程音和現居浙江寧波,藝術書籍策劃、編輯,設計師。就職於假雜誌。
—秋風長物志水墨體驗工作坊12月19日10:00am-12:00am
導師:方園
方園,任教於南昌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系,寫字畫畫聊天喝茶,水墨工筆兼之,工作玩樂並行。喜精工之美,求庶人之樂,盡心隨意,自然生長。
—滅 達岸行為藝術工作坊12月19日&12月20日10:00am-12:00am
導師:楊鐵男
楊鐵男,藝術家,策展人,現工作生活於南昌。2009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2010年畢業於英國倫敦藝術大學溫布爾頓藝術學院並獲得碩士學位,現為江西畫院創作部專職美術師,當代藝術部主任,2015年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選送,作為中方唯一代表赴美國紐約藝術基金掛職交流。
—生生不息 導師:歐陽雪芬12月19日&12月20日2:00pm-5:00pm
江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工作坊
歐陽雪芬,當代藝術家,又名歐陽魔菇,江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主要以「蘑菇」這一特定內容為創作手段,表達形式多樣化,涵蓋設計/裝置/繪畫/行為/影像等。作品活躍在「洛桑到北京」「米蘭國際設計周」「北京設計周」「《BORO&百衲邀請展》東京AMUSE MUSEUM「BORO」館藏【特別展】」等國內外賽事及邀請展中,裝置作品《鋦瓷壺蘑菇了》被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收藏。裝置作品《生生不息/匣缽聲聲》被桂林市花橋美術館收藏。《七星鋦高足碗蘑菇了》被深圳畫院收藏。
—繪影再生雷磊手工上色動畫工作坊12月19日&12月20日2:00pm-6:00pm
導師:雷磊
藝術家/電影導演1985 年出生於中國江西省南昌市。2009 年獲得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碩士學位。2014 年獲得亞洲文化協會蔡國強獎學金。2017 年任洛杉磯加州藝術學院(實驗動畫專業)教授。2018 年擔任奧斯卡動畫長片及短片單元評委,2019 年雷磊的首部動畫電影長片《動物方言》入選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
—接觸表演的本來面目12月19日3:30pm-5:00pm
導師:童悅為
帕拉方劇場·七拾表演劇團表演工作坊
七拾表演劇團於2017年成立於江西省南昌市,前身千顏表演劇團成立於2015年,擁有江西省唯一一個獨立民營的小劇場。成員共十人,平均年齡25歲,皆畢業於相關專業。劇團以中國傳統戲班的運營模式進行管理,以小劇場戲劇創作為主,能夠獨立完成編、導、演等工作,成立至今已創作出二十餘部受到觀眾喜愛的戲劇作品。成立至今七拾表演劇團已經成為江西省戲劇演出頻率最高的民營團體,積累了一批忠實觀眾。曾榮獲第十四屆華東六省一市戲劇小品大賽金獎,受邀參加第二十屆上海國際藝術節青年藝術創想周、第六屆烏鎮戲劇節。
—Cut & Print!閒逛者小報剪紙印花絲網工作坊12月20日10:00am-12:00am
導師:蔣子祺
Ziqi是一位藝術家、譯者。畢業於瑞士蘇黎世藝術學院。
—吸引力凱&林宣池贛什麼藝術空間接觸即興工作坊12月20日2:00pm-4:00pm
導師:歐
歐凱,1983年生,籍貫湖南。現就職於南昌大學舞蹈系。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江西舞蹈家協會理事。贛什麼藝術空間創始人。南昌接觸即興NCCI組織者。獲中國舞蹈家協會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計劃·江西站項目資助(2020)。創作作品曾獲第五屆中國舞蹈節暨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蹈大賽編導獎(2014);華東六省一市專業舞蹈比賽創作三等獎(2012);江西省第三屆大學生舞蹈比賽專業組一等獎(2010)。創作舞蹈影像作品《彼岸》曾獲第四屆香港國際跳格錄像節優秀作品獎,並於香港百老匯、澳門、廣州等地展映(2010)。林宣池,1985年生,籍貫廣東。現就職於南昌大學舞蹈系,任系副主任。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江西舞蹈家協會常務理事。贛什麼藝術空間創始人。獲2016年度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人才項目資助。創作作品獲第五屆中國舞蹈節暨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蹈大賽編導獎(2014);華東六省一市專業舞蹈比賽創作三等獎(2012);江西省第四屆大學生藝術展演專業組創作一等獎(2011)。
南昌現當代藝術機構宣講
宣講時間:12月18日 3:00pm-4:30pm宣講+觀眾互動
贛什麼藝術空間
贛什麼藝術空間,2016年6月正式成立。系江西首家專注推廣現/當代舞蹈的藝術平臺,長期與中國本土及國際範圍內的知名新銳舞蹈藝術家廣泛合作,定期舉辦工作坊、藝術沙龍與展演,致力於持續性地推動本土當代舞蹈藝術的發展。先後邀請過國際頂級現代舞團陶身體劇場,荷蘭舞蹈劇場編舞及舞者王劍輝,瑞典斯科奈現代舞團駐團編舞王婧,國際新銳編舞家戴劍、郭睿,北京九當代舞團藝術總監朝克,義大利、德國、瑞士、臺灣等地區的接觸即興導師等蒞臨空間舉辦大師工作坊、藝術沙龍、展演等交流活動,並先後承辦2018、2019兩屆北京TOUCH接觸即興藝術節南昌站。策劃推介多部現代舞原創作品於帕拉方劇場展演。
光亞平設計事務所
光亞平工作室是以平面設計為核心的設計機構。我們為消費品牌、文化創意產業、企業與政府機構等眾多行業提供設計服務。工作涵蓋品牌視覺設計、文創產品設計、書籍設計及出版、藝術展覽及策劃。
陸上書店GeniusLoci
陸上書店創立於2017年初,是一家始於寧波的獨立人文藝術書店,除實體書店外還有專注於Letterpress印刷工藝的印刷工作室。書店主營詩歌、藝術類書籍,同時以特種紙張和印刷為立點從事圖書企劃與設計服務。目前書店的實體店鋪位於江西南昌,設計與印刷工作室位於浙江寧波。
帕拉方劇場·七拾表演劇團
七拾表演劇團於2017年成立於江西省南昌市,前身千顏表演劇團成立於2015年,擁有江西省唯一一個獨立民營的小劇場。成員共十人,平均年齡25歲,皆畢業於相關專業。劇團以中國傳統戲班的運營模式進行管理,以小劇場戲劇創作為主,能夠獨立完成編、導、演等工作,成立至今已創作出二十餘部受到觀眾喜愛的戲劇作品。成立至今七拾表演劇團已經成為江西省戲劇演出頻率最高的民營團體,積累了一批忠實觀眾。曾榮獲第十四屆華東六省一市戲劇小品大賽金獎,受邀參加第二十屆上海國際藝術節青年藝術創想周、第六屆烏鎮戲劇節。帕拉方藝術空間位於南昌市東湖區,是江西省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民營獨立小劇場、一個跨界多元的藝術空間。時尚氣息濃鬱,先鋒性強。可以承載音樂現場、藝術工作坊、舞蹈、戲曲、展覽、當代藝術等多種藝術形式。作為一個文化相遇的平臺 , 帕拉方藝術空間致力於促進多元文化的理解、互信與交流,幫助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工作者在開放、尊重、輕鬆的氛圍裡分享自己的理念與作品。帕拉方藝術空間亦非常注重文化的傳承、孵化與發展,現在已經成為贛劇傳承 與交流中心,以及南昌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戲劇表演、舞蹈專業的藝術實踐基地。
四方書畫院
江西四方書畫院成立於2002年10月,由我省著名畫家方學曉、方學奇、方學良、方雲四兄弟創辦。方氏四兄弟秉承博大精深的中國畫傳統,在山水、花鳥、人物諸方面各施所長,藝術風格各具特色,同時又顯示出共同的審美志趣和文化追求,長期孜孜不倦的創新探索,使他們的藝術成就卓然於世。在藝術創作中,他們繼承傳統卻不拘泥傳統,通過拓展藝術視野,磨礪多樣性藝術選擇,用現當代的藝術觀念反思並構建對於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形態的再造,積極討論江西現當代藝術的文化意義和價值。
瓦子角17號&波將金號放映
瓦子角17號成立於2019年3月4號,以「致力於打造南昌最廣泛的影迷社群和生活分享平臺,專注作者影像的放映推廣」為理念,至今已組織超20餘場放映活動及推薦各類文化活動;作為專注作者影像推廣和優質電影放映的文化組織,與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大象點映、後窗和南昌多家影院和文化組織等進行深度合作;同時受到FIRST青年電影展、三聯生活周刊等組織的採訪報導,在全國和江西電影文化圈具有較大影響力。波將金號成立於 2016年,專注於打造江西最專業的文藝電影放映推廣運營平臺以及最垂直的電影教育分享社群。名字節選自西方電影史蒙太奇學派中的代表電影《戰艦波將金號》。公司以電影影視創作、宣發、活動、教育等為品牌核心,以聚集江西藝術青年、繁榮江西電影影視文化為己任,以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的影視電影產業版塊為目標。現已開展電影影視全案創作、電影活動策劃執行、電影文化教育三大業務板塊。旗下擁有「波將金號影像」、「波將金號放映」、「波將金號電影教育」三大品牌。
諝空間當代藝術機構
SNARTE SPACE諝空間於2014年成立於義大利米蘭,由旅意藝術家王諝先生創辦。是一所非營利性當代藝術機構,有專業策展團隊。致力於收容非常態、非情節、非線形和非修飾性的真相。通過陳列色塊、話題、影像、裝置、行為、實驗、劇場等複雜且有趣的事物,傳播視覺、感官、思想等一切有深度的養分,對於過去、當下和未來的精神文化進行探討及交流。SNARTE SPACE在南昌的三年間共舉辦二十餘個展覽以及行為藝術、現場展演、戲劇、放映等多種形式的藝術活動。合作藝術家達146位,來自全球16個不同的國家及地區。
yǒu gallery有畫廊
yǒu gallery有畫廊成立於2020年,位於江西南昌。作為一間非盈利藝術機構,有畫廊希望成為一個當代藝術的出入口,致力於通過微小力量發出不同尋常的藝術聲響,為這座城市、為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大眾帶來新鮮的藝術氧氣。畫廊以發現及展出新銳藝術家為主,並協助他們的事業發展,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創意實驗室。我們從身處的時代場域出發,身體力行探索當代藝術在這座城市生存的實踐性與時間性。2021年,有畫廊告別了位於東湖區子固路的展覽空間,在不遠的將來迎接全新的藝術空間,讓我們一起保持期待!
主持人:楊鐵男
楊鐵男,藝術家,策展人,現工作生活於南昌。2009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2010年畢業於英國倫敦藝術大學溫布爾頓藝術學院並獲得碩士學位,現為江西畫院創作部專職美術師,當代藝術部主任,2015年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選送,作為中方唯一代表赴美國紐約藝術基金掛職交流。
藝術講座
時間均包含藝術家講座&觀眾互動
葛宇路&張舸
致謝藝術家
12月18日4:45pm-5:45pm葛宇路1990年出生於湖北武漢,2013年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影像媒體專業,2018年於中央美術學院獲得實驗藝術碩士學位證書,現工作、生活於環京地帶。葛宇路的興趣多集中於城市公共空間中的趣味表達,試圖通過作品調侃生活中隱藏的矛盾。他用自身對公共空間進入介入和協商,企圖從中製造新的動態關係。張舸,媒介人類學者,浙江大學傳媒學院博士後研究員。他致力於用參與觀察的方法研究低俗無聊的網際網路文化。目前工作生活於杭州。
沈宸&李燎
致謝策展人與藝術家12月19日1:30pm-2:30pm沈宸,策展人,工作生活於北京,現任職於空白空間。曾擔任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策展人,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節提名人、馬格南基金會Abigail Cohen獎學金提名人、卡塞爾攝影書節年度攝影書獎提名人、瑞士Vontebel藝術基金獎項提名人等。李燎的藝術實踐總是與生活密切相關,他一如既往的踐行著對社會現實問題的關注,將「社會介入」落實到微觀社會系統及具體條件下的身體力行,主動攪入或故意悖反規則與習慣,引發經驗上的再認識。
張文心&陳夢嵐
致謝藝術家與學者
12月19日2:45pm-4:00pm
張文心畢業於加州藝術學院,獲藝術碩士學位,現主要工作、生活於杭州。她曾於杭州想像力學實驗室、廣東美術館、舊金山ATA Gallery和多倫多Inter Access舉辦個展。她運用錄像、電腦動畫、攝影與裝置,並綜合寫作與音樂,建構以過程為導向的知覺體驗,亦常常由日常經驗綿延出對時間與超驗的思考。陳夢嵐生於重慶,長於北京。畢業於塔夫茨大學人類學系及哈佛大學東亞研究碩士項目。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博士在讀。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攝影及電影史,圖像技術和感知的歷史,以及視覺、知識型和政治之間的關聯。
言由&芬雷&欒志超
致謝出版人12月19日4:15pm-5:30pm
言由,假雜誌創辦人。
芬雷潑先生聯合發起人,《UNArt 2020》特邀主編,藝術與出版策劃人。欒志超長期從事中國當代藝術的研究、寫作、翻譯與出版工作,譯著包括《五姐妹》《今日攝影:1960年以來的影像藝術》《達利》《圖像的來世——關於「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傳譯》。目前就職於OCAT研究中心(北京)。
沈冰&郝振瀚
致謝藝術家12月20日1:00pm-1:50pm
沈冰是一位跨學科實踐者及策展人,活躍於倫敦、東京及北京之間,目前生活在杭州。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她關注科技時代的想像力與未來的可能性,特別是科技人文如何在亞洲語境中思辨以及激發在地創造力與推動社會人的再思考。她曾被歐洲媒體評為今日中國最具啟發性的10位創作者之一,並受邀在倫敦設計周講演。研究及寫作系列「土味社會夢」 收錄於《20某某年的改革者!》(2020年東京出版)。
郝振瀚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他經常以一些社會性議題或是日常為出發點,挖掘其背後的文化根源,以此來探討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融合與衝突所帶來的社會影響. 郝振瀚的實踐總是和人,社會環境緊密聯繫在一起. 他的作品曾在倫敦佳士得畫廊,芬蘭雙年展,Miami design week等展出,作品「模仿,模仿」在2017年被M+博物館等收藏。
拉黑
致謝藝術家12月20日
2:00pm-3:00pm拉黑,攝影師,江西贛州人,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現生活於杭州。為中國青年攝影師支持計劃聯合發起人及項目負責人、寧波國際攝影周聯合發起人及第一第二屆聯合總策展人、麗水攝影節2017年及2019年最佳策展人。作品提名併入圍瑪格南紀實攝影基金,在國內多個美術館展出。出版作品集《羅福平》。
朱嵐清
致謝藝術家12月20日3:15pm-4:15pm朱嵐清,1991年生於中國福建漳州,現居住與工作於廈門。本科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攝影專業,後碩士畢業於臺灣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研究所。她的作品,通常與現代化進程中的家、地方有關,已被很多雜誌、網站報導並出現在國內外的美術館、攝影節上。她對於攝影的呈現方式的可能性感興趣, 尤其是以手工書的形式。她的第一本手工書曾被提名 2012 年 Photoeye 的年度最佳攝影書。第二本手工書《負向的旅程》在 2014 年獲得了三影堂攝影大獎與 2015 年的集美阿爾勒發現大獎。在 2015 年入選巴塞隆納國際攝影獎並在 2016 年入選 Photo Boite 30 UNDER 30。2016年在機構 FDDM的支持下完成了在瑞士為期三個月的藝術家駐地項目。
愛米
致謝出版人12月20日4:30pm-5:00pm愛米,Be Water Journal水象創辦人,在雜誌及文案行業工作近20年。曾在《城市畫報》雜誌任駐京編輯。2004-2007年,聯合創立了《after 17》webzine及《TOO》雜誌。2017年,創立《Be Water Journal水象》年刊。在下榻的講座,她將分享水象的理念及三期雜誌書的內容。
徐冰《地書》
展覽時間:全時間段
徐冰1955生於重慶,1981年畢業中央美術學院並留校任教,1990年赴美訪學,2008年回國就任中央美院副院長。1999年獲得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2010年被授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榮譽博士學位。2015年被美國國務院授予「AIE藝術勳章」。作品展出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紐約現代美術館、古根海姆美術館、大英博物館等藝術機構,並被廣泛收藏。
致謝徐冰工作室
童義欣《世界河流圖: 絲綢之路》
展覽時間:12月19日1:30pm-3:30pm
童義欣生於江西廬山,是一位居無定所的藝術家和漁夫。他曾在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學習地質學,之後畢業於西蒙菲沙大學視覺藝術專業和紐約大學工作室藝術碩士專業。童義欣通過多媒介裝置、場域特定作品、影像和聲音,以詩意和詼諧的語言分析似乎無法改善的社會現狀,以及人與人、其他生物、物件和文化實體之間的矛盾關係。展覽包括布魯克林BRIC雙年展、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空港雙年展、上海chi K11美術館、當代加拿大藝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阿那亞藝術中心、NARS基金會、Vanguard畫廊、卡茨曼當代、長徵空間、前波畫廊和阿利薩·戴維斯畫廊。
致謝藝術家童義欣個展下榻藝術節特別單元由Vanguard畫廊特別支持
雷磊《公園日記》
展覽時間:12月18日6:00pm-7:00pm
藝術家/電影導演1985 年出生於中國江西省南昌市。2009 年獲得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碩士學位。2014 年獲得亞洲文化協會蔡國強獎學金。2017 年任洛杉磯加州藝術學院(實驗動畫專業)教授。2018 年擔任奧斯卡動畫長片及短片單元評委。2019 年雷磊的首部動畫電影長片《動物方言》入選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
致謝藝術家
何昆霖《2092月球散記》
展覽時間:全時間段(公眾號展覽)
何昆霖1992年生於江西南昌。生活工作於加州舊金山。作品通過多種形式討論東亞文化知識與理論的生產,近期主要研究以華語語系的視角重新關注1949年後,香港,臺灣,東南亞以及華裔離散群體的現代主義繪畫創作。
沈冰《一個沒有客觀屬性的界面》An interface with no objective properties全時間段
沈冰是一位跨學科實踐者及策展人,活躍於倫敦、東京及北京之間,目前生活在杭州。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她關注科技時代的想像力與未來的可能性,特別是科技人文如何在亞洲語境中思辨以及激發在地創造力與推動社會人的再思考。她曾被歐洲媒體評為今日中國最具啟發性的10位創作者之一,並受邀在倫敦設計周講演。研究及寫作系列「土味社會夢」 收錄於《20某某年的改革者!》(2020年東京出版)。
劇場演出在分會場中展開,需單獨購票
贛什麼藝術空間策劃《醒冬計劃》
12月19日7:45pm-9:15pm
圖片來源:贛什麼藝術空間
贛什麼藝術空間,2016年6月正式成立。系江西首家專注推廣現/當代舞蹈的藝術平臺,長期與中國本土及國際範圍內的知名新銳舞蹈藝術家廣泛合作,定期舉辦工作坊、藝術沙龍與展演,致力於持續性地推動本土當代舞蹈藝術的發展。先後邀請過國際頂級現代舞團陶身體劇場,荷蘭舞蹈劇場編舞及舞者王劍輝,瑞典斯科奈現代舞團駐團編舞王婧,國際新銳編舞家戴劍、郭睿,北京九當代舞團藝術總監朝克,義大利、德國、瑞士、臺灣等地區的接觸即興導師等蒞臨空間舉辦大師工作坊、藝術沙龍、展演等交流活動,並先後承辦2018、2019兩屆北京TOUCH接觸即興藝術節南昌站。策劃推介多部現代舞原創作品於帕拉方劇場展演。
七拾表演劇團&景德鎮文藝復興《情書》
12月20日7:45pm-9:15pm
圖片來源:七拾表演劇團
老張在九零年代即從事音樂創作組建了知名的搖滾樂隊,並且參與了《我愛搖滾樂》雜誌的創刊。和九三結識後,二人共同創辦景德鎮文藝復興音樂交流平臺,八年多來為景德鎮帶來超過200場不同音樂人的原創音樂演出,已經成為本土文化地標之一。同時,他們創建了兩支國內獨樹一幟的原創樂隊:南方小鎮樂隊與景德鎮文藝復興樂隊,並陸續出版發行三張正式專輯,這兩支樂隊已成為很多人認識江西原創音樂的一個重要入口。 他們的音樂作品被評價為有難得的原創性,自然而然地將後搖、民謠、中國文學、自創神話結合現代寓言,以及哲學思考融為一體,音樂上極具山水韻味和人文色彩。同時因現場音樂結合了實驗性的戲劇表演,又被戲稱為 「贛東北鄉土文化藝術團」。七拾表演劇團於2017年成立於江西省南昌市,擁有江西省唯一一個獨立民營的小劇場。成員共十人,平均年齡25歲,皆畢業於相關專業。劇團以中國傳統戲班的運營模式進行管理,以小劇場戲劇創作為主,能夠獨立完成編、導、演等工作,成立至今已創作出二十餘部受到觀眾喜愛的戲劇作品。曾榮獲第十四屆華東六省一市戲劇小品大賽金獎,受邀參加第二十屆上海國際藝術節青年藝術創想周、第六屆烏鎮戲劇節。
Stay Art
活動時間:12月18日 2:00pm-7:00pm(主)12月19日10:00am-8:00pm(主)12月20日10:00am-7:00pm(主)12月19日 7:45pm-9:15pm(分)12月20日 7:45pm-9:15pm(分)
主會場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北京西路437號(江西師範大學青山湖校區新藝術樓)
分會場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佘山路66號樟樹林文化生活公園7座114號(帕拉方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