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數碼:疫情闢新賽道 美的格力海爾各懷心事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1、樂融輸掉電視開機廣告案

「我們尊重法院判決」,11月19日,針對開機廣告案敗訴一事,樂融致新電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融致新」)方面這樣回應北京商報記者。開機廣告在國內市場已經存在七八年的時間,伴隨著網際網路電視的崛起而流行,卻沒有因為網際網路電視的沒落而就此消失,這背後雖是國產品牌利潤微薄的無奈之舉,卻侵害了消費者的相關權益。

一年多來,在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江蘇省消保委」)的推動下,冗長的智能電視開機廣告現象有所改善,該委員會發布的《智能電視開機廣告技術規範》也在今年正式生效。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即便經歷了整改和訴訟,但電視開機廣告不太可能全部取締,未來規範化發展更加現實。

2、小霸王恐將「絕跡江湖」

兩年前還高喊著重返遊戲市場的小霸王,如今又走到了懸崖邊上,11月9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小霸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近日被申請破產重整,還成了失信被執行人。作為很多「80、90後」的童年記憶,小霸王紅白機在上世紀90年代風靡一時,儘管沒落之後變革自救,卻似有一去不還之勢。在業內人士看來,小霸王需要進行業務、管理等各方面的變革,否則現在的情勢將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3、格力董明珠直播秀

今年以來,對於中國家電產業來說,最大事件莫過於由董明珠親自主導的格力電器全國巡迴直播活動。這不只是在薇婭、李佳琦、羅永浩等網紅直播之外,開闢了一條由企業家親自上陣並主導的產業直播帶貨先河;同時還因為其不只是停留在企業層面的產品直播,每到一地還整合當地特色產業集群和特色產品的內容直播,最終引發不同行業企業的熱議和圍觀。

今年4月抖音直播首秀的董明珠,如今卻成為真正「將直播進行到底」的當紅企業家,且一次次刷新銷售紀錄。從珠海起步,經歷贛州、洛陽、桂林、德州、臨沂、南京、澳門……董明珠累計直播12場。

4、美的燃氣灶爆炸門

8月20日,用戶趙佔領稱其剛安裝不到一周的美的鋼化玻璃燃氣灶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爆炸。隨後美的方面公開回應稱,已退貨退款,並將機器封存寄回總部佛山,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權威檢測。但趙佔領表示,關於美的方面的公開聲明,儘管其中包含致歉內容,但這明顯是為了應對輿論而採取的權宜之計。

這場爆炸門事件在輿論的關注下,最終以美的道歉結束,但這並沒影響之後美的股票突破90元,創歷史新高。

5、OPPO電視市場姍姍來遲

在小米、華為、一加之後,又一手機廠商品牌進軍智能電視領域。10月19日晚間,OPPO正式發布旗下首款智能電視新品。對於主營手機的OPPO來說,2020年是個不小的坎兒,銷量遭遇大幅下滑,亟需新的品類來填補損失。

在業內人士看來,OPPO進軍電視領域意在IoT和智能家居的布局,但相比小米和華為,OPPO進入這一領域的時間晚了很多,就單純的電視市場而言,已經沒有多少紅利可言。

6、面板業「兩超多強」格局形成

經過十年搏殺,全球面板產業「兩超多強」格局初露端倪,中日韓「三國殺」的局面正宣告終結。今年以來,面板行業收購頻頻發生:京東方收購中電熊貓塵埃落定;TCL華星位於廣州的8.5代印刷OLED產線將在明年動工;此前,TCL華星剛剛宣布擬收購蘇州三星顯示有限公司……

京東方、TCL華星的強勢崛起,讓中國內地面板在十年內實現了彎道超車,不僅成功拿到了大尺寸面板定價的話語權,同時與韓日企業在布局下一代顯示的競爭中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

7、雷射電視異軍突起

在疫情的影響下,什麼電視賣的最火?來自奧維雲網的數據也顯示,今年1-9月,雷射電視銷量同比大幅增長60.5%,在OLED電視銷量遭遇近年來首次下滑的形勢下,成為彩電市場唯一正增長品類。

目前全球彩電巨頭三星正式在中國市場上市雷射電視產品,在此之前,LG、索尼、愛普生等全球科技企業也已經入局雷射顯示賽道,由此形成了「海信主導、全球跟隨」的雷射電視產業發展新格局。

8、TCL收購中環

在整個半導體和新能源產業領域中,中環會是TCL產業布局很重要的一個抓手和戰略控制點」,7月16日,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TCL科技執行董事、副總裁廖騫這樣說道。前一天晚上,TCL科技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成功成為中環集團100%股權的受讓方。

近兩年,TCL動作頻頻,該公司董事長李東生一直在做資本的加減法,先是剝離家電通訊等業務,後又將公司名稱從TCL集團改為TCL科技,今年除了收購半導體巨頭中環,還入股印刷顯示龍頭JOLED。在「韓退中進」的產業轉移浪潮下,TCL正在逐漸將自己打造為一家專攻面板和半導體的高科技公司,該公司在半導體顯示上遊核心的「野心」充分暴露出來。

9、海爾拉開私有化大幕

今年以來,港股掀起了一股私有化的浪潮,最令人矚目的無疑是白電藍籌龍頭海爾電器的私有化項目。尤其是,待私有化方案生效後,海爾電器將從港交所退市,海爾智家還將以介紹上市的方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實現上海、法蘭克福、香港三地上市,開啟未來發展新篇章。

根據協議安排文件,待計劃生效,海爾電器將於2020年12月22日正式退市,而海爾智家H股也將於2020年12月22日正式掛牌上市。

10、格蘭仕起訴新寶

11月25日,在北京召開的一場《新形勢下商業秘密司法保護研討會》牽出一場特大智慧財產權侵權案。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山東菱威力電器有限公司、中山市美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因涉嫌非法獲取、使用格蘭仕磁控管產品商業秘密,被廣東格蘭仕微波爐電器製造有限公司起訴。

格蘭仕認為「新寶股份」與關聯公司「東菱威力」、「美格公司」從產品技術、生產設備、工裝夾具到生產工藝,全套複製、非法使用格蘭仕全套技術,要求停止侵權,並賠償損失。目前,該民事起訴已經獲得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的立案批准受理。

北京商報記者 石飛月

相關焦點

  • 家電2020大變局:美的市值領先格力3200億,公牛崛起,海爾猛追
    美的領先格力約3200億以市值角度看,至2019年底,家電「三巨頭」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和海爾智家,這三家企業市值超過千億元,分別為美的集團4042億元,格力電器3945億元,海爾智家1283億元,呈現美的、格力並駕齊驅,海爾智家怎麼也追不上的態勢。不過到2020年底,市值格局發生較大變化。
  • 日本百年家電品牌,年營收5264億,力壓美的、格力、海爾
    買家電大家首選哪個品牌?美的、海爾還是格力?經過多年發展,去年我國家電市場銷售規模超8000億元。龐大的市場下,主要有美的、格力、海爾等頭部品牌。也就是說,現在大眾買家電產品,大概率會選擇這些本土品牌。不過,如果將時間往前推20餘年,那時候國人更青睞日本品牌。因為當時市面上基本是日本家電品牌,比如東芝、夏普、大金、松下等。
  • 全品類多品牌成家電巨頭標配,海爾華為美的海信格力奧克斯奔跑
    戰略層面的持續深化和推進仍是家電產業亮點:海爾智家「二合一」落定,意味著其全新發展通道打開;海信電子控股引入青島新豐為戰略投資者,持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時海信集團探索直營店模式;美的集團機電事業群收購泰國日立壓縮機,布局全球產業鏈、強攻冰箱壓縮機龍頭地位;TCL科技收購茂佳國際,意在為印刷OLED產業化賽道探路卻無法擺脫外界對於其「左右手互倒」的質疑。
  • 業績不如美的、格力?海爾家電業務資本市場完成大整合
    (二象財經 媛噇)海爾格力美的被稱為家電三巨頭,雖然海爾的整體能力很強大,但在資本市場長期被美的格力壓制,利潤營收數據也略遜一籌。比如,2019年海爾智家2007億元的營收,實現82.06億的淨利潤,5.19%的淨利率與同行相比,還有差距。這個同行,當然指的是美的和格力。
  • 格力美的海爾業績高增長不再,向智能化、全球化轉型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線下渠道難以為繼,家電行業整體發展受阻。家電三巨頭海爾、美的、格力今年前三季度營收的高增長不再。財報顯示,除海爾前三季度營收微增2.8%以外,美的、格力的營收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從發展趨勢來看,傳統家電行業遇天花板,各家電企業均向智能化轉型。
  • 11.11京東家電尖峰時刻到來 格力美的海爾空調三強直降你選誰?
    在京東家電超級百億補貼和10萬爆款現貨家電的推動下,消費者的家電消費欲望更加強烈。尤其是在空調品類中,格力、美的、海爾、空調三強的競爭更是激烈。 在大眾對空調更節能、更舒適的期待中,格力、美的、海爾不約而同在京東家電舉起了「打折直降」的利器。
  • 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海爾智家、小熊電器究竟誰是家電股龍頭?
    大家好,我是格力電器。大家好,我是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確實是家電製造業的優秀企業,不過可惜的是遇到了我這樣的強大對手。看看海外的家電巨頭,在單一品種上都會遇到天花板,只有在多品種上都拿下的企業才有廣闊的空間,才是世界級的家電企業。我是中國家電綜合實力排名第一的品牌,在家電多樣化布局上我是最優秀的企業,在渠道布局上我也是最優秀的。一句話,格力雖牛但天花板很近,而我才是格局最大的家電企業,這一點從三季報的業績增長速度就可以看出,龍頭必須是我的。請大家支持我,為我點讚!
  • 海爾趕超美的格力的三個邏輯,第一個已經兌現!
    近期海爾的A、H股表現都不錯,享受著私有化完成後的初步估值提升。1月4日,海爾智家的港股漲幅達到13%,已經快速逼近前幾天機構剛剛給出的目標價。作為與格力美的同列的電器界三巨頭之一,海爾在財務、業績上是沒啥問題的。
  • 不止有「56度C」,美的、海爾、格力的全面戰「疫」
    如今形勢依然嚴峻,在「危」與「機」並存的新局勢下,一個組織或是一家企業小到員工防控、產品研發、辦公室消毒,大到疫情救援、製造或服務體系協同、及時性的組織運作、正向的價值觀輸出等方方面面,均反映了家電製造業的現有體系利弊。值得肯定的是,海爾、美的、格力等起到了一定帶頭作用,第一時間付諸行動進行一線防控、並圍繞用戶健康需求推出了「56度C」等的健康技術創新。
  • 美的脫穎而出,銷售額超出格力、海爾,成為線上第一品牌
    美的脫穎而出,銷售額超出格力、海爾,成為線上第一品牌新冠病毒對人們的消費能力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也給經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很多家電製造企業面臨著銷售額出現了下滑現象,銷售額遠低於去年同期的水平,令很多廠家憂心忡忡。
  • 海爾電器擬私有化 市值、淨利弱勢能否PK過格力與美的?
    來源:每日財報作者: 張京 海爾當前估值為三大白電最低,市值也落後格力美的較多,私有化後也有望「PK」美的和格力12月17日,海爾電器(01169.HK)開盤股價大漲近20%。市值突破680億港元,大漲的基本面原因還要往前追溯。
  • 敗退的日本家電巨頭,隱藏中國42年,超越格力美的,捲走近5000億
    談到家電行業,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格力、美的、海爾等國享譽國內的知名品牌,近年來,我國的家電行業發展迅速,這些國內知名品牌不僅深入國人的心中,而且在國外同行業中也具有不凡的影響力。
  • 海爾美的都有品牌矩陣,格力的在哪裡?
    並且美的築牢M.IoT生態地基,對晶片的研發一直穩紮穩打,如此軟硬結合的打法,最大程度上發揮了美的多個品類的矩陣優勢,使其智能家居場景不至於成為空中樓閣。萬物互聯技術正在讓已經步入存量化競爭的家電市場衍生出明顯的結構效應,上萬億新基建的加速消弭了產業之間的邊界,科技化對於用戶生活場景的價值再造逐步清晰。
  • 海爾智家港股上市,海爾家電業務「二合一」落定,白電三巨頭再較量
    海爾集團創始人張瑞敏當天還在上市儀式上表示,作為國內第一家在三地上市的企業,海爾的目標是希望成為第一家物聯網化上市公司。海爾智家實現整體上市,意味著海爾家電業務此前錯綜複雜的股權、財權、管理權等關鍵問題有望被理順。而「二合一」的落地,是否也意味著海爾智家的股價和估值,有望與白電三巨頭中的另外兩家並肩?
  • 格力空調上半年收入被美的反超200億,線下門店受疫情衝擊大
    八月末,格力電器、海爾智家、美的集團三大白色家電巨頭先後公布了備受外界關注的上半年「成績單」。半年報顯示,海爾、美的、格力的淨利和營收均呈現下跌狀態,其中海爾、格力下滑幅度較大,但環比改善明顯,這也說明二季度業務正逐漸復甦。
  • 格力「渡劫」
    但是格力經銷體系的層級過多,每一部分中間商需要賺取差價,格力最終產品的定價能力越發受限。格力經銷體系,圖源中銀證券這種模式還在影響格力新業務的拓展,多年從事家電銷售的經銷商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格力做了許多嘗試,如手機、冰箱、空氣淨化器等,但從實際的銷售表現,新開拓的業務並沒有多少競爭力。
  • 2020年這些家電企業的大動作影響深遠
    過去40年來,中國家電產業就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有千億綜合性巨頭海爾、美的、海信、格力等,也有百億專業性巨頭格蘭仕、方太等,還有跨界探索者如華為、小米等。 回望過去的2020年,中國家電產業遭遇了一系列意外衝擊、持續多變的挑戰,在海爾、美的、格力,以及海信、長虹、TCL,還有方太、格蘭仕、康佳等一大批各個行業領軍企業的帶動下,正面迎戰無懼風險,不只是走出一輪「低開高走」逆勢上揚的新行情,更帶動中國家電產業在多變且未知的風險通道中穩步前行。
  • 家電行業站上復甦優質賽道 機構扎堆調研8家公司 10股獲大單搶籌存...
    對於家電行業的走強,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私募排排網資深研究員劉有華表示,家電行業股價上漲是因為量價齊升,內需復甦明顯,帶動家電行業業績提升。短期來看,國內疫情緩解、竣工後周期帶來的需求復甦、政府加碼家電換新等都對家電板塊有明顯的提振作用,刺激家電行業持續發力。
  • 家電行業2020年排位戰:僅百億營收新寶股份領漲 格力每股收益大降
    國泰中證全指家電ETF上市時間於3月16日,現價1.39元。成立至今漲幅36.29%,10月28日,國泰基金髮布的報告指出,期末指數投資按公允價值佔基金資產淨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股票分別是海爾智家、美的集團、格力電器、老闆電器、蘇泊爾、新寶股份、九陽股份、科沃斯、華帝股份和小熊電器。
  • 低調的日本家電巨頭:深藏中國42年,在格力美的身後,年入4800億
    然而,隨著中國家電品牌的逐步發展,海爾、格力、美的等品牌企業迅速崛起,不斷更新迭代,搶佔市場份額。我國家電企業憑藉高性價比、優良的售後服務等優勢贏得了眾多國內消費者的讚譽和青睞,但近年來,這些日系品牌卻逐漸「悄然」在中國「銷聲匿跡」。而在這些「衰落」的日本家電品牌中,最知名的當屬松下。當時,松下是許多中國消費者的首選。鼎盛時期,松下成為中國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