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收藏向卡片《水滸鬥星錄》發售,有手繪卡的水滸卡!

2020-12-24 騰訊網

好久沒分享卡片了,最近由於疫情一直宅在家裡刷劇,然後驚奇的發現,早在一月初鋼炮收到了萬享卡發來的水滸鬥星錄卡片,這次就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最新的收藏向水滸卡。

圖片來自網絡

說起收藏卡就不得不提當初小浣熊幹吃麵的贈品水滸卡,今天絕大多數收藏卡玩家或者說消費主力或多或少都受到了這款水滸卡的影響,所以水滸題材卡片在國內很容易勾起卡迷情懷,曾經小浣熊還在商品中投放復刻版水滸卡、選圖重複利用並且魔改的水滸精靈也紛紛受到追捧,甚至前兩年小浣熊發行的風格完全不同的水滸郵卡也在統一旗艦店遭到哄搶。

在專業收藏向卡片發展迅速的今天,水滸這樣經典的題材一直沒有收藏向卡片單獨發售,直到前兩個月之前率先發售正版遊戲授權收藏向卡片的萬享卡重新拾起了這個經典的IP。

盒子的包裝是抽拉式的,外面的封套摸上去是畫布的感覺,質感十足,水滸鬥星錄的標題下是這款收藏卡插畫作者羅琛的印章logo,搭配上燙銀花紋很有復古書籍的感覺。

普通卡—天罡

這套收藏卡在包裝盒中直接就是塑封的一整套卡片,不過只有36張,全套卡片108將分成三部分發售,這次的水滸鬥星錄只是第一部分。其中天罡星36員戰將中這次佔20張。

水滸鬥星錄天罡角色卡片

卡片設計很有心意,首先是邊框部分,頂端祥雲底部浪花,似有頂天立地之意,這些中國風的細節足見設計者的用心,角色的名字和綽號燙印在旁邊,天罡星的燙印採取燙金工藝,體現出天罡星在整部水滸傳中的地位。卡片畫面則是採取國內卡迷喜聞樂見的碎冰工藝,觀感上還是不錯的。

水滸鬥星錄背面

卡片背面也體現出滿滿的誠意,正面的碎冰折射在背面也得到了保留,同樣是頂端祥雲底端浪花的排版,文字介紹選用了中國傳統的書籍排版方式,從上到下從右向左的閱讀方式透露出一股傳統文化的氣息。給角色賦予武力、智力、謀略、聲譽等數值,好像回到了童年時候收集水滸卡的感覺。角色頭像也是毛筆勾圈的效果,外加原畫作者的印章逼格爆炸。

這套卡片畫風上相對統一,可能很多讀過水滸或者看過電視劇的朋友都比較關心一些主要天罡角色的圖樣,在這裡鋼炮就放幾張鋼炮比較喜歡的天罡卡選圖大家欣賞一下。

玉麒麟 盧俊義

首先是玉麒麟盧俊義,胯下麒麟右手持劍指點千軍萬馬,左手提槍橫掃百萬敵軍氣勢十足,服裝上也保留了「員外」的小土豪氣質。

病關索楊雄

夕陽下屋簷上眉頭緊鎖的楊雄噬魂刀插在身前,加上富有動感的外套和頭髮真的很帥。

行者武松

讀過水滸的相信沒有幾個不喜歡武松的,雖然是武松成名一回的打虎選圖但是頗具喜感的老虎別有風味。

大刀關勝

關羽的後人關勝自然有著關二爺的神韻,真的就是這張圖的關二爺的韻味到了,武聖的霸氣外加細節的動感是鋼炮最喜歡的之一。

九紋龍史進

九紋龍史進一根鐵棒攪動群龍的畫面帥炸,雖然沒有飄動的衣物但是通過模糊的手指和臂膀以及鐵棍讓這張赤身選圖也有很強的動感。

黑旋風李逵

黑旋風李逵是比較討喜的角色之一,雖然畫風是那種有點像手遊和年畫的結合的風格,但是這張圖片的壓迫感還是比較強的。

普通卡-地煞

地煞雖然有72將但是這一批卡裡地煞角色只有16張,比天罡的數量還少,可能是第一個系列,高人氣的天罡角色佔到了更多的位置。

水滸鬥星錄地煞角色卡片

卡片設計上其實和天罡是一樣的,區別就是天罡的燙金效果變成了燙銀。但是畫面上並沒有因為是人氣較低的地煞就放飛自我,反而有不少十分帥氣的角色比天罡插畫更有好看。

鎮三山黃信&摩雲金翅歐鵬

鎮三山黃信的穩重立在三座大山之前的氣勢,摩雲金翅歐鵬的飄逸御劍踏浪的動感是鋼炮比較中意的畫面表現。

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

孔明孔亮兄弟雖然同是月色下冷血殺手,但是效果也是兩種不同的風格。

異色卡

鋼炮的這一盒卡片算是從萬享卡「白嫖」來的,所以沒有異色卡是情理之中的,但是這並不代表官方沒有特卡。在花錢購買的卡盒是有五張不同配色的卡片。

異色卡

卡片上的選圖雖然和普通卡片沒有區別,但是角色的衣物和背景顏色會有區別,卡片相對稀少一些。

額外角色

根據眾籌金額的上漲,每增加5000元就會多一張新的角色卡,第一次水滸鬥星錄解鎖的角色就是託塔天王晁蓋。

託塔天王晁蓋

工藝上享受了天罡的待遇,畢竟如果小說裡晁蓋要是不死的話也輪不到宋江當老大,更不會恰好滿足108天罡地煞之數。

託塔天王晁蓋背面

卡片背面則從綠色變成土黃色,在折射效果的加持下有點貼近金色。不知道會不會有更多有意思的角色在後面兩個批次的眾籌中解鎖,鋼炮還是比較期待曾經小浣熊水滸卡的八大惡人以及方臘和八大金剛在水滸鬥星錄卡片中的樣子。

手繪卡

在之前的萬享卡終極玩家系列中鋼炮建議降低籤字卡和手繪卡的比例,在這個系列雖然盒子中並沒有手繪卡,但是獲得手繪卡的門檻確實降低了不少。

從這些圖片中就不難看出手繪卡的數量真的是多了不少,繪製這些卡片也是這個系列卡片插畫的作者。手繪卡應該是要在摩點支持眾籌199元就能獲得一張手繪卡了。

手繪卡繪製的相對簡單,風格也差異也很大,畢竟一個人要畫這麼多手繪壓力也是蠻大的,設計上也很簡單,一個畫師的印章標誌。

桌遊版水滸鬥星錄

除了收藏卡版本的水滸鬥星錄這次還有一個桌遊版本的水滸鬥星錄,可以像三國殺、狼人殺等桌遊一樣在線下聚會進行遊戲。鋼炮也收到了一盒,包裝真的是非常好看,裡面有江湖牌和角色拍,一份說明書一份紙質桌遊牌墊。在這裡就不過多介紹了。

桌遊版盒子裡會有五張隨機內容,還有一份拼圖的收藏卡。

小結

卡片的細節做得是很好的,一盒直接一套也是方便收集,雖然少了開包的樂趣但是也方便不少。缺點則是盒子裡直接熱縮膜的包裝沒有密封條輔助開封拆模時很難保證卡片的品相。

和小浣熊相比畫面的質量有了保障,全部畫面出自羅琛一位畫師之手,這就避免了和當年小浣熊不同批次多個畫師導致插畫質量參差不齊甚至畫風都有巨大偏差的情況。

都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卻很少看到這種傳統題材的收藏卡,第一次製作這種題材不僅是設計的寓意上還是工藝上都能看出誠意,手繪卡獲取雖然門檻不高,但是過於單一,如果能夠保證所有渠道消費數量達到門檻或者單獨包裝能保證一張的話相信卡迷們一定會瘋狂支持。

水滸卡再現江湖!萬享水滸鬥星錄收藏卡&桌遊拆卡視頻

相關焦點

  • 當年這麼多人收集水滸卡,集卡冊你見過多少?統一名著卡圖解水滸篇12
    統一名著卡圖解水滸篇12水滸集卡冊盤點         統一系列的水滸卡版本百花齊放,當然隨著配套的每個地區的版本都有獨佔的卡冊了
  • 懷舊卡片100套——華豐繪卷水滸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90年小生的歲月生活,ID:xialugong75495345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華豐繪卷水滸又分為大卡和小卡,大卡是酥e族繪卷水滸傳。大卡畫面大,所以這套卡做的是大卡。
  • 懷舊卡片100套——水滸重出江湖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90年小生的歲月生活,ID:xialugong75495345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小浣熊推出水滸重出江湖,原來每包有卡的乾脆麵,這一次變成了三分之一的概率有卡。
  • 史上最殘忍的騙局——水滸卡
    1999年,小浣熊公司聘請專業畫師繪製水滸卡片,附贈在乾脆麵裡。那年我8歲。在姥姥家開的小賣部,我買了包幹脆面打牙祭,意外得到一張水滸人物卡:入雲龍公孫勝。這張卡比市面上的其他卡片漂亮一大截,材料厚實,質量上成。當時電視臺正播放水滸傳連續劇,我看不大懂,但知道水滸有一百單八將,這意味著卡片是可以集齊的。摸著精良的卡片,我莫名興奮,一定要集滿108張。
  • 懷舊卡片100套——東北小當家水滸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90年小生的歲月生活,ID:xialugong75495345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東北小當家水滸大約是在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統一小當家乾脆麵出的卡片。往後的日子陸續吃乾脆麵集水滸卡,那時有一個快速能集到不同卡的方法是下課會常和有卡的小朋友一起玩拍肚皮,扇卡片等等遊戲,經常會贏到沒有的卡。
  • 統一名著卡圖解水滸篇02小浣熊北方分支·常規細體版
    北方曾經出版過兩版的「北細」,而固定畫面字體版式之後發行的首批卡,因其自身紙質、顏色特徵與後期發行的同版式卡有較大差別,故稱之為「常規細體初版」。         「常規細體初版」在北方大部分地區從第九代開始面裡的卡就由紙卡變為塑膜了(故第九代~第十四代的塑膜卡也可以稱作相對應人物的「初版」),所以大部分卡友小時候剛剛集齊時一般都是混套,即一半紙卡(54 張)一半塑膜(54 張)。
  • 水滸卡騙了我們二十年
    1999年,小浣熊公司聘請專業畫師繪製水滸卡片,附贈在乾脆麵裡。那年我8歲。在姥姥家開的小賣部,我買了包幹脆面打牙祭,意外得到一張水滸人物卡:入雲龍公孫勝。這張卡比市面上的其他卡片漂亮一大截,材料厚實,質量上成。當時電視臺正播放水滸傳連續劇,我看不大懂,但知道水滸有一百單八將,這意味著卡片是可以集齊的。摸著精良的卡片,我莫名興奮,一定要集滿108張。
  • 懷舊卡片100套之035——華豐手繪水滸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90年小生的歲月生活,ID:xialugong75495345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華豐高質量的昂貴套卡之一。也是有地區性的卡片,類型也多, 有普卡,有鐳射,有夜光,有拼圖,還有四大惡人,還有改版卡,還有清晰版和模糊版……還有前30的有號和無號卡分類,前30的背面也是特別的。總體來說,卡片畫風很好,背面不統一,有灰色,有藍色背等等,因為種類也多,背面也有夜光正常下不見名字的卡背(六張)等等,還有中獎卡等等,而且卡片右下角的號碼不是按照梁山排名順序編號,比較混亂。
  • 當年的水滸卡,是史上最殘忍騙局
    當時電視臺正播放水滸傳連續劇,我看不大懂,但知道水滸有一百單八將,這意味著卡片是可以集齊的。摸著精良的卡片,我莫名興奮,一定要集滿108張。我對卡的品相要求近乎偏執,不僅不能有折損,還要保證「紅點黑圈」——水滸卡在人物綽號與姓名之間有一個紅點,因為版次問題,有些紅點外有黑圈。我的標準中,只有紅點黑圈的卡是值得收集的。
  • 當年的水滸卡,是史上最殘忍騙局!
    當時電視臺正播放水滸傳連續劇,我看不大懂,但知道水滸有一百單八將,這意味著卡片是可以集齊的。摸著精良的卡片,我莫名興奮,一定要集滿108張。我接過卡,差點一拳掄他臉上:這白痴把我的卡都磕出印兒了。我對卡的品相要求近乎偏執,不僅不能有折損,還要保證「紅點黑圈」——水滸卡在人物綽號與姓名之間有一個紅點,因為版次問題,有些紅點外有黑圈。
  • 當年的小浣熊水滸卡,是史上最殘忍騙局
    當時電視臺正播放水滸傳連續劇,我看不大懂,但知道水滸有一百單八將,這意味著卡片是可以集齊的。摸著精良的卡片,我莫名興奮,一定要集滿108張。我接過卡,差點一拳掄他臉上:這白痴把我的卡都磕出印兒了。我對卡的品相要求近乎偏執,不僅不能有折損,還要保證「紅點黑圈」——水滸卡在人物綽號與姓名之間有一個紅點,因為版次問題,有些紅點外有黑圈。
  • 曾經風靡全國的水滸卡,可能是史上最殘忍的騙局
    當時電視臺正播放水滸傳連續劇,我看不大懂,但知道水滸有一百單八將,這意味著卡片是可以集齊的。摸著精良的卡片,我莫名興奮,一定要集滿108張。在集卡之前,我喜歡集錢。所有零花錢都被我存起來,藏在家裡各處,再用發條玩具設置機關。十幾歲搬家時,還發現床下小盒裡有我藏的10塊錢,爸媽說我掉進錢眼裡。等有水滸卡後,錢顯得相當無趣;我以錢換卡,很快家財散盡。經濟行為似乎是人類本性,七八歲的小孩開始自發交換卡片。
  • 當年的水滸卡是史上最殘忍騙局 你收集過嗎?
    這張卡比市面上的其他卡片漂亮一大截,材料厚實,質量上成。當時電視臺正播放水滸傳連續劇,我看不大懂,但知道水滸有一百單八將,這意味著卡片是可以集齊的。摸著精良的卡片,我莫名興奮,一定要集滿108張。我對卡的品相要求近乎偏執,不僅不能有折損,還要保證「紅點黑圈」——水滸卡在人物綽號與姓名之間有一個紅點,因為版次問題,有些紅點外有黑圈。我的標準中,只有紅點黑圈的卡是值得收集的。
  • 當年的水滸卡,是史上最殘忍騙局!8090的你,童年幹過這樣的傻事嗎?
    當時電視臺正播放水滸傳連續劇,我看不大懂,但知道水滸有一百單八將,這意味著卡片是可以集齊的。摸著精良的卡片,我莫名興奮,一定要集滿108張。我對卡的品相要求近乎偏執,不僅不能有折損,還要保證「紅點黑圈」——水滸卡在人物綽號與姓名之間有一個紅點,因為版次問題,有些紅點外有黑圈。我的標準中,只有紅點黑圈的卡是值得收集的。
  • 盲盒「鼻祖」小浣熊水滸卡的興衰史可以給「後浪」們什麼啟示?
    用大濤的話說,一個班裡能有至少半個班的人都在收集水滸卡,只是有人買的多有人買的少罷了。為什麼水滸卡這麼一種簡單的卡片能吸引如此龐大的學生群體?以至於在 2020年的今天,仍然不斷地有人在各大平臺上發布收購需求。在後面的交談中,我們逐漸了解到了水滸卡在消費者群體中盛行的四點原因。第一,水滸卡的製作標準非常高,珍貴卡片十分稀有,這是它具備收藏價值的首要原因。
  • 小浣熊乾脆麵竟然還在送水滸人物卡?!
    剛開始是送卡片,小浣熊有「百變天書」,這是一種可以摺疊的卡片,每個卡片可以變出4個圖案,連在一起是一個完整的小故事。先後推出過小浣熊故事集和迪士尼樂園系列。水滸卡出江湖定1999年,小浣熊祭出了終極大殺器——水滸英雄系列卡片。卡片全套共114張,由108將與6大惡人組成,按時間順序分十幾批發布。
  • 《水滸傳》中,「水滸」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看完了書都沒明白!
    記得小時候,流行收集小浣熊乾脆麵裡的水滸卡,和我一樣,許多同齡小朋友都是在那時候第一次接觸到《水滸傳》,通過一張張小卡片,我知道了武松、魯智深等一幫好漢,產生興趣之後,又看了《水滸傳》電視劇,和兒童版《水滸傳》讀物,知道了《水滸傳》講的是宋江帶領108位兄弟揭竿起義、替天行道的故事。也和所有同學一樣,怎麼也不理解「水滸」二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 被我媽扔掉的小浣熊卡,本來是我人生中第一桶金
    不過在眾多ip面前,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擁抱經典,把水滸一百單八將印成卡片,內贈水滸卡的乾脆麵一經推出,立刻風靡了各大中小學。很多人集了成堆的寶貴卡片,被自己老媽當成廢紙扔掉,搬家時不小心遺失,或是堆在你老家的某個角落。如果你當年也是個卡王,往下看,估計你會後悔得捶胸頓足。現在的水滸卡,早就超脫了瞎玩得範疇,很多卡甚至價值不菲,一張就頂部Iphone手機。
  • 屯錢買卡,廁所換卡,為了集卡還和父親成了兄弟?
    99年,小浣熊水滸卡問世。我記得電視劇每集片尾都會播放一個橫屏滾動的水滸英雄畫,因為字認得不多,沒辦法一一記住。後來我開始集卡,終於有機會將那些人物名稱和外號統統背下來,遇到不認識的字就查字典,美髯公、翻江蜃,全是那時候認識的,頭一回覺得,原來《新華字典》那麼有用啊!那時候我們班裡幾乎每個人都沉迷集卡,每一張卡片都會認真觀賞,有些人還會動手臨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