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部紀錄片帶你領略包浩斯的百年風潮

2021-02-21 藝術作品集情報局

·

·

·

包浩斯(bauhaus)——無論你是學習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家具設計,還是平面設計、服裝設計、藝術設計專業,一定都或多或少聽說過這個名字。


了解什麼是包浩斯,我們為什麼要研究它,以及背後的意義和價值究竟在什麼地方,是作為學設計的我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非常有助於我們去理解以及創作整個作品集。


(issuu上優秀作品集)

雖然我們無法再重回到當初的那段歷史,歷史曾創造過的包浩斯系列紀錄片,依然能夠帶我們去領略當初那場盛大的運動,幫助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這所學校給當今社會造成的影響。


包浩斯的來源1919年的一戰剛剛結束,德國作為戰敗國,無論是思想上還是道德上都被擊垮,生活與藝術上人們迫切想要得到改變,知識份子們面對戰敗的屈辱,懷抱狂熱的社會改革理想。

這時候著名的建築師和教育家格羅皮烏斯在這股思想潮流下,欲建立一所嶄新的建築與設計學校,以實現他對團隊合作精神、發揚手工藝傳統訓練及烏託邦式的理想。


(包浩斯的創辦人格羅皮烏斯)


最終他將德文Hausbau(房屋建築)一詞調轉成Bauhaus來作為校名,在魏瑪正式成立了包浩斯學院。

更為難得的是,它影響了這100年來的設計風潮,融入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世界意義上廣泛的現代設計啟蒙,甚至催生了如今眾多一線中國設計院校的初始教學構架。

(包浩斯教學構成圖1922)

以包浩斯為中心,20世紀20年代形成了現代建築中的一個重要派別──現代主義,主張適應現代大工業生產和生活需要,以講求建築功能、技術和經濟效益為特徵的學派,主導「我們都應該回到工藝上去「。

在這所學校裡,致力培養機器時代藝術家和工匠合二為一的學生,他們認為藝術家和工匠之間沒有本質的不同。

」Less is more「學校的創始人和老師們認為設計需要回歸到本質,東西越簡單越好,越本質的東西才能以簡馭繁,留得長遠。與此同時,細節也十分重要,他們立志於將抽象觀念轉化為現實中存在的事物。


(教授-從左至右:格羅庇烏斯、費寧格、伊登、馬克思)


它被譽為「歐洲發揮創造力的中心」,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和設計師都曾經在包浩斯學習或任教,他們定義了一個時代的藝術,如今,可能任何一間現代的辦公室都會有馬塞爾·布魯艾或者密斯·凡·德羅設計的椅子,

每一所藝術院校之所以能給學生開課教授材料、色彩理論與三維設計的內容,世界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到這些大師帶來的影響。

包浩斯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這場運動帶來了一種結構性的轉變,改變的不僅僅是生活的物品,而是生活本身。

他們把富麗堂皇的,少數人才能擁有的奢飾品文化,變成大眾的、進步的、輕快的、富有效率的現代設計,讓」貴族「走到了人間。

 包浩斯的冬季課程表

紀錄片

接下來是我選出的7部非常優秀的紀錄片,從歷史背景、教學理念、社會環境、相關人採訪等各個方面幫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這所偉大的學校。

#01爾雅:包浩斯的革命

這是由梁文道及拍攝團隊在2020年探訪魏瑪街頭、包浩斯博物館、包浩斯大學和格羅皮烏斯校長辦公室的紀錄片,分為上下兩集從20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開始抽絲剝繭,回溯理性美學的主張。紀錄片的上半部分為大家梳理出一個簡單的有框架系統,將相關知識點結成網,在有邏輯層面後深入了解整個時期的歷史。紀錄片的下集是梁文道和陳丹青以座談的形式,一個從從歷史,文化,以及時代變革的角度旁徵博引,一個從從具體的美學創作細節和美的觀賞角度來分享討論包浩斯對世界的影響力,以及怎樣的影響。#02包浩斯:二十世紀的面孔 Bauhaus: The Face of the 20th Century 

這部1994年的紀錄片跟蹤了包浩斯運動從早期由格羅皮烏斯在魏瑪建立遷至德紹到最終在柏林重建的全過程。

從包浩斯創新教育事業和先鋒思潮中誕生出發,討論了格羅皮烏斯等學校知名人物的辦學方針與教育理念,對這所學校及其教學進行了綜合而完整的概述,並詳細闡釋了它的影響如何持續至今。

影片中德紹包浩斯時期一些罕見的檔案影像以及對包括校友及名人的訪談展示學校在建築、戲劇、攝影、家居設計等多方面成果,最終展現出包浩斯對當前以美國為代表的工業社會的重要意義。#03百年包浩斯 Bauhaus 100 (2019)

這是一部片長一小時的紀錄片,很好地概括了包浩斯的歷史,深入淺出闡述了包浩斯的理念以及為何後人推崇。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包浩斯都融入了豐富的創造力,堅信信念和勇氣,並對技術和藝術賦予同等重要的地位。它的協作精神以及美學基本原理,滲透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時也影響了隨後的藝術運動。

地球上幾乎每個國家地區都受到它的影響,從智慧型手機到牆壁上貼的照片海報,到我們居住的房屋和城市,都受到了包浩斯的靈感啟迪,這也讓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了包浩斯風格。

#04未來即現在!包浩斯百年The Future is Now! 100 Years of Bauhaus

這部影片是德國傳媒公司與德國之聲旗下的 Planetfilm 合作推出的關於包浩斯的歷史與設計原則的三集紀錄片。分別探究了包浩斯成功公式的背後、包浩斯的原則是如何發展以及探索未來。紀錄片的第一集,主要講述了包浩斯的被迫關閉,是如何促使其影響力散播海外,甚至到達了像日本這樣的國家的。第二集則將帶領觀眾從德國德紹到美國紐約,從瑞典Almhult到德國Ulm,考察包浩斯對全球藝術、設計和建築的影響。視頻的最後一集「The Utopia」則探討了包浩斯哲學對當今全球化社會的影響。從這裡面,我們會發現包浩斯提出的問題是否得到了解答,我們是否還能從100年前包浩斯提出的解決方案中學到東西。#05世界建築藝術:德紹包浩斯 Baukunst: Das Bauhaus in Dessau (2001)

包浩斯在歷史上一共經歷了由魏瑪到德紹再到柏林的三個階段。這部紀錄片以小窺大,從包浩斯大樓入手,解密「包浩斯之父」格羅皮烏斯對建築的規劃。

同時紀錄片也從工業設計、產品設計、紡織設計、平面設計等角度向我們闡述了包浩斯的意義。

 #06BSA回顧:沃爾特·格羅皮烏斯 Reflections on the BSA: Walter Gropius 這是來自波士頓建築師協會公布的布萊恩·奧多爾蒂對包浩斯建築學院創始人沃爾特·格羅皮烏斯的珍貴採訪影像。格羅皮烏斯是包浩斯的首任校長,在被驅逐出祖國德國後,他最終定居美國麻薩諸塞州。包浩斯是時代的產物,可它並不是輕易被這個時代所接受。

格羅皮烏斯認為繪畫藝術和其他手工藝沒有隔閡,認為美是生活的基本要求,日常用品除了實用還應該美麗。

他希望的包浩斯是能夠不斷設計未來的,建造包浩斯學校就是想囊括整個人類的活動範圍——從最崇高和最神聖的到最平凡和最現實的,是回到本質的,理性的真實美學。

包浩斯綜合設計展覽中的第一個建築實例Haus am Horn

而包浩斯作為一個實驗室的存在,任何一種觀點和構想都能得到實踐的檢驗——

從大規模建造的住宅原型到奧斯卡·施列默爾設計的實驗性芭蕾舞,從格羅皮烏斯在為德紹的包浩斯新大樓所作的透明包圍式設計到莫霍利·納吉往淡色的蒸汽雲上投射電影圖像的計劃,或者還有康定斯基和保羅·克利從在畫布上落下的圓點起再重新思考繪畫過程等。

在這場實驗的最後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開端,還是關於思考,改革,以及探索活力的運動,讓人們更清楚了解周圍這了個快速發展的世界。

#07新包浩斯:特別紀錄片 The New Bauhaus

這部紀錄片於2019年首映,探索匈牙利畫家和攝影師、包浩斯學校教授的拉茲洛·莫霍利-納吉如何將包浩斯的感性帶到芝加哥的過程。

這部紀錄片對莫霍利納吉進行前所未有的報導,公開了著名策展人的採訪檔案。

最後

雖然包浩斯這所學校不大,畢業人數不多,存在的歷史也不長,但是一旦談到現代設計教育,它總是一個很難繞開的主題。包浩斯始終強調功能,去除裝飾。

最終給每個人、每個地方都帶來了更加美好的生活。他們創造出了工業化時代需要的,人人都負擔得起的漂亮又容易生產的東西。

縱然隨著後現代主義的崛起,包浩斯思潮逐漸退去,但其中某些思想觀念對現代工業設計仍然有啟迪作用,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工業設計道路的發展。

希望看完今天這篇文章和推薦的紀錄片後,小夥伴們能夠更加了解這個時代留下的偉大遺產——包浩斯,給你的作品集帶來靈感~



如果大家還有更多關於建築室內相關的作品集製作,或者根據自身情況該如何選擇院校等這類具體的問題,都可以掃文末的二維碼與橘長助理1v1交流哦~

相關焦點

  • 包浩斯大篷車,正在朝陽大悅城演繹包浩斯百年精神
    7月19日~7月22日,包浩斯大篷車在北京潮流陣地朝陽大悅城站繼續展開精彩紛呈的「包浩斯與生活藝術」主題藝術活動中國行第三站由德國Tiny Foundation7月23日 下午16:00-17:00現場將舉行包浩斯舞臺《Stage and Dance》和 包浩斯媒體藝術 《Media Art》兩場電影放映以及包浩斯舞臺服裝互動展示並開放包浩斯大篷車迷你圖書館參觀體驗。影像資料由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提供支持。
  • 迪特·拉姆斯 | 包浩斯百年 德國傳奇設計師同名記錄片再度火炸
    要不是她大早上的分享,就可能忙到忘記觀看這位傳奇設計師超級惹火的紀錄片。視頻字幕:B站用戶zhekaizhang畢竟海量信息太繁雜,常常被砸暈。而這次,乘著包浩斯百年的春風,值得再次停下手裡所有的事,駐足膜拜——
  • 九月隨設計大咖探尋德國|包浩斯百年主題遊學
    2019年是包浩斯成立100周年。貫穿全年的紀念活動將在德國全境舉行:從全新包浩斯博物館到包浩斯木偶戲,從虛擬實境裝置到包浩斯舞劇場,展覽涵蓋包浩斯遺產的各個方面。此次我們將前往,這場百年紀念的主要城市之一德紹(Dessau),屆時德紹全新包浩斯博物館將開放。
  • 乾貨這8部BBC藝術紀錄片,帶孩子領略技藝之美!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8部藝術類紀錄片,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讓孩子跟著BBC紀錄片的導演們,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技藝之旅吧。溫馨提示:點擊左上「返回」鑰匙玩校微信公號主對話框,回復「BBC1」(回復BBC,可獲得之前發布的關於宇宙自然的BBC紀錄片),您就可獲得這些紀錄片的觀看連結。
  • 這5部寶藏紀錄片你怎麼能不看呢?
    還有更多受眾群體較小的人文紀錄片,涉及文學、歷史、藝術、風土人情等具體類別。在這些作品裡,總有某一個故事、某一個畫面、某一個瞬間能感染到你,觸發你的思考與想像。我帶大家去沒去過的地方,看沒看過的畫。」 帶著這一信念,陳丹青在介紹溼壁畫時,不再將聞名遐邇的「文藝復興三傑」作為主人公,而是透過鏡頭把更多無名工匠及其作品帶到觀眾眼前。
  • 15部豆瓣高分紀錄片,帶你拓寬旅行的維度
    很多時候,紀錄片會比電影、書籍更立體的展現一個地方,也能讓我們出發前能快速又直接的了解相關信息,比如當地的歷史文化,本地人的性格特點,特色美食小吃等。這些年跟著紀錄片走過不少地方。如果今年春節小長假你選擇窩在家裡度過,那不妨找來一些豆瓣高分紀錄片看看,放鬆的同時還能增長知識,開闊眼界,也許還會給你帶來新的一年不一樣的旅行靈感:1.
  • 重塑中國人居未來 回望百年包浩斯有何深意
    「只要每個人,都保持好奇心,以及開放的態度,都能夠時時刻刻通過自己的眼睛,找到包浩斯的影子。」老霍說,「無論是包浩斯學院,還是包浩斯創新的設計理念,影響都非常深遠。」那麼如何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裡,更好地理解包浩斯?老霍通過對一些關鍵詞的深度詮釋,幫助我們領悟和思考。
  • 展覽預告|包浩斯100年互動展:在靈感產生的地方呼朋引伴
    但這第一把,你知道的,它就像是一個儀式,懸而未決。ZHUJIA HOME  Ongoing  |  Exhibition  展覽:【在靈感產生的地方】 百年包浩斯互動展嘉賓展期:2019年9月21日 14:00:00 - 16:00公眾展期:2019年9月22日 14:00 -17:00地點:懶院恰逢包浩斯100歲,為了致敬百年包浩斯,築家home家居客廳【懶院】將於2019年9月21日至9月22日舉辦以「在靈感產生的地方
  • 周末書香|帶你領略電影音樂歷史的百年風光
    牛津通識讀本《電影音樂》揭秘電影音樂的魔力領略電影音樂歷史百年風光音樂學者李鵬程作序推薦日前,牛津通識讀本《電影音樂》國內出版。然而它的功能還不止於此,它還可以為影片設置背景,給觀眾提供提示,甚至為你揭示角色的動機。但作為觀眾我們總是沉浸在電影情節中,似乎忘卻自己已然受到電影音樂魔法的蠱惑。本書為你揭開電影音樂背後那些只有導演和作曲家才掌握的奧秘,並帶你領略電影音樂歷史的百年風光。
  • 101年前的一所學校,如何影響人類百年審美?
    電影《2001: 太空漫遊》它就是,包浩斯。很多人可能聽過這個名字,但並不清楚它究竟意味著什麼。而包浩斯早已從一所學校的名字,演變為一種深刻影響建築與工業設計的現代主義審美思想。紀錄片《二十世紀的面孔》中曾經提到,每個現代城市都成了包浩斯的生產機器。的確如此。
  • 20-01-27【攝影機】ARRI攝影機直播德國包浩斯大學百年慶典
    ARRI攝影機直播德國包浩斯大學百年慶典 包浩斯大學建校百年紀念的開幕慶典實況使用4臺AMIRA和2臺ALEXA Mini在Arte Concert平臺上進行流媒體直播。2019年紀念包浩斯大學建校100周年的活動在柏林藝術學院舉行了盛大的開幕慶典。慶典由德國聯盟總統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開場,邀請到德國爵士鋼琴家邁克.沃爾尼(Michael Wollny)做一場名為「包浩斯音樂 - 和諧理論」的現場表演。
  • BBC紀錄片:《攝影藝術百年史》The Genius of Photography全6集
    BBC紀錄片分為三個系列的專題目錄,BBC自然,BBC文史和BBC科技。
  • 我們需要再經歷一次包浩斯
    ♩添加田媽好友 | 獲取1000+動畫片、紀錄片微信號 : yini0331具體資料介紹,詳見圖文下方本文轉載自「普象工業設計小站」(ID:iamdesign)那時,一戰剛剛結束,滿城廢墟。37歲的校長格羅皮烏斯,給這所學校取名bauhaus。把這個詞倒過來讀,hausbau,是蓋房子的意思。
  • 「理想國」包浩斯:瓦爾特·格羅皮烏斯
    請環顧四周,留意你身邊的物件,或許你所見所用的產品,正是來自「包浩斯」的經典產物,作為包浩斯的奠基人,也是現代主義設計的奠基人,請一起走進瓦爾特·格羅皮烏斯的世界。談到包浩斯,即便你不是建築設計從業者,也不會對它感到陌生,實際上包浩斯是一所學校,1919年由德國建築師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創建,遺憾的是這所學校僅存在了14年便被迫關閉,不過包浩斯解體後卻影響了未來100年的設計風潮。「包浩斯」有三個基本觀點: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
  • 這些偉大的建築竟然都是包浩斯風格?!
    展覽《包浩斯:新世界的先驅》今年是包浩斯誕辰100周年,百年來它未曾從時代的洪流中退去。
  • 新春賀歲片,我只看紀錄片《百年巨匠》!
    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組織實施的「紀錄中國」傳播工程項目,中央電視臺重大主題主線宣傳暨重點選題《百年巨匠》,已在國內外40餘家電視臺播出。自紀錄片播出以來,屢創同類紀錄片收視率新高,受到廣泛好評。目前,《百年巨匠》已獲得五項紀錄片獎項。愛奇藝《百年巨匠》官方平臺,《百年巨匠》初一見!
  • 2020這5部神級紀錄片,帶孩子領略前所未有的地球奇景
    動畫片才不是孩子看電視的唯一選擇,有些經典的紀錄片,可比動畫片吸引人多了。話不多說,今天就先分享5部涵蓋動物自然、人文歷史的紀錄片,片長從5分鐘到90分鐘的都有,文末為大家整理好了所有資源連結,親子紀錄片之旅輕鬆安排!
  • NBA球星德裡克羅斯紀錄片《瑰來》:帶你領略玫瑰的美
    NBA球星德裡克羅斯紀錄片《瑰來》:帶你領略玫瑰的美 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薦一部紀錄片《瑰來》,這是一部用最樸實無華的鏡頭和手法
  • ​​Sab的意呆梨推薦|| 9部帶你探索義大利的紀錄片
    弗朗西斯科玩轉義大利是英國BBC電視2臺2006年6月到7月連續播出的系列旅遊節目,播出後得到廣泛的歡迎,BBC 2臺在2007年5月再次重播。2006 / 英國 / 紀錄片 / Andrea Carnevali Jonty Claypole / Francesco da Mosto威尼斯城有七百年歷史。最初由一群逃荒的人在一座小島上建成。
  • 包浩斯也存在性別不平等?看看這些「包浩斯女孩」的故事……
    「包浩斯女孩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且會成功,」文章作者寫道。 她們是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包浩斯位於德紹和魏瑪的兩所學校都關閉了。雖然一些包浩斯女性藝術家——比如安妮·阿爾伯斯(Anni Albers)、瑪麗安·布蘭德(Marianne Brandt)和學校創始人格羅皮烏斯的妻子艾斯·格羅皮烏斯(Ise Gropius)的確獲得了一定知名度,但許許多多的紡織設計師、攝影師、印刷工和畫家卻依舊默默無聞。