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日本疫情,好像已經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了。東京、神奈川、埼玉、千葉從1月8日~2月7日為止再次進入了「緊急事態」,要求餐廳、一定規模的影院、體育俱樂部以及其他娛樂設施在晚上8點前停止營業,餐廳的酒精飲料供應時間也縮短為11點~晚上7點。
政策出來後,各地繁華飲食街的人流明顯減少,餐飲店都在哀嘆「入不敷出」,不可避免地要削減人工成本、降低員工工資,有些商家實在難以為繼,只能裁人。
經厚勞省統計,截至1月6日全國因新冠疫情被解僱的預估人數達到80121人,首都圈在進入緊急事態後僱傭情況再次嚴峻,大和總研的經濟學家神田慶司指出,「以飲食業為中心的失業恐怕會增加。」
為了援助因緊急事態而影響經營狀況的僱主,支援企業維持對停工員工的僱傭,日本政府再次頒布了一系列現金補貼措施:
僱傭助成金100%補貼
厚勞省在1月8日表示,將以進入緊急事態的一都三縣內配合短時營業的餐飲店、限制客人人數的劇場和主題公園等為對象,將僱傭調整助成金的補助提高到100%,無論是大型會社還是中小企業,每名員工每天最高可獲15000日元的補助。
僱傭調整助成金是日本政府發放給企業的員工補助,目的是為了維持僱傭關係、防止企業辭退員工和停止僱傭。
在疫情之前,所謂的僱傭助成金其實就是「休業手當」。據《勞動基準法》規定,如果員工因僱主的緣故而一時停工,僱主必須在停工期間支付員工平均薪資的至少60%作為停工補貼。
疫情期間,日本政府推出了僱傭調整助成金的特例措施來援助企業,並多次提高補助金額,此前中小企業最高補助全額、大企業最高補助4分之3。
但再次進入緊急事態帶來的打擊,讓很多餐飲商家認為即使拿到國家補貼也解決不了燃眉之急,還不如直接解僱員工來緩輕壓力,等到疫情過去再招聘也不難。
此次政府全額補貼員工的休業津貼,應該會有效緩解餐飲員工被解僱的情況,畢竟對於僱主來說不解僱也不會造成太大壓力,等疫情過去老員工可以正常回來上班。
此外,在中小企業工作的人如果不能從公司得到休業補貼的話,還可以通過「休業支援金」制度自行申請補助,金額為休業前工資的8成,每月上限33萬日元,無論正社員還是非正規勞動者都可申請。
厚勞省還公告企業對外國員工和日本員工的待遇必須相同,援助金也必須發放同等金額,如果遇到差別待遇,可直接諮詢當地的勞動局。
餐飲店合作企業補貼
這一次在一都三縣發布的「緊急事態宣言」,不僅對餐飲商家影響巨大,對餐飲店上遊的食材或商品供貨商、農漁業商家也打擊頗大。
因此日本政府計劃,除了對配合短時營業的餐飲商家提供每天6萬日元的協助金以外,與這些飲食店有合作交易的食材和商品供應者也將得到補貼,目前正在以中小企業最多補貼40萬日元、個人事業主最多補貼20萬日元進行討論。
補助條件是企業今年1月或2月的銷售額比上年同月減少了50%以上,申請時需要說明交易形態,所在地為4都縣以外的業者也可作為對象,預計連休結束後正式決定,支付將在3月以後。
除了以上補貼外,日本網友還在討論會不會再次全民發放「特別定額補助金」。去年安倍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後給每個國民一律支付了10萬日元補助,而今年感染狀況比去年更嚴重,停工、失業的人也越來越多。
在首相的推特上,很多網友留言「再次發補助金吧」、「請不要無視國民的請求」,有關機構作出的民間調查顯示,超過80%的受訪者「希望追加補助金」,想要的補助金額平均達到了15萬日元,可見持續不斷的疫情對民眾造成的影響已越來越大。
國民民主黨代表也在呼籲「再次進行現金支付」,但日本政府目前還沒有這個意向,補正預算和財源的不足也許是最大的影響因素。
不管怎樣,疫情當下我們最重要的還是保護好自己,尤其在一都三縣的小夥伴們,除了上班上學這種沒辦法的情況下,真的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逛了。日本招聘網會和大家一起持續關注日本疫情和補助政策,及時向大家傳遞最新消息。
來和小美說說,這次緊急事態之後,對於你的工作和生活有什麼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