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7月21日《國學之子》組委會官方公布招募要拍攝天津寶坻城市宣傳片以來,《國學之子》第一期城市宣傳片先導片拍攝研學團,20位研學名額,在上線不到24小時爭搶一空,本次沒有名額也不要著急,組委會接下來會繼續加大力度讓更多人可以參與其中。本著為拍攝負責,為當地政府負責,為孩子們負責的態度,組委會考察團驅車前往寶坻,實地勘景。相信我們一定能呈現出一部完美的,文化與景色結合的城市先導片,讓更多人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寶坻離北京直線距離60公裡,是一座正在崛起的經濟增長之城。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本次《國學之子》研學團將帶著文化進發,結合當地一小部分特色景觀,拍攝城市宣傳片的先導片,既給孩子們提供了不一樣的展示平臺,又將文化與歷史的融合記錄了下來。是一次不同意義的研學之舉。
本次拍攝除了特色:全程專業影像呈現,給孩子們留下寶貴的「國學之子」文化旅行短片,並融入當地特色文化景區,傳統文化匠人等,讓孩子們感受到寶坻的文化底蘊,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先睹為快吧。
袁黃(了凡)紀念館,袁黃,明萬曆年間思想家,軍事家和著名學者,一生著有二十餘種著作,其中《了凡四訓》馳名海內外,歷數百年不衰,被視為學佛入門和做人必讀書。
文廟博物館,於1293年建造,文廟建成後在傳播儒家思想、學子求學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1351年進一步重修文廟,官吏、士紳、平民的孩子均來此求學,弦歌不斷,書聲琅琅,講求「仁義禮智信」的儒雅風氣日漸形成。如今對於緬懷先賢、弘揚傳統文化的文廟更是成為寶坻文化地標。
潮白河國家溼地公園,是中國海河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全長14.5公裡,面積675公頃。以「溼地體驗、空中遊景、濱水休憩」為景觀特色,形成「一河、兩岸、三區、二十八景」兩岸生態廊道為綠脈,充分展示寶坻區的生態環境,歷史底蘊和城市魅力。
組委會通過《國學之子》這次寶坻之行,看到了更深層的東西。中國傳統文化雖然這幾年在國內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穿漢服,行禮儀,學古藝。但是大部分人也只是跟風和一時興起。曾有人說國學難以傳播在於枯燥與堅持。而《國學之子》在遊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讓孩子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可謂「潤物細無聲」。組委會認為,遊學的形式在孩子提升內容的知識性、趣味性,找到了新的模式,中國文化、中華印記也會越來越為世人所見所知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