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陪伴我們長大的「盲盒」

2020-12-28 小象科普

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他製作的斯金納箱裡,有一個拉杆。每當這個拉杆被拉動,就會掉下物。斯金納把一隻飢餓的小老鼠放進他的斯金納箱裡面。小老鼠慢慢發現,只要拉動拉杆,就會有物出現,於是它學會了這項技能,不斷去拉動拉杆。

這不就是條件反射嘛,巴甫洛夫的狗早就已經告訴過我們了。別著急,真正有意思的是後面的實驗。

斯金納把他的箱子做了個小小的改動,每次拉動拉杆的時候,是有一定的概率會掉落物。經過這個改動,小鼠拉動拉杆的頻率更加頻繁了,而且即便改為拉動拉杆不掉下物,小鼠也會持續拉動拉杆達十幾個小時。除此之外,小鼠在拉動拉杆前還出現了一些奇怪的行為,比如撞箱子、轉圈等。換句話說,小鼠開始迷信了。

說到這裡,有多少人想起了玩抽卡遊戲時研究各種玄學的自己呢?據說在某卡牌遊戲大火的時候,有傳言在午夜十二點,光著身子跪在手機前面,用舌頭開卡,會開出SSR。有人還真信了,並且他還真開出來了。

生存本能的引導,導致了條件反射;而讓條件反射的行為大大增強,甚至玩出花兒來的因素,是隨機獎勵。

12月11日登錄港交所的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無疑是隨機獎勵策略的又一次成功。但其實從小到大,我們一直都生活在各種各樣的斯金納箱裡面,被各種隨機獎勵支配著我們的情緒。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回憶一下,那些陪伴我們大的「盲盒」。

洞洞樂

上世紀90年代,小學附近的小賣部裡面,會有那種大概70釐米寬,一米多高,10多釐米厚的塑料泡沫板子。裡面被分隔成很多正方形的小格子,小格子裡會放上各種各樣價值不同的小玩具。然後在正面蒙上一整張紙,每個格子對應的地方都是一幅小卡通圖片。整張紙上會寫上特等獎是什麼,中獎率百分百這種促銷口號。小時候玩過的人應該能想起來了,就是類似下圖這種東。

你花5毛錢,就能挑一個沒有被扣過的卡通圖,把他扣破,然後格子裡面的東就是你的了。記得當時正好流行電子寵物,所以一般最暢銷的很快被小朋友們扣得都是洞的,都是最高獎勵是電子寵物的。那個時候,誰要是花個5塊10塊,包整行整列一個一個扣開那種,絕對能吸引一圈小朋友圍觀,厲害得不得了。

說實話,我之前一直不知道這東叫啥。今天找圖片的時候才發現這東叫洞洞樂,網上那些懷舊店還有的賣。

這玩意兒應該就等於是我們這一代小時候的盲盒了。但是這種初級盲盒始終只能停留在小賣部的櫃檯上,沒有發展出大的品牌。主要的原因是他的獎品都是市面上可以買到的那種小商品,沒有自己創作的成分在裡面,用今天時髦的話說就是沒有自己的IP。

這就有點類似於在獎品上缺乏「鑄幣權」,比如廠家要提高他這個洞洞樂的競爭力,只能是選公開市場上價格更高的商品。這就有兩個問題,一個是相對於成本的提升,吸引力的提升非常有限;另一個就是基本上沒有壁壘,沒辦法形成自己獨特的流行圈,隨便一個小作坊都能弄。

而通過自創IP,解決了上面這個問題的零廠家,在當年的少年收集圈掀起了一場收集狂潮。

七匹狼

說起零廠家的包裝袋內隨機贈送的卡片,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小浣熊的水滸卡。但是其實在乾脆麵之前,還有另一個通過買零送自製內容套卡的開拓者:七匹狼。我到現在也不知道小時候的這個賣零的七匹狼跟今天賣衣服的那個七匹狼是啥關係。

七匹狼賣的零,是那種類似粟米條的膨化品,外面裹上巧克力粉。要是單論好吃不好吃,這東應該是沒法跟乾脆麵比的。但是這東出了一個奇招,每包七匹狼裡面會隨機送一張圓形的水滸卡。

他官方是有一些獎勵規則的,比如好像水軍頭領的卡片可以再兌換一包零,有的幾張套卡集可以換高級一點的獎品。但是這東在小朋友中的收藏熱情遠遠超過了兌換獎品。

其實這個卡片的製作還是比較粗糙的,但是他跟洞洞樂有個關鍵的區別:他贈送的卡片,不是用市面上其他可以用錢買到的小玩具的拼湊,而是完全自己設計自己製作自己可控的一套卡片。雖然看上去這卡片好像沒有電子寵物這種獎品有實用價值,但是背靠著「水滸」這個文化符號,再加上小朋友們社交收藏圈賦予的價值,一張稀有卡片的吸引力,跟一個電子寵物的吸引力絕對是有得拼的。這種玩法是不是明顯比實物獎勵感覺高端了許多?

七匹狼的這一奇招,讓他火了一把,也為買零送卡片這一模式開闢出了道路。下面出場的自然就是統治我們整整一代人的少年硬通貨了:小浣熊水滸卡。

小浣熊水滸卡

要說乾脆麵這個東,本來就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在乾脆麵出現之前,已經有很多小朋友發明了幹吃方便麵這種流行吃法。所以乾脆麵一出來,上就火得不得了。在這種已經存在的廣泛市場的前提下,加入隨機贈送水滸卡這種殺手級武器,簡直是從生理需求的口腹之慾,到人類精神世界好賭的天性,一起都給滿足了,而這一切只需要1塊錢。

這裡插一句,雖然現在說起乾脆麵水滸卡,大家基本都默認是小浣熊水滸卡,但其實在我小時候,我們那裡真正流行的其實是統一的另一款小當家乾脆麵。跟小浣熊乾脆麵相比,小當家的售價便宜了一半,每包5毛。裡面贈送的水滸卡片,圖案跟小浣熊送的卡片是一樣的,只是尺寸上小一圈。理論上來說當然是小浣熊的大卡更「正宗」、「高貴」了,但是邪的是當時我們圈裡最流行的,反而是小尺寸的小當家卡,你拿個小浣熊版的大卡,就跟個異類似的。所以說,什麼「正宗」之類的概念,在群眾基礎面前,渣都不是。

話說回來。要說這款統一乾脆麵的卡片,製作水平比七匹狼的小圓卡高出了很多。

這正面人物的繪製水平,非常不錯。背面的空間也沒有浪費,那個人物小傳、攻擊力防禦力的條、簡明信息介紹,都還挺吸引人的。當時到誰手裡有沒過的卡,拿過來在手裡能欣賞好時間,先看正面的畫,再看背面的介紹,再翻過來看看正面畫的細節。

寫這篇文章找相關圖片素材的時候,才看到了當年只存在於傳說中的惡人卡,印象裡身邊的人好像都沒有過。

當時乾脆麵水滸卡這種收集,火爆到什麼程度呢?本來是買面送卡,在很多不差錢的小夥伴手裡,變成了買卡送面。

某天中午,我走得晚了點,在教室還沒有吃飯,隔壁班的同學就在口問,要不要乾脆麵,剛開袋把卡拿走了,面沒有動。我當然要啊,非常高興地嚼著乾脆麵,看著這位同學手裡提著塑膠袋,裡面還裝著七八袋剛剛打開的面,挨個教室送。

這位同學還是不錯的,起碼面沒有浪費。又過了幾天,我在跟同學去網吧的路上,路過路邊一棵小樹,在那棵小樹下面,是一整箱小當家乾脆麵,裡面一袋沒少,不過全是開口的,光把卡拿走了。這就看得我有點心疼了,這麼多面直接就扔了。但心疼歸心疼,咱也不能上去撿起來吃不是。

多年以後,在大學裡跟其他省市的同學聊起來過這段經歷,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拿卡扔面的行為,全國各地都有。

相關焦點

  • 愛上五月天,那些年你們的歌曲陪伴我們長大,充滿了回憶
    同樣後知後覺的事,居然在彭坦身上又發生了一次,達達解散之後,我就沒怎麼關注了,直到08年的某一天,我才忽然發現,原來彭坦在07年居然以個人名義發了張新唱片,還把自己包裝成美少年。後來我聽說,這張專輯雖然口碑不錯,卻只賣了8000張。朋友笑說,怎麼可能?他可是彭坦。可是我卻覺得,事情好像真的就是這樣。
  • 海南日報數字報-那些年,陪伴我們長大的老兒歌
    文\本刊特約撰稿 王凱  有人說,兒歌是定格歷史、反映時代的留聲機,不論年齡有多大,在我們記憶深處,總有一首童謠能夠喚起兒時的記憶,還有那些斑駁的舊時光。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到來了。
  • 盲盒公仔與它背後的當代年輕人
    盲盒公仔就是裡面裝著某一款玩具公仔的紙盒子。在你撕開最後那層包裝紙之前,你永遠才不到裡面是哪一款。 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19年,天貓年花費2萬元的盲盒公仔玩家超20萬,其中95後佔了絕大多數,閒魚則有30萬玩家交易,交易金額高達千萬級。到底是什麼原因,使當代的年輕人對盲盒公仔這個新玩具如此痴迷呢?
  • 那些陪伴我們長大的「國產RPG」
    而中國起步較晚,大多數人家裡有第一臺電腦也是2000年前後的事,所以各種因素下,我開始玩電腦遊戲的時候也正是國產RPG發端的時候,20年來我們一起成長,到今天來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們的青春~首先要說的第一款遊戲並不是國產的RPG,但是這款遊戲對於我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引導性
  • 小時候收集乾脆麵英雄卡,長大收集盲盒的90後,到底想要什麼
    泡泡瑪特從創立至今並非順風順水,在剛創立的前幾年幾乎連年虧損;直到2015年,泡泡瑪特拿下了日本潮玩品牌Sonny Angel的盲盒產品,把盲盒概念正式帶入中國,才扭轉了公司的盈虧狀況。對於買盲盒、集郵行為,有部分人表示不理解:認為雖然很好看,但實屬浪費錢,不明白為何會上癮;還有人更加直接地說這是另一種形式的賭博,是消費主義的陷阱。
  • 你在地鐵站隨意買下的盲盒,讓這個95後一天賣出50萬隻,年賺2億多!
    當你在地鐵站的自動販售機隨意買下一個盲盒時,你可能想像不到,有人靠著盲盒這個不起眼的生意,一天賣出50萬隻,年賺2億多!盲盒,中國營銷史上的空前勝利!很多非常好的傳統營銷創意到了中國,見陣風就長大,成為與時俱進的網際網路營銷思維。比如說:盲盒。
  • 平價盲盒,正在崛起
    每一個受人追捧的賽道裡都塞滿了玩家,盲盒也是。有泡泡瑪特這種賺足了眼球和金子的頭部選手,有酷樂潮玩、52TOY這種踩在潮玩的土地上長大順勢分一杯羹的原住民,有名創優品這種跨界玩家,靠著優質卻只有19.9元的平價盲盒在這條跑道上也闖出一片新天地。
  • 旋律 ▏那些年陪伴我們的歌曲
    那些曾陪伴我們的歌曲,會讓我們感覺到:它唱的就是自己的經歷,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夢想!此刻,讓我們將時間的帷幕揭開,作一場溫馨的回顧,回顧那些承載了我們芳華記憶的動人之歌……那些年,有一首齊秦的《大約在冬季》。
  • 那些在泡泡瑪特買盲盒的人,究竟在買什麼?
    實際上,泡泡瑪特從2015年才開始轉型做「盲盒」,之前很長一段時間的定位都還是綜合零售商,在資本市場也一直表現平平。直到2019年,那個「沒有(投資)競爭者」的泡泡瑪特逐漸成為香餑餑,被投資圈熱捧。2018年,在與泡泡瑪特CEO王寧聊了一個多小時後,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直誇:「這是好公司。第一輪投完,第二輪還要投。」
  • 85後創業賣盲盒,年賺4億:揭秘盲盒經濟,如何掏空年輕人的工資?
    在我們的身邊,上癮模型幾乎無處不在,不管你買不買盲盒,它都與你我息息相關。 這篇我們就從「上癮模型」入手,講講盲盒經濟背後的故事。 要警惕那些免費的東西,因為它們往往是最貴的。 要警惕那些便宜的東西,因為它們在放長線釣大魚。
  • 別小瞧盲盒這類 傳遞快樂的生意
    泡泡瑪特的火爆,印證了一個邏輯:從小玩玩具長大的孩子,如今他們長大了,同樣需要玩具,而這也是盲盒有望引爆年輕潮玩市場這門生意的原因。回憶起來,商業品玩具從什麼時候廣泛普及?大概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玩具開始走入千萬個家庭和孩子中間,包括農村孩子。所以,從80後到90後,再到00後,這幾代可以說是對玩具不陌生,甚至有剛需的幾代人。
  • 現象級玩具,盲盒是怎樣讓你上癮的?
    小的時候買乾脆麵為了收集水滸傳英雄卡片,買泡泡糖為了收集貼紙,長大了卻仍然候在扭蛋機前扭蛋,在盲盒店待上好久摸盒,線上盲盒抽盒機搖了幾十個盒子。「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這句話同樣可以運用到盲盒之中,你永遠不知道手上的這個驚喜盒子拆開是什麼款式。
  • 艾迪凱伊託馬斯美劇《X檔案》重播,陪伴我們長大的經典
    那麼在我慢慢「老去」(咳咳)的這些年中,我本來是一個不愛看電視的人。因為從小我就是崇洋媚外的賣國賊,所以看的都是美劇,看過一季絕望的主婦,也看過CSI,還看過幾集hero,天天聽到大家討論的prison break。
  • 六(zhuang)一(nen)快樂那些年陪我們一起長大的動漫
    今天的兒童節和小編一起回顧那些年陪我們一起長大的動漫,一同回到那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曾經的動漫,現在的我們。動畫片到了,作業先不管了~(排名不分先後)1.葫蘆娃那些劍的名字你還記得嗎?4.中華小當家歡迎在評論補充喲,亮出陪伴你長大的那些動漫人物吧。畢竟我們都是有童年的人。
  • 那些年陪伴我們走過青蔥歲月的歌曲,你還記得嗎?
    不知不覺2018年也要過去了,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之間安靜且堅決的流逝著。我們總是習慣於在每一天中忙碌的生活,只有到了年末歲尾才會感嘆時光的飛逝。不過幸好,雖然時候一去不復返但是歷經時光沉澱的歌曲卻一直都在那裡,今天我就為大家盤點幾首曾經陪伴我們走過少年時光的歌曲吧,相信裡面一定有你曾經的單曲循環。1.思念是一種病相信很多人都曾經聽過這首歌,其實這是齊秦在1989年的原創歌曲,在2002年經過張震嶽的翻唱又為這首歌賦予了不同的感情色彩。「當你在翻山越嶺的另一邊,我在孤獨的路上沒有盡頭。」
  • 泡泡瑪特,一臺價值千億的盲盒「印鈔」機
    01 潮玩暴利,盲盒「印鈔」為什麼是泡泡瑪特?它是如何成功的?成年人的收集需求、陪伴需求、對「小確幸」的需求,是王寧總結出的答案。抓不住Z世代就抓不住機遇。屬於亞文化的潮玩在投資人眼中,其本質是不斷與對生活有美好追求的年輕一代互動。
  • pvc盲盒公仔製作流程是怎樣的
    據統計,在過去的2019年,天貓盲盒公仔交易額為20,000元,其中95後佔絕大部分,閒魚交易額為300,000元,閒魚交易額高達千萬級。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當代年輕人如此熱衷於pvc盲盒公仔這個新玩具?
  • 萬物皆可盲盒?對寵物「活體盲盒」說不.淺析盲盒經濟合規性
    盲盒的玩法最早可追溯到日本萬代公司在1977年推出的扭蛋系列,對於日美的年輕人來說,盲盒更像是故事IP的附加產品,用戶忠誠度和黏性更強,行業的發展程度也更加成熟,主要應用於玩具市場以及其細分領域,而且早已成規模,2015-2019年全球潮流玩具市場規模自87億美元增至198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22.8%;而根據日本玩具協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日本玩具市場規模達8398億日元,同比增長
  • 開開心心選盲盒,哭哭啼啼回家,盲盒隨機性中暗藏育兒錦囊
    其實玩盲盒並不是這些年才有的新項目,仔細想來,我們小時候的很多遊戲,都是利用了盲盒的原理。印象最深的就是乾脆麵裡的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卡片,你能知道你買的哪袋幹吃麵裡能得到你想要的那張卡嗎?而近些年,越來越多的盲盒帶有鮮明的IP形象,吸引大小朋友的注意力。據CBN Data與天貓聯合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具有IP加持的盲盒更受歡迎。
  • 世界電視日|那些年陪伴我們成長的電視節目,你還記得多少......
    《西遊記》在1986年春節一經播出,轟動全國,老少皆宜,獲得了極高評價。我看過的中國最棒的情景喜劇,有愛,有感動,有教育意義,陪伴我長大,現在偶爾還會翻出來看看。」《還珠格格》是中國電視劇的一部傳奇,該劇劇轟動亞洲,風靡全球各國華人圈並打破中國電視劇收視紀錄,收視率創造中國第一,亞洲第一,重播率最高的合資劇,收視最高點突破65%。創造中國電視劇有數據統計後的收視紀錄,並獲得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連續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