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卡騙了我們二十年

2021-02-18 桌遊頑主

1999年,小浣熊公司聘請專業畫師繪製水滸卡片,附贈在乾脆麵裡。那年我8歲。

在姥姥家開的小賣部,我買了包幹脆面打牙祭,意外得到一張水滸人物卡:入雲龍公孫勝。這張卡比市面上的其他卡片漂亮一大截,材料厚實,質量上成。

當時電視臺正播放水滸傳連續劇,我看不大懂,但知道水滸有一百單八將,這意味著卡片是可以集齊的。摸著精良的卡片,我莫名興奮,一定要集滿108張。

幾乎一夜之間,整座小城的孩子都開始收集水滸卡。卡片才是主角,方便麵顯得多餘,多數人撕開包裝就把面扔掉。像我堂哥那樣,每包面咬上一口再扔掉的,已算是十分節約。城區各個垃圾桶裡塞滿方便麵;主路兩旁的小河溝一放水,便是滾滾泡麵向東流。

在集卡之前,我喜歡集錢。所有零花錢都被我存起來,藏在家裡各處,再用發條玩具設置機關。十幾歲搬家時,還發現床下小盒裡有我藏的10塊錢,爸媽說我掉進錢眼裡。

等有水滸卡後,錢顯得相當無趣。我以錢換卡,很快家財散盡。

經濟行為似乎是人類本性,七八歲的小孩開始自發交換卡片。街頭巷尾時時都有零散的換卡交易。小城其實是封閉的廠區,活動都是群體性的。廠裡常年有體育比賽,參與人數眾多,燈光球場成了最合適的卡片交易場所。父母看比賽,小朋友就湧至昏暗的主席臺亮貨。

「我看下你的卡。」趁著月色,四五個人低頭搓開手中的一把把卡片,討價還價。

小時候我很內向,終日在家裡玩玩具、畫畫、做手工。日常社交就是和隔壁的童寶邊看動畫片邊寫作業。可為了換卡,我主動走上大街,變成「自來熟」。

「這張換不?」

「我只有一張,不換。」很多小孩不交換手上的孤品。

我不厭其煩地看每個人手裡的卡,一遍又一遍,很快發現了一個秘密。卡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本身的稀有程度,而不在於自己手頭有沒有重複。在換卡交易中,稀有卡片以一當十。

再後來我留意到,第一張公孫勝隔了很久都沒出現,再次出現是和眾多新面孔一起。另外,不同時間的卡片風格有些差異。我由此推斷,108張水滸卡是分批次發行的,很快調整了買面策略:如果一段時間沒有新卡就降低購買頻率,三天買一包。期間多方收集信息,在心裡列出一個批次的卡片名單。

憑藉執念和分析,我集卡的速度和質量超過身邊所有人。童寶原本就指著抄我作業,在集卡方面顯示出才能後,童寶成了我的跟班兒。


資料圖 | 水滸卡

 

有一陣,市面上很久沒有水滸新卡出現,絕望的氣氛在廠區蔓延:集不齊的,沒希望啦。

還有人說,小浣熊公司已經倒閉,於是放棄收集,四處贈予卡片。我一再降低買面的頻率,也始終見不到新的面孔。

那天和童寶在姥姥家買了包面,一直沒撕開,我怕依舊是同一批卡。如果傳言是真的,我可能永遠集不齊這套卡片。我們走了一路,一言未發。

童寶突然一個側身,跳到我面前,「我們來求卡吧!」

「什麼玩意兒?」

「顯顯靈……太上老君……啊……顯顯靈,嗚!」他開始亂跳,期間發出狂吼,翻著白眼把面拋到空中兩次,接住後使勁揉搓拍打,又把面摔在地上,輕輕踏了兩腳。

「好,我撕了啊。」

我倆都深吸一口氣,「嘶啦」一聲響。

「玉臂匠金大堅!」

是新卡。

我接過卡,差點一拳掄他臉上:這白痴把我的卡都磕出印兒了。

我對卡的品相要求近乎偏執,不僅不能有折損,還要保證「紅點黑圈」——水滸卡在人物綽號與姓名之間有一個紅點,因為版次問題,有些紅點外有黑圈。我的標準中,只有紅點黑圈的卡是值得收集的。

我漸漸開始通過卡片來判斷持卡人的成色——手裡卡片髒舊的人往往邋遢,卡片質量也好不到哪裡去。如果一個人手上一張稀有的卡都沒有,我便不會再花任何精力看他的卡。至於不看「紅點黑圈」的人,我可以做到不歧視。

幾批卡片發行完畢,學校門口的商店開始兜售套卡,10塊錢108張,用橡皮筋捆著。這種卡片質量低劣,人物奇醜。我當面指著老闆說,「你賣假卡!」

我的判斷中又加入一條:有假卡的人也不值得交換。

手上的卡都是「紅點黑圈」,品相完整,我愈發自信。很快,我不再滿足於自己集卡,開始組織陌生人之間互相接頭。只要與水滸卡有關的事,我都願意參與。

「我想要曹正。」「我知道誰有,我帶你去。」說罷我拉著一伙人衝到堂哥家。大媽是我們小學的數學老師,開門時她一臉驚異。那會兒是大中午,我堂哥睡得迷迷糊糊,掙扎著從床上爬起來賣卡。他開價4塊,對方覺得貴,買賣沒談成。

經過買賣曹正的事,我覺得卡片交易不方便,便說服姥姥在櫃檯闢出一塊地方專門擺放水滸卡,價格我來定。我信息了解多,定價公道,很多人都願意把卡交給我。我聯繫著賣過不少卡,單純為人民服務,不掙差價。

後來曹正的黑市價格從4塊漲至8塊。我的那張是鄰桌女生送的。

 

水滸卡集到70多張時,我對自己集齊卡片信心十足,對卡的珍愛也發展到變態的程度:抽出白酒盒裡的綢布墊在木匣中,把卡放在裡面,整天抱著。

有天在俱樂部等童寶,一個比我大三四歲的男生看到我的盒子,「你拿的什麼?」

我打開盒子,展示我的珍藏。「你怎麼還在玩這個啊,真沒勁。我早就集齊不玩了。」他抽了一下嘴角,一臉鄙視。

這讓我十分驚異,最後一批卡明明還沒出啊。「我哥在外地寄給我的,喜歡的話全送你好了。」聽完他這句話,我腦子徹底亂掉。

男生讓我把手上70多張卡都給他,他回家對一對重複的,拼齊一套送我。他不答應直接給我全套,含含糊糊地說,王義正到處劫卡,風險太大。王義是我們廠知名的混混,我沒見過,可有關他的傳說從未間斷。

為了讓我相信他,男生掏出自家臥室的鑰匙,「你把卡都給我,明天還在這,我拿全套的卡把鑰匙換回來。」他比我大,我又實在太想集齊,竟覺得他說的都是真話。最終我猛然想起,臥室鑰匙根本沒有用處,勉強拒絕了他。

事實上全國卡片的發行批次幾乎一致,不可能有人提前集齊。

等童寶來了,我才清醒一些,講出剛才的事,紅著眼睛哭出來——有人騙我,我差點兒失掉全部的卡片。

為卡瘋狂的遠不止我一個。

水滸卡風靡那兩年,俱樂部斜對面的新華書店拆除櫃檯,改成自由閱讀形式。但店員心裡並未接受大家免費看書,總是把小孩子攆走。偶然一次,賣書的阿姨看到我手裡的水滸卡,把我拉過去說,「給我一張金眼彪施恩就讓你隨便看。」她兒子終日念叨這張卡。

水滸卡在某種程度上成為通用貨幣。

 

最後一批卡面世後,小浣熊公司發行了如意卡:只要在卡上寫下6個水滸人物名字寄回公司,就可以直接得到6張卡。

其實如意卡是對收集規則的破壞,可沒人覺得有絲毫不妥。

廠區的孩子早已陷入某種狂熱,如意卡的消息傳出時,任何一個開袋取卡的人都會被圍觀,成為矚目的英雄。

俱樂部對面有個小賣部,阿喬去買面時身後已經聚起八九個小孩,屏氣凝神等著他撕開包裝。「嘶啦」一聲響,「如意卡!是如意卡!」小孩們炸開了鍋,大家紛紛伸手去摸。阿喬迅速縮緊身子,捂住卡片,從人群中退出來。其他小孩愣了兩秒,舉起錢嚷嚷著轉向商店老闆,小賣部門前出現了電視劇中錢莊擠兌的情景。

我沒湊熱鬧,轉身跟著阿喬進了俱樂部。他準備買幣搓兩把街機慶祝時,我掏出身上的卡,「把如意卡給我,我直接讓你如意。」

沒等阿喬反應過來,我搓開手裡的一大把卡片,「隨便挑6張你沒有的,翻江蜃童猛也給你,我只有一張,你也知道這卡有多難得。」阿喬猶豫一下,答應我的條件。


圖 | 可兌換6張卡片的如意卡

如意卡到手。我寫下6位水滸好漢的姓名,填上我爸單位地址,寄出卡片。

天目將彭玘

摸著天杜遷

錦豹子楊林

火眼狻猊鄧飛

翻江蜃童猛

想起有人說託塔天王晁蓋在梁山排名第〇,我便把晁蓋也寫在如意卡上。其實我還想寫潘金蓮來著,只是覺得風險太大。

我至今清晰記得寫在如意卡上的人物,那是我集到的最後5張卡。

如意卡寄出,我終日魂不守舍,身邊的小夥伴不斷問起我有沒有回音。「有信嗎?」「有郵件嗎?」我跟老爸關係長期緊張,但那段時間,感覺他每天下班回家,身上都發著金光。

東西終於寄到,5張卡,一封信:「閆真小朋友,晁蓋不是水滸108將中的人物,你可以重新填寫一個水滸人物寄回本公司。」除此之外,小浣熊公司還寄來一張印刷低劣的好漢排位總表。我用黑色中性筆圈改出二十幾個錯字,把它鋪在我的抽屜裡。

108張卡終於集齊,我在9歲的年紀得到了最渴望的東西。我是圈裡第一個集齊全套的人,大我三歲的堂哥也沒贏過我。

我把卡片裝進塑封小袋,十張一包。卡片把小袋撐得板板正正,很是精緻。跟錢的命運相似,水滸卡被我藏進一罐過期的「高樂高」。

108張之外,我多出300餘張重複的卡,單是出林龍鄒淵就有15張。為這些卡片,我大概花掉400塊錢。長大之後我才知道,水滸卡是一代人共同的記憶,可能有數千萬人捲入其中。據說,小浣熊公司掙到幾個億,用利潤建起一棟辦公大樓。

為了複製水滸卡的營銷模式,順利推出接下來的三國人物卡,2000年底,小浣熊公司推出集卡殺器:只要得到「水滸大團圓」和「三國風雲錄」兩張卡,就可以換得全套水滸卡片,還加上典藏冊。


圖 | 徹底破壞了集卡規則的完美團圓卡

我無法接受這件事:每晚睡前,我都在盤算不同卡片的價值,吃完飯就遊蕩在街上看其他人的卡片,後來已經可以背出一整張梁山座次表。而現在,別人只需收集兩張卡片就能換得我竭力獲得的一切,外加一本我見都沒見過的典藏冊。那些手裡拿著髒舊卡片和假卡的人,都可以輕易湊齊這兩張卡,得到一整套「紅點黑圈」的卡,成為同學間的焦點。

我感覺自己受到巨大的背叛。

我把卡片從「高樂高」桶裡拿出,抖掉過期的巧克力粉,它不再值得我費心藏匿。

300多張重複的卡被我用透明膠帶粘連成片,鋪在臥室的地上。

後來,我沒有再收集三國卡片,也沒有再買過小浣熊乾脆麵。

作者閆真,現為出版從業者

編輯|雷軍

相關焦點

  • 冷門收藏篇 90後的回憶小浣熊水滸卡
    對於小浣熊水滸卡大部分80 90後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與周圍同齡人不同的是別人是為了收集水滸卡,我卻是垂涎於乾脆麵的美味。尤其是烤肉味,從小就是吃貨的我吃乾脆麵大於收藏卡片的樂趣,因為我知道以小學生的財力是不能收集全的。這也算是當年的一個遺憾吧。
  • 史上最殘忍的騙局——水滸卡
    全套水滸卡小浣熊水滸卡在1999年正式發行,包括閃卡和普卡(紙卡)兩大類,其中又分為獎閃卡、碎閃卡、彩閃卡、塑膜卡、中卡、小卡等等不同版本的卡片。總共有108張主卡,6張惡人卡,張張不同。連環畫「國王」馬建國從1998年起走上了連環畫收藏之路,他手裡有一本1954年第5次印刷的書,因為是劉繼滷大師的畫作,且年代久遠、品相好、封面精美、色彩豔麗,是人美社的樣書,雖然定價只有4毛錢,但如今的市場價值卻高達10多萬元!
  • 盲盒「鼻祖」小浣熊水滸卡的興衰史可以給「後浪」們什麼啟示?
    受訪人給我們展示他的卡片1999年的大濤是中國最早收集水滸卡的孩子之一,而隨著時間推移,卡片收集逐漸成為了越來越多年輕學生的共同愛好。用大濤的話說,一個班裡能有至少半個班的人都在收集水滸卡,只是有人買的多有人買的少罷了。為什麼水滸卡這麼一種簡單的卡片能吸引如此龐大的學生群體?以至於在 2020年的今天,仍然不斷地有人在各大平臺上發布收購需求。在後面的交談中,我們逐漸了解到了水滸卡在消費者群體中盛行的四點原因。第一,水滸卡的製作標準非常高,珍貴卡片十分稀有,這是它具備收藏價值的首要原因。
  • 當年的水滸卡,是史上最殘忍騙局!
    作者:閆真原載於: 真實故事計劃微信公號:zhenshigushi1曾經風靡全國的收集水滸卡遊戲,讓無數孩子為小浣熊方便麵而瘋狂。這可能是史上最殘忍的騙局。我們找到了一位當年損失慘重的受害者,跟他聊了聊。
  • 當年的水滸卡,是史上最殘忍騙局
    我們走了一路,一言未發。童寶突然一個側身,跳到我面前,「我們來求卡吧!」「什麼玩意兒?」「顯顯靈……太上老君……啊……顯顯靈,嗚!」他開始亂跳,期間發出狂吼,翻著白眼把面拋到空中兩次,接住後使勁揉搓拍打,又把面摔在地上,輕輕踏了兩腳。「好,我撕了啊。」我倆都深吸一口氣,「嘶啦」一聲響。
  • 小浣熊水滸卡「重出江湖」,已為人父母的80、90後還會買單嗎?
    水滸卡:童年的回憶「許多年以後,你站在大超市的乾脆麵貨架前,還是會想起在老家樓下小賣店拆開那袋小浣熊的遙遠下午」。在官方微博下,有一名用戶這樣寫道。寥寥數語,卻將眾人拉回到1999年。來自真實計劃故事的《水滸卡是如何騙過90後一代人的》,描繪了一幅近乎魔幻的場景,「幾乎一夜之間,整座小城的孩子都開始收集水滸卡。卡片才是主角,方便麵顯得多餘,多數人撕開包裝就把面扔掉。城區各個垃圾桶裡塞滿方便麵;主路兩旁的小河溝一放水,便是滾滾泡麵向東流」。
  • 當年那場乾脆麵的世紀爭霸戰,水滸卡終結了一切
    許多年以後,你站在大超市的乾脆麵售貨架前,定會想起在老家樓下小賣店拆開那袋小浣熊的遙遠下午。到了2002年以後,統一看著已經為自己完成歷史使命的水滸卡,想著法子壓榨它最後的剩餘價值。於是他們推出了「完美團圓卡」,只要吃到它,哪怕你是第一天開始集卡,也能瞬間實現你的梁山大聚義夢想。
  • 當年這麼多人收集水滸卡,集卡冊你見過多少?統一名著卡圖解水滸篇12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二十多年來統一發行過的水滸集卡冊。1 鬱保四卡冊        此卡冊乃廣東地區獨有卡冊,當年需要用54 張卡+宋萬才能換到,當年宋萬是大缺。而此卡也是所有水滸官方卡冊中質量最好,最不傷卡的卡冊了。大卡小卡都能放,一共114 格,即108+6 惡人。
  • 當年的小浣熊水滸卡,是史上最殘忍騙局
    我們找到了一位當年損失慘重的受害者,跟他聊了聊。一 幼兒園起我(原作者下同)就對收集有興趣,旋風卡、貼畫,連葫蘆娃大戰變形金剛的「洋畫」我都集過。1999年,小浣熊公司聘請專業畫師繪製水滸卡片,附贈在乾脆麵裡。那年我8歲。
  • 曾經風靡全國的水滸卡,可能是史上最殘忍的騙局
    我們找到了一位當年損失慘重的受害者,跟他聊了聊。一幼兒園起我(原作者下同)就對收集有興趣,旋風卡、貼畫,連葫蘆娃大戰變形金剛的「洋畫」我都集過。1999年,小浣熊公司聘請專業畫師繪製水滸卡片,附贈在乾脆麵裡。那年我8歲。
  • 當年的水滸卡是史上最殘忍騙局 你收集過嗎?
    曾經風靡全國的收集水滸卡遊戲,讓無數孩子為小浣熊方便麵而瘋狂。這可能是史上最殘忍的騙局。我們找到了一位當年損失慘重的受害者,跟他聊了聊。
  • 當年的水滸卡,是史上最殘忍騙局!8090的你,童年幹過這樣的傻事嗎?
    我們找到了一位當年損失慘重的受害者,跟他聊了聊。一幼兒園起我(原作者下同)就對收集有興趣,旋風卡、貼畫,連葫蘆娃大戰變形金剛的「洋畫」我都集過。1999年,小浣熊公司聘請專業畫師繪製水滸卡片,附贈在乾脆麵裡。那年我8歲。
  • 除了可以集水滸卡的小浣熊,你還懷念哪種乾脆麵?
    不過現在我們可以去超市裡買到各種各樣口味的乾脆麵,但卻少了小時候的那種味道。那麼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小時候我們曾經吃過的乾脆麵。 在以前我們買的這種乾脆麵,價格便宜味道比起其他的零食好很多,所以深受許多小朋友們的喜歡。記得在小賣部裡,張君雅小妹妹乾脆麵也是最常見的一種。
  • 80、90兩代人的回憶,18年前火爆全國,誰還記得小浣熊水滸卡?
    看頭像 80、90的朋友們,還記得兒時小浣熊乾脆麵裡的水滸卡嗎? 而對那時候的男孩們來說,填充他們那段美好遊戲時光的,則是1999年發行的小浣熊水滸卡。
  • 水滸收藏向卡片《水滸鬥星錄》發售,有手繪卡的水滸卡!
    好久沒分享卡片了,最近由於疫情一直宅在家裡刷劇,然後驚奇的發現,早在一月初鋼炮收到了萬享卡發來的水滸鬥星錄卡片,這次就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最新的收藏向水滸卡。圖片來自網絡說起收藏卡就不得不提當初小浣熊幹吃麵的贈品水滸卡,今天絕大多數收藏卡玩家或者說消費主力或多或少都受到了這款水滸卡的影響,所以水滸題材卡片在國內很容易勾起卡迷情懷,曾經小浣熊還在商品中投放復刻版水滸卡、選圖重複利用並且魔改的水滸精靈也紛紛受到追捧,甚至前兩年小浣熊發行的風格完全不同的水滸郵卡也在統一旗艦店遭到哄搶。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小浣熊和小當家,好吃好玩兩不誤!
    頗為令我意外的是,許多年過去了,小浣熊居然還在出水滸卡。當然,這和我記憶裡的水滸卡大相逕庭。或者說,相差甚遠。 水滸卡誕生於1999年,正是央視版《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熱播的年代。那一時期,國內有著比較濃鬱的閱讀風氣,四大名著就是學生們熱衷的課外讀物之一。及至小浣熊水滸卡面世,迅速在學生群體間風靡,主要獲得了男孩子的歡迎。
  • 那些年陪伴我們長大的「盲盒」
    但其實從小到大,我們一直都生活在各種各樣的斯金納箱裡面,被各種隨機獎勵支配著我們的情緒。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回憶一下,那些陪伴我們大的「盲盒」。洞洞樂上世紀90年代,小學附近的小賣部裡面,會有那種大概70釐米寬,一米多高,10多釐米厚的塑料泡沫板子。裡面被分隔成很多正方形的小格子,小格子裡會放上各種各樣價值不同的小玩具。
  • 「水滸卡」裡的那些「廢青廢事」,現實社會真實寫照!
    如今很多年輕的收藏玩家小時候一定都收藏過「水滸卡」,這也是我們這一輩收藏玩家的啟蒙先河,當時看的都是英雄事跡,但如今長大了再看這些人卻是汙點眾多,有些人根本算不上是個人物,今天就梳理下水滸卡裡的那些「廢青廢事」!
  • fgo2020年最騙氪的幾位五星從者 二十單起步 你的聖晶石儲備夠麼
    fgo每年都會有很多從者在意想不到的時間,用意想不到的方式完成騙氪,本次就來說說fgo2020年最騙氪的幾位五星從者,根據葉氏卡池的規律來看至少二十單起步,那麼你的聖晶石儲備夠麼?NO.5小達文西四周年的五星從者,騙氪能力簡單粗暴,不需要依靠劇情中作為主線NPC的實力來騙氪,畢竟如果奸商的騙氪力真這麼強的話,術階達文西普及率會非常的高,但是小達文西不一樣,其作為騎階藍卡光炮來說,除了自身非常能打之外還能實現隊友的連發,是藍卡光炮連發體系的核心,且融入到其他隊伍也沒什麼壓力和問題
  • 還珠格格:香妃和蝴蝶跳舞,得知場景價格,「騙」了我們二十年
    《還珠格格》算得上是瓊瑤劇裡面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個作品,因為在這部劇當中,不管是演員們的人設,還是他們說出來的臺詞都是非常油膩的,可能我們小時候會覺得很浪漫剛開始大家都以為拍攝這場戲份的時候,旁邊的蝴蝶都是特效製成的,或者是假蝴蝶,但是當有知情人士透露出來,瓊瑤在拍攝這場戲份的時候花費的價格,網友們才在評論區裡紛紛的表示,沒想到原來騙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