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朱元璋出生於農曆八月初八,所以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即使他不是八月初八出生,估計大概也會起名叫重八,因為他有三個哥哥,大哥朱重五,二哥朱重六,三哥朱重七。
他還有兩位姐姐。父親名叫朱五四,他們家族名字非常有特點,與數字很有緣分,我們不妨來看看他家族幾代人的名字。
朱重八高祖名字:朱百六;
朱重八曾祖名字:朱四九;
朱重八祖父名字:朱初一;
根據他們起名特點,就知道他的家庭往上三代都是普通老百姓。因為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學和當官就沒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齡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
朱元璋做了皇帝後,他的哥哥和姐姐都去世了,為了表示對親人的懷念,他只有追封三位哥哥為王。
首先他們名字不登大雅之堂,朱元璋自己名字都是後來他參軍以後改的。給哥哥封王前,有必要把名字改一改,於是大哥朱重五更名為朱興隆,二哥朱重六改名為朱興盛,三哥朱重七更名為朱興祖,看這名字改得意圖多麼明顯,這朱元璋希望他老朱家是世代興旺發達啊。
父親名字改得早一些,朱元璋發跡後,將他父親的名字就改為朱世珍。
大哥娶妻王氏,育有兩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朱聖保,次子朱文正。
二哥妻子姓名不詳,有一個兒子朱旺,但很早就去世了。
三哥朱重七,有說是入贅別家,過世較早,沒有留下一兒半女。
大姐嫁給了佃戶王七一,但沒有生育就去世了。
二姐嫁給了李貞,有個兒子李文忠。在李文忠5歲時,二姐就去世了。
公元1368年,40歲的朱元璋經過十多年的南徵北戰,終於建立了明朝,在南京登基,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
朱元璋當了皇帝後,為了鞏固大明江山,大肆屠殺功臣,造成了很多的悲劇。那麼,他又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呢?
三位哥哥都沒朱元璋命大,因為家境貧寒,偏偏當時淮河流域爆發旱災和瘟疫。1344年,大哥朱興隆和父母都沒能挺過來,先後離世。估計大侄子也是死於這場自然災害。
朱元璋和二哥向鄰居劉繼祖要了一塊地安葬了父母后,就各自逃命去了,嫂子王氏也帶著年幼的侄兒朱文正亡命天涯。
朱元璋在稱帝後,於洪武元年追封大哥朱興隆為南昌王。當年因災失散的嫂子和侄兒後來投奔了朱元璋,朱元璋視朱文正為己出,將他留在身邊,肯定是多有照顧和培養。
朱元璋能打敗強大對手陳友諒,要非常感謝自己的侄子朱文正。在和陳友諒的洪都大戰中,以區區4萬兵力堅守洪都85天,創造了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為朱元璋贏得了寶貴的戰略時間。
但在此次戰役之後,朱文正認為朱元璋賞罰不公,投靠了張士誠,被朱元璋提前獲知,遭軟禁,在牢裡鬱鬱而終,年僅29歲。朱文正死後,其子朱守謙被朱元璋封為靖江王。
二哥朱興盛被追封為盱眙王,其子朱旺被追封為昭信王。同時,詔令專人將朱興盛一家的遺骨,葬入了位於安徽鳳陽的明皇陵中。
三哥朱興祖被朱元璋追封為臨淮王。
順便也說說他的兩位姐姐狀況。
傳說當年朱元璋被元軍追殺時,大姐恐怕連累自己,見死不救,朱元璋心生怨恨,本不打算追封。直到洪武三年,外甥李文忠回鄉祭母,發現其姨母夫婦的墳墓早已被人糟蹋,慘不忍睹。朱元璋迫於壓力,才對大姐夫婦予以追封,封大姐為太原長公主,封姐夫王七一為駙馬都尉。
二姐雖早逝,但留下了兒子李文忠,父親李貞帶著他歷經顛沛流離,後來朱元璋攻下滁州後,他們父子倆就來投奔朱元璋了。
朱元璋對二姐感情很深,當時他們李家家境還可以,二姐經常接濟他,所以朱元璋對這個唯一外甥李文忠視若己出,一直將李文忠帶在身邊,著力培養。
李文忠最終成為了明朝有名的開國功臣,官至大都督府都督、榮祿大夫,兼主管國子監,被封為曹國公。
1384年,李文忠病逝,朱元璋追封其為岐陽王,配享太廟,其子李景隆承襲曹國公爵位。可惜李景隆沒有父親遺風,草包一個。
縱觀朱元璋一生,殺伐不斷,以冷血殘酷著稱。但他對待手足還算不錯,充滿了仁慈之心。
不過如果他們都活在世上,朱元璋還會不會對他們那樣厚待?我們真不敢說,馬皇后幾次勸說,讓他善待大哥唯一血脈朱文正,朱元璋還是背著馬皇后懲治侄子,導致侄子早亡。
雖說外甥李文忠善終,但他的死因一直也是個謎團,暴病而亡。說是被醫生下毒,誰指使的?反正為李文忠看病的七個醫生全被殺了,問誰去?
你們覺得朱元璋對待親人怎麼樣呢,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