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跟人打招呼、沒禮貌,該怎麼辦呢?

2020-12-24 拓子教育吧

「好孩子,懂禮貌,見到長輩要問好」是孩子從入學就開始接受的觀念,現在家長教育意識早,在孩子會說話開始,就給孩子傳達要叫人,講禮貌,希望孩子能表現出良好的素養,做一個懂禮貌、受到他人喜愛的好孩子。可有時候事與願違,部分家長發現自己家孩子不喜歡與人打招呼,家裡來了客人也不叫人,躲起來,顯得很沒有家教的樣子,讓人頭疼。

貝貝是家裡的獨生女,家裡人特別寵愛她,希望她將來非常出色,所以非常重視對她的教導。貝貝在家非常調皮,很活潑,很愛講話,可是家裡一來客人,或者外出遇見父母的熟人,貝貝就往爸爸媽媽背後躲,媽媽把她拽出了讓她喊叔叔阿姨,她就是不肯,背對著叔叔阿姨,一個勁兒往爸爸媽媽身上鑽,為此,媽媽很生氣,覺得孩子表現太差了,更是當眾訓斥貝貝:「你這孩子,平時怎麼教你的?怎麼這麼沒有禮貌,打招呼都不會了?以後肯定是膽小鬼,沒出息。」多次之後,貝貝很受打擊,沒有以往那麼活潑了,也更不願意跟人打招呼,甚至不願外出。

其實,孩子的性格決定了孩子的行為,孩子有時不肯順從爸爸媽媽的要求,這是一個正常的成長過程,說明孩子有了自主意識,家長們應該積極對待,順應孩子的天性,而不是斥責孩子,給孩子貼負面標籤,逼著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情。長久下去,會給孩子負面的心理暗示,自己就是一個不好的壞孩子,還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對於孩子見人不打招呼,建議家長這樣做:

一、主動給孩子找臺階下,私底下詢問原因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學前期的孩子就對周圍的事物有了自己的觀念,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做事方式,不急於對孩子的行為作出好壞判斷,不強求、不逼迫孩子按照大人的觀念辦事。貝貝事例中,媽媽要貝貝打招呼貝貝不願意,那麼媽媽應該主動給孩子找臺階:「貝貝今天有點不好意思呢,慢慢的就熟了,貝貝是個活潑的孩子,平時都很懂禮貌,對人很熱情的,在我單位看見我同事們,叫得可起勁了。」這樣,既沒有因為當眾指責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還在言語中告訴了孩子怎樣做是好孩子,別看孩子年紀小,大人說的話,他都能聽懂,會讓孩子在心裡暗暗決定:「下次我一定要熱情點,打招呼就是懂禮貌的好孩子。」等到只有孩子和家長在一起時,詢問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與他人打招呼?問孩子想用什麼方式與他人打招呼?為什麼在家裡大膽調皮,在外面卻膽小了呢?主動詢問孩子原因,是否是因為羞澀,是否是因為不知道怎麼做,是不是不喜歡剛剛的叔叔或阿姨,了解孩子的想法非常重要。

二、多帶孩子參加社交

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外出,給孩子創造許多能與他人見面打招呼的機會,鼓勵孩子在不同環境中與不同的人交流,培養孩子自信心。不要因為孩子有幾次不與人打招呼的經歷,讓你覺得自己沒教好,很沒有面子,就不帶孩子出門,慢慢引導,給孩子機會,孩子才能做出改變。如果您的孩子有些膽小羞澀,通過多經歷與他人見面問好的經歷,可以鍛鍊孩子的膽量。在即將見到他人時,家長可以先教會孩子一些簡單的技巧,描述他人的模樣,給孩子安全感,比如,看起來跟媽媽年齡相仿的叫阿姨,和爸爸年輕相仿的叫叔叔,實在不知道你可以問爸爸媽媽等,在實踐中培養孩子講禮貌的行為習慣。

三、給孩子做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利用兒童善於模仿學習的成長規律,給孩子做講禮貌、見人就問好的好榜樣。當您遇到熟人、朋友時,熱情得與他人打招呼,或者在碰見的門衛,保安,清潔阿姨等都微笑地問候一下,孩子都能學習模仿,父母的禮貌和修養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同時告訴孩子,遇見了人打招呼是禮貌的行為,讓孩子有打招呼的意識,隨著孩子的認知同化,孩子就能表現出講禮貌、打招呼的修養。

相關焦點

  • 不打招呼=沒禮貌?請放過那個不想打招呼的孩子
    被大人逼著跟陌生人打招呼,不開口就被認為是沒禮貌、膽子小,甚至還會因此招致父母的批評和責備。 可生活中不愛打招呼的孩子,並不少見。 主持人曹穎就曾吐槽過自己的兒子,雖然看起來很活潑開朗,但是一看到陌生人還是會害羞,往她身後躲。 許多父母都會被孩子這樣的反應激怒,責怪孩子不懂事。
  • 孩子不與他人打招呼,這種沒禮貌的行為,是因為父母不懂孩子!
    一直擔心女兒回到老家不習慣,沒想整天跟鄰居小朋友出去玩,除了吃飯睡覺,幾乎不著家,遇到到見到叔叔伯伯都主動問好,大家都誇小河粉是個活潑開朗、懂禮貌的乖寶寶。茹媽覺得在這個一個環境生活的小河粉,應該是比較大膽、有禮貌的孩子。
  • 孩子不愛叫人不是他沒禮貌,是你的問題!
    兩歲的多多,面對媽媽身邊彎下腰來親切看著他的阿姨,微笑著卻不肯打招呼。「多多,叫一聲阿姨。」多多扭過頭,一聲不吭。「多多乖,叫一聲阿姨,媽媽就給你買小蛋糕吃。」「不叫阿姨,媽媽,買小蛋糕吃。」 多多奶聲奶氣地回答道。「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沒禮貌,小的時候可不是這樣。」
  • 睿智燈塔-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
    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每個家長都想要一個懂事、有禮貌的好孩子,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如願,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特別沒有禮貌,不僅不愛打招呼,甚至見到別人還往大人身後躲,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呢?昨天出門買東西,碰巧遇見鄰居帶著孩子在公園遛彎,和鄰居打了個招呼。
  • 春節拜年,別再強迫孩子跟別人打招呼!這與禮貌無關……
    著名作家鄭淵潔曾說過:毀掉一個孩子最佳的做法就是摧毀孩子的自尊,將他貶到卑微的地位上。面對家長的當眾責罵,孩子很容易對自己產生懷疑,從而陷入自卑,更加牴觸社交。英國哲學家洛克說:「父母若是當眾宣布孩子的過失,使其無地自容,他們便會失望,會覺得自己的名譽受到了打擊,而他們設法維持別人好評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
  • 沒人會告訴你,你家孩子沒禮貌( 深度好文)
    但可以肯定的是,沒人喜歡沒禮貌的孩子,可能除了自己的父母。親戚家的孩子上初中,見人從不搭理。有一次送孩子去夏令營,母子倆曬得黝黑回來,還抱怨說,夏令營老師照顧得倒挺周到,但老覺得他們跟我家孩子不夠親近。因為是親戚,我們旁敲側擊地問她:「孩子是不是很少跟老師講話?」其實我是想說——是的,沒有人會喜歡一個不講禮貌的孩子,因為,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 請別強迫我的孩子打招呼,她只是慢熟型~
    有些孩子是活潑型、也有慢熟型...等。我們不應該去指責孩子不打招呼,而需要去了解孩子的個性和特質,引導她該如何去面對其他人。「快點叫XXX 你好!」長輩抱著小孩對著其他人說著。「哎呀!都一歲了!還不會叫!怎這麼憨慢,XX小孩比他大幾個月,都超會講話」 XXX人嘴上就說出這句話。接著又說:「一定是媽媽都沒帶你去外面多認識人!
  • 孩子對人沒禮貌,父母該如何教導?學會「行為劃分」是成長的捷徑
    有些孩子確實對人很沒禮貌,甚至沒大不小,然而這樣的毛病,多半是家長管教不嚴,或者說教育上有偏差,因此才會導致孩子對人沒禮貌,那麼,家長該如何教導?其實應該先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會變得沒大沒小。實際上,孩子是通過家長的反應和態度建立自己的行為模式的,如果說家長沒有及時阻止孩子的錯誤行為,那麼會導致孩子認為這樣的行為是被允許的,進而導致孩子變本加厲,甚至出現對大人不尊重的情況。
  • 請放過那個不願意和別人打招呼的孩子
    然後有兩個媽媽也討論起各自的孩子來。一個說,我家孩子還行,我們讓她跟誰打招呼她都聽。另外一個說,我家的就不行了,對誰都是愛理不理的,也不知道是害羞還是內向,反正就是不喜歡跟別人打招呼,說起來真是頭疼。第三個媽媽是在大學裡教兒童心理學的,她聽完了大家的話,很冷靜地說:「其實我們完全沒必要逼著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打招呼,因為有些孩子性格內向,不喜歡跟人接觸,也有些孩子心情不好,也不想跟別人的打招呼。如果大人逼著孩子一定要打招呼,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而且,最不好的就是當眾指責孩子,給孩子貼標籤,這樣會給孩子一個很不好的心理暗示。
  • 沒禮貌教養?小S做客汪小菲家遭到玥兒白眼,大S:孩子是獨立個體
    從小我們的父母都會教育我們遇到熟人要打招呼,要做一個有禮貌有教養的孩子。時下很多新時代的父母卻很開明,他們認為要尊重孩子的個體發展,不要過多地對孩子有太多的幹涉。大S就是後者。大S也算是老來得女,自然對孩子比較寵溺。和大S不同,小S在25歲就已經當媽媽了,小S從來不會嬌慣三個女兒。
  • 老人帶孩子,但又溺愛孩子,孩子變得任性父母該怎麼辦?
    兩人鬧騰了很久,熊孩子就是不肯乖乖地吃東西,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小朋友,你不能這樣對奶奶講話,太沒有禮貌了!奶奶自己的東西都沒有吃,先餵你吃東西,你還這樣對她。「男孩沒想到會被人說,神情一頓,略帶委屈又不服氣地說」餛飩太燙了!「,「你可以好好地說嘛,為什麼要對奶奶大喊大叫的,多沒禮貌啊!」
  • 孩子不叫人是沒禮貌?錯,細分1-6歲孩子怕生的6大原因、10大對策
    自家親戚,為什麼會怕生,會沒禮貌不叫人呢?02孩子不叫人不是沒禮貌,1-6歲怕生有緣故,也有對策8-24月齡孩子怕生的原因:分離焦慮症【1】孩子3個月時可以很平靜地跟不認識的人接觸,而8-12個月開始,見到曾經不怕的親戚突然接近他,都會啼哭不止。到了1歲半,孩子開始以自我為中心。對於不熟悉的人,他會排斥。和不很熟的人交流,往往處於被動狀態,一般不會主動和別人打招呼。
  • 孩子不尊重長輩?沒禮貌?何不試試這幾種方法?!
    這種行為在小時候可以被認為是「可愛的」,但是久而久之會變成一種不尊重長輩、沒禮貌。但是孩子們渾然不知。所以我們要正確地引導孩子,讓孩子懂禮貌、尊重長輩。一尊重長輩,先從稱呼開始隨著人們育兒觀念的進步,可能有的家長會覺得,現在都講究平等教育,不能總端著家長架子,而要跟孩子交朋友。所以,孩子偶爾對父母直呼其名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那還是一種家庭民主的象徵,不需要刻意糾正。
  • 孩子性格很外向,但不願意和別人打招呼,顯得很沒有禮貌怎麼辦
    經常會有家長問我這樣的問題,自己家孩子不是個內向的人,但是在外面嘴巴就是很「重」,從不主動跟別人社交,打招呼。我一般會給出這幾點建議。1: 首先幼兒因為不懂得社交過程中的一些成人禮儀,他們習慣遵從自己內心的情感指導,當他們不願意與人打招呼的時候,可能這個正是孩子內心真實的情感體驗,和禮貌不禮貌沒有關係。2: 其次家長在這個時候,不要強迫孩子一定要禮貌的問候別人,尤其是當孩子正處在自我意識發展階段的時候。
  • 孩子三年級了,有很多字不會寫,該怎麼辦呢?
    孩子三年級了,有很多字不會寫,該怎麼辦呢?註:篇幅有點長,精彩部分在後面。今天有人請我喝茶,他家剛好有個三年級的小朋友,於是,他就熱情地叫我考一考他的孩子,結果並不樂觀。同時,也想到或許有很多孩子也存在著類似的情況,卻不知道怎麼改變?那麼,他的孩子存在哪些情況呢?
  • 這屆年輕人最痛恨「沒禮貌」
    幾年之前,周冬雨上《極限挑戰》因為性格大大咧咧,跟前輩說話「沒大沒小」,特別是各種表現出對王迅的嫌棄,當時也掀起了一陣血雨腥風,「沒禮貌」的標籤跟在她身上好幾年。總而言之,現在想讓路人對哪個明星有惡感,給出他沒禮貌的證據準沒錯,不管是與人相處時的細節,還是社交網絡上的言論。相應地,因為有這麼多嚴苛的眼睛盯著,禮儀是現在粉絲對偶像最緊張的東西。流水線上生產出的明星個個鞠躬90度,禮儀滿分,不敢有一絲疏漏。
  • 離婚後對方不讓探望孩子該怎麼辦?
    離婚孩子撫養權往往是一個很大的糾紛點,如果一方奪得了孩子的撫養權,另一方就有對孩子的探視權,但是有些父母之間產生矛盾,就把事情牽扯到孩子身上,不讓那一方探望孩子,搞得矛盾升級。那麼離婚後對方不讓探望孩子該怎麼辦呢?下面頂律網律師諮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的資料。
  • 孩子不好好吃飯,我們該怎麼辦?
    作為年輕一代的父母,我們接受更新的教育理念,不希望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而作為爺爺奶奶,他們不管什麼習慣不習慣,認為孩子吃飽飯比什麼都重要。這樣的理念也許跟他們的經歷有關,我們只能理解,不能責備。 關於孩子吃飯的這個問題,到底該怎麼辦呢?
  • 趙本山女兒自曝情商低,沒禮貌,暗示想去跟汪涵坦誠道歉說對不起
    很多人好奇,趙本山放著這麼好的資源為啥不捧自家閨女趙一涵呢?老來得子的趙本山將孩子視為自己的命根子,但他也只是寵愛,而不是溺愛。孩子的年少輕狂必然要讓他們自己去承擔後果,不撞一下南牆你怎麼知道腦殼有多痛呢!
  • 孩子故意說髒話怎麼辦?
    「真是沒禮貌!」「怎麼會有這麼可怕的孩子??!!」「這個孩子的父母肯定特別沒素質!」相信大多數人肯定會冒出這些念頭。爸爸媽媽都很溫柔很有禮貌,每次都會熱情的與其他家長和老師打招呼,說再見。跟他們溝通了上課發生的事之後,家長一直在道歉。跟家長了解了一下,好像是有一次在坐地鐵的時候,一個人大聲打電話喊出這三個字,誰知小朋友一聽就學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