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的這部劇《馬男波傑克》其實是部很嚴肅正經深刻的動畫,最開始還以為會是無釐頭惡搞那類呢,結果卻是深情脈脈,講一個好萊塢過氣的肥皂劇明星,生活五毒俱全,外表的偽裝之下有著一顆善良孤獨的心,劇集中有不少熟悉的經典電影的創意和橋段,也沒忘了順便調侃一下金球獎和好萊塢的大明星。臺詞字字戳心得簡直喪心病狂,似乎不把觀眾戳得百孔千瘡不罷休一樣。但說實話,我們和他們又有什麼可比性呢,他們再墮落至少也還有豪宅和好工作傍身。嬉笑怒罵,編劇太能寫。將動物與人形結合,又惡趣味又新鮮。一匹兒時不被愛成年後不會愛的孤獨的馬的肥皂劇結束後的過氣明星的頹廢日常,好萊塢以及眾多明星紛紛躺槍。喜劇的外衣下是對現實的諷刺,高級黑,高級傷感,高級喜劇。
馬男,名Bojack,姓Horseman,不是卷福也不是李詠,而真的是一隻馬。動畫中他是九十年代大熱的情景喜劇《胡鬧的小馬》的主演,跟「某次轟趴結束不知怎麼就留在家裡」的人類廢柴Todd住在年輕時候買下的別墅裡。他是一位過氣男明星,抽菸酗酒,沒有片約,每天坐在別墅裡一遍遍看自己主演的電視劇,沉浸在過去的輝煌裡;是個五十歲單身老男人,偶爾與前女友兼經紀人Princess Carolyn打打馬後炮,甚至會跟劇中曾經扮演自己女兒、墮落的成年童星亂搞……還有,他是個喪比。喪比每天早上醒來都是喪比。片頭,那個魔性的音樂一響起,馬男就瞪著他那雙充滿了驚恐惶惑焦慮憂傷的大眼睛,直愣愣的一張馬臉豎在鏡頭前,任由背景日日夜夜場景不斷變換——直到,一束明晃晃的陽光刺向他的眼睛,於是他戴上墨鏡,躺在自己家遊泳池裡,一閉眼屏蔽掉這世界——仿佛這樣就能躲開所有的不快。
有一個細節就是Bojack毀掉了室友Todd夢想裡的搖滾歌劇。Todd是多麼遊手好閒好吃懶做,他的人生就是墮落,但搖滾歌劇也許是拯救他墮落人生的一個轉折點。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來說,BoJack完全應該全力支持,而不是做出「到動漫商店買Todd最喜歡的Video」這種事情。於是墮落成性如Todd,玩了一晚上還覺得自己萌萌噠。在製片人面前唱了兩句就被要求滾蛋別浪費時間,Bojack說別難過我可以養你一輩子。Todd後來自個兒意識到了,BoJack根本就是在害他。BoJack的邏輯是你走了我怎麼辦。我還在墮落,你走了我害怕孤單一人。Todd後來很傷心的說,我意識到了你就是這樣的人。可能我就是不能期望你,做一個好人,這樣你不是好人的時候我就不會受傷了。
動畫片中有一幕,一個路人甲穿著一件T恤,上面印著「I’m a Zoe」,只有Zoe們才對自己的Zoe身份無比確信,正如最熱衷於MBTI人格分析的總是INTP族群。我認為這是因為Zelda們幾乎沒有身份認同危機,他們就像Peanutbutter,外向、自信、興高採烈,總是充滿熱情哪怕只有三分鐘,迷戀新興事物哪怕流於膚淺,他們是天生的社交明星,時尚的引領者。而Zoe想要被人喜歡永遠需要偽裝,歐巴馬是個Zoe,但他想要贏得選民必須表演得像個Zelda。Zoe渴望生活,但是生活卻掌握在Zelda手裡。馬男和戴安則都是典型的左伊,童年陰影,原生家庭一塌糊塗,成長經歷也糟糕。他們同樣沒有安全感,只是金錢讓馬男墮落得無所顧忌,知識與普通人的生存則多少給了戴安一點為他人著想的「sweet」。不過,花生醬的那位槍手作家對戴安說過:「你明明是左伊,卻偏偏要偽裝成扎爾達,總有一天你騙不了自己。」確實,每個左伊都羨慕著扎爾達的生活,但他們卻永遠無法融入。在花生醬先生給戴安第無數個「驚喜」派對後她終於忍不住爆發,她痛恨生活困於現狀,在做出改變後卻又迷失了人生的意義。在骨子裡她是和馬男一樣的人,或者說,她是個尚有希望的左伊,因為她有事業,有愛人,而這兩者的光芒也是所有左伊們不集體去自殺的最重要原因。馬男則是一個倒黴一些的左伊,他的事業告訴他,電腦技術能把電影角色塑造得比他本人好一萬倍;而好不容易遇到的看似真愛最終還是會離開——我想某種程度上我明白這種感受,比較二十年來我也是個壞運氣的左伊。這種感覺就叫做「啊,我就知道會這樣。」
整體而言,第一季展示了BoJack和其他主角們的生活,主題圍繞著生活裡的虛空,人際之間的孤獨,而BoJack就是這兩點的完美混合體,他究竟是不是一隻好馬的問題始終沒有解答,全季調子越發悲傷。然而,第二季雖仍保留著傷感的內涵,但走向卻比第一季樂觀少許,BoJack仍然不負責任,但貌似成熟了一點,其他人也正朝著好的方面發展。尤其喜歡兩季都遵循同一個格局,把所有故事線都鋪排積聚在首10集,11集將全劇感情爆發升華,12集則為所有角色都留下一個暫時性的句號。
經歷了前三季的「喪」和「致鬱」,一直在失去朋友、至愛的Bojack本季終於開始尋回自我,開始彌補破碎的人生。不論是重返母親兒時的湖邊小屋重新體會母親幼時在心靈、親情上所受創傷,還是回到LA後,與意外的闖入者Hollyhock以及自己的母親同住一個屋簷下,再次擁有家庭,儘管跌跌撞撞,但結局終究充滿希望,他解開了與Hollyhock的身世之謎,儘管沒能做一名合格的父親,但作為一名兄長已經得到認可;他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和母親的情感衝突,重新開始理解母親;同時他也得到了Todd和Princess Carolyn的諒解,並且可以說是第一次讓PC不覺得他是一個Asshole。
在劇裡,編劇幾乎描繪了所有人類的創傷經歷:戰爭、喪親、忽略、虐待……他也描述這些創傷經歷給個體帶來的創傷性體驗,以及這些體驗如何影響了個體的生活、工作、人際,如何塑造了他們內心的幻想、信念、態度、情感。Bojack並不是唯一一個受過傷害的個體,還有Diane和Sarah,還有其他有著獨特生命故事的人。這些人就像是被扔到這個世界上,然後不得不開始每天的生活。每一個人都帶著曾經的傷痕繼續生活著,甚至可以說,他們拼命地活著。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部動畫片至少傳遞了三層意思,第一層是荒誕(憤怒),第二層是悲傷,第三層是壯士斷腕的勇氣。荒誕來自於故事的元素,在這部片中,所有的生物都是有靈魂的,都與人類一樣,是有情感有智慧的智能生物,且當前的人類社會原則適用於所有生物;悲傷則來自於故事的情節,以及故事角色傳遞出來的陰鬱氣息;勇氣則來自於個體曲折的生命並沒有摧毀個體的生之本能,相反,他們以自己的方式來對抗世界的殘忍。
我們每個人都曾或多或少地陷入到抑鬱當中。抑鬱的我們會聽許多抑鬱的歌曲,翻來覆去地讓自己體驗抑鬱的感覺。就像是十四五歲的少男少女,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感到全世界都只剩下悲傷,剩下自己默默地舔舐傷口,仿佛變成了一個悲劇人物,十分悲壯。 這種抑鬱的感覺也由此劇傳遞給了我們,我們能在人物的痛苦和悲傷裡找到共鳴,只是這種共鳴並不會淹沒我們,反而會讓我們隨著情節的走向、人物情感的變化有了面對生活微笑的勇氣。有意思的是,導演用動畫的方式來表現這樣一個悲傷的故事。我想,除卻拍攝和技術方面的現實原因,這是否也是導演的情感隔離,以及與觀眾的共謀。用動畫來描述這些荒誕又具有創傷性的情節,給人心理上的衝擊至少不會那麼強烈,才不至於完全扼殺我們的生存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