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呢?有人說是自我定位,有人說是人脈資源,有人說是跟好團隊。而我在見了很多人和事之後,做出的總結是:
執行力最重要
牛逼的人各有各的牛逼,但執行力強是大家共有的特點。
矽谷鋼鐵俠馬斯克是賈伯斯之後最傳奇的創業者。他同時駕馭著四家公司,能把電動汽車賣到爆(Tesla),也能發射火箭徵服太空(SpaceX),最近又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把太空人送上了空間站。
這位「神一般的人」工作時是什麼樣子?看下他員工的評價:
「馬斯克需要看到進度。與馬斯克共事,每個人必須主動推動工作,讓問題停頓在你手裡,這是馬斯克不能容忍的。」
「我們的討論都是高效、直擊要害而且基於事實論據的。」
「工作阻滯,或者跨部門下達命令時有阻撓,馬斯克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有問題隨時撥我直線,我不關心問題到底是什麼,我要馬上解決。」
攜程的梁建章,業績出眾,行事硬朗。別的領導開會常常是,「你們會後再去討論討論」。梁建章從來都不這樣,他也有和馬斯克一樣的要求:當場解決問題。
如果這兩位距離太遠,那筆者再聊一下身邊的事情:
(1)市場精英
曾跟隨某家平臺的大區經理工作過一段時間,這位超級業務員,用了一年時間就在他空降的區域內建立了成熟的渠道體系,讓該地區客戶資金量從幾萬實現了破億的飛躍。我對他最深的印象是,他的OA和郵件,從來不過夜。
這可能是最不需要天賦的能力了。時至今日,這條經驗也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不管回家多晚多累,咬咬牙努努勁,把今天的事情做完,做不了的事也要有結論。
以的狀態面對明天,就會中氣十足,運轉良好。但如果明天擠今天的事,到了後天也可能完成不了,變得亂糟糟。
(2)民營老闆
認識一位民營企業客戶,他們的開會風格是這樣的,不討論出一個大家都接受的結果或者方案,所有人都不許去吃飯 ……我沒有見過比他們會議效率更高的了。
(3)執行女王
這是一位最讓人震撼的「說幹就幹」型選手,她從無到有建起子公司,並用一年半的時間讓其成為集團的利潤支柱。她的執行力是女王級別的,看個例子:
有一次,女王請了位老師給公司中層員工講新媒體運營。老師在上面講,大家在下面聽。女王聽後很有啟發,一邊聽一邊寫郵件——結合講課內容撰寫的一個項目活動方案,團隊十幾個人,細化到了每個人的工作內容及時間節點。
臺上老師講完,臺下郵件即刻發送。女王走上臺,稍作感謝寒暄,「大家的手機都收到郵件了吧,各自去弄吧!」。
現場拍板,馬上執行,做完翻篇,既往不戀!
這個道理在生活中也很有借鑑意義:有人經常糾結中午吃什麼,其實吃麥當勞是對的,吃必勝客也是對的,但在二者間搖擺不定就是不對的!
做大事者不糾結,成大器者重執行。
很多時候,正確的方向不是想出來的,而是在不斷推進中碰出來的打出來的。
特別是對於大部分員工來講,有多少人能去決定一個國家或公司的戰略呢?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天天操心元帥事的兵也不是好士兵。當兵的時候,打好眼前的仗是最重要的了。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有十個想法,不如落實一個想法。
一些傳統意義上的「成功人士」,他們經濟上的成功通常是被動的,多數都是專注地做一件事,然後突然發現自己成了富豪。
談太多理想只是好高騖遠而不踏實,認真做好手上的事情,思考做事情的正確方式,保持高速成長,不需對未來糾結太多,會比別人更好地把握未來。
在許多領域,努力不是一個跌宕起伏、激動人心的過程,而是一個枯燥的過程,是艱苦乏味的訓練,是持續不斷地輸出,是疲憊時的「再多堅持一會」,是更好的執行力,才結出了成功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