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玉米新品種,畝產都超1000公斤,好多產區都能種

2020-12-27 小楊講三農呀

冬天到了,很多農民朋友正在為明年的玉米準備種子。面對市場上這麼多玉米品種,哪個品種適應性廣,抗病性好,產量高?今天向大家介紹三個品種高、耐旱、耐高溫、產量高的玉米品種。

1、楊玉99

該品種是遼寧省丹東等海陽玉種業有限公司選育的玉米新品種,2012年通過國家審查,2015年通過遼寧省審查,2020年通過山東省審查,具有投降度高、密植、產量高、稻米品質好的優點。東北地區發芽成熟128天左右,株高273釐米,穗位106釐米左右,夏播繁育期98天左右,株高253.6釐米,穗位100.2釐米,穗粗筒型,穗長17.5釐米,穗軸紅色,籽粒黃色。

2、東段1331

該品種是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選育的玉米新品種,2016年、2019年、2020年通過全國東北、西北、黃淮海三大玉米主產區審查,平均株高260釐米,穗高100釐米左右,穗軸淺紅色,顆粒深。平均蘿蔔產量在800公斤左右,在高施肥地塊種植,蘿蔔產量可達2043斤。

3,金忠1號

該品種是內蒙古包頭市金地種業有限責任公司選育的玉米新品種,2011年通過內蒙古,具有種子工土能力強、發芽結實、耐旱、活峰成熟、適合機械化收穫的優點,特別適合大面積種植。該品種在春波繁育期126-127日左右,平均株高270釐米,穗高105釐米左右。夏季播種生育時間在98-100天左右,株高在250釐米左右,穗高在90-100釐米左右。根發達,穗均勻,無禿尖,不開花。

株型緻密,葉突出,內斂性強。水果穗長21.5-24釐米左右,穗行數18-20行,穗軸淺紅色,籽黃色,角質粒,粒芯軸,每升容重752克左右,籽率88%-90%。該品種平均畝產量在800 ~ 900公斤左右,高產栽培的畝產量可突破1100公斤,2018年平均畝產量達到2280公斤。這三個品種適合種植的地區非常廣泛,不僅包括東華北的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地區、新疆、甘肅、寧夏等西北地區春播,還包括陝西。

相關焦點

  • 產量排名前五的玉米品種,最高畝產3000多斤,特此推薦
    現在的玉米品種實在是太多了,有時候讓人眼花繚亂,不知道該選什麼樣的品種好,很多廠家為了搞推銷,也是用各種方法來誘導用戶,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了目前我國產量排在前五的超高產玉米品種,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 20年來 北京市農科院玉米中心選育50餘個玉米新品種
    近二十年來,由北京市農科院玉米中心選育的50餘個玉米新品種,已累計推廣全國2億多畝、增產糧食100多億公斤,為糧食安全、農民增收貢獻了北京力量。蘇家峪村是密雲區的低收入村,全村老齡化嚴重,農業發展滯後,過去種植的玉米產量低、品質差,賣不上價。
  • 這個超高產、特大棒玉米新品種,穗長28釐米,平均畝產2650斤
    玉米要想獲得高產,品種是關鍵,入冬後,許多農民都在挑選高產優質的玉米品種,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超大穗、矮杆抗倒,超高產玉米新品種--平玉8號。品種基本情況平玉8號是由平頂山市農業科學院和武威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共同選育的玉米新品種,2009年通過河南省審定,2012年通過甘肅省審定,2012年通過河北省審定,2014年又通過國家審定。2018年通過山東省引種備案,是一個適應性好,矮杆抗倒、棒大棒勻、穩產高產的玉米新品種。
  • 兩個超級玉米品種,畝產超「1.6」噸,多次刷新我國玉米高產紀錄
    如果玉米想要高產量,品種就是關鍵。今天推薦兩個超高產玉米新品種,多次打破我國玉米單產最高紀錄。畝產量達到1.6噸以上。被稱為超級玉米品種。這兩個超級玉米品種畝產量超過1.6噸,多次刷新我國玉米高產紀錄第一個品種等618鄧海618是我國著名玉米育種專家李登海研究員選育的超級玉米新品種,2013年5月通過山東省審查兩次,2016年通過內蒙古審查,2017、2018年兩次通過國家審查,2020年通過湖北省審查,目前最多,618
  • 這個超高產、大棒玉米新品種,穗行數26行,平均畝產2098斤
    進入冬季,許多農民又開始為來年的玉米開始備種,面對這麼多的玉米品種,哪個玉米品種最高產呢。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矮杆、抗倒、大穗型玉米新品種,穗行數可達26行,一穗能頂2穗,最高畝產2098斤。該品種有哪些特點呢?
  • 畝產從1.5噸到1.6噸,這兩個玉米品種,多次刷新我國玉米高產紀錄
    玉米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的糧飼兩用作物,每年種植面積高達6億畝以上。產量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農民的收益。今天給大家推薦2個超高產玉米新品種,多次打破我國玉米單產最高紀錄。畝產達到了1.5噸以上。被稱為超級玉米品種。
  • 這個玉米新品種通過8省審定,2次國審,能在我國80%以上地區種植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優秀的玉米新品種,品種簡介中科玉505是由北京聯創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選育的雜交玉米新品種,自2015年以來,先後通過了陝西、河南、山東、安徽、河北、天津等8省審定,湖北、江蘇等3省引種備案,2017年通過國家東華北中熟春玉米區審定,2020年又通過了國家黃淮海夏玉米區審定
  • 麥田守望者沈天民的夢想:建黨100周年小麥畝產突破1000公斤
    如今,這個夢想可以說是早已實現,74歲的沈天民又有了新的目標:在建黨100周年時,小麥畝產突破1000公斤。 少年時代度過忍飢挨餓的日子讓他終身難忘,為了不讓鄉親們繼續挨餓,他放棄了能令他衣食無憂的中醫事業,轉而走上了小麥育種的道路,這條路他一走就是52年。 那時的蘭考,生產條件差,糧食產量低,沈天民跟著縣、鄉的農業技術員,一頭栽進小麥育種的事業裡,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開始自學高中大學的課程。
  • 超級稻最新品種「隆兩優華佔」畝產達853.5公斤
    株洲傳媒網10月10日訊(記者潘婷玉 李政明 洪軍)在醴陵大障鎮汪家壠村示範基地,第四期超級稻畝產1000公斤攻關最新品種「隆兩優華佔」已進入成熟期。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翻看這裡的麥稈後興奮地表示:這一新品種畝產有望高出同類稻種20%。經過測產,畝產達到853.5公斤。
  • 中國熱科院選育年畝產油量超兩百公斤新品種油棕
    文\海南日報記者 王玉潔 通訊員 田婉瑩 實習生 李愛美  我國油棕品種又添新成員,年畝產油量超過200公斤!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國熱科院橡膠所)和海南省農墾科學院成功選育油棕品種「熱油6號」,並通過全國熱帶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成為我國首個年畝產油量超過200公斤的油棕優良品種。
  • 豐德存麥20號855.2公斤!黃淮冬麥區畝產新紀錄誕生
    國審小麥新品種豐德存麥20號,千畝方平均畝產達到855.2公斤,刷新了黃淮冬麥區千畝方單產的最高紀錄。在河南延津縣,中國農科院組織專家測產組,對國審小麥新品種豐德存麥20號千畝示範方進行實打測產驗收。按照農業農村部高產測產驗收辦法,專家組現場機收、現場稱重,扣除水分、雜質後,宣布產量。
  • 原標題:雜交水稻雙季畝產1530.76公斤 除了紀錄還有這些重要意義
    「這就像一個學生在考前減少了複習時間。」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玉燭介紹,雙季晚稻的實際畝產要想突破700公斤是很難的,目前普通農民種植一般品種每畝能夠產出550公斤已是頂尖水平。  其次,今年南方普遍遭遇的極端低溫寡照天氣給水稻生產帶來嚴重影響。
  • 濟麥38等三個小麥新品種通過審定
    近日,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關於山東省2020年第二批農作物審定品種的通告》,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所選育的濟麥38、濟麥70和濟麥106三個小麥新品種通過審定。   濟麥38具有高產穩產、穗大穗多、矮稈抗倒、抗病抗逆等特點,區試平均穗粒數41.7粒,比濟麥22多6.4粒,平均畝成穗42.3萬,實現了大穗品種畝穗數的突破。
  • ...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 晚稻品種「叄優一號」畝產911.7...
    【新華社長沙11月2日電】11月2日,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大關,其中晚稻品種為第三代雜交水稻。  在今年疫情和災情的多重衝擊下,這樣的測產結果來之不易,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 江門農科所5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廣東省2020年評定,是唯一榜上...
    近日獲悉,江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的5個蔬菜新品種通過了廣東省農作物品種評定,是江門市農科所選育的又一批具江門地方特色優良蔬菜新品種,是唯一榜上有名的由市級單位選育的科研成果(蔬菜類),一次通過評定品種數量之多也是地級市中的翹楚。
  • 洋芋,又是昭通大洋芋,登錄央視14個頻道,畝產破雲南紀錄
    洋芋,又是昭通大洋芋,登錄央視14個頻道,畝產破雲南紀錄 2020-10-28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最北海岸6‰耐鹽鹼海水稻試種成功,平均畝產超三百公斤
    光明日報11月5日消息,近日,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團隊「雙季超級稻測產破世界紀錄」的消息令國人振奮,11月4日,在我國北方遼寧盤錦,又傳來一條好消息: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團隊6‰耐鹽鹼水稻篩選種植獲得初步成功,平均畝產300公斤以上,這意味著,「海水稻」在我國北方廣闊的鹽鹼土地上初步具備了推廣意義和價值
  • 今年應該種什麼小麥新品種?
    問題:今年種什麼小麥?答案:今年小麥可用種鄂麥170,太麥198,洛麥26,徐麥35,泛麥803,中麥875等等,都是多抗優質高產小麥品種。鄂麥170:是湖北省2014年唯一審定的小麥優質高產新品種。大穗大籽粒,產量高,通常畝產600千克左右。太麥198:是優質、抗性強、高產、適應性廣泛、新審定的新品種。它具有中抗赤黴病、矮杆、高產、廣適等等突出優特之長處,具備翼魯豫麥區大品種和換代品種的潛力。它是山東省2016年審定的唯一的一個中抗赤黴病的高肥水品種,還能抗小麥葉銹病、白粉病和紋枯病。是屬大穗品種,平均畝產在630千克左右。
  • 國內第一個!特殊用途小麥新品種來了
    現在,肩負提升「營養、品質」重任的特殊用途功能性小麥新品種誕生了。近日,由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田紀春教授最新育成的特殊用途功能性小麥新品種「山農藍麥1號」和「山農101」(山農黃酮麥1號)獲得審定,進入推廣種植和加工應用階段。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山農101」是國內審定的第一個高黃酮小麥新品種。
  • 全國「新米」品鑑大會,江蘇水稻新品種「寧香粳9號」捧金獎
    5位院士和全國29位水稻知名專家擔任評委,現場品鑑了78個優質稻品種,最終評選出15個優質粳稻金獎品種、15個優質秈稻金獎品種。作為米界新秀,由南京農業大學萬建民院士團隊選育的新品種「寧香粳9號」,首次參賽表現不俗,位列優質粳稻金獎榜首,這也是獲獎稻中唯一一款產自江蘇的水稻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