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花不同

2021-02-07 Plantor

      19年去了11省28個市,算是跑的最多的一年。這一年看到了不少「老朋友」,像在丹霞山、壺瓶山,這是「花相似」;也遇到了不少「新朋友」,這是「花不同」。整理是不可能整理完的,選取100種植物算是2019年的總結吧。加新可能有不少大路貨,將就著看吧。


寶興淫羊藿 Epimedium davidii

東亞囊瓣芹 Pternopetalum tanakae

想拍很久了,知道小,但是見到後是真的小

鼠鞭草狀堇菜 Viola hybanthoides

啥時候能拍到鼠鞭草呢,還沒去過海南呢

香楠 Aidia canthioides


大果三翅藤 Tridynamia sinensis

以前是大果飛蛾藤,foc修訂為大果三翅藤,以前看到的都在樹冠頂,總算有拍得到的了

大花帘子藤 Pottsia grandiflora

可惜有點拍糊了

 短梗挖耳草 Utricularia caerulea

又是一個小可愛

南紫薇 Lagerstroemia subcostata

長沙都看到好幾個點種了南紫薇了

雲南百部 Stemona mairei

比常見的大百部小清新多了

杉葉藻 Hippuris vulgaris

總算解鎖杉葉藻科,可是APG Ⅳ已經合到車前科了 

大花刺參 Morina nepalensis var. delavayi

刺芋 Lasia spinosa

這果密恐又暗黑

喜馬拉雅垂頭菊 Cremanthodium decaisnei

個人覺得還是覺得有舌狀花的垂頭菊好看些

巨花馬兜鈴 Aristolochia gigantea

難得有朵矮的可以拍這個角度的照片

蓮玉蕊 Gustavia superba

玉蕊科都好看

小金梅草 Hypoxis aurea

分布很廣,但是第一次見,可能沒開花被忽略了吧

五蕊寄生 Dendrophthoe pentandra

分枝感應草 Biophytum fruticosum

一直想拍,沒見到過,這次無意間拍到了。目前中國酢漿草科有的三個屬都拍到了

迭葉樓梯草 Elatostema salvinioides

這個葉子是真的可愛


荷包山桂花 Polygala arillata

在雲南人民的菜市場見到好多賣這個花拿來做菜的,在野外見到的不多

長葉吊燈花 Ceropegia dolichophylla

這是除了愛之蔓以外見到的第一個吊燈花屬的

三對節 Clerodendrum serratum

雲桂葉下珠 Phyllanthus pulcher

見過最好看的葉下珠了

長梗守宮木 Sauropus macranthus

每次看到這樣的柱頭就想起孫悟空的金箍,應該不止我一個

南川馬先蒿 Pedicularis nanchuanensis

廣東假野菰 Gleadovia kwangtungensis

微距燈沒電了就只好機閃拍了張


舞花姜 Globba racemosa

還是第一次見花,之前很多次都時間不對


小毛薑花 Hedychium villosum var. tenuiflorum


斜萼草 Loxocalyx urticifolius

顏值不算高,但拍出來很好看

四稜草 Schnabelia oligophylla

一直想拍來著,無意中拍到了,畢竟是家那邊的模式標本呀

黃山花楸 Sorbus amabilis

在黃山沒拍啥,就來個果吧


中甸刺玫 Rosa praelucens

算是見過最好看的薔薇了

 丹霞小花苣苔 Primulina danxiaensis

還想看看其他小花苣苔,不過沒有小花苣苔屬了,還沒見過報春苣苔,現在這麼多都是報春苣苔屬的了

閩贛長蒴苣苔 Didymocarpus heucherifolius

去年只有葉和果,今年看到花了

多脈鳳仙花 Impatiens polyneura

山地鳳仙花 Impatiens monticola

對這種橙色系的沒啥抵抗力 

火焰花 Phlogacanthus curviflorus

紅花山牽牛 Thunbergia coccinea

管花黨參 Codonopsis tubulosa

太遠,草太多又趕時間,就只能這樣了,好像還是黔東南的新紀錄呢

灰毛藍鐘花 Cyananthus incanus

這藍紫色好看,但是有陽光很容易拍過曝

線葉叢菔 Solms-Laubachia linearifolia

抓到了花期最後的尾巴

壺瓶山碎米薺 Cardamine hupingshanensis

每年去都拍,只是感覺今年數量沒有去年多了

滇紫草 Onosma paniculatum

墊紫草 Chionocharis hookeri

為了拍墊紫草爬的不容易,但是值得。


二裂母草葉龍膽 Gentiana vandellioides var. biloba

查了半天,雖說是陝西省新紀錄,但是挨著以前的分布點

中甸龍膽 Gentiana chungtienensis

大籽獐牙菜 Swertia macrosperma

雖說顏值一般,但好歹也是龍膽家的

櫻草杜鵑 Rhododendron primuliflorum

名字喜歡

深裂樹蘿蔔 Agapetes lobbii

運氣好,今年開的早,拍到了

緬甸樹蘿蔔 Agapetes burmanica

喜歡這配色和紋路

草山杭子梢 Campylotropis capillipes subsp. prainii

這個草山不是臺灣那個草山的地名,不知道咋來的(難道只是因為長在有草的山來的

寶冠木 Brownea ariza

任豆 Zenia insignis

今年總算拍到任豆的花了,還是在模式產地拍的

球穗千斤拔 Flemingia strobilifera

那貝殼一樣的苞片,以及漸變的顏色,愛了愛了


紫堇有很多,但是沒查,只放幾個好認的


鉤距黃堇 Corydalis hamata

這配色是真好看

暗綠紫堇 Corydalis melanochlora

這一叢是長的真的好

囊距紫堇 Corydalis benecincta

半荷包紫堇 Corydalis hemidicentra

流石灘上的兩個小可愛


毛茛科屬多種也多


甘青鐵線蓮 Clematis tangutica

短柱側金盞花 Adonis brevistyla

側金盞家就沒有不能打的

擬耬鬥菜 Paraquilegia microphylla

在新疆拍過了,見到就沒那麼激動了,但是還是很好看

西南銀蓮花 Anemone davidii

類葉升麻 Actaea asiatica

以前老是升麻屬、類葉升麻屬、假升麻屬傻傻分不清

無距耬鬥菜 Aquilegia ecalcarata

只有這麼一朵了

大葉鐵線蓮 Clematis heracleifolia

葉子確實大,花也確實小


報春花科的也不少,主要就是點地梅屬和報春花屬


蓮葉點地梅 Androsace henryi

很有辨識度的一個點地梅

景天點地梅 Androsace bulleyana

這紅色不太好拍,但是很好看

海仙報春 Primula poissonii

不是最好看的,是感覺這張拍的還行

山麗報春 Primula bella

種名bella就是雅潔的美麗的意思

藍花琉璃繁縷 Anagallis arvensis f. coerulea

去年在長沙找到了,不過拍的不好,今年總算

梵淨報春 Primula fangingensis

梵淨山也是想去的地方


百合科來了


山丹 Lilium pumilum

沒咋去過北方的南方人,連山丹都是第一次見

紫花百合 Lilium souliei


尖被百合 Lilium lophophorum

今年雲南乾旱,其他的百合甚至花苞都還沒有


假百合 Notholirion bulbuliferum

鐘花假百合 Notholirion campanulatum

就差個大葉假百合了

開瓣豹子花 Nomocharis aperta

總算也有豹子了,不用整天羨慕別人了,不過只有這一個

腋花扭柄花 Streptopus simplex

第一次見在林下太暗了,第二次路邊太晚太暗了,拍它的時候還把遮光罩掉了,太南了


今年蘭花拍了不少,蝦脊蘭屬最多,腐生蘭有4個


尖唇鳥巢蘭 Neottia acuminata

這是個大路貨

全唇盂蘭 Lecanorchis nigricans

廣東省很多地方都有紀錄了

川滇疊鞘蘭 Chamaegastrodia inverta

虎舌蘭 Epipogium roseum

在陝西拍的,但是太殘了,沒辦法


美冠蘭 Eulophia graminea

總算解鎖草坪三寶中的最後一寶了

小斑葉蘭 Goodyera repens

大花斑葉蘭 Goodyera biflora

中越鶴頂蘭 Phaius tonkinensis

一花無柱蘭 Amitostigma monanthum

第一次拍無助男

黃花杓蘭 Cypripedium flavum

流石灘上的杓蘭

寬葉厚唇蘭 Epigeneium amplum

不愧是中國厚唇蘭屬最大的傢伙之一,花也很大。

太白山蝦脊蘭 Calanthe taibaishanensis

查了好久才發現是17年的新種,也不是在太白山拍的,也算是新紀錄吧

弧距蝦脊蘭 Calanthe arcuata

這是太白山蝦脊蘭目前已知的親緣關係最近的種,顏值超級高

劍葉蝦脊蘭 Calanthe davidii

葉是真的又窄又長

細花蝦脊蘭 Calanthe mannii

之前在杭植拍過,但是太殘了。


之前只在青海拍過五脈綠絨蒿,今年拍了8到9種綠絨蒿,滿足了


琴葉綠絨蒿 Meconopsis lyrata

琴葉綠絨蒿走的是小家碧玉的路線

美麗綠絨蒿 Meconopsis speciosa

不負美麗之名,還有藍天白雲陽光,簡直完美,要還有雪山那就更完美了(不是在想桃子吃

主要是這張有一點雪山的拍的簡直,廣角完全不會,得多練

麗江綠絨蒿 Meconopsis forrestii

說還不是個常見的種,賺了賺了

硫磺綠絨蒿 Meconopsis pseudointegrifolia

個人覺得比全緣葉好看,全緣葉感覺就像沒開開

總狀綠絨蒿 Meconopsis racemosa

這個綠絨蒿看著有點奇怪,不確定是不是別的,暫定總狀吧


到壓軸的了


塔黃 Rheum nobile

今年最大的收穫之一,流石灘的巨人,圖2的大餅臉葉子也是它。

寄生花 Sapria himalayana

今年另一最大收穫,目前中國大花草科的獨苗苗了。


一年很快,收穫滿滿,有苦也有甜。

2020,希望大家都有健康的身體,畢竟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其他的該有的都會有的。




最後的彩蛋

昆蟲,兩棲、爬行、鳥、哺乳

燕鳳蝶、黑眶蟾蜍、藍尾石龍子、鉗嘴鸛、白頭葉猴

魚是實在沒有拍的還行的,也不認識

本來打算放蛇的,但是怕有的人怕就放了藍尾石龍子



相關焦點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時光匆匆又一年,花開花落應有時。每一個心存浪漫與美好的人,到了這個時候,總會有一樹樹梅在心頭搖曳。千嬌百媚,獨領芳華。白雪映紅梅,這樣的場景,想來也是雪花又滿城,蒼茫天地間最曼妙的事了。即便是遭遇薄涼世界,梅花也不會負了年年花期的邀約。讓每個人都可以在一年的盡頭,心存暖意,歷一次踏雪尋梅的唯美花事,等一剪紅梅報春的歡喜時光。春蘭秋菊,夏荷冬梅,年年歲歲,每一季花都是相似的。花開花落,都是尋常。當花瓣又開始飄零,不知道明年花開的時候,還有誰會在?年年歲歲,草木也有情。無論是哪種花兒,一樣會在。花期到了,一樣會來。
  • 一首寫給女子的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也不禁念叨著劉希夷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婉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代白頭吟》 唐.劉希夷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全詩以花喻人,花開花落,自古以來為人們感嘆容顏的逝去,生命的無常與輪迴。開篇寫景,「飛來飛去」,以活躍靈動開頭。花飛花落,花落誰家呢?
  • 適合自己生日發朋友圈的句子,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2、自己又長大了一歲,希望以後的日子裡, 眼裡是陽光,笑裡是坦蕩,感謝相遇,感謝陪伴,感謝有你們,祝自己生日快樂。3、過去已去,未來已來,與時光握手與歲月言和,無雞湯無語錄,祝自己生日快樂!4、又是一個美好的開始,願虔誠祈禱給我帶來成功的一年,祝自己生日快樂!
  • 《鬼魅浮生》: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本文一共1314字,沒錯的,對「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是唐朝詩人劉希夷的一首詩。寫的意思是物是人非。而用於這部電影上雖然有點不合時宜,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確實是說的通的,因為我們看到的詩句的意思以及男主的行為都構成了一件事情,一件在做的事情。「等待」。等待著一個答案,或許那張字條,有或許僅僅是自己心中的執念罷了。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包容對與錯,認清強與弱
    享受生命的每一段過程吧,結果更像是一層外殼。待到桑榆之年,得失如此,再遙想曾幾何時,那些獨一無二的歲月經年定是熠熠生輝,閃耀如初。不知不覺,半生已過,脾氣變好了,不暴躁了;心態放寬了,不計較了。能原諒的,絕不記恨;能釋懷的,絕不追逐。
  • 上大 · 傾聽 | 年年歲歲花相似
    與熱鬧的十月不同,人們望向窗外的眼神瞟過瑟瑟的風和行人,只有下一個春天在嚴冬的風,吹下池畔最後一片落葉時到來的祈願,成為眼裡偶爾亮起的光。幸好,還有一片花田守護這個季節,還有一片校園願意耕耘這幅畫卷。其實就算沒有菊花節,我也是喜歡十一月的。
  • 少林寺芒種「交響曲」:年年歲歲麥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中新社鄭州6月21日電 題:少林寺芒種「交響曲」:年年歲歲麥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中新社記者 李貴剛  「人間仲夏閒人少,方得黃麻急織網」。  又是一年芒種時,少林僧人麥收忙,海外和尚來幫忙。  21日,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
  • 冬至一陽生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歲首」位置演變
    黃帝歷分天正甲寅元與人正乙卯元,天正甲寅以當年的年前癸丑歲冬至建子作為氣首定曆元,從本次冬至的下次冬至算一個太陽回歸年歲實365.2422個太陽日,以太陽日為基本日時間單位,與十一月初一子時朔相校準,故稱「歲」,屬陽曆。
  • 朗誦:年年歲歲盼春歸 ,歲歲年年春又回
    年年歲歲盼春歸 ,歲歲年年春又回作者:雅致  朗誦:富華來源:清苑竹語(ID:zhuy6666)作者:雅致(本名:黃蓉)自由撰稿人,作品多見於省內外各大報刊和網絡平臺年年歲歲盼春歸,歲歲年年春又回。春天來了,但北方的天氣依然寒氣未退,望著刺眼的陽光,我仿佛嗅到了春暖花開的味道。當走進正月,南風帶著暖意拂過大地,給世間萬物帶來萌動的生機,所有的生命即將開始萌芽。
  • 奧拉星1/15預告解讀:歲歲年年花相似,兜兜轉轉又一年
    年年歲歲花相似,兜兜轉轉又一年。2020年過去了,2021年來了。不過,對於我們來說,2021的太陽,真的有2020那麼鮮豔嗎?好像並沒有。不過,每次差不多快要到新年的時候,我們看到相似的東西,都才會意識到,哦,原來一年就這樣又過去了。對於2020年來說,新冠肺炎的疫情使得整個新年都變得了特別安靜。
  • 花痕:年年歲歲花相似
    不同於其他弱柳扶風的大家閨秀,以登從小跟隨父親學習劍道,在蕃內頗具盛名。但武士們或忌憚於階級,或拘泥於性別,都無法和以登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劍術交流。孫四郎是個平蕃士,家中排行第三,不似長子可以繼承家業。和溫文爾雅的孫四郎不同,他的畫風是這樣的。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花底相看無一語, 綠窗春與天俱暮。待把相思燈下訴, 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 朱顏辭鏡花辭樹。行遍天涯,看盡人情,重回故地時,故人已如花飄零。憶當時花下別離,相對無言,現在只剩綠窗青天如故,卻已非當時風景了。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你看,這店裡的花,是我插的;用的瓷器,是我在高臺寺裡,讓他們替我燒制的;這粉色蛋糕,是用新鮮採摘的櫻花,熬的醬,做的當季限量。哇哦,我切下一角蛋糕,放入口中,有一絲淡淡的櫻花香,再品一口Dream coffee,那一分霸道的氣場,一下子就把櫻花香裹入其中,讓她毫無招架之力。那份精緻的沉默,充滿了力量,凌駕於一切之上。
  • 陳瑤去年四月寫真: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今年陳瑤已經二十五歲,人還在《無心法師三》劇組拍戲,留在正在走下坡路的唐人,處身娛樂圈突圍的機會少之又少,希望合約到期能及時抽身,青春易逝,望自珍重!
  • 《海女》(七)(完)劇情回顧:年年歲歲花相似
    時過境遷,不同的情節似曾相識。列車旁邊的人物對行進列車的揮手:最感人的當然是第一部結尾,夏婆婆用自己的方式揮舞旗幟送別春子,二十多年後又同樣方式歡送秋離開。有趣的是第一次大吉在旁邊礙事春子,第二次吉田在一旁對著秋聒噪。另有第三部大吉求婚時被周圍人祝福,還有最後列車再出發象徵本地復興,當地民眾面對列車由衷的喜悅。
  • 2020年度熱詞出爐,歲歲年年「詞」不同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詞」不同。近日,為了探究青年們的精神世界和背後的文化延伸,《青年文摘》盤點了2020年度網絡熱詞,並總結成了一句順口溜——「雙節棍尾款人,後浪集美打工人。雲監工逆行者,專業工具網抑雲。」
  • 歲歲年年
    年年歲歲節相似,歲歲年年又不同。掠過寒冬的末梢,第一縷春意光臨大地,這個歡盛的日子——春節也就要來了。在兒時的記憶中,年味是在人群中散發開來的。冬日裡,萬物休養生息,天地岑寂靜默。突然有一天,街上出現了一抹紅色,那是商店裡琳琅滿目的紅春聯、紅包殼、紅燈籠、紅鞭炮……如小河初融似的,人們譁啦啦淌進大街小巷,趕著趟兒置辦年貨。
  • 山河無恙,人間皆安,願歲歲常歡愉,年年皆勝意.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時間越老,人心越淡,歲歲年年,年年歲歲,人世風光無際,驀然回首時,才發現,我們忘記了悲傷,也丟失了快樂。     我懷念,那些年,悲傷得難以名狀,快樂得沒有邊際,未來遙遠的沒有形狀,我們單純得沒有煩惱。
  • 花牽月夢年年續,月懂花心歲歲長;十首連珠體花月詩,只願共相思
    花牽月夢年年續,月懂花心歲歲長。花開花謝,月圓月缺。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時光的深意,不是所有人都懂得珍惜。花前無月,就少了幾分浪漫。月下無花,便多了幾分傷感。有花有月,平添了幾許相思。無花無月,繾綣了幾絲牽念。千筆難描花與月,更知花月入詩聯。
  • 《歲歲年年柿柿紅》飛天、金鷹雙獎提名
    來源:千龍網由北京華映萬像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耗時三年,精心匠制的年代劇《歲歲年年柿柿紅》,繼榮獲第30屆金鷹獎優秀電視劇提名與最佳女演員提名後,再入圍第32屆飛天獎優秀電視劇提名。《歲歲年年柿柿紅》是一部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正能量大戲,以上世紀七十年代一名普通農村女性的婚事為切入點,用細膩的人物刻畫和飽滿的劇情,展現了小人物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